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汉籍关系论考(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江为《临刑诗》

与上述两诗相似的汉诗群,即临终诗的谱系,滨政博司整理出七首。金文京增添以下的(2)和(3),指出有九首。(22)根据作者年代,兹列举如下:

(1)五代江为(?—949)的《临刑诗》(陶岳《五代史补》卷五,1012年):

衙(《全唐诗》卷七四一为“街”)鼓侵人急,西倾日欲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2)宋南戏《小孙屠》第十九出(《永乐大典》第一三九九一卷,15世纪初):

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3)元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四折《豆叶黄》曲(《元刊杂剧三十种》,14世纪后期):

黄泉无旅店,晩天今夜宿在谁家?

(4)《水浒传》第七回(17世纪上半叶):

万里黄泉无旅店,三魂今夜落谁家?

(5)明朝孙蕡(1334—1389)的临终诗(《西庵集》卷七,15世纪初):

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6)朝鲜成三问的临终诗(《死六臣文集》所引的《稗官杂记》,1538年):

击鼓催人命,回看日欲斜。黄泉无一店,今夜宿谁家?

(7)清金圣叹(1608—1661)的临终诗(伍俶《日本之汉诗》,1955年):

御鼓丁东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8)清戴名世(1653—1713)的临终诗(《安徽历史上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家小传》,1959年):

战鼓咚咚响,西山日已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9)民国叶德辉(1864—1927)的临终诗(周作人《苦竹杂记》,1935年):

慢擂三通鼓,西望夕阳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在此,笔者补充下面一个例子。据《五灯会元》(1252年成书)卷十八,在回答弟子关于“借问”的典型例子的提问时,净光了威禅师举出了以下诗作:

(10)宋僧普济(1179—1253)《五灯会元》卷十八,《圆通仙禅师法嗣·温州净光了威禅师》:

(弟子僧)曰:学人好好借问。师曰:黄泉无邸店,今夜宿谁家?

江为的《临刑诗》是中国国内古典文献所载最早的类似诗。民国叶德辉、清朝戴名世的诗,可以追溯到五代江为的《临刑诗》。陈后主的《临行诗》在《净名玄论略述》中被发现后,围绕陈后主诗的研究兴盛起来,但对江为的《临刑诗》与陈后主诗的关联性却鲜有论述。

江为是五代南唐诗人,南朝梁江淹的后裔。虽撰有一卷诗集(现存的诗仅有八首,《全唐诗》卷七四一收录),但多已散佚,鲜为人知。然而,其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被宋林逋《山园小梅》更换了二字,改编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脍炙人口的绝妙佳句。

陶岳《五代史补》(1012年成书)卷五《江为临刑赋诗》载:

江为,建州人,工于诗。乾祐中,福州王氏国乱。有故人任福州官属,恐祸及,一旦亡去,将奔江南。乃间道谒为。经数日,为且与草投江南表。其人未出境,遭边吏所擒,仍于囊中得所撰表章。于是收为与奔者,倶械而送。为临刑词色不挠,且曰:“嵇康之将死也,顾日影而弾琴。吾今琴则不暇弹,赋一篇可矣。”乃索笔赋诗曰:“衙鼓侵人急,西倾日欲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闻者莫不伤之。

可知,江为因为友人写投江南表而被处决,临刑前吟咏了这首《临刑诗》。

文中认为江为是建州人,但宋马令《南唐书》(1105年成书)卷十四《江为传》载:“江为,其先宋州人,避乱建阳,遂为建阳人。”可知,江为的祖籍在宋州(治所是睢阳郡,今河南商丘市),之后迁到建州,遂以建州为本籍。古代江国的都城在今河南正阳县附近。亡国后的江氏子孙从正阳移居淮阳,然后由淮阳北上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之后移居到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并发展为名门望族。因此,江氏以“济阳”“淮阳”为郡望。江为的祖先江淹(444—505)便成了济阳考城人。

江为一族何时为了避“乱”而移居建阳,尚不清楚。宋龙衮《江南野史》卷八载:“江为者,宋世淹之后。先祖仕于建阳,因家焉。”可知,江为的祖先因在建阳任职,故搬家至建阳。但是,与《南唐书》记载相同,宋陆游《南唐书》也载:“江为,宋人,避乱徙闽。”可知,江为本人是为了避“乱”而移居福建的。移居建阳,可能与江为的祖先在建阳任职有关。(23)

滨政博司考察了上述临终诗,指出吟咏这些类似诗的中国人都是南京一带的人,且受到陈后主诗的影响。(24)金文京也认为,上述类似诗最迟在唐初或六朝以前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创作而成。(25)

但是,马令《南唐书》卷十四《江为传》载:“乃诣金陵求举。屡黜于有司,为怏怏不能自已,欲束书亡越。而会同谋者上变,按得其状,伏罪。”文中没有记载从何处赴越。据宋龙衮《江南野史》卷八载:“时金陵初拟唐风场屋,悬进士科以罗英造。为遂入求应,然独能篇什辞赋,策论一辞不措,屡为有司黜。为因是怏怏不能自已,乃还乡里。”据此可知,江为虽赴金陵参加科举,但不久就回到了建州。陶岳《五代史补》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即江为并非在南京,而是在福州去世。

另外,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上》载:“《江为集》一卷,五代建安江为撰。为王氏所诛。”此“王氏”自然是福州王氏。因此,江为死亡的地点并非滨政博司推测的南京,而是福州。

另外,上述戴名世的临终诗也不是在南京创作的。《南山集》所附录《戴南山先生年谱》载:“弟辅世自京师扶榇,归葬于所居南山砚庄之南。”即戴名世在京师(北京)被处决。据《清史稿・戴名世传》载:“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可知,其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金陵(南京)。戴名世是安徽桐城人,与金圣叹同乡。此外,民国叶德辉的死亡地点也并非南京,而是长沙。(26)

此外,《五灯会元》的作者僧普济是四明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区)人,曾住天童寺、报国寺、临安光孝寺、灵隐寺等处。且净光了威禅师是温州人,其师圆通可迁禅师是严州(今浙江建德市)人。因此,类似的临终诗并非全部在南京一带所作,不能断定江为在金陵(南京)知晓陈后主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