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感思考力:直击本质、解决问题的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战略的荒野”使用“逻辑”武器扩张领土

面对危机,一部分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食粮的人们出现了。他们脱离了PDCA循环方式和风险管理保护下的“田地”,冒着一定的风险,致力于狩猎、采摘和扩张新世界——这就是第二个世界“战略的荒野”。

在“改进的田地”,明确的规则必然存在,少数人们在集团内部展开竞争。与此相对,“战略的荒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胜利所得的权力。这片大地上的玩家们获得的是更大的利益、更高的销售额,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改变规则本身,以提高自己对市场的支配力(权力)。这时,“战略思考”就是左右他们胜败的武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市场营销等理论就是他们的垫脚石。

专门解说这些内容的书籍已有无数本,所以我就不再深入了,在这里仅将专业人士们的结论加以粗糙的总结(我已有觉悟接受专家的指责):战略思考的本质是“设定可行目标,集中分配资源”[2]。为了制定正确的目标,有效的方法是:分析现状,“没有疏漏、没有重复”地细分工作任务。将这句话的意义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就是脱胎于麦肯锡公司内部用语的问题分析体系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了吧。

在“战略的荒野”上进行阵地争夺战时,除了必须具备不输给对手的强韧体力,如何回避正面冲突,第一时间将对方忽略的领域纳入手中的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网罗式地列举现有问题的原因,防止“错失”机会,制定自己能够达成的目标。有关战略思考的教科书中出现的框架图和逻辑树等,其实都是将这些步骤按照清楚易懂的顺序进行条理化后得到的产物。

图0-2 第二世界“战略的荒野”

在这片“荒野”上有没有竞争对手还未发现的领域?有没有能够让己方顺利突破包围、夺回领土的捷径?在锁定这些“目标”的同时进行资本投放的“选择和集中”。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片“战略的荒野”生存的大前提,竟都是由“妄想”所决定的非逻辑性的动机,例如“想当第一名”“想成为富豪”“想受欢迎”“不想输”等。所以这是一个妄想和逻辑交织蠢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