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吧,拖延症套装2册(理论篇+实战篇)](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1/44594381/b_44594381.jpg)
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
前面说了很多关于完美主义的例子,有人可能会发出疑问,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完美主义者吗?
其实,每一个人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天生就喜欢制定计划,他们往往会强迫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按着他们的计划走,但当你仔细地观察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一开始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会在不知不觉间付诸东流。他们会自我感觉良好,仿佛自己天生就是个领袖。
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向你灌输,他们总感觉自己所说的都是对的,而你所要做的事情却偏离了他们思想的轨道,或者在他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言论时有人打断了他们的思路后,他们就会暴跳如雷,甚至是摔门而出。
这些人,我们会称之为完美主义者。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最难以忍受的就是不完美。当他们做好通盘计划,信心十足地去完成任务中的每一环节,最终发现结果有一丝不如意时,他们就会完全否定掉自己的努力,产生自怨自艾、暴躁、恼怒、抑郁等负面情绪。
其实,很多拖延症患者身上都多少有点完美主义倾向。就拿胡小懒来说,他之所以对着电脑一个小时也写不出一页PPT,有时是因为不知从何下笔,无法立刻想出个完美的方案。有一次,胡小懒在最后关头只写出了个自己勉强打60分的方案,胡小懒交上方案后才发现里面有个地方写错了。但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方案却得到了客户和老板的表扬。胡小懒有点纳闷。老板说:“小懒,你是不是觉得这次没有完全发挥你的水平,你还能写得更好?”
胡小懒点点头,确实自己的实力不止如此。
老板接着说:“你以为客户不知道这次给我们的时间特别紧吗?而我们只要能在短时间内,交出一份及格的方案,就已经达到客户的要求了。”
最后,老板拍拍胡小懒的肩膀说:“小懒,我知道你们这些做创意的人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但做事情,哪能都十全十美呢,比如你这次方案里有点小疏忽,我和客户提案的时候一起发现了,我就直说‘我们策划人员太赶时间,这个地方疏忽了’,你猜客户怎么说,他说:‘能理解,能理解,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把方案的逻辑思路理清就已经很不错了。’小懒,不要纠结那些你心中的瑕疵,那些你所谓的瑕疵不过是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不管离远看还是离近看,一张有了黑点的白纸也还是白纸,黑点也不会成为全部。”
此外,一个完美主义者通常是严于律己,并且是严于律他的,他们对别人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一样高;不仅如此,还要求自己一定要超过别人,未必是要成为万众瞩目,但一定要做到最好,接受不了一丁点瑕疵。但他人却未必能接受得了他们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进而容易产生很多冲突。
胡小懒的朋友坚子曾经有过一个助理,但他由于忍受不了对方工作经常出错,就主动找到老板要求取消助理。其实,胡小懒曾与坚子口中的那个“做事就没做对过的”助理有过一面之缘,胡小懒认为,那位助理其实是一个很积极上进的女生。只是,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做事肯定不会像在职场上打磨了两三年的资深人士一样细致到位,公司招聘应届生时支付的工资就那么点,其实就默许了应届生在适度的范围内出错。如果一个应届生做什么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那就不该拿那一点工资了。而坚子的那名助理,在坚子日复一日的打击下,估计也会很快主动离职。坚子对别人和对自己是一样的要求,而他对自己的完美要求则让很多人觉得他有患强迫症的嫌疑。
但是实际上,坚子的做法对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没了助理,许多基础性工作他都需要自己去做。而他对助理的那些要求真的有必要吗?往往是他的这种要求影响了工作的进度,造成严重的拖延。
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那么辛苦那么疲惫却还没有什么效率。
一是要改变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带着平常心,知道凡事都有主次,把主要的事情做好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时刻处于一种战斗状态,冲锋陷阵与偃旗息鼓本来就应该是交替进行的。事情能够做好是主要目的,至于纠正其中可能出现的不完美并非那么重要。
二是改变自己的处理方式。该集中火力、竭尽全力的时候绝对不可以懈怠,该适度调整状态的时候绝对不要紧张兮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舒适的节奏,既不会觉得疲惫不堪,也不会太过散漫而没有动力。
三是要改变看待别人的目光。学着顺其自然,不苛责他人,不强求自己,不钻牛角尖,也不去强迫别人钻牛角尖。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局面,掌握大局。
四是承认不完美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生活的常态。学会接纳不完美,以目的为导向做事情,而不是以完美为导向。
戒拖小贴士
1.接纳不完美,才能够正视自己的拖延症。
2.切莫苛责自己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