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廣東面臨的金融風險
在粵海和南粵出現支付危機的同時,廣東也面臨着巨大的金融風險。
1997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進入1998年以後,金融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廣東地方金融機構多年來積累的嚴重的資產風險已轉化為巨額支付風險,並呈系統性和區域性態勢,這種系統性、區域性的巨額支付風險直到2000年第一季度,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支持下,經過廣東各級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得以基本化解。由於化解支付風險必須低調、審慎處理,否則很容易引起大範圍的社會動蕩,所以,局外人並不了解當時的緊張狀況。不了解當時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困難處境,也就無法理解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粵海出現支付危機的情況下為甚麼不大量注資,而通過重組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就不能理解用東深供水工程去挽救粵海一個企業,對於廣東省委、省政府來講是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價。
1998年8月份,經過認真清理,廣東省政府初步掌握了地方性金融機構、企業債券和亂集資支付缺口的底數。截至1998年6月底,全省城市信用社、信託公司、基金會、企業債券、非法集資的國內債務支付缺口預計年末達602.6億人民幣,其中對個人債務支付缺口332.5億人民幣;省直3家信託公司和2家境外窗口公司全年到期外債27.53億美元,其中中長期外債16.58億美元,利用短期授信額度借用境外銀行短期周轉貸款和開證10.95億美元。這些短期周轉貸款和開證所獲資金已成為公司運作和償付外債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於國際金融危機逐步加深,若干銀行撤出香港,國際評級組織不斷降低這些公司的評級,使得授信額度不斷減少,短期貸款成本不斷增大。這不僅使得中長期到期外債都成為硬缺口,甚至短期債務也成為了硬缺口。當時,地方金融機構和境外窗口企業嚴重的資產風險已經導致巨額人民幣和外債支付風險,而且已經形成系統性、區域性的擠兌風潮。這種局面如不能盡快扭轉,將嚴重影響全省的社會安定,干擾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支付危機的還有包括“廣信”在內的全省24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眾多廣東駐香港的企業。由於在中國沒有境外公司和境內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破產或重組的先例,所以,當時境外債權人均採取強硬的態度逼債,誰都不願意坐下來談判。廣信的支付危機實際是與粵海和南粵的支付危機同時出現的。局外人以為是廣信破產引起了粵海和南粵的支付危機,這是一種誤解。真實的情況是:即使沒有廣信破產,粵海和南粵同樣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渡過支付危機;廣信破產和粵海重組都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大舉措。那麼,為甚麼對廣信實施破產而對粵海實行重組呢?主要原因:一是在當時廣東省政府確實沒有實力同時對廣信和粵海實施重組;二是都實施破產對國外投資者的利益影響太大;三是粵海持有4家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多數股份,如果破產,對香港經濟的負面影響巨大;四是如果沒有廣信的破產,不僅不會有粵海的成功重組,也不會有廣東其他駐港企業和境內其他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重組。廣信破產、粵海重組,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充分考慮到維護債權人的利益、盡量減少債權人的損失,維護香港經濟的穩定、盡量降低廣信和粵海問題的負面影響,以及自己的經濟實力的基礎上做出的慎重決策。
事實證明,廣信破產和粵海重組為廣東及全國其他出現支付危機的駐港企業和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債務重組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