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织变革的“五个去”趋势
未来组织要变得更简单、更敏捷、更灵活,以便满足客户需求,贴近市场要求,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我认为组织变革表现为“五个去”,即去中介化、去边界化、去戒律化、去威权化、去中心化。
组织正变得越来越扁平,无论是百度提倡的未来组织就是由价值观和兴趣一致的人员组成的“圈子”;还是阿里巴巴所说的公司将消失,未来只有平台;抑或是传统企业所探索的项目制、事业部制、蜂窝式结构、矩阵式结构等,都呈现出去中介化。去中介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和终端消费者之间去中介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进行对话。就外部交易来说,过去企业通过建立传统的销售渠道推销产品;而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沟通、洽谈业务,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生产者降低了销售成本,可以让利于消费者。
二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去中介化,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就内部管理来说,过去是层层传达指令,才能取得组织和员工目标一致的结果;而现在组织越来越扁平化,中间管理层级大幅减少。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正变得直接有效。
所以,去中介化就是要尽量优化中间环节,简化流程,简化层级,使组织更灵活、更敏捷,资源配置能力更强、更有效,提高对一线作业单位和人员的支持和服务能力,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团队和员工的自主经营能力,组织会化整为零,分解成各个小的组织,让这些小的组织主动面对市场,承担责任,自负盈亏。
《无边界组织》一书的作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组织成功核心要素的规模、角色清晰、专业化、控制,已经转变为速度、灵活性、整合、创新。而为了适应新的成功要素,组织必须对垂直边界、横向边界、内外部边界和全球化(时空边界)进行重构。
在当代社会,我们常常很难定义某个企业的性质。因为它可能不再单纯的是一家农业企业,或者是一家制造型企业;它可能是一个跨界的产业生态群。去边界化的核心是融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组织与外界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企业与社会各种组织体之间通过商业模式、投资、业务、产品等方式发生连接与融合,相互进行自由转换,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现象,极大地减少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从组织内部来讲,去边界化就是破除“部门墙”“流程桶”,实现跨团队、跨职能的快速高效协同。要提高组织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使得一切要素围绕市场、围绕客户高效协同,组织就必须去边界化。只有打破边界才能实现无障碍沟通,进行知识共享,提高协同能力,对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反应。
这里所讲的戒律主要是指规定动作,也可以说是约束规则。去戒律化并不是说不要规则约束,而是说要破除过去基于指令产生的对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束缚的因素。
高度戒律化的组织模式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一,基于高度分工、标准作业、管控为主、高度戒律化的组织模式会对个体自主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在这种环境下,个体没有发挥空间,无法进行创新。
第二,高度戒律化的组织模式会对个体的潜能产生约束作用。
第三,高度戒律化的组织模式是对人性的压制。
现在,企业要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就不能完全采用标准化动作,全部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任务;而是要采取一些非标准化动作进行创新,增加成功的概率。这就要求企业围绕如何提高个体的自我驱动性来进行组织变革。通俗地说,就是要解放人性,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尊重个体,激活个性,开发人的潜能。
去戒律化不是说组织不需要规则,而是指组织要转变观念:从过去组织给员工规定动作转变为告诉员工目标或愿景,让员工自己想办法实现目标;从过去组织凌驾于个体之上转变为组织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与服务,既要实现组织目标,也要实现个体目标;从过去组织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做事转变为让员工自发工作,即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总之,人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动态的相互平衡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的关系。
当然,组织还是要规定哪些事情不能干,明确组织行为的底线和边界,并且提出清晰的目标或愿景。至于如何做才能达成目标、实现愿景,则不再由组织来规定并下达指令,而是要由员工根据客户价值和目标来进行自主判断,如此才能提高整个组织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去威权化是指组织内部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带来的权力至上、官僚主义等作风。过去,管理者下达命令,层层传递,致使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沟通成本巨大;现在,组织需要做的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战争,做出决策”,由一线员工根据市场反馈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来做出判断,自主决策,并且为此承担责任,组织为一线员工提供各种资源,协助员工完成任务。
因此,可以说去威权化是组织内部责、权、利结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组织的运行机制不再是基于威权来运行,而是基于客户价值和员工的自主性运行;资源配置不再由上级来调动和分配,而是基于创造客户价值的需求进行分配。过去,谁的权力越大,谁拥有的资源就越多;现在,谁拥有的客户更多,谁更贴近客户需求,其调动资源的权力就越大。
去威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人性、激活个体,提高人的价值创造活力,使得“人人都是创客”“人人都可以是CEO”,人人都可能成为创新中心、价值创造中心与资源调配中心,让人从组织驱动走向自主驱动。
过去,组织中心是垂直式的,组织围绕一个中心来进行资源配置。而现在组织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组织可能有很多个中心,且并不固定。组织中心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客户价值创造能级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