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鹬蚌相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如果为了生存,鹬蚌们不得不争个高下,那么至少不要用“努力”“上进”之类漂亮的词汇,把同室操戈的悲剧,粉饰成昂扬向上的号角声。
1
鹬蚌相争的故事,说的是双方为了利益彼此内斗,却因此被第三方拿走了好处。孩子们读的时候,大概也就是笑一笑鹬和蚌的蠢,记一下寓言的中心思想,这个故事就这么过去了。
孩子们不会想到,在成年人的职场中,这是最常见的一个故事。
而他们眼里强大的大人们,都身为鹬蚌而不自知。
2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磨坊,里面有三头驴。原本这三头驴过得还不错,每天各自出一份力,换得一份饲料。
但有一天磨坊主觉得每天出三份饲料,只得三份成品,这样不够划算。
于是他卖掉了一头驴,然后对剩下的两头驴说,从今天开始,拉磨成果比较多的可以获得一份半的饲料。
这下可好。
两头驴本来每天到点下班,劳逸结合,但新规矩一出,为了争那多出来的半份饲料,两头驴每天铆足了劲拉磨,一边使劲一边怒视彼此,非要超越对方不可。
今天你干了原来一份半的活儿,明天我就起早贪黑干两份,后天你又想超过我,于是起得更早、干得更累。
磨坊主哈哈大笑。驴少了一头,消耗的饲料比原来更少,但每天攫取的劳动成果却比原来多了太多。
他只是稍稍改了一下规则,就让两头驴同室操戈,比亲自用皮鞭驱赶它们的效果还要好。
当今的老板们,是鹬蚌相争里的渔夫,也是上述故事中的磨坊主。
曾经他们也试过用皮鞭直接敲打员工,比如简单粗暴的“996福报论”。引起上班族强烈的情绪反弹之后,他们很快琢磨出了新的套路。
他们说:“你不是在为我打工,你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言下之意,想要自己的简历超过别人,来加班吧。
他们说:“你和老板不是对立的,你的同事们才是你的竞争对手。”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挑拨离间,但有无数人将其奉为自己的职场哲学。
让打工者彼此竞争、彼此内斗,老板们从中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而打工者却不知反抗,真的把和自己一样的打工者当作了竞争对手,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力气都用在打败彼此上。
不要笑鹬蚌的蠢,也不要笑那两头驴。
我们咬牙切齿地内斗,让第三方拿走了好处。
我们和它们没有区别。
3
经常听到有人说,加班没什么,只要给钱就可以。
就像故事里的驴那样,说的也是多干活没关系,多给吃的就可以。
这样说的人没有意识到一个事实:加班不只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也是对他人的绑架。
现代社会的职场是相互配合的流水线,可能是公司内部的配合,也可能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但无论哪一种合作,都需要多方同时处于工作状态。
小李说周六开个项目会,老板颔首赞许,说还是小李对工作上心。但周六必须到场的,还有小张、小王、小陈等所有人,他们原本想要陪伴孩子,看望老人,或者好好休息。
办公室里小刘每天下班后都加班,于是在领导的眼里,小赵、小孙、小周准时下班就有错。
周末,小赵正和男朋友自驾游,青山绿水心旷神怡间,忽然甲方一个电话打过来,要她马上提供工作材料以便自己加班,搞砸了她整整一天的好心情。
但对方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反而认为:自己今天又放弃休息,努力工作,特别上进。可是小赵的男朋友却看见了小赵接到电话的瞬间忽然灰暗的表情。
主动加班从来就不只是个人的选择。它绑架了职场流水线上所有和自己意愿不同的人。
往小了说,这是给人添了麻烦。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给人添麻烦要说抱歉,因为这是不对的。如果给人添了麻烦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很可能会被社会毒打。
认真地说,这就是愚蠢的内卷式竞争。鹬蚌相争,让渔翁得利。
偏偏鹬蚌们还在为自己的努力上进感动不已,忘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原本可以用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多的东西。
4
自私,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伴随着这个评价长大的。舆论先是说80后自私,然后说90后自私,最近00后也没能逃过。
是的,我们的确是自我意识更加觉醒的一代。但尊重自我价值的合理性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妨碍其他人,尊重他们的价值。
这一代年轻人说:挣钱是我的自由,加班是我的自由。“996”没问题,钱到位就行。
但在分工合作的当代社会,一个人加班,就会导致其他人不得不陪着加班。
一个人放弃个人时间,就会导致上下游的打工者被迫剥夺个人时间。
一个人说钱到位就行,其他不想挣这个钱的人,那些想要享受生活的同事,就只能被迫失去选择的权利。因为老板的眼中分出了三六九等。
主动加班和插队的行为是一样的。
这的确可以让自己赚到更多钱,获得更快速的成长,可以在和自己一样的打工者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就像插队,确实可以让自己更快地办完事情,对自己的确是有利的。
但你不能说插队是我的自由,我有选择插队的权利。因为你的选择影响到了他人。
这就是自私。或者换个词,这通常被叫作“损人利己”。
没人会觉得插队是对的。
但职场上,却有大把的人在干插队的事情,为了一己私利,剥夺其他人选择的权利。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真的是自私的。
5
但这和插队又有一些不同。
插队是损人利己,而主动加班是损人,却未必利己。
就像那两头驴玩命地拉磨,得利的是它们自己吗?事实上它们的时薪更低了,劳动强度更大了,身体受到的损伤也无法挽回。
驴的动机是自私的,可结果是磨坊主得到了好处。
我知道,哪怕话说到了这份儿上,还是会有很多人说,我不管老板多得了多少好处,也不管是不是影响到了其他人,我只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不愿意加班,不愿意竞争,跟不上我的快节奏,你就活该被社会淘汰。
正如前文所言,我并不赞同损人利己有理的观点,我想大家受到的教育也并不鼓励这样的价值观。
但这种观点最大的问题并不在此,而在于它事实上并不能达到它的目的。
20岁的你,35岁的你,50岁的你,都是你。
所谓强弱并不是恒定的,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
20岁的你站在老板一边,确立了只有放弃家庭、放弃私生活、放弃健康的人才能适应的职场节奏,让贯彻丛林法则的公司得以生存。等到35岁你被家庭拖累,身体状况又下滑的时候,你帮助公司确立的丛林法则就会淘汰你自己。
这不是损人利己。
这是饮鸩止渴。
哪一个35岁被裁掉的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奋斗过。哪一个曾经不是丛林法则的赢家。
然后呢?
我知道大家都活得很艰难。我也是一个上班族,我也知道一个人没有修改规则的能力。很多时候为了生存,我们没得选择。
写下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我们或许只能被迫向资本低头,或许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一些错误的不明智的事情。
但是,当我们身不由己的时候,我们至少要明白,这是错的。
不要把自私当成自由,不要把破坏规则的内卷当成感人的奋斗,不要因为插队的动作很辛苦就感动自己。
不要自我合理化,那是人为了逃避负罪感最擅长的事情。
如果为了生存,鹬蚌不得不争个高下,那么至少不要用“努力”“上进”之类漂亮的词汇把同室操戈的悲剧粉饰成昂扬向上的号角声。
是的,一个人没有修改规则的能力,但一群人的选择可以,而选择的改变来自观念的改变。
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我写下这本书的原因。
表达会产生思想的碰撞,碰撞会留下改变的火种。未来的希望,或许就埋藏在这些火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