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chemical sterilization)是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包括气体灭菌法、汽相灭菌法和液相灭菌法。化学灭菌剂不能杀死芽孢,仅对繁殖体有效,可减少微生物的数目,以控制无菌状况至一定水平。化学杀菌剂的效果依赖于微生物种类及数目,物体表面的光滑度或多孔性以及灭菌剂的性质。
化学灭菌法灭菌和消毒的机制包括:①作用于菌体蛋白质,使其变性死亡;②与微生物的酶系统结合,影响其代谢功能;③提高菌体膜壁的通透性,促使细胞破裂或溶解。
理想的化学灭菌剂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杀菌谱广;②有效杀菌浓度低;③作用迅速;④性质稳定,不易受其他理化因素影响;⑤易溶于水;⑥可在低温下使用;⑦毒性低、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⑧无色、无臭、无味、无残留;⑨来源广,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对于气体灭菌剂,还应考虑其形成气体或蒸汽的温度。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灭菌目的和被灭菌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灭菌方法与化学灭菌剂。
1.气体灭菌法 系指用化学灭菌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辐射物品的灭菌,如医疗器械、塑料制品和药品包装材料等,干粉类产品不建议采用本法灭菌。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是环氧乙烷,一般与80%~90%的惰性气体混合使用,在充有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内进行。用气体灭菌时,应注意灭菌气体的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和残留毒性。
环氧乙烷为广谱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扩散和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塑料、橡胶、纸板等,常用于塑料容器、橡胶制品、纸或塑料包装的固体药物、衣物、敷料、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等卫生材料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的最大缺点是具有易燃、易爆性;对人体皮肤、眼黏膜有损害,并且可产生吸入毒性。
2.汽相灭菌法 系指通过分布在空气中的灭菌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密闭空间的内表面灭菌。常用的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3CH)等。汽相灭菌效果与灭菌剂量(一般是指注入量)、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
灭菌前被灭菌物品应进行清洁。灭菌时应最大限度暴露表面,确保灭菌效果。灭菌后应将灭菌剂残留充分去除或灭活。
3.液相灭菌法 系指将被灭菌物品完全浸泡于灭菌剂中达到杀灭物品表面微生物的方法。具备灭菌能力的灭菌剂包括甲醛、过氧乙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适用于物品包装、器具等的灭菌。
灭菌剂种类的选择应考虑灭菌物品的耐受性。灭菌剂浓度、温度、pH值、生物负载、灭菌时间、被灭菌物品表面的污染物等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