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时代之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党的百年不懈奋斗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解答“时代之问”的艰辛探索史,是巍峨呈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次新的飞跃的壮阔成就史。

聚焦秉持崇高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

毛泽东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正确,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70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从整体来说仍然是正确的。在这一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由西方向东方、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由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历史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印证。

秉持崇高信仰,坚定把握发展规律。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奔腾之源。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021年,我国经济规模连续第二年超100万亿元,达到114万亿元,人均超1.2万美元。这是我们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而取得的伟大成就。

秉持崇高信仰,灵活运用科学方法。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革命的理论,即运用这个世界观来观察与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结合实践发展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为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等战略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我们党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实践观、群众观、发展观、矛盾观等,切实践行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秉持崇高信仰,矢志树牢必胜信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取得了节节胜利。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自尊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

聚焦实现伟大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为改造旧世界的实践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诞生于国际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壮阔实践交相辉映、彼此成就,在近代以来的中国,集中阐释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恢宏叙事。

实现伟大主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望上下五千年,璀璨绚烂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我们党始终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实现伟大主题,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理论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产生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产生于无产阶级政党参与和领导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这些理论不仅仅源于这些伟大实践,而且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本质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遵义会议反对“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藩篱,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实现伟大主题,始终坚持在宏伟事业中践行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始终在宏伟事业中践行人民性。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这是载于宪法的。”1978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到党史学习教育,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抗疫重大胜利到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党生动诠释了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抒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豪迈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之中。

聚焦走在时代前列,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凸显了鲜明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聚焦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开放性、时代性的理论品格使其能与各民族的特点相融合,能随着时代、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一个与时俱进、广泛包容、善于吸纳进步文明成果而不断创新的伟大理论。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就在于其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团结带领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开放发展、生机盎然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思想理念发展选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全会高度凝练的“十个明确”,并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讲中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其真谛是“拿马列主义的箭,射中国革命诸问题的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百年奋斗史诗有力解答了“时代之问”。在新时代奋进潮流中,我们仍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实践逻辑,同时充分注重理论武装、理论宣传、理论阐释。

(载于2022年2月10日上观新闻,标题为《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为何都强调这个“有的放矢”?》;2022年2月18日《解放日报》以《捍卫真理 发展真理 实践真理》为题刊发;被学习强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