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小村寨走出的大科学家

“你听说了吗?咱村的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咱村里出名人啦,李振声获大奖了。”……一时间,李振声的家乡山东淄博市周村经济开发区南谢村沸腾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奔走相告着同一个消息。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今淄博市一个农民家里,他从小就接触农业,一般的农活都参与过。11岁那年,山东大旱,“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惜、可贵”。

据志书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李振声还记得,那一年过了年,老天还是不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早见了底。那时,正值抗日相持阶段,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这连续两年的灾荒,地处今周村经济开发区北的南谢村也没躲过,李振声至今还记得当时艰难的情景。“那几年青黄不接时,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葱干蒜皮都是好东西,也有人饿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尽管当时十分艰难,李振声的家庭还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总是想尽办法送孩子上学。李振声先是在农村上私塾,后上学堂——小学就读于周村培德小学,后在光被中学(淄博六中前身)念书。13岁那年,李振声的父亲病逝,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靠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的工钱和亲戚的帮助读到了高中二年级。青少年时代的李振声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由于家里实在太困难了,他便想到省城济南托人找个工作,于是辍学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振声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打出的一个招生广告,上面写着“免费食宿”。他心想: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既能上学,还能有饭吃。于是,李振声萌生了继续学业的想法,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考了,没想到考上了。“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是济南解放给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新中国成立前的连年旱灾,让李振声对饥饿有着特殊的记忆,而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的内涵,立志要让所有的人吃饱饭。被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录取后,他兴奋不已,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系主任沈寿铨教授是著名的育种专家,曾是燕京大学作物改良试验场负责人,他讲的内容很多都是自己搞科研的体会,内容丰富。沈教授给我们上小麦育种课,讲得很好,从小麦的进化、分类到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余松烈教授讲的遗传课,也很生动——他后来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李振声说,两位教授的课使自己从理论上提高了对小麦育种的认识,为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余老师,我来看望您了。”2006年9月29日,出席母校百年校庆活动的李振声走进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的办公室。看到自己的学生,余松烈高兴地迎上前:“振声,你好!”两位院士的手紧紧相握。

李振声关切地向老师询问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余松烈十分关心李振声的研究进展,不时地询问。余松烈说:“你的工作很有成就,有这样的学生,是当老师最为自豪的。”

在学校读书期间,余松烈是李振声的辅导员,并给李振声等1951届的学生讲授“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两门课程。李振声说:“我能走上遗传学研究的道路,与老师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当时余教授教我们‘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两门课,他讲课十分精彩,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特别是遗传学,讲得深入浅出。有一次考试,余教授给了我一个高分,这给我很大的鼓励。”

而后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两人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又都选定在农业科学上,并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站在该研究领域的第一线。几十年来,两人相互尊重,在工作和生活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用余松烈的话说:“我们当然是师生关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也把他当作自己的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

师生相聚总感到时间短暂。分别之前,李振声提出要与余松烈老师合个影。照相时,他执意让老师坐着,自己站着。他说:“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在老师面前我永远是学生,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摄影师按下快门,记录了两位院士感人的师生情。

余松烈得悉李振声获奖的消息后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李振声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党和国家对他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工作的肯定,李振声院士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期间学习就非常勤奋,同时他的天分很高,人非常聪明,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位居班级前列了。当然,李振声院士获奖的主要原因还是他后天的刻苦努力,首先是因为他的勤奋,在科学的道路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科学研究需要脚踏实地。”余松烈还介绍说,李振声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母校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对学校的科学研究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他还给母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并多次捐款。

当年读大学时,山东农学院农场繁殖了山东正推广的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一次,李振声回老家时将学校农场繁殖的这些优良品种带回去种植,“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就产生了将来争取搞小麦育种的念头”。

参加工作以后,李振声非常繁忙,但每次回家都不忘带回麦种在家乡田地里做试验。曾任南谢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元臣回忆李振声回家时的情景,情绪仍很激动:“70年代,振声叔正在研究小麦,每次回到村里,他都会带一些麦种来村里搞试验,返回北京的时候再包一些家乡的土壤带回去研究,看看我们村里的土地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小麦种子,淄博市乃至全国好多地方的小麦都是振声叔研究的麦种。”刘元臣说,李振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就是兢兢业业,来去匆匆。

李振声自离开家乡后,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每每在报纸上看到家乡可喜变化的报道时都非常高兴,总是剪下来作为收藏。

2005年初,淄博六中开展了新老校友两地情通信活动,04级9班全班同学给李振声写了信。当时,李振声正忙于参加海南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后又为刚刚病逝的老伴办理后事,但他仍然给同学们写了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老校友对母校无限的眷恋和美好的祝愿:“同学们,看了你们来信中所讲述的母校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由近百名高级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我十分高兴。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你们是多么幸福啊!我真是非常羡慕你们。你们是新世纪的创造者,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未来的栋梁,要肩负起这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按照‘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学校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刻苦学习,要真正学懂、学活、学通!”收到李振声的回信后,六中的同学们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