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略战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借尸还魂

  【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三十六计》)

  【译文大意】凡有作为的,难以驾驭和控制,不可加以利用;凡没有作为的,住往要依附别人,这就会来求助于我。利用没有作为的并顺势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阐释】借尸还魂原比喻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着另一种形式出现。但作为一种汁谋,它是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意图。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之际,群雄崛起,往往借助于亡国之君主及其后代之名,以号召天平而得天下,即是用了“借尸还魂”的谋略。另外,凡是用武力支援别人,并代替它进行攻击或防御、以图趁机控制别人的,也属于这种谋略。它的实质就是利用已处于衰亡的事物中的某点有利形势,去增添生机勃勃、强而有力的新东西,从而改变原有,出现新面貌。下面举两个运用这计谋的事例: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蜀地。建安十六年冬,曹操发兵攻打据守汉中的张鲁,而居蜀地的益州牧刘璋及其集团,担心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抵抗曹操,当张鲁被灭以后,自己将唇亡齿寒,处于被曹操吞灭的威胁之下,因此以为刘备是自己的本亲之家,便迎请刘备领兵入蜀为他守御。刘备立即率兵数万入蜀,并借着刘璋的名声,在蜀地站住脚,以便顺利发展自己(即借刘璋这具政治僵尸),仅用两年,即反客为主,吞灭了刘璋,自领益州牧,获得了三国鼎立的巩固根基,实现了自己的意图,即借着刘璋还了刘备之魂。

  在朝鲜战场上还有这样一个事例:

  1951年2月5日,志愿军某部二营坚守汉江南岸的滩头阵地,即莺子峰南侧五八四高地,和敌人连续浴血战斗了五个白天和黑夜,消灭了一千多敌人。后来由于我方伤亡过多,弹药不足,不得不退出阵地。在2月】0日上午8点前后,大约一营敌人占领了这个高地。这时,正是清晨,大雾弥天,对面十几米远都看不清。我志愿军营长分析,大雾可以作为很好的隐蔽屏障。敌人刚刚占领阵地,正在得意忘形,来不及布置严密的防守措施。我方利用这个时机,来了一个借尸还魂之计,每个战士都穿上敌人的服装,趁着漫天大雾,在8点半开始行动,兵分两路,从左右两旁分别摸上高地。当时敌人正在开饭,一片嘈杂之声,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穿着和他们一样衣服的人,以为是自己人,毫不在意。于是我26名杀敌勇士,果敢地跃到敌人面前,距离仅有四五米,突然用冲锋枪扫射,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敌人不知我反击力量的虚实,没被打死的,一个个抱头鼠窜,整个战斗只用了十几分钟,就把高地夺了回来,清理战场时,发现共击毙30多个敌人,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