金融安全指数报告(国别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冲击具有足够抵御与抗衡的能力,并保持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一种稳定状态。

高度的国家金融安全水平不仅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冲击前安全度较高,且该国(或地区)在遭受金融风险冲击后,所表现出的强大的风险防范、应对和化解能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金融越发展,金融安全越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安全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从国家安全的宏观视角看,金融安全的缺失,会导致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体系难以得到有效支撑和保障。

同时,金融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不局限于金融安全本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把安全思维有机融入金融改革开放,使金融发展更好地体现总体安全观要求,具有系统性、竞争性、前瞻性和进取性,既是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需要。

国家金融安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金融制度安全。金融制度安全着重强调国家在宏观层面的安全程度,主要包括信用安全、金融财富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和全球金融安全。第二个层次是金融行业安全。与第一个层次相比,金融行业安全涵盖各国(或地区)金融机构安全、金融市场安全、金融消费者安全和金融监管安全。第三个层次是金融工具安全。金融信息安全、金融网络安全、金融数据安全和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均为金融工具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金融安全的微观结构与技术层面的相关信息。

为更好反映国家安全在新时代的变化,秉持“反映金融安全本质、突出金融风险导向、注重风险识别计量、提供前瞻预警价值”的思路,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通过对全球典型经济体的国家金融安全进行多层次剖析,首先研究创建国别金融安全系列指数(PBCSF-NFSI)。

根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紧紧围绕国家金融安全目标,课题组将通过定量化模型方式,构建一系列国家金融安全系列指数。系列指数将按照“全球国别金融安全—中国金融区域安全—中国金融机构安全—中国金融行业安全—中国金融科技安全—中国重点领域金融安全”等顺序展开。包括对全球各国(或地区)金融安全评估后形成的国别金融安全指数、对国内各地监测的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对特定金融机构及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的金融安全指数。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将打造多维度、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安全指数网络体系。

编制国别金融安全指数的目的,是结合我国实际经济金融状况,通过构建模型和量化分析,以指数化的方式分析国际典型经济体金融安全程度,建设以金融风险计量、金融风险评估、金融风险预警和金融风险防范为主的金融安全监控体系,为提高我国金融发展质量、强化金融安全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建立了由微观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行为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五大支柱组成的金融安全网,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下,编制国别金融安全指数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可以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角度提升国家金融安全能力。

《金融安全指数报告(国别版)》作为国家金融安全识别指数的成果之一,对国别金融安全指数的背景意义、差异性价值、构建原则、评价方法、合成算法、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领导的指导和重视,以及诸多教授专家的学术支持与帮助,在此由衷感谢。虽然课题组全体同志尽力探究,但由于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难免存在纰漏与疏忽,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金融安全指数研究课题组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