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普遍性≠语言即本能
人类的所有语言都表现出复杂精密的特点,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激动不已。对许多研究者来说,这已经完全可以证明语言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但是,这还不足以说服像希拉里·普特南这样顽固的怀疑论者。并非所有普遍存在的现象都是天生的产物。就像几十年前的探险家从未发现过没有语言的部落一样,现在的人类学家恐怕也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录像机、可口可乐和辛普森(5)式T恤衫的民族。的确,语言远在可口可乐出现之前就已普遍存在,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语言比可口可乐更加有用而已。我们更喜欢用手而不是脚吃饭,这也是个普遍现象,但我们却不必拿“用手吃饭”的本能来解释为何如此。对于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人们来说,语言的重要价值体现在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恋爱、争吵、谈判、教育。需要乃发明之母,语言很可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一次次发明的结果。或许正如莉莉·汤普琳(Lily Tomlin)所言:“人类创造语言用于诉说他们内心的不满。”所谓的普遍语法,也许只不过反映了人类普遍经历的生存状况,以及在信息加工上的普遍局限。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水”和“脚”等词语,这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要表达“水”和“脚”的概念。所有的语言中都不会出现包含100万个音节的单词,因为人们根本没时间把它说出来。语言一旦被发明,就与文化绑在了一起,父母以此教授孩子讲话,孩子也以此来模仿父母。一旦某个民族发明了语言,它就会以燎原之势传播到其他尚未出现语言的地区。而整个传播过程的核心要素,正是超级灵活的人类智慧和功能繁多的学习策略。
语言的普遍性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天生的语言本能,它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必然。因此,要充分证明语言本能的存在,我还必须在现代人的“叽叽喳喳”和我们所假定的语法基因之间做一番补充论证,而这关键的一步正是我的专长:研究儿童的语言的发展过程。我要论证的核心观点是,语言之所以具有普遍的复杂性,是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一代又一代,皆是如此。而这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教导,也不是因为他们个个都头脑聪明,更不是因为这会对他们有所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别无选择。现在,让我带你踏上这条证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