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政法领域改革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检察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改革也是政法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检察制度和检察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前后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塑性、整体性变革。尤其是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和诉讼制度改革叠加聚合,给检察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认真研究检察改革的基础理论,科学回答“检察机关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答卷。我们实践中的彷徨、困惑,社会上曾对检察改革举措的质疑、误解,无不与检察理论建设跟不上有关。这是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短板和弱项。理论上的模糊带来实践的混乱,理论上的澄清必将推动实践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必须完成好检察理论研究的“作业”,这是我们所有检察人的历史使命。
检察制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司法制度,自诞生至今不过两百年左右的历史,而我国检察制度自移植引入以来,几经更迭,起伏跌宕,及至新中国成立,不断巩固完善,才达到如今的程度。即使检察实践创新如火如荼,检察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卓有成效,相关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相比其他的司法制度,检察制度在基础理论方面存在更多难题。其中,有些难题与生俱来,有些则是应时而生。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认识到,各国检察机关之间差异颇大,在职责定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很难抽象出一个既定模式。在这个领域,制度的特色、个性,以及与本国政治体制、社会观念的适应性尤其突出。因此,需要更多经验性、实践性和地方性知识,来帮助我们梳理制度运行的脉络,描绘出机关运转的图景。任何简单的比附援引、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都将对检察工作带来重大损害,甚至将改革引向歧途。
检察改革是检察理论的透视仪,也是理论研究短板的放大镜。长期以来,关于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基本职能存在认识误区,对检察机关究竟“干什么”“怎么干”没有形成定论,职责定位模糊不清问题突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检察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凸显,旧话题成为新热点、“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的现象一再出现。如果检察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发展,改革先于理论、指令替代说明,那么,广大检察人员很难避免思想疙瘩、思想困惑,而定位不清、身份挣扎、举措不定,也将使检察工作陷入巨大的不确定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如果不能在理论上对一些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检察工作的发展就会受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道路自信。在改革迅速推进的大形势下,消极地“等靠要”或者采取回避矛盾的鸵鸟政策,都是不负责任、不讲政治的行为。
我们始终认为,自觉开展检察理论研究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明确改革思路、创新发展工作的有效方法。在以四项基础性改革为核心的第三轮司法体制改革中,北京检察机关以争当司法体制改革领头羊的精神,认真领会中央要求,深入研究检察规律,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理论引领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蹚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改革之路。比如我们在坚持宪法一元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监督和司法办案两条主线,统筹行使监督、审查、追诉三项基本职责,在改革实践中通过突出专业化、职能适当分离、机构合理分设、工作科学分工,有序布局了四位一体刑事检察工作格局以及五大监督格局,不少做法得到了中央、市委、高检院的肯定。一路走来,我们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隐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要鼓励基层大胆试、大胆闯”,只有充分发挥中央和基层两个积极性,将统筹谋划与因地制宜结合起来,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肯定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使改革行稳致远。
对于这些具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探索,我们也不惮于接受学界、同行和社会的检验,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要求,我们创新表达形式,力求多一些烟火气,少一些学究气,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阐释事关检察制度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澄清有关检察理念、职责、规律、制度等方面认识上的误区,并在“京检在线”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连载,收获了积极的回应。我们还分别编印成册,作为阅读材料在北京市“两会”期间分发,受到了代表和委员们的欢迎。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抛弃了繁琐的注释,避免了让人望而生畏的晦涩和望而却步的篇幅,平实质朴,娓娓道来,适应了快时代轻阅读的习惯,有效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传播力。事实上,越是平易的文章越需要透彻了解、举重若轻,所花费的心力绝不少于大块头的写作。这些“简约而不简单”的小文章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同时,作为对有些重要观点的深入阐释,也收录了一些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简约版与翔实版呼应,对比来看,可能更能使读者体察我们选编文章的良苦用心。借用《检说》栏目的标题,进一步突出探索之“新”,故将本书题名为《检察新说》。
是为序。
敬大力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