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妈妈这样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妈妈磨出好脾气,熊孩子才有好教育

许多妈妈都觉得:我是妈妈我最大,孩子必须听我的;家长要有权威性,孩子必须服从命令;孩子爱耍熊,就是揍得轻……

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反对霸权主义,可教育孩子时,我们又喜欢做霸主,大概是因为这种感觉很飒、很爽吧!但事实上,如果你不尊重孩子,孩子就不会尊重你,如果你的脾气大,孩子脾气会更大。你根本管不了他。

很多好孩子,生生被逼成了熊孩子

浙江省金华市,一名16岁的高中生,狠绝地挥舞起榔头,将自己的母亲砸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至亲母子,血浓于水,是什么让这个孩子丧失理智,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

后期调查显示,这个孩子自幼性格内向,脾气比较急躁,学习成绩也差强人意。他的母亲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信条,对他动辄打骂,而且还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进行“刺激教育”,说他和别人家孩子比起来简直一无是处。

懂事后,他经常目睹母亲对父亲讲粗话,甚至对爷爷奶奶也口下无情,这使得他对母亲越来越厌恶,越来越憎恨。

经历过无数次的精神裂变,这个孩子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教育者研究了一些伤亲的青少年,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几乎都生活在一个暴戾、专制的家庭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几乎都是“高冷范儿”,极少和孩子进行平等、亲切的互动和沟通,对于孩子的内心,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但他们却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孩子没有令他们满意,他们就会大发脾气。

孩子长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生长,大多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在压抑中爆发,就是在压抑中毁灭。

一个小男孩,只有10岁,妈妈要他学画画,每天下午放学,做完功课,必须练一个小时的画。即便到了周末,他也没有一点玩耍的时间,上午在家复习功课,下午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末了还要去美术辅导班学画画。

然而,孩子对画画并没有多大兴趣,乃至后来,他看到画纸画笔就厌恶,他几次撕掉画纸:“我不学!我不画!我不喜欢画画,你们打死我,我也画不好!”但妈妈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抗议:“已经学那么久,花了这么多钱,你怎么不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呢!今后每天不画出一幅让我满意的作品,就别吃饭!”

孩子绝望了,为了断掉父母让他学画的念头,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用石头猛砸自己的右手……

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父母非要孩子做,孩子是不可能做好的,而且时间一久,孩子还会滋生反感、厌恶心理,以至于产生消极对抗。这样的事我们听过也见过很多,那就是:你一定要我画,我就乱画;父母一来检查,画的都是圆圈圈,字写的东倒西歪……这还是好的,老实的。

不老实的,故意对抗,离家出走,自残……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或许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暴君”: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自己说了算,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不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不提供给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如果不听话,就会遭到严厉的训斥或惩罚。

这种专制型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首先,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父母为何什么事都要管着自己,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玩具一样被父母摆布着。

其次,孩子会从内心深处生出对父母权威的惧怕,进而产生恐惧心理和压抑感,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乖僻、冷漠的性格。

另外,如果父母总是压制孩子,不许他这样,不许他那样,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丧失对自我的掌控,他们会习惯被父母摆布,慢慢变成父母操线的木偶,即便将来自己足够强大,却没有了放飞自我的想法。

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点主意也没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从记事起就没有掌控过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主权是被侵犯的,他们习惯于被控制,不知道也没学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样的孩子,骨子里会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习惯性地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因为他们从小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只有顺从才会得到赞赏和夸奖,所以他们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别人眼里的“绵羊”,成为别人“掠食”的对象。

再者,父母的专制主义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与家长形成情感对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乖巧行为更多是出于害怕惩罚,并不是真的“心服口服”。因此,他们无法培养起自身内在的控制力,一旦控制者转过身去,被控制的孩子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前面提到的那个断指孩子,很显然就是过早地产生了严重逆反心理。

最糟糕的是,以“专制”为主体的教养方式,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良好作用。

首先,它会让父母更专注于消除孩子的缺点,因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孩子长期得不到赏识、鼓励,这对他们的自信成长是莫大的打击。

其次,由于父母注重的只是惩罚孩子,使得他们不会去学习采用其他更为适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那些方法原本就能减少惩罚孩子的必要性。因为专制型的教育不把孩子当作个性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所以这种教养方式难以唤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鸣,很难形成各自内心的美好体验,即使在严厉的责罚背后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这样的爸妈就像是可怕的“独裁者”,他们在严格的要求下,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甚至连交朋友的权利都没有。不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该是多么地无奈和沮丧,又有多少孩子因此越发叛逆,甚至堕落。

所以说,教育的根本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父母们首先做出改变,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认识到自己错了,我们才能有意识地努力去消除自己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接下来就是改变,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学习是必要的途径。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就必须持有一颗开放的、向上的、不断学习的心,不能把老一辈教育自己的套路按部就班地用到孩子身上,要通过学习不断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如此,我们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从长远时间线上看,如果你的孩子成年以后还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你,你的教育才算是真的成功了。

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才不会失控

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她最近干了一件“坏事”,她把一碗热乎乎的鸡汤倒进了花盆里!那是一盆名贵的兰花,是妈妈寻觅了好久才买到的!

妈妈愤怒了,这熊孩子太“坏”了,完全不知道花花草草也是要爱护的。看到妈妈到处找小皮鞭,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这时,女孩的爸爸挺身而出,拦住了妈妈,他说:“你别忘记了,咱们的使命是养孩子,不是养花!”

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瞬间唤醒了妈妈的理智:孩子和花,到底谁的成长更重要呢?更何况,在没有弄清孩子的真实动机之前,就要抡起小皮鞭,是不是表示孩子的快乐和自尊,连一盆花的重要性都不如吗?

妈妈做了一个深呼吸,蹲下身去,擦干孩子眼角的泪迹,轻声地问:“宝宝,你为什么要把鸡汤倒进花盆里啊?”

小女孩哽咽着说:“奶奶……喂我喝鸡汤时说……热热的鸡汤最有营养……喝了可以长高高,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泪目了,孩子对这世界的一颗爱心啊,差点就冤死在自己的小皮鞭之下!

数不清的妈妈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自己刚刚买的新床单,就被孩子当成了画布;家里刚刚买的鱼缸,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碎;新换的一套陶瓷餐具,又被孩子摔掉一半……孩子就像“二哈”一样,把家拆得七零八散,家里的墙壁、家具、鲜花、书籍……无一幸免。

妈妈们,请息怒吧!就像那盆被热鸡汤浇灌的兰花一样,这些东西已经毁了、破了、碎了,难道我们要用小皮鞭将孩子纯真稚嫩的心灵也毁掉吗?静心想想,我们的孩子真的有错吗?如果说有,那就是他们在缺乏生活经验的同时,身上又实在澎湃着无穷的活力。可是,“生活经验”这个东西,谁不是在一次次的教训中学到的呢?

罗伯特·爱德华兹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成就足以用极其巨大来形容,如果你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可以自行搜索。

在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有一次,记者问他,他这种超乎寻常的创造力,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有什么妙法?他的回答很是让人意外,他说:“这和我母亲在我5岁时做过的一件事情有关。”

微微一笑,罗伯特·爱德华兹继续说道:“有一次,我嘴馋,没和妈妈打招呼,自己去冰箱里拿牛奶。结果,手一滑,牛奶瓶子落在地上了,牛奶溅得到处都是,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

“我母亲闻声跑了过来,我以为一顿臭骂在所难免,可是她并没有对我大吼大叫,她反而兴奋地说:‘天啊,罗伯特,你这个熊孩子可太会制造麻烦了。不过,你制造的麻烦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牛奶海洋呢!那么,罗伯特,我们在打扫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海洋中玩耍一会儿呢?’

“我没有被骂,反而被允许玩耍,当时真是高兴极了!立即跑到牛奶海洋中放飞自我,十几分钟以后,母亲叫停了我,她又对我说:‘罗伯特,你必须明白,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制造的麻烦,都必须把它处理完美。那么,现在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牛奶海洋呢?我们可以用拖把、海绵或者毛巾来打扫,你选择哪种工具?’

“我觉得海绵是个很神奇的吸水神器,于是我选择了海绵,并在妈妈的帮助下将满地的牛奶打扫得干干净净。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们做完清扫工作,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用两只小手试图拿起大牛奶瓶,这个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一起到后院去,找个新的大水瓶,将它装满水,然后你再试验一下,怎样将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来。’

“我虽然一开始仍然失败,但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紧握住瓶口,瓶子就不会轻易从我手中滑落。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堂很棒的课。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正是学习的契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就算我的实验失败了,但我仍然可以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不就是这样吗?他们因为犯错,才会得到成长,而我们如果在孩子身上犯错,却足以毁掉他们的一生。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花、养床单、养鱼缸、养餐具、养牛奶瓶子……

做父母的,请不要再为那些已经被孩子毁坏、无关紧要的东西大发雷霆,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绘画,把新刷的墙壁涂花;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使用胶水,将新买的衣服粘成一团——请都不要破口大骂。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被孩子毁掉的物品,是它们以自我牺牲的形式,为孩子的成长垫平了道路。

一定要孩子听话,那岂不是害了他

图图是一个10岁的男孩,聪明机灵,阳光可爱,可就是有一些调皮,不太服从妈妈的管教。

一个周五晚上,八点半,图图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走过来,斥责道:“图图,几点了?还不去睡觉!”

图图正看到兴头上,显然有些不情愿,便马上恳求妈妈:“妈妈,明天放假,您就让我多看一会儿吧!还有几分钟,这一集就演完了。”

可妈妈说一不二,气势汹汹:“我的话不想说第三遍,现在,立刻,马上,去睡觉!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听父母话,是孩子的美德,我的话你必须照做!”

妈妈的话让图图有些不满,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小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难道小孩子就不能有自由吗?难道大人说的就全都对吗?这样想着,图图恼火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边,图图妈也非常恼火:“这熊孩子,这么大点儿就有小脾气了!”

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观念。听话的孩子好管理,能省去许多麻烦,长大以后执行力强。

但事实上,小时候过于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

还记得那位在网上控诉父母的留学生吗?主人公是这样一个人:当地高考状元、北大优秀学子、留美研究生,出国后“拉黑”父母,十几年不闻不问不回家。

当全网一片声讨声时,他的回应是一篇万字长信,控诉父母对他的“虐待”。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去阅读,你会发现,这封信,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压抑感。

主人公在信里详细阐述了父母对他的各种控制,几乎面面俱到,年幼的他无力挣脱,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当他可以逃离,他选择了断绝联系。

他说自己的性格存在很大缺陷,比如敏感、自卑、软弱,不善交际,而这一切,正是拜父母所赐。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按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他,并且明令他必须听话,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斥责,甚至是打骂。

他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小例子,比如,小学二年级时,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按照班主任要求,班里所有男生必须穿齐膝短裤。而他的妈妈,认为短裤不雅观,不由分说,要求他必须穿长裤,哪怕他苦苦哀求,请求给他拿一条短裤备用,他的妈妈仍坚决表示:不可以!

高中以前,他所有的朋友,都必须经过父母的精心挑选,所有的朋友,必须是父母熟悉的、了解的,或者是听说过的好孩子。父母要求他必须按照他们的标准来交朋友,决不能自作主张,否则他和他的小伙伴一定会被无情地拆散。

结果,他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卑敏感,没有主见,不善交际,因此尽管他在旁人的眼里非常优异,但他的人生却糟糕至极——工作屡屡碰壁,情感碎落一地。

得知真相的网友纷纷表示,这场家庭事故的主人公实在太可怜了,也有不少网友感同身受——我爸妈简直和这一模一样!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可能还有无数个“受害者”,只是他们没说,我们还不知道。

独裁型父母一般都会碰触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造成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也就是说,一些父母,他们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压力、刺激、委屈,而且从来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孩子的要求、指责已经超限,并且形成常态。这无疑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啊!

真希望孩子的身上不要再有类似事件发生,能少一件,就是一个孩子的幸运!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这样一个实验:他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断的能力;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决断,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他从不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话,也从不说“你要听话”。“因为我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

孩子们在父母的调教下,显得那么可爱听话,习惯在父母的训练下,那么有眼有板。这样的孩子的确受国人喜爱,但长大后的他们,会受世界欢迎吗?他们能接受世界的挑战吗?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剩下多少?太听别人的话,将来他们什么也干不了,事事都听别人的,因而没了自信心。难道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

心理学家认为,3岁的孩子不懂得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做家长的,不要凡事都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限制太多,孩子就会变得呆板、木讷,缺少个性,将来更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

父母应该提倡孩子的自我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要淡化家长的作用,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提倡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培养。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我们还是应该主动地帮助纠正,特别是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人格追求。那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或者顽皮就轻易下什么结论。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既懂事又有自己的评判眼光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这是不行的,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2)孩子小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应给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3)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拿主意。父母不要替孩子安排他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不应要求孩子唯唯诺诺,而应尽量教他学会自己拿主意、做决定,锻炼果断决策、组织和安排调动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4)培养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并及早给他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要有自己的小房间,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独立起来。

(5)尊重孩子的喜好。家长可根据孩子对某一科的喜好,鼓励孩子将来向这一方面发展,将来做个“个性独特”的人,而不是打压孩子对某一科的喜好。

(6)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家长在平时应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多分析、多思考,并通过自己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们应该培养的是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孩子。孩子不但不盲目听从父母的话,而且对所有引发他怀疑的问题,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大胆地说出来。而这个“大胆”依赖于民主、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假如他面对的是霸道专制的父母,他不敢说。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一个准则。在这个准则下,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他能够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不是说我们不管他,而是怎样合理地管。

比来比去,孩子的优点都给比没了

姚女士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门经理,典型的职场精英,她不仅在职场上争强好胜,在生活中也处处与人较真,包括她5岁的女儿婷婷,也是她与人比较的工具。

某日,姚女士的部门有几位新人加入,姚女士决定在周末搞一次团建活动,并特意告知下属,可以带家属,因为姚女士必须带女儿去。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去?”小婷婷撅着小嘴,一脸不愿意地望着妈妈。

姚女士一边精心打扮,一边果断拒绝:“当然不可以,叔叔阿姨都想见到你,叔叔阿姨家的小朋友也想和你一起玩。”

“可是,他们并不想和我玩啊。”小婷婷哭丧着脸小声说。

然而,姚女士置若罔闻,不由分说,便带着女儿去参加了部门团建。

同事悠悠一见到婷婷,就是一顿夸奖:“小婷婷,好久不见,又长漂亮啦!听说你上周去参加大提琴比赛了,成绩怎么样呀?”

说起这个,姚女士自豪了:“成绩一般,得了个第三。对了,听说你家涵涵也在学大提琴,学得怎么样了?”

悠悠有些尴尬:“我家涵涵天赋不行,学了一个月,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拉不下来。”

“技术都靠勤学苦练,让涵涵多练练就好了。”姚女士拿出了领导的派头。

同事王女士看不下去了,笑着说:“要搁以前,咱们婷婷绝对是这群孩子里最优秀的,不过现在,就要加油努力,重争第一了。”

“嗯?你有什么新消息吗?”姚女士听后,皱起了眉头。

“咱们新来的同事晓伟,他家孩子可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儿童,和婷婷一样大,大提琴已经考了满级,而且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听说,下周要代表省里去参加全国少儿作文大赛。”王女士眉飞色舞地说着,那感觉就像晓伟家的孩子是她自己的孩子一样,而姚女士的脸色则越来越阴沉。

从那以后,姚女士对小婷婷的要求更加严厉了,她要求小婷婷必须超过晓伟家的孩子,否则作为部门经理的她,脸上怎么有光呢?

而婷婷,在被妈妈超负荷强化训练以后,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了。

或许,每位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心理: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孩子比别人优异,父母就很得意;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父母心里就很丧气。有些父母因此越加严厉,事事要求孩子向“更好的孩子”看齐。

这就是父母常用的比较,他们习惯于拿他人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也许他们是出于想要激励孩子的好心,但孩子脆弱的心灵怎能承受如此的不被肯定,而且还是来自自己的父母。通常的结果是,比来比去,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比没了。

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孩子都不愿意被别人说自己很差,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夸奖与肯定。如果父母总是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做比较,那么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有些孩子会因此滋生攀比心理,事事与人较真做比较;有些孩子会因此失去自信心,一直无理由地否定自己。显而易见,无论哪种结果,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拿别人的优点来与孩子的弱点比较,是一种消极的比较法,只能在孩子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家长越比较,他就越会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从而陷入“自我无价值感”的深渊,产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竞争是重大压力的来源之一,它也会打击人的信心,使本来已有的能力无从发挥。因此,自小便拿孩子与人相比的想法是很不健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变得更脆弱、更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克服挫折和失败的勇气,而不是使其成为竞争的牺牲品。

父母就应该用包容的手段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能包容的父母才会有聪明上进的孩子,那么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包容、你的无条件的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来比去。

偏见是把无影刀,刀刀毁娃于无形

在韩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男孩,因为一直在纸上涂满黑色颜料,被老师当众挖苦:他有病!

男孩的爸爸妈妈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他有病。

于是,不由分说,这个孩子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直到有一天,一位心理医生无意中看到一块拼图,猛然意识到,那个一直在纸上涂黑色颜料的男孩,那个“精神病人”,有可能正在进行一种拼图式的绘画创作。

这个想法令她有种莫名的心痛,她风驰电掣赶往医院,召集男孩的老师、父母以及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将男孩的所有“黑卡”全部拿到大厅拼凑。

结果,他们真的拼出了一幅即将完成的惊人画作。

男孩的老师、父母和医护人员看到这里,既感到愧疚又无地自容。

因为偏见,人们没有正确看待和接纳孩子的不一样;因为偏见,人们一直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世界;因为偏见,人们毁掉了一个个天才儿童。

这就是偏见,无所谓动机、无所谓过程、无所谓真相,我认为你应该是这样的,你就是这样的!

“偏见”有多可怕?偏见是把刀子,杀人于无形。

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无疑是哈珀·李最成功也是最畅销的作品。该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名叫汤姆·鲁滨逊的小伙子被人诬告犯了强奸罪,只因为他的肤色,即便辩护律师阿蒂克斯·芬奇充分展示了汤姆·鲁滨逊的无罪证明,仍然无法阻止陪审团给出汤姆·鲁滨逊有罪的定论。这一妄加之罪,最终导致汤姆·鲁滨逊死于乱枪之下。

因为汤姆·鲁滨逊的肤色,所以他“有罪”。他“有罪”,是因为他的肤色。这真是一个荒诞可笑的逻辑!即使所有证据都指向·鲁滨逊无罪又怎么样?身份就是他最大的原罪。

思想上的偏见必然导致行为上的不公。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带有偏见,那么,等待孩子的就会是一场扼杀未来的灾难。

浩宇很聪明,就是不喜欢学习,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喜欢耍点小聪明。比如,有一次他就把试卷上的39分改成了89分,可把浩宇爸妈给气坏了。

前一段时间,浩宇看了几本科普读物,他产生了成为科学家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美丽梦想,所以决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就这样,在小浩宇的努力之下,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竟由倒数前进到了第10名。

那天,浩宇兴高采烈地拿着试卷跑回家中,结果爸爸在反复检查、确定成绩没有修改以后却说:“光看成绩是不错,可是,你是怎么抄到的呢?”妈妈也在一旁冷着脸说:“浩宇,作弊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你知道吗?怎么越来越不学好呢?”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说我?”满心期待父母表扬的孩子,心情一下子坠入了冰河,他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从此放弃了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又跌回到谷底。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容践踏,既然你们不信任我,那我就破罐子破摔给你们看!

很多时候,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家境有多富裕或者父母有多高学历,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是否对他持有偏见。

父母的评价,其实就是孩子成长的方向。

仔细想想,你是否曾用“偏见”,将孩子的某种跃跃欲试毁于一旦?

在浩宇家,由于浩宇爸妈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成绩差”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孩子进步以后还是以老印象去评价孩子,对孩子造成偏见式的错误认知,结果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也毁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会觉得父母轻视我、诋毁我、不信任我,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爱我。这不仅是浩宇的悲哀,更是浩宇爸妈的悲哀。

然而,很多家长都不自觉地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带有偏见的认识,尤其是对那些以前“公认”的“坏孩子”。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严重地阻碍了孩子愉快健康的成长。

更糟的是,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年幼时有不聪明的表现,如七八岁时有蠢笨的举止,便断言:“这孩子脑袋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甭指望他有出息了!”与错误的失望情绪伴之而来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骤然降温,从此,孩子则随时能够领教到父母的责骂与轻视。结果,肉体施暴,伤及皮肉;心灵施暴,损毁自信。受伤的皮肉很快康复,受伤的心灵却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愈合。

父母们都应当认识到,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不应对孩子抱有任何成见,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这孩子注定没出息”的错误思想。否则,这种伤害孩子心灵的态度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因此,如果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突然收敛了往日诸多“捣蛋”的行为,变得安静温顺起来,那么家长和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的变化,赞赏孩子改变自己的勇气和他的上进心,因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某件事情给他带来了触动。家长每天都应该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千万不要用旧有的心态评判他们,要知道成长中的孩子可塑性极强,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等于未来。

当孩子在你面前兴高采烈地说,他想做什么时,请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允许他大胆试一试,而不是说“算了吧,你根本不是那块料!”

当孩子带着满腔期待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你展示时,千万不要说“你做的这是个啥?难看死了!”因为这可能是孩子认真对待、改了又改、修了又修的第一幅“巨作”,他极度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却被你就这样浇灭了所有的创作热情,这不残忍吗?

可能你觉得孩子不太完美,但可能他已经为此付出了全部努力,不管怎样,你的孩子都不是一无是处。鼓励并支持孩子的想法,给他尝试的机会,允许孩子犯错,客观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种极大的幸运。

最后,再把《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结束语分享给大家:“当你杀死知更鸟时,就好像在杀死善良无辜的人。知更鸟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是一种最早报晓的鸟儿,又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它鸣声婉转,曲调多变。它既不毁坏别人的花园,也不在玉米地里做窝,除了专心歌唱,什么都不做。而人们却对其无端残害。许多人的命运都和知更鸟一样,没有做过任何坏事却被人伤害。”

也许你很爱他,但你却在虐他

骏骏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骏骏从4岁时起,就显露出了超乎寻常的聪明,尤其是在文学阅读方面,很有天赋。

然而,骏骏的不幸却正是由他的聪明引起的。

我们知道,小孩子总是容易骄傲、喜欢显摆的,骏骏也不例外。当他做好了某件事,或是读完一本好书,总是喜欢对别人“炫耀”一下,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然而,正是这一点,引起了骏骏妈的不满。

骏骏妈性格内向,从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正因如此,她觉得骏骏也应该这样。

“骏骏,你又在跟别人显摆什么?”某一个周末,妈妈对着正在和同学高声欢笑的骏骏问道。

“妈妈,我又把《三国演义》读完了。”骏骏兴奋地对妈妈说。

“读完一本书不是很平常吗?你用不着那么高兴。”妈妈有些反感地说道。

“可是,这是四大名著呀!我居然能把这么多字的书读完,难道我不厉害吗?”骏骏说道,满眼放光地等着妈妈的表扬。

或许是由于骏骏的性格与她不同,或许是她认为应该纠正儿子的傲慢情绪,妈妈突然发怒:“你手舞足蹈的干什么?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就这么点破事,也值得你夸耀吗?骏骏,你太骄傲了!我很不喜欢你这样!”

“妈妈,我做错了什么?”无端受到了指责的骏骏极其委屈地说道。

“你做错了什么,自己心里没数吗?我警告你,不要整天翘尾巴,这让人烦透了!”妈妈继续训斥儿子,“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妈妈教过的学生,比你厉害的有太多了!我以后再也不想听到你那种自我夸耀的声音!那就像个跳梁小丑一样!”

妈妈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被当着同学面痛斥的骏骏站在客厅里委屈地哭了起来,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一种极坏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的快乐和自信被另外一种东西所取代——我是个很糟糕的熊孩子。

从那以后,骏骏再不愿意读书了,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原本颇有才华的孩子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心理虐待。把心理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虐待是显现在外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

所谓“心理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那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伤害性的言行。心理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不像体罚那样显现在外,在短期内难以看到负面影响,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更难以对其进行量的统计。然而,心理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与体罚一样严重,甚至还大于体罚所造成的伤害。

目前,最令人悲哀的是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往往在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而在心理上对孩子却很吝惜,甚至刻薄。

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损伤孩子自尊。就像骏骏妈一样,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地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这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作“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像给人贴了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的。

(2)对孩子冷漠。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儿,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一些孩子觉得生活没什么太大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就是娘”。

(3)忽略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4)迁怒于孩子。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5)毁坏孩子心爱的东西。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儿。

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或毁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多有玩具、宠物,它们有时候扮演着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别人。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他如何去关爱?

(6)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每天忙得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儿的另一个后果是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孩子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不要以为心理虐待没有什么要紧,其实这造成的伤害甚至还大于体罚所造成的伤害。缺乏父母关怀爱抚和鼓励的幼儿比遭到父母体罚的幼儿,其心灵所受到的创伤更深,智力和心理发展所受的损失更大。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更容易误入歧途,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