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茉莉与园长的成长之路
十几分钟后。
温阳抱着泡沫箱子跑了个来回。
累得赶紧在食堂内找了个靠椅坐下来。
这园区内没有代步工具十分不便,或许之后可以买个双排小型观光车?
“园长你还是先休息吧,茉莉交给我来。”安冉看着气喘吁吁的青年,赶紧接下泡沫箱。
“不用。”温阳一把将泡沫箱放在地上,蹲在一旁招呼白虎过来叼肉。
安冉张了张嘴,却没继续劝说。
“年轻人就是这样。”吴国清端着一碗米线,用筷子夹起送入口中,“老东西手艺不错,估摸还能再战十年。”
“呵。”一旁的杨守一一把抢过那碗米线,“自个儿去喝西北风。”
“嘿,那我偏要吃咯!”吴国清笑着,眼尾的皱纹像一朵炸开的野菊花。
笑骂间,两老人抢来抢去,看得安冉和陈羽生怕打起来。
但到最后,俩老头居然坐在一起边吃边怼,声音迷迷糊糊,也不知道他俩有没有听懂对方说的话。
整个过程里,温阳蹲坐在地上,给不锈钢盆里摆放着够量的牛肉。
剩余的肉一会儿储备在食堂,当作一众人的食材原料。
茉莉蹲在不锈钢盆前,大口大口的吃肉,时不时停下来看着两脚兽。
“茉莉慢慢吃,不用管我。”
“哞~”
“好吧,我也去拿来食物,咱们坐下来一起吃。”
“哞~”
“......”
温阳拿来汤底肉香浓郁,配菜丰富的米线。
一筷子下去,什么豆芽、青菜、蘑菇、香菇、笋片、豆腐皮,猪肉末、鲜虾、鸡肉丝、牛肉片、火腿片、鱼丸等各式小料堆积成小山。
不仔细翻看,甚至找不到米线的存在。
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与感动。
虽然只是一份早餐,却像是将一桌的山珍海味浓缩于一体。
古烹饪书《食次》之中,记米线为“粲”。人们习惯叫米线“酸浆米线”、“酸粉”、“干米线”。
齐民要术中谓“粲”之制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即为米线。
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制成精致食品,因尊称米线为“粲”。
又因其流出煮熟,乱如线麻,纠集缠绕,又称“乱积”。
相传在遥远的时期,一位秀才的妻子为了给丈夫送饭,发明了用滚烫的鸡汤保持米线温度的方法,从而创造了过桥米线。
另一种说法是,蒙自城的南湖旧时风景优美,常有文人墨客在此读书作诗。
有一位杨秀才的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吃到冷饭凉菜,发明了用热油保温的烹饪方法,后来这种吃法被称为“过桥米线”。
还有传说讲述一位书生在南湖筑书斋苦读,其妻每日送餐。
一次因劳累过度,妻子晕倒在南湖桥上,醒来后发现汤面浮油仍能保温,从此这种烹饪方式便流传开来。
吃着米线,温阳翻找出一些相关资料。
曾经为了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很长一段时间陪着老板满大街品尝对家的米线,搜集资料。
就算如今过去许多年,一吃到特定的食物,总会不由自主回忆起相关的记忆。
“哞~”茉莉闻着丰富的香气,好奇的看着两脚兽吃的奇怪长虫。
“茉莉,这不是虫子,它叫做米线,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温阳被白虎的声音拉回现实,夹起几根细长的米线,展示给它看。
“哞~”茉莉昂起头,好奇的看着奇怪的长虫,一双淡蓝色虎眸十分透亮,却并没有在得到许可前尝试去咬。
“别着急,一会儿有你的一份。”
温阳把米线一口气送入口中,看着碗里满满当当的小料,作为南方吃辣省份的一员,汤底自然加了满满的辣子,不适合给茉莉食用。
茉莉也不闹,低下头继续吃着牛肉。
温阳担心大猫生气,几口吃完剩余的米线,去重新拿了一个碗装盛满了汤汁、鲜虾、肉末等物。
“来,尝尝看。”
把碗端在手心,拿起筷子给白虎夹去一只饱满的鲜虾。
茉莉张开嘴,乖乖等待投喂。
基围虾入口,初次品尝这类食材的它,忍不住多咀嚼了两下。
温阳也不嫌麻烦,又去弄来几只虾投喂给茉莉,丰富食物多样性。
既然大猫爱吃虾,以后或许可以更改下食谱。
“这就是年轻人的世界。”
“老咯。”
餐桌旁,喝着汤的吴国清看着一人一虎和谐的投喂画面,忍不住感叹。
不论是茉莉还是温阳,短短时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安冉听着老人的话,忍不住想起当初第一次遇见茉莉的场面。
那凶残的模样,差点儿给她吓得原地离职。
还有温阳,这位曾经因为心理阴影根本不管动物的园长,如今却和各种动物相处得十分融洽。
一手将原本即将宣布倒闭的温山动物园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虽然目前依旧没能赚钱,但未来必定有所作为。
甚至单靠着那一手运营账号的能力,但凡放开手脚,做一名赛博动物园长也是一条坦途吧?
甚至那一手医术,就连世界顶尖兽医学院毕业的陈羽都上赶着求学。
还有制作的各种祖传药剂效果好得出奇,其中除臭药剂的出现,让游客们当场求安利。
园长到底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
吃过早餐。
温阳在安冉直直的目光下仔细检查了衣着和发型,甚至掏出手机看了眼嘴角,以为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导致对方用那么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可惜一番查看,帅气的脸庞没有水肿发福,头顶也没有头皮碎片掉落,衣服更没有穿反。
所以......安冉其实是在发呆?
温阳也不打扰人家,直接带着茉莉离开了食堂。
至于大猫触碰过的碗筷,都会和之前一样专门收在一处,不用担心潜在的细菌感染。
走道上,带着白虎饭后散步。
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
是时候给王叔打去电话求支援了。
希望对方此时还能接听电话。
虽然王光华是一名常年生活在保护区的老护林员,但有频繁遗失手机的毛病,备用卫星电视一个接一个,花销巨大。
最终只能用用普通二手智能机,型号飘忽不定是常态。
不过好在,这次只花费不到十秒,电话就已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