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出任郡守与第三次入京死于战乱考
《晋书》本传称:“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根据这段记述,索靖于晋武帝晚年出任雁门太守。又据上文考订,索靖于太康六年仍任尚书郎,所以其出任郡守的时间,应在太康六年以后。太康七年(286)五月,“鲜卑慕容廆寇辽东”29,杀掠甚众,此后每岁寇边,滋扰不绝,至太康十年五月归降,东夷始安。索靖于太康末年出任雁门太守,当与鲜卑慕容廆犯边有关。其后迁鲁相、拜酒泉太守的时间,也难以详考,但应在晋惠帝即位之初的数年间(290—295),因为元康六年(296)西戎反叛,索靖奉命调离酒泉参与平叛。又敦煌遗书伯3720号载《莫高窟记》,其文云“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自兹以后,镌造不绝”30。索靖题壁是迄今为止见于文字记载的莫高窟历史上最早的事件,其时间很可能在索靖任酒泉太守期间,当然也不排除其游诣太学结束后“不应辟召”的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题壁时间应在晋惠帝元康六年之前。
据《晋书·惠帝纪》、《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晋纪四》等,永熙元年(290)五月,杨骏欲依魏明帝即位故事,普进封爵以求媚于众,“丙子,诏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预丧事者增二等,二千石已上皆封关中侯”。此即晋惠帝赐爵之始末,索靖时任酒泉太守,例在赐爵之列。
《晋书》本传又云:“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肜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据《晋书·惠帝纪》,元康六年八月,秦、雍氐羌悉叛,氐帅齐万年僭号称帝,至元康九年正月平定叛乱。据此,索靖调离酒泉太守应在元康六年八月后,迁始平内史当在元康九年(299)正月前后。其所任始平内史一职,《三国志》卷二十一《卫觊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又作“扶风内史”,但因史料缺乏,难以详考其正误。
索靖再度入京为官,是在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时期。《晋书》本传云:“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据《晋书·惠帝纪》,永宁元年(301)正月,赵王伦篡位,三月,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等起兵;四月,赵王伦及其党与败灭。则索靖响应三王,因功迁后将军在永宁元年。又据《晋书》卷五十九《河间王颙传》、《资治通鉴》卷八十四《晋纪六》,赵王伦篡位,齐王冏谋讨之,前安西参军夏侯奭在始平合众数千以应冏,河间王颙开始随附赵王伦,故派兵擒斩夏侯奭。后闻齐王冏等兵盛,乃转随齐王冏等举义。值得注意的是,夏侯奭在始平率先合众举义,索靖时任始平内史,所以夏侯奭的行动可能受到索靖的支持,其后索靖因功迁后将军,当与此事有关。
索靖所任后将军一职,《晋书·职官志》置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引《晋起居注》(刘宋刘道荟撰)亦云:“太始八年,置后军将军,掌宿卫。”31从“掌宿卫”的职守推断,索靖迁后将军,实际上就是调离始平内史之职,再次入京任职。
索靖死于太安二年(303)河间王司马颙进攻洛阳的战事,史籍载述没有异议。但是,由于《晋书》本传表述含糊,索靖究竟为谁而战,学界看法并不一致。曹道衡、沈玉成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认为索靖系为保卫洛阳而战死,戴燕撰《索靖、陆机交往考》认为索靖接受了河间王颙的任命,进攻洛阳受伤而亡。32稽考相关史料,可以断定索靖是为保卫洛阳而殉职,理由如下:其一,索靖所任后将军“掌宿卫”,保卫洛阳是其职责;其二,史载索靖“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据《晋书》卷八十九《刘沈传》、卷六十《皇甫重传》、卷八十六《张轨传》等记载,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举兵进攻洛阳,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凉州刺史张轨俱支持长沙王司马乂,反对河间王司马颙,史载张轨“遣兵三千,东赴京师”,此即索靖所领三州义兵之主力,所与对阵之贼兵,无疑指张方率领的河间王颙的军队。其三,据《晋书》之《惠帝纪》、《张方传》、《河间王颙传》等记载,太安二年(303)八月,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讨长沙王乂,河间王部将张方击破皇甫商,进攻西明门,长沙王乂奉帝率中军左右卫击之,张方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此后张方筑垒数重,战局于是逆转。综合推断,索靖所参与的破贼之战,应该就是使张方惨败的西明门之战,索靖也因受伤过重而去世。
总之,自永宁元年四月迁任后将军以来,索靖一直留守洛阳,直至太安二年八、九月间受伤去世。与他基本同时遇难的,还有陆机、陆云等人,只不过二陆此时为成都王司马颖僚属,司马颖任命陆机为前锋都督,统兵进攻洛阳,陆机兵败被诛,祸及陆云、陆耽等。值得注意的是,陆云《与兄平原书》中,有一通提到了索靖:“云再拜。疏成高作,未得去。省《登遐传》,因作《登遐颂》,须臾便成,视之复谓可行,今并送之。……谨索幼安在此,令之草,今住一弘,不呼作工。谨启。”33就此文来看,索靖与陆云曾经有过交往。前引戴燕《索靖、陆机交往考》以此为最重要的线索,探讨两位西晋书法名家之间的交往,认为永宁元年赵王伦被诛前后,索靖有可能在洛阳停留,也有机会与陆机、陆云碰面。但戴先生对此后索靖的行踪没有进行深入考察,所以推断索靖不久离开洛阳,太安二年又受河间王颙的任命进攻洛阳,与历史事实不符。就本文的考证看,索靖自永宁元年四月后一直在洛阳,所以可以断定其与陆机、陆云的交往就在这一时期。此后虽然各为其主,效命疆场,但殊途同归,死于非命,良可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