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故现场急救(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灾害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特殊类型伤的救治规则

一、冲击过载伤

1.冲击过载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主要是肺,其次是心脏、腹腔脏器、颅脑、脊柱以及听觉器官。此外还可能有四肢骨与关节的损伤以及软组织的损伤。由于爆炸或航天活动飞船的着陆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理条件的复杂,伤情复杂,既可能有闭合伤,也可能有开放伤。伤情的表现特点是外轻内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病情发展迅速,应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漏诊、贻误治疗。

2.立即进行伤情检查

初步检查的顺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生命体征检查包括呼吸、脉搏、血压、体温;②意识状态,有无昏迷,回答问题是否切题;③瞳孔大小有无改变,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是否存在;④头部体征;⑤颈部;⑥脊柱;⑦胸部;⑧腹部;⑨骨盆;⑩四肢关节。

3.现场急救

①对疑有冲击伤时,特别是有肺冲击伤者,应尽量避免活动,以减轻心肺负担和避免出血加重,应采用半卧位。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困难者应保持半坐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药物可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呼吸功能可吸氧,如吸氧后仍不能纠正PaO2的降低、全身缺氧情况无改善,则需采取机械辅助呼吸措施。有严重上呼吸道阻塞或有窒息危险时,应做气管切开。对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禁止进行胸部挤压人工呼吸。

③胸部有伤口时应用敷料包扎固定,有气胸者可做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多发肋骨骨折予以胸壁固定。

④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采用正确的搬运,轴向平移,防止脊柱、脊髓损伤加重。

⑤四肢伤口出血予以敷料加压包扎或钳夹止血,骨折脱位时行夹板固定。

⑥建立静脉输血、输液通路。抗休克治疗、防止肺水肿。疑有颅脑、心脏、肺、脊髓损伤应用脱水治疗、激素治疗。

4.紧急救治

①抗休克治疗,应注意输液量,尤其有心、肺损伤时。控制输液速度。

②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是否清醒、瞳孔有无异常。

③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④胸部疼痛可用肋间神经封闭镇痛,酌情使用镇静药和止痛药。

⑤腹部怀疑肝、脾破裂者及生命体征不稳者,迅速补充血容量。开放伤有活跃大血管出血时行结扎止血。明确的脾、肝破裂可立即剖腹手术,迅速后送。

⑥病情危重者可一次性应用大剂量的类固醇皮质激素。

⑦鼓膜穿孔、鼓室出血时,清除外耳道分泌物,保持干燥,用棉花疏松填塞,禁止冲洗和滴药。

5.医院内的早期治疗

①持续给氧:在无肋骨骨折和气胸的情况下加压给氧。输入高渗葡萄糖、甘露醇,减轻肺水肿,降低颅内压。静注氨茶碱防治支气管痉挛。脑水肿者应头部降温。

②病情允许的可行腹部B超、头颅CT、脊柱四肢的X线检查或明确诊断的MRI检查。

③血气胸如有持续性出血者可剖胸探查。

④颅脑损伤出现脑疝、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血肿者可立即开颅止血,行血肿清除术。

⑤如有腹腔脏器损伤,及时行剖腹探查术。

⑥四肢的开放性骨折脱位应及时行清创缝合骨折固定术。闭合性骨折视病情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牵引术。如骨折位置不佳应行手术内固定术。

⑦脊柱脊髓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稳定性尚可时,椎管内无压迫,可行脱水、激素、神经营养等保守治疗。

⑧脊柱脊髓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稳定性差、椎管内有压迫者,病情稳定时行手术治疗,并继续应用脱水药、激素、神经营养药等。

⑨注意全身和局部的感染,警惕DIC、MODS的发生和电解质紊乱,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补充维生素和加强支持治疗。

二、烧伤

(1)烧伤救治的基本环节是防治休克、感染,尽早封闭创面和防治内脏并发症。

(2)烧伤按轻、中、重三度分类。

①轻度烧伤:Ⅰ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占体表10%以内,且无特殊部位(面、呼吸道、手、足、会阴部)的烧伤和其他合并伤。

②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为11%~30%,或Ⅲ度烧伤在10%以内,且无复合伤及特殊部位烧伤。

③重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在31%~50%,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或烧伤面积不到上述标准,但有特殊部位烧伤或各种复合伤。

④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

(3)烧伤紧急救治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迅速灭火,离开现场。用冷水冲洗伤部。

②吸入性损伤有窒息危险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尽早给氧。

③创面不做清创,只做简单清理,用烧伤辅料包扎。

④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平衡盐液,尽快纠正休克。收缩期血压维持到90mmHg(12kPa)以上,留置导尿,尿量维持1mL/(kg·h)以上。

⑤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感染药物。

⑥有躁动时应首先排除休克和缺氧因素,再注射吗啡或哌替啶(合并颅脑伤或呼吸障碍者禁用)。

⑦环形深度烧伤引起呼吸困难或四肢环形深度烧伤影响远端血循环时,应切开减压。纠正休克后每2~4h翻身1次,以防创面受压。

⑧尽早后送,途中注意防暑、防冻、防颠簸。伤员应置于直升机前部,与飞机纵轴平行。

(4)医院内专科治疗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积极抗休克,防治烧伤并发症。

②注意创面变化,定期做创面培养和血培养,及时调整有效抗感染药物。

③对环形烧伤,应卧翻身床,定时翻身。

④休克平稳后,尽早清创。及时处理创面,有计划地对深度烧伤创面行削痂术或切痂植皮术(自体供皮区缺少时,用异体皮、异种皮或人工皮、微粒自体皮),争取在短期内封闭或缩小创面。注意恢复功能和外貌。对感染的深度烧伤创面可根据情况做切痂、剥痂或蚕食脱痂,以异体皮、自体皮、异种皮或人工皮覆盖。Ⅱ度创面如发生感染,创面可应用局部抗感染药物,予半暴露。有条件时,可浸浴。肉芽健康时,尽早植自体皮(可用异体皮过渡)。大面积创面发生感染者,在手术前后,全身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⑤手烧伤包扎时,要注意把手指分开,维持腕背屈、拇指对掌、掌指关节屈曲、手指伸直的位置。手背严重烧伤,经切痂或削痂并大张自体皮片移植后,包扎时仍应维持于爪形手位。

⑥加强营养(静脉或鼻饲)和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需要时输血或其他血液制品。

⑦应早用可能利用的器具做自动或被动运动,也可做局部或全身浸浴等,维护伤部关节的功能。深度烧伤愈合后,宜用弹性绷带压迫瘢痕。

三、减压损伤或加压损伤

(1)减压损伤或加压损伤的救治规则 如果伤员出现咳嗽、咯血、发绀、胸痛、呼吸浅快、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颈胸部皮下气肿甚至昏迷等临床表现,医监报告有舱内压力异常情况发生,可以诊断为减压或加压损伤。

(2)加压及减压损伤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气体栓塞。抢救治疗最基本的原则是尽快进行加压治疗。如果现场无加压设备,应当立即用直升机或救护快艇等运输工具尽快将伤员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现场及后送过程中,如出现其他急症,要按相应的抢救预案进行抢救治疗。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保证伤后呼吸道通畅 应嘱伤员及时咳出或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若机械辅助呼吸超过48h或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多者,应做气管造口术。

(2)给氧 严重创伤,特别是胸、腹、脑部创伤,应大流量给氧。给氧方式采用鼻导管、面罩或机械通气。氧浓度为35%~40%,使血PaO2>10.0kPa。如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在35~40次/分钟以上,胸部X线平片示两肺纹理增强、透明度降低、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阴影,血气分析动脉血PaO2<8.0kPa,PaO2<5.0kPa或PaO2/FiO2<300,应做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通气方法宜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施行PEEP时应防止心排血量降低。

(3)控制入水量,尽量输入新鲜血液。休克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即应严格控制入水量。

(4)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后,可用少量多次呋塞米以利尿,防止肺水肿。用利尿药后,应严格监测脉率、脉压和血压变化,防止新的低血容量发生,一般以脉率<120次/分钟、收缩压105.28mmHg(14.0kPa)以上为宜。

(5)预防肺部感染应以加强呼吸道护理为主,如已发生感染应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抗菌药物。

(6)严重创伤后24h内应用大量皮质激素对改善呼吸功能有一定疗效,如地塞米松40~60mg静注并隔6h重复1~2次。

五、复合伤

复合伤的救治规则如下。

(1)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搬运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恰当的体位,昏迷患者转运时,采伤侧卧位,对吸氧、输液、人工控制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等要保持持续性。避免再度受伤和继发性损伤。

(2)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3)对连枷胸患者,立即予以加压包扎,开放性气胸应用大块敷料密封胸壁创口,张力性气胸用针排气。

(4)对中毒患者,应尽快清除出尚未吸收的毒物和皮肤表面的毒物,及早明确诊断,即时快速使用特效解毒和救治药物。

(5)准确判断伤情,不但应迅速明确损伤累及部位,还应确定其损伤是否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需优先处理。其救治顺序一般为心胸部外伤—腹部外伤—颅脑损伤—四肢—脊柱损伤等。妥善应用有效的诊断技术,如行心包穿刺可明确诊断心脏压塞;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可确诊血胸、气胸;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对腹内脏器损伤者诊断的准确率可高达95%。

(6)控制外出血,遇有肢体大血管撕裂的要上止血带,但要定时放松。

(7)开放骨折用无菌敷料包扎。闭合骨折用夹板或就地取材进行制动。

(8)适量给予止痛药、镇静药,有颅脑伤或呼吸功能不良者,禁用吗啡、哌替啶。

(9)要了解伤因和暴力情况、受伤时间及受伤时伤员的体位、姿势、神志等,这些均为今后的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10)迅速抗休克、抗中毒治疗及纠正脑疝 抗休克的重要措施为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进行扩容、输血及足够的氧气吸入,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果断手术,剖胸或剖腹探查以紧急控制来势凶猛的部位伤。早期降颅压、纠正脑疝的主要措施仍为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同时加用利尿药。早期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及人体白蛋白应用可减轻脑水肿,但需做积极的术前准备以尽快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挫裂伤灶或施行各种减压手术才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根本措施。但在颅脑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时就会出现治疗上的矛盾,应遵循:先抗休克治疗,后用脱水药;使用全血、血浆、右旋糖酐40等胶体溶液,既可扩容纠正休克,又不至于加重脑水肿。

(11)手术治疗的顺序 应遵循首先控制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的原则来决定手术的先后。一般是按照紧急手术(心脏及大血管破裂)、急性手术(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外血肿、开放骨折)和择期手术(四肢闭合骨折)的顺序,但如果同时都属急性时,先是颅脑手术,然后是胸腹盆腔脏器手术,最后为四肢、脊柱手术等。提倡急诊室内手术。

(12)术后积极防治ARDS及MOF ARDS及MOF是爆炸复合伤患者创伤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防治应注意:①迅速有效地抗休克治疗,改善组织低灌注状态,注意扩容中的晶胶比例,快速输液时注意肺功能检测,复合伤患者伴肺挫伤者尤为重要,应尽快输入新鲜血。②早期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氧供给,防止肺部感染。采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③注意尿量检测,保护肾脏功能,慎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④注意胃肠功能监测,早期行胃肠内营养。⑤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联合采用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与地塞米松为主的冲击疗法,使复合伤患者平安度过手术关,去除致死性病因,使病情得到逆转。⑥及时手术治疗,手术力求简洁有效,既要减少遗漏又要减少手术创伤。⑦合理应用抗生素。⑧积极促进机体的修复和愈合。⑨做好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六、低温伤

低温伤救治要早期快速复温,恢复正常的血流量,最大限度地保存有存活能力的组织并恢复其功能。

1.低温伤分类

①一度:伤部呈红或微紫红色,微肿,瘙痒和刺痛。

②二度:局部肿胀,水疱为浆液性,疱底呈鲜红色,痛觉过敏,触觉迟钝。

③三度:伤部呈灰白色或紫黑色,多呈血性疱。严重者伤部表面暗淡无光泽。无感染时为干性坏疽,有感染时为湿性坏疽。

2.低温伤早期治疗

①迅速将伤员送进温暖的室内,口服热饮料,脱掉或剪除潮湿和冻结的衣服、鞋袜,尽早用温度保持在40~44℃的1:1000氯己定或1:1000呋喃西林溶液浸泡,使伤部快速复温,直到伤部充血或体温正常为止。禁用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

②擦干创面,涂不含酒精(无刺激性)的消毒药,用无菌厚层敷料包扎,不要挑破水疱,指(趾)间用无菌纱布隔开,防止粘连。

③防治休克,口服或注射止痛药物。

④预防感染,肌内注射抗感染药物。未行破伤风类毒素注射者,应行破伤风抗毒血清和类毒素注射。

⑤低温伤伤员做好全身和局部保暖,迅速后送。

3.低温伤专科治疗

①有水肿和水疱的伤员应卧床休息,大水疱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出液体,再用厚敷料包扎。

②根据条件,创面或全身每日温浴(40~44℃)2次,每次30min,关节部位要经常活动。

③伤面敷冻伤膏。若感染,用1:1000的氯己定洗敷。

④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分界线清楚后,应及时做坏死组织切除术,尽量保存有存活能力的组织。一般不要早期截肢,对坏死痂皮应及时切(剪)痂、植皮。

⑤及早做普鲁卡因腰封、套封或交感神经节阻滞术。三度低温伤每日滴注右旋糖酐40 500mL,连用10d。

4.冻僵伤员救治

用40~44℃温水、1:1000呋喃西林溶液、暖水袋、电热毯或用其他快速复温方法,先躯干(中心)复温、后肢体复温。在复温过程中,注意防治可能出现的心室颤动、酸中毒、肺水肿、脑水肿和肾功能障碍等。

七、高温、中暑

1.一般处理

发现中暑症状时要及时将患者搬运至通风阴凉处。较轻者可以通过冷湿毛巾搽拭皮肤以及风扇散热,口服冷开水或冷盐水等处理。

2.热射病的急救

中暑比较严重时可以发生热射病,要迅速有效降温、控制抽搐、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防治休克等。对谵妄、昏迷和过度换气者给予吸氧。迅速降温可以用冷湿毛巾包敷头部,少量乙醇加冷水或冰水搽拭皮肤,扇风及皮肤按摩,在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睡降温毯,戴冰帽,冷水浸浴,空调降温环境等措施,使体温降至38.5℃左右即可停止降温。氯丙嗪25~50mg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2h滴完。出现凝血障碍时要输入新鲜全血或血浆。

3.热衰竭的处理

除按照上述降温治疗措施和控制抽搐,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等措施外,对热衰竭者要加强抗休克抢救。

4.热痉挛的处理

对抽搐较重者应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

八、微波辐射损伤

(1)重在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受到辐射,切实掌握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物理防护(如穿防护服、戴防护帽等)、医学防护及其组合防护的原则。

(2)对症治疗 对出现症状的人员应脱离微波环境,疗养休息。微波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多层次效应的综合结果。因此,救治方面无特效药物,对症治疗非常重要。可按一般医疗常规进行。目前一些高新技术药物疗效更好。

(3)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应注意营养、维生素的补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中医药对提高免疫力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九、淹溺

淹溺的救治规则如下。

1.尽快将溺水者打捞上来

尽快将溺水者打捞到陆地上或船上,立刻做俯卧人工呼吸,至少连续15min,不可间断,同时由别人解开衣扣,检查呼吸、心跳情况,取出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立即清除口鼻腔内污泥,杂草、呕吐物。

2.有呼吸、心跳者可先倒水

救起的溺水者若尚有呼吸、心跳,可先倒水,动作要敏捷,切勿因此延误其他抢救措施。

3.具体施救方法

①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部下垂,然后用手按压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排出来。

②抱住溺水者两腿,腹部放救护者的肩上并快步走动。

③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偏大,吹气频率为14~16次/分。要坚持较长的时间,切不可轻易放弃。若有条件的,必要时做气管内插管,吸出水分并做正压人工呼吸。

④昏迷者可针刺人中、涌泉、内关、关元等穴,强刺激留针5~10min。

⑤呼吸、心跳恢复后,人工呼吸节律可与患者呼吸一致,给予辅助,待自动呼吸完全恢复后可停止人工呼吸,同时用干毛巾向心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淹溺救治的重点是尽快改善淹溺者低氧血症,恢复有效血循环及纠正酸中毒。

⑥有外伤时应对症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

⑦苏醒后继续治疗,防治溺水后并发症。

⑧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有条件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护。

⑨放置胃管,排出胃内容物,以防呕吐物误吸。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治吸入性肺炎及其他继发感染。

⑩警惕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水肿等并发症。针对干性溺水、咸水溺水、淡水溺水不同病因,正确施救。呼吸、心跳恢复后应送医院救治,运送途中可给氧、适量静脉输液及补充碳酸氢钠。淹溺紧急救治应迅速做血气及酸碱状态检查,轻度缺氧者需吸氧并观察12~24h;重度缺氧及意识丧失者须做气管插管并间歇性或连续性正压通气治疗。纠正酸中毒用较大剂量碳酸氢钠(1~2mmol/kg)静脉输入并适当过度通气。对淡水淹溺者可输入3%高渗盐水、浓缩血浆或白蛋白,并适当使用利尿药;对海水淹溺者则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右旋糖酐40及血浆等。救治过程中,应对肺、心、肾、脑、血气及酸碱状态等进行重点监护,注意防治肺水肿、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及脑水肿等合并症。

4.注意点

①不要因倒水而影响其他抢救。

②要防止急性肾功衰竭和继发感染。

③注意是否合并肺气压伤和减压病。

④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有低体温(<32℃)应抢救更长时间。

十、心功能不全

①应解除造成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如治疗心肌挫伤和心脏压塞。

②及时补充血容量,缩短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持续时间,保证前负荷和心排血量。在严重战伤时,输入量可允许超过“丢失量”,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需要多少给多少”的原则,但必须警惕肺水肿的发生。

③充分给氧。

④纠正贫血,使血细胞比容大于25%。

⑤镇静。体温过高时降温。如患者情况允许,可给予激素。

⑥室性心动过速或中心静脉压超过正常范围但心率增快、循环恶化时,给予毛花苷C(西地兰)0.4mg加入20mL 5%~10%葡萄糖液,静脉注射;必要时0.5~2h后再给0.2~0.4mg,隔6h酌情再给0.2~0.4mg,当日总量不超过1.6mg。除确有低钙血症外,给毛花苷C(西地兰)时禁忌静脉注射钙剂。

⑦在末梢循环阻力增高的伤员中,如严重的颅脑伤,可给硝普钠、卡胺唑啉等血管扩张药,降低左心室的后负荷。同时必须注意补充血容量。

⑧静脉输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极化液(GIK溶液),但在心肌挫伤时慎用。也可给1,6-二磷酸果糖(FDP)。

⑨如证实确有容量超负荷,应给予呋塞米以减少体液,减轻心脏负担,减轻或消除肺水肿。

⑩若已排除了后负荷增高和心脏压塞,同时前负荷和心率已予以调整,但心功能不全仍存在时,可用多巴胺,从小剂量[2.5mg/(kg·min)]开始逐渐加量,不超过10mg/(kg·min)。

十一、急性肾功能不全

①补充血容量,防止肾缺血和肾功能不全。

②严重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恢复后,应每日监测肾功能变化,如尿量、尿常规,血、尿生化等。

③如尿量<400mL/24h或25mL/h,在排除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后,应注射呋塞米(速尿)100mg/2h以利尿。如用呋塞米(速尿)3h内尿量仍低于40mL/h,提示有急性肾功能不全。

④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血钾>6mmol/L,尿比重<1.010并固定,尿常规检查有管型和蛋白者,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应按其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监测处置。

⑤控制入水量:在少尿期应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每日总量一般不宜>2000mL,应用10%葡萄糖水+肾病复方氨基酸液或必需氨基酸液各500mL,加平衡盐液1000mL和复合水溶性维生素1支,置入3L大袋中,经静脉缓慢滴入。

⑥纠正高血钾:血钾>6mmol/L时,应禁食含钾饮食和含钾药物,补充新鲜血,不用库存血。用呋塞米利尿,仍不能排尿时,则考虑透析治疗以脱水,消除水肿和排出钾。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与胰岛素。

⑦抗感染:选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抗生素。禁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十二、肝功能不全与胆道系统并发症

①积极防治休克,及早恢复内脏和门静脉系统的有效循环量。

②积极防治肺、心功能不全和全身感染。

③转氨酶超过正常2倍,血胆红素>30mg/L时,可诊断为肝功能衰竭。

④及早恢复经胃肠道营养与补充谷氨酰胺,以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⑤根据情况适时给予合理的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⑥如在伤后出现上腹、右上腹疼痛或典型的胆绞痛,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和血清胆红素增高,右上腹部有压痛、肌紧张或包块,可做B超检查。如确诊急性无结石胆囊炎者,应及早施行胆囊切除术。

十三、消化道并发症

1.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①严重烧伤、颅脑伤或其他严重创伤以及大手术后等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应积极预防。

②积极防治休克和全身性感染。抗休克的同时可给大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E。

③静脉给予西米替丁300mg,4次/日。有条件时可连续经胃给药,初量为300~400mg,然后以40~50mg/h均匀滴入。

④给予氢氧化铝等抗酸药,使胃液pH值保持在4左右。

⑤口服硫糖铝(胃溃宁)1g,4次/日。

2.治疗应激性溃疡

①进一步碱化胃液:如发生出血,先吸尽胃内积血,然后给抗酸药,提高胃液pH值至7左右。

②用冷盐水灌洗胃:每100mL盐水中可加去甲肾上腺素8mg,每次1~3L,可4h重复1次。大量灌洗胃腔时,要注意纠正低钾血症。

③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灌洗胃腔后,可灌注凝血酶8万U(稀释于20mL水中)。

④肌内注射八肽生长抑素0.1mg,每8h 1次,或静脉连续灌注十四肽生长抑素。

⑤对出血不止或24h内出血1000mL以上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胃次全切除术加迷走神经切断为好。

⑥如发生急性胃穿孔,应立即手术。

⑦手术前后必须输液、输血、积极防治休克。手术后要注意补充营养,去除应激因素,继续防治应激性溃疡的再发生,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3.治疗急性胃扩张

①发生急性胃扩张时,应立即放置胃管将胃内容物抽空,然后持续胃肠减压至少48h。

②胃肠减压期间必须禁止任何饮食。如在48h后,鼻胃管引流液很少,肠蠕动已开始恢复,可根据情况开始进少量茶水或流质饮食,夹住鼻胃管,观察数小时,若能耐受,可谨慎地逐渐增加入量。

③立即静脉输液,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

十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严重复合伤致MODS的综合救治规则如下。

(1)原则上救治总的趋势 一方面指外来入侵的微生物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的损伤;另一方面,应该指阻断机体自身的炎性反应,以避免其过度激活反应引起的介质瀑布样连锁反应而诱发组织细胞的失控损伤;另外还应指处于临界状态的器官功能的保护方面。

(2)治疗的关键 一是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二是要努力调控过度的炎性反应及异常的免疫反应;三是要积极治疗内毒素血症;四是要对慢性基础疾病进行有效的调控。应该强调对MODS及MOF的早期识别、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强调治疗上的统筹兼顾、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强调器官的相关概念。

(3)迅速消除损伤的病因极为重要 ①积极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原发病:积极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原发病,尤其是对严重感染和复合创伤的控制,严防ARDS的发生。②对高危患者应用现代监测技术。

(4)恢复微循环,进行血流动力学支持,防止微血栓形成。

(5)控制感染,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抗生素联合正确合理应用。

(6)必要时大剂量应用腹腔灌洗液清洗腹腔。

(7)完全的代谢营养支持 代谢营养支持的方法可分肠外(TPN)和肠内(TEN)两大类。

(8)免疫治疗及抗凝治疗 ①应用丙种球蛋白类药、人体白蛋白强化治疗等。②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如黄芪、白芍、金银花、灵芝、人参等,有的还采用肌内注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这对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有一定的助益。采用抗凝治疗常用的溶栓剂为尿激酶、链激酶、肝素及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等。

(9)从阻断全身炎性反应来防治MODS及MOF 传统中医中药,如通里攻下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清肠之法,方药采用大承气汤、大陷胸汤、桃红承气汤等加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疗效。

(10)给予对炎性细胞因子的拮抗剂 采用杀菌/渗透增强蛋白、山莨菪碱、维拉帕米、非洛地平、纳洛酮、布洛芬等。

(11)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

(12)选择性肠道去污染 目前最常选用的药物有多黏菌素E、妥布霉素和两性霉素B三者联合应用。使用方法一般分两部分:将三种药各0.5g用凝胶制成2%的糊剂,分别涂于口咽部;另将三药按100mg、80mg、500mg制成生理盐水悬浊液约10mL由胃管内注入,每天4次。这既可清除上段消化道的革兰阳性球菌,又可消灭下段消化道的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

(13)症状治疗等 ①如发热超过38.5℃可用吲哚美辛栓剂肛塞,可明显减轻症状等。②使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抑制有害物质(血栓素),可使全身凝血或某些缺血症状改善。

(14)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①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为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应同时应用西咪替丁等药物静脉注入,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②特别应该注意监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积极防治二重感染的发生。③抗真菌治疗:MODS及MOF患者,经广泛、强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和其他支持治疗后,其发热和其他感染症状不见减轻,则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需要进行合理的抗真菌治疗。

(15)积极促进机体的修复和愈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