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小结

城镇化就是不断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如果走了错误的城镇化道路,社会资源就不能实现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城镇化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差距侧面显示了我国要素流动与配置存在巨大的潜力。如果能顺应城乡部门间经济要素流动的合理配置,必然能使经济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中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就是推进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不仅改变城镇化率,也调整了城乡的劳动力配置,这有利于分工与技术进步,最后促进经济的发展。各领域对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但将人口流动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动态分析,将人口流动的结果作为依据探讨城镇化道路与模式的研究极少。而中国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延续,对于人口流动视角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西方经济学关于城市演进的理论主要有分工演进、推—拉作用和集聚经济理论。国内学者在这三个主要理论的指导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过程进行了总结和理论提炼,进而演化为对城镇化模式的研究(盛广耀,2011),其中多关注于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建设(陈晓梅,2012)。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应重点发展小城镇的观点以来,关于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大量流入大城市,学者们对大城市效率优势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主张发展大城市的观点得到了更多的认同(王小鲁,1999;赵晓斌等,2002)。2005年以后,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所带来的“城市病”开始显现,学界又提出了“大、中、小合理城镇体系”的城镇化模式(Wang,2006;殷江滨、李郇,2012)。有学者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城镇化应该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东部与中西部的城镇化模式必然产生显著差别(蔡昉等,2003;杨波等,2006;辜胜阻等,2010)。也有学者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中部地区城市集聚效应的潜力高于东部地区,中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及增大城市规模来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中部地区将会是我国推进新一轮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势能所在(WU et al.,2011)。但目前这种城镇化模式的探讨,多集中于概念性和设想。对于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城镇化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并用动态的思维分析城镇化模式选择(王小鲁,2010)。而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对城镇化模式的动态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书从典型农区人口流动的角度探讨区域城镇化模式,既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特殊的城乡人口流动理论,也丰富了我国城镇化理论。

综合以上城镇化模式的研究,研究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对城镇化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并且用动态的思维分析城镇化模式选择。必须适时地根据发展状况调整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对其选择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基于本书的研究,城镇化模式基于要素流动集聚理论,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行总结,静态方面指人口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层次结构,动态方面指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各自方位、规模的关系,层次结构指各个城市之间的规模格局。本书将传统农区作为中国一个城镇化的潜力点进行独特性研究,根据要素流动规律,尝试性地从河南省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出发,根据近年来常住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对未来常住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与层次结构的预测,对人口流动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进而推测河南省城市结构形态,并最终对未来河南省城镇化模式及城镇化的战略对策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