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712年,旅居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1)在给中国和印度传教会巡阅使奥里神父的信中这样描述他在景德镇看到的景象:
景德镇拥有一万八千户人家,大部分是瓷业商人,他们的住宅占地很大,雇用的职工多得惊人。按一般的说法,此镇有一百万人口,每日消耗一万多担米和一千多头猪。景德镇沿美丽的河岸上,足有一古里多。街道笔直,按一定距离纵横交叉,无空地;房屋拥挤,街道狭窄,若走在街道上,如处于闹市中心,可以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担夫呼喊让路的声音。这里还可以看到用大量金钱建造的偶像庙宇……从隘口进港时首先看到这样的景色:从各处袅袅上升的火焰和烟气构成了景德镇幅员辽阔的轮廓。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的一座巨城,像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巨大火炉。
对于西方人而言,东方陶瓷的生产方式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它引发了殷弘绪这样的西方人来到中国、观察景德镇的好奇心。1000年来,中华文明通过景德镇的陶瓷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东方的瓷业生产城市与万里之外的西方陶瓷消费市场连接起来,景德镇瓷器成为欧洲贵族、中东宫廷和非洲部落热烈追捧的对象。直到近年,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上陶瓷贸易中的不幸者——那些满载着景德镇瓷器的海底沉船和陆地上陶瓷的碎片遗迹,仍吸引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和财富猎手的注意。
这种对景德镇的好奇心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新时代。《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的作者雷德侯(2)分析指出,殷弘绪神父的信件和描绘瓷器生产景象的各类图谱传往欧洲,其传播时间正是奥古斯特二世在欧洲建立首家瓷厂之时,且与法国建立国有工厂、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时间相衔接。他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体系中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管理的技巧,对西方现代大规模生产技术产生了“远超世人想象”的影响。
究竟是什么赋予了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地位?以上对工业秘密传入欧洲的历史分析,容易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瓷业配方、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细节之中。然而本书将关注一个更宽广的图景:景德镇的城市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品质,使其在世界瓷业生产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借用殷弘绪的叙述,它拥有无数的巨大火炉和烟囱,但又有优美的河岸、山体和大量庙宇,这座被烟囱和火焰包围的工业城市是如何做到既便利生产又不失去其自然品质和文化特性的?其地方习俗中对山体水系的保护如何维持了工业资源的供给和人居环境的优良?对瓷业神祇的崇拜和庙宇建设如何维系当地社群网络的运转,在瓷业生产秩序的维护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拥挤紧凑的建筑具有怎样的空间特征,从而为瓷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场所?其城市的基础设施具有怎样的特征,使其足以维持“百万人口”的生计和“千猪万米”的供给?所有这些问题加起来,是景德镇这座城市的营建体现了怎样的传统智慧,又留给当代人怎样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