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尿液化学检验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和电路系统3部分组成。采用反射光度法原理对配套尿干化学试带进行检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试带,被波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照射后,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由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成为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值,经微处理控制器处理,自动显示结果。
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应注意如下问题:

1.检验人员有合格的能力

检验人员必须经规范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上岗前必须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测定原理,熟悉操作方法、校正方法、仪器日常维修和保养要求等。

2.仪器校正带校准

部分仪器开机后虽会自动校正,但应每天用仪器自带的校正带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与校正带标示结果是否一致,只有完全一致才能证明仪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同时记录测定结果。

3.保持仪器洁净

如尿液污染,应立即进行清除。

4.执行日常保养

按厂商规定,定期对仪器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进行保养。

5.使用配套专用试带

不同型号仪器应使用各自相应的尿试带。

6.操作温度

检测时,仪器、尿干化学试带和标本的最佳温度为20~25℃。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试带 1.试带法常用检验项目 【原理】

尿液干化学试带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固定在塑料底层上,并在表面覆盖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尼龙膜,通常能检测8~11项尿化学试验。
试带法尿酸碱度( pH )、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密、白细胞酯酶和维生素C测定的原理、参考区间和分析灵敏度见表1-7-2。
表1-7-2 尿试带法检验项目的原理、参考区间和分析灵敏度
注:不同厂家尿干化学试带的检测原理、分析灵敏度不尽相同

【操作】

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半自动或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注意事项】 ( 1)干扰因素:

试带法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见表1-7-3。
表1-7-3 影响尿试带结果的因素
注:本表所收集资料来自几种商品试带的情况。个别试带因所用试剂不同,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也不同。应注意阅读产品说明书

( 2)标本要求:

测定尿pH、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亚硝酸盐时,标本必须新鲜。

( 3)试带保存:

尿葡萄糖、胆红素试带易失效,应避光保存于室温干燥处。

( 4)尿蛋白质:

通常,试带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再用加热醋酸法或磺基水杨酸法复查,以免漏诊阳性结果。

( 5)尿隐血:

由于红细胞易于沉淀,所以测试前标本必须混匀。为防止强氧化剂或某些产过氧化物酶细菌的干扰,可将尿液煮沸2分钟,再用试带进行检测。

【参考区间】

试带法尿pH、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密和白细胞酯酶测定的参考区间见表1-7-2。

【临床意义】 ( 1)尿酸碱度:

肉食者多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致碱性。久置腐败尿或泌尿道感染、脓血尿均可呈碱性。磷酸盐、碳酸盐结晶多见于碱性尿;尿酸盐、草酸盐、胱氨酸结晶多见于酸性尿。酸中毒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时尿可呈酸性。

( 2)尿蛋白质:

分为短暂性蛋白尿,如功能性(发热、运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癫痫发作等)和体位性(仅见于直立性体位),或持续性蛋白尿,如肾前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分泌、肌红蛋白尿和血红蛋白尿等)、肾性( IgA肾病、肾毒性药物所致小分子蛋白尿和进展性肾病等)和肾后性(如尿路感染、前列腺或膀胱疾病和阴道分泌物污染等)。

( 3)尿葡萄糖:

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 4)尿酮体:

阳性见于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患者,酮体可呈强阳性反应。

( 5)尿隐血:

尿隐血来自两种情况:①尿红细胞:无论试验前红细胞是否破坏,只要红细胞达到一定浓度,试带检测时均可出现隐血阳性。主要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感染等。②尿血红蛋白:即含游离血红蛋白的血红蛋白尿。正常人尿液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体内大量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当超过1.00~1.35g/L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等。

( 6)尿胆红素:

阳性见于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时,一般尿胆红素阴性。

( 7)尿胆原:

阴性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阳性增强见于溶血性疾病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

( 8)尿亚硝酸:

阳性见于尿路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注意,亚硝酸盐结果阳性与致病菌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 9)尿比密:

增高见于少尿、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脱水等;尿比密增高同时伴尿量增多,常见于糖尿病。尿比密减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连续测定尿比密比一次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功能不全呈现持续性低比密尿。如临床怀疑肾小管疾病时建议采用冰点渗透压法测定尿渗量以明确诊断。

( 10)尿白细胞酯酶:

阳性提示尿路炎症,如肾脏或下尿道炎症,表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20个/ μl;阳性也可见于前列腺炎。

( 11)尿维生素C:

主要用于排除维生素C对干化学分析结果的干扰,阳性提示试带尿液隐血、胆红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检测结果可能为假阴性。

【注意事项】

( 1)注意尿干化学分析试带测定结果与手工法化学试验测定结果的差异:如尿蛋白质试带测定的是白蛋白,对球蛋白不敏感;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尿葡萄糖的灵敏度比班氏法高,但高浓度仅测到“3 +”为止;尿胆红素试带法结果比Harrison法灵敏度低;尿白细胞酯酶检测白细胞只能测出有无粒细胞,而不与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等。
( 2)尿干化学分析试带结果的确认检验:通常采用相同或更高灵敏度或特异度的相同或不同方法来检测同一物质。但是,采用相同干化学分析试带重复检测不能作为确证试验。
( 3)试带法检测结果宜采用显微镜检查法来加以确认:国际上普遍认为,宜采用显微镜检查法来加以确认试带法检测结果。试带法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阳性时,宜采用病原生物学检查来排除尿路感染可能,采用显微镜检查法来确认菌尿或白细胞尿。当显微镜检查提示存在异常上皮细胞时,宜做细胞病理学检查来确认结果。疑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时,宜采用图像流式细胞分析法和DNA分析法来确证。

2.常用确证试验

目前,国内常用的试带法确认试验介绍如下,包括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质、Harrison法测定尿胆红素和显微镜法检查尿红细胞和白细胞(后者见本章第四节)。

( 1)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质测定 【原理】

磺基水杨酸为生物碱试剂,在酸性环境下,其阴离子可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试剂】

1) 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取磺基水杨酸20g,加水至100ml,取此液与等量95%乙醇或甲醇液混合。
2) 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取磺基水杨酸20g,加水至100ml。

【操作】

1)加尿标本:取小试管加尿液3~5ml。
2)加试剂:加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3~4滴或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1~2滴,形成界面。
3)观察结果:如尿显浑浊,表示存在尿蛋白,浑浊深浅与尿蛋白量成正比。
4)结果判断:①阴性:尿液不显浑浊,外观仍清晰透明;②可疑(±) :轻微浑浊,隐约可见,含蛋白量约为0.05~O. 2g/L;③阳性( + ) :明显白色浑浊,但无颗粒出现,含蛋白量约为0.3g/L; ( 2 + ) :稀薄乳样浑浊,出现颗粒,含蛋白量约为1g/L; ( 3 + ) :乳浊,有絮片状沉淀,含蛋白量约为3g/L; ( 4 + ) :絮状浑浊,有大凝块下沉,含蛋白量≥5g/L。

【注意事项】

1)磺基水杨酸法灵敏度: 0.05~0.1g/L尿。
2)浑浊尿处理:应先离心或过滤。
3)强碱性尿处理:应加5%醋酸溶液数滴酸化后再作试验,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4)假阳性结果:可见于有机碘造影剂、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尿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出现阳性反应与尿蛋白阳性结果不同,前者加试剂1~2分钟后出现白色点状物,向周围呈毛刺状突起,并慢慢形成雾状)。

( 2) Harrison法尿胆红素测定 【原理】

用硫酸钡吸附尿液中胆红素后,滴加酸性三氯化铁试剂,使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而呈绿色反应。

【试剂】

1)酸性三氯化铁试剂( Fouchet试剂) :称取三氯乙酸25g,加蒸馏水少许溶解,再加入三氯化铁0.9g,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
2) 100g/L氯化钡溶液。
3)氯化钡试纸:将优质滤纸裁成10mm×80mm大小纸条,浸入饱和氯化钡溶液内(氯化钡30g,加蒸馏水100ml)数分钟后,放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干,贮于有塞瓶中备用。

【操作】

1)试管法:取尿液5ml,加入100g/L氯化钡溶液约2.5ml,混匀,此时出现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向沉淀物加入酸性三氯化铁试剂数滴。若显现绿色或蓝绿色者为阳性结果。
2)氯化钡试纸法:将氯化钡试纸条的一端浸入尿中,浸入部分至少50mm长,5~10秒后,取出试条,平铺于吸水纸上。在浸没尿液的部位上滴加酸性三氯化铁试剂2~3滴,呈绿、蓝色为阳性,色泽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注意事项】

1)本法灵敏度: O. 9μmol/L或0.5mg/L胆红素。
2)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易分解,留尿后应及时检查。
3)假阳性:见于尿含水杨酸盐、阿司匹林(与Fouchet试剂反应)。
4)假阴性:加入Fouchet试剂过多,反应呈黄色而不显绿色。

二、尿本-周蛋白定性试验

(一)试验方法 1.过筛法 ( 1)热沉淀反应法 【原理】

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或其聚合体。此种蛋白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沉淀,温度升高至100℃时,沉淀消失,再冷却时又可重现沉淀。

【试剂】

1) 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
2) 2mol/L醋酸盐缓冲溶液( pH 4.9±0.1) :取醋酸钠( CH 3COONa·3H 2O) 17.5g,加冰醋酸4.1ml,再加蒸馏水至100ml,调pH至4.9。

【操作】

1)先用磺基水杨酸法作尿蛋白定性试验:如试验阴性,则可认为尿标本中本-周蛋白阴性;如试验阳性,则继续以下试验。
2)取清晰透明的尿液4ml于试管中,再加入醋酸盐缓冲溶液1ml,混匀后,放置56℃水浴中15分钟。如有浑浊或出现沉淀,再将试管放入沸水中,煮沸3分钟,观察试管中浑浊或沉淀的变化,如浑浊变清、浑浊减弱或沉淀减少,均提示本-周蛋白阳性。若煮沸后,浑浊增加或沉淀增多,表明此尿液中还有其他蛋白质。此时,应将试管从沸水中取出,立即过滤;如滤液开始透明,温度下降后浑浊,再煮沸时又透明,提示本-周蛋白为阳性。

( 2)对甲苯磺酸法 【原理】

本-周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与对甲苯磺酸形成沉淀。一般蛋白质的等电点多在5.0以下,而本-周蛋白等电点略高于一般蛋白质,故本法测定本-周蛋白有相对特异性。

【试剂】

对甲苯磺酸溶液:对甲苯磺酸12g,加冰醋酸至100ml,溶解后即可使用。

【操作】

1)取尿标本:取透明尿液2ml于试管中。
2)加试剂:加对甲苯磺酸溶液1ml,混匀,室温静置15~30分钟。
3)观察结果: 5分钟内出现沉淀或浑浊,提示本-周蛋白为阳性。

【注意事项】

1)尿液应新鲜:避免白蛋白、球蛋白分解变性而干扰试验。
2)尿液应清晰:浑浊尿应离心沉淀,取用上清尿液作试验。
3)设置对照管:本-周蛋白过多时,在90℃以上不易完全溶解,故需与对照管比较(也可将尿液稀释后再测)。
4)煮沸过滤:应在保持高温状态下迅速除去尿白、球蛋白;避免同时滤去本-周蛋白。
5)对甲苯磺酸法灵敏度高与热沉淀反应法,但前者有假阳性。

2.确证试验——免疫电泳分析法

如本-周蛋白含量少时,应将尿液透析浓缩约50倍,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点样进行电泳,本-周蛋白可在α~γ球蛋白区出现一条浓集的区带。为进一步确诊,可将尿液与抗κ轻链及抗λ轻链血清进行免疫学测定,以区分轻链类型。

(二)临床意义

本-周蛋白阳性,见于:

1.浆细胞恶性增殖

可能产生过多轻链或重链合成被抑制,致使过多轻链通过尿液排出。

2.多发性骨髓瘤

约50%患者。

3.巨球蛋白血症

约15%患者。

4.其他疾病

肾淀粉样变、慢性肾盂肾炎及恶性淋巴瘤等。

三、尿肌红蛋白定性试验

【原理】

肌红蛋白( Mb)和血红蛋白( Hb)一样,分子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能催化H 2O 2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常用的有邻联甲苯胺、氨基比林)氧化呈色,色泽深浅与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Mb能溶于8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Hb则不能,两者由此可予以区别。

【试剂】 1.10g/L邻联甲苯胺( o-tolidine)

冰醋酸溶液取邻联甲苯胺1g,溶于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各50ml的混合液中,置棕色瓶中,冷藏保存,可用8~12周,若溶液变暗色,应重新配制。

2.过氧化氢溶液

冰醋酸1份,加3%过氧化氢溶液2份。

3.硫酸铵粉末

用化学纯制品。

【操作】 1.测试尿标本是否存在血红素

依次在试管中加入新鲜尿液4滴,邻联甲苯胺(或四甲基联苯胺)溶液2滴,混合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3滴,如出现蓝色或蓝绿色,表示尿中存在Hb和(或) Mb。

2.尿硫酸铵沉淀反应

尿液离心或过滤使透明;吸取上清液5ml,加入硫酸铵粉末2.8g,使之溶解混合(饱和度达80%),静置5分钟,用滤纸过滤;取滤液按上述操作步骤“1”重复测试是否存在血红素,如呈蓝色,则表示尿Mb阳性,如不显蓝色,则表示血红素已被硫酸铵沉淀,为尿Hb阳性。

【注意事项】 1.邻联甲苯胺

亦称邻甲联苯胺,即英文o-tolidine[3,3'-dimethyl-( 1,1'-biphenyl) 4,4'-diamine,C 14H 16N 2,MW 212.3]。邻甲苯胺,英文o-toluidine ( 2-aminotoluene,C 7H 9N,MW 107.2),可用于血糖测定。两者应予区别。

2.尿标本

必须新鲜,并避免剧烈搅拌。

3.本法为过筛试验

如少部分健康人出现假阳性,应进一步选用超滤检查法、电泳法、分光光度检查法和免疫化学鉴定法等加以鉴别。

【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尿症可见于下列疾病:

1.遗传性肌红蛋白尿

磷酸化酶缺乏、未知的代谢缺陷,可伴有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等。

2.散发性肌红蛋白尿

当在某些病理过程中发生肌肉组织变性、炎症、广泛性损伤及代谢紊乱时,大量肌红蛋白自受损伤的肌肉组织中渗出,从肾小球滤出而成肌红蛋白尿。

四、尿乳糜定性试验

尿液混有脂肪即为脂肪尿。乳糜微粒与蛋白质混合使尿液呈乳化状态浑浊即为乳糜尿。

【原理】

脂肪可溶解于乙醚中,而脂肪小滴可通过染色识别。

【试剂】

1.乙醚( AR)。
2.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 5%乙醇10ml,冰醋酸90ml,苏丹Ⅲ粉末一药匙,先将乙醇与冰醋酸混合,再倾入苏丹Ⅲ粉末,使之充分溶解。
3.猩红染色液 先配70%乙醇和丙酮1∶1溶液,然后将猩红染色液加入至饱和为止。

【操作】 1.取尿液加乙醚

取尿5~10ml,加乙醚2~3ml,混合振摇后,使脂肪溶于乙醚。静置数分钟后,2000r/min离心5分钟。

2.涂片加液

吸取乙醚与尿液的界面层涂片,加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或猩红染色液1滴。

3.镜检观察

是否查见红色脂肪小滴。

4.结果判断 ( 1)浑浊尿液:

加乙醚后而澄清,则为脂肪或乳糜尿。

( 2)镜检涂片:

脂肪滴呈红色。

【注意事项】

1.尿液中加少量饱和氢氧化钠,再加乙醚,有助于澄清。
2.将分离的乙醚层隔水蒸干,若留有油状沉淀,也可加苏丹Ⅲ,镜检证实有无脂肪小滴。

【临床意义】

1.正常人为阴性。
2.因丝虫或其他原因阻塞淋巴管,使尿路淋巴管破裂而形成乳糜尿。丝虫病患者的乳糜尿的沉渣中常见红细胞,并可找到微丝蚴。

五、尿苯丙酮酸定性试验

【原理】

尿中的苯丙酮酸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Fe 3 +和苯丙酮酸烯醇基的蓝绿色螯合物,磷酸盐对本试验有干扰,应先将其改变成磷酸铵镁沉淀后除去。

【试剂】 1.100g/L三氯化铁溶液

称取三氯化铁10g,加入蒸馏水至100ml。

2.磷酸盐沉淀剂

氧化镁2.2g、氯化铵1.4g、280g/L氢氧化铵液2.0ml,加水至100ml。

【操作】 1.加液过滤

尿液4ml加磷酸盐沉淀剂1ml,混匀,静置3分钟,如出现沉淀,可用滤纸过滤或离心除去。

2.加试剂

滤液中加入浓盐酸2~3滴和100g/L三氯化铁溶液2~3滴,每加1滴立即观察颜色变化。

3.结果判断

如尿滤液显蓝绿色并持续2~4分钟,即为阳性。如绿色很快消失,提示可能有尿黑酸,可报告苯丙酮酸阴性。本法灵敏度约为100mg/ L;尿液作系列稀释后再测定,可粗略定量。

【注意事项】 1.尿标本

一定要新鲜,尿中若含酚类药物(如水杨酸制剂)及氯丙嗪,也可与氯化铁结合显色,试验前应停用此类药物。胆红素也可造成假阳性。

2.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与赖氏法测定转氨酶试剂同)试验

试剂与尿液等量混合,如显黄色浑浊为苯丙酮酸阳性。本法灵敏度为200mg/L。

3.儿童年龄

小儿出生后6周内不易查出,故宜出生6周后检查。

【临床意义】

1.正常人为阴性。
2.大多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尿液可出现阳性;约有1/4~1/2病例可能会漏检。

六、尿妊娠试验

妊娠试验( pregnancy test)又名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 urine hCG tes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是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所合成,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糖蛋白激素,分子量约在37 000D左右,由237个氨基酸残基和糖组成,有两个非共价键结合糖蛋白亚单位,称之为α和β亚单位。α亚单位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黄体生成素( LH)、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α亚单位大体相同,故相互之间可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单位则不同,结构特异,不存在于其他糖蛋白激素中。根据这一特点可制取β-hCG单克隆抗体,从而将上述激素之间的交叉反应降低到最低值,提高了试验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能更精确地反映hCG在尿液中的浓度。
金标抗体测定与酶标抗体测定,在原理上基本相似,只是金标抗体反应后直接呈现(金的)红色,适用于床旁或即时检验。

【原理】

金标抗体检测法:两个抗人β-hCG单克隆抗体,一个抗体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薄膜( NC 膜)上,另一个抗体结合于金溶胶颗粒表面(即金标抗体)。尿液中hCG先与NC膜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再与金标单抗溶液反应,最终形成“抗体-hCG-金标抗体”夹心式复合物,显红色金斑点。

【操作】

1.见试剂盒说明书。
2.结果判断
( 1)阳性反应:质控点(线)和测定点(线)均呈红色。
( 2)阴性反应:仅质控点(线)呈红色。
( 3)无效反应:质控点(线)和测定点(线)均不显色。

【注意事项】

1.质控点(线)与测定点(线)均不呈红色,表示试剂失效。
2.金标早早孕检测试剂盒有薄膜渗滤法(呈现两个红色斑点)和试带法(呈现两条红杠)。因操作简便,可作家庭监测受孕应用。
3.本法灵敏度 0.8~2.0ng/L。
4.在滴加金标抗体溶液前,应上下颠倒试剂瓶混匀溶液。

【临床意义】 1.早期妊娠诊断

受孕2~6天即呈现阳性。

2.妊娠与相关疾病和肿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3.过期流产或不完全流产

本试验呈阳性,提示子宫内仍有活胎盘组织。

4.人工流产后

本实验仍呈阳性,提示宫内尚有残存胚胎组织。

5.宫外孕

hCG低于正常妊娠,仅有60%阳性。

七、尿液比密和渗量测定

(一)尿液比密测定 【原理】

尿液比密测定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有试带法、折射计法和比密计法。目前,比密计法因操作烦琐和影响因素多,已不再是测定尿液比密的准确方法。但基层医院仍有使用,故介绍如下。
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的纯水,在一定温度下( 4℃、15.5℃)相比,得到的密度为该物质的比密(俗称比重)。尿比密计是一种液体比密计,可测出规定温度下尿液的比密。

【操作】

1.充分混匀尿液后,沿管壁缓慢倒入小量筒或小量杯中,如有气泡,可用滴管或吸水纸吸去。
2.比密计放入杯中,使悬浮于中央,勿触及杯壁或杯底。
3.等比密计停稳后,读取与尿液凹面相切的刻度,即为被测尿液的比密。

【注意事项】 1.比密计校正

新比密计应用纯水在规定温度下观察比密是否准确。蒸馏水15.5℃应为1.000,8.5g/L氯化钠溶液在15.5℃应为1.006,50g/L氯化钠液在15.5℃应为1.035。

2.温度影响

温度高时,液体的比密低,反之则比密高,故一般比密计上都注明测定温度。如不在指定的温度下测定时,则每高于指定温度3℃时,比密应加0.001,每低3℃,则减去0.001。

3.尿内容物的影响

( 1)尿内含糖、蛋白时,可增高尿液比密。
( 2)盐类析出,比密下降,应待盐类溶解后测比密。
( 3)尿素分解,比密下降。
( 4)尿液含造影剂,可使比密大于1.050。

【参考区间】

正常成人随机尿标本1.003~1.030,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意义】 1.比密增高

尿量少且比密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和脱水等;尿量多且比密增加,见于糖尿病。

2.比密降低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和尿崩症等。

(二)尿液渗量测定 【原理】

尿液渗量测定是反映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粒子(分子或离子等)数量的一种指标,与粒子大小及电荷无关。因分子量大的蛋白影响小,故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理想的指标。
溶液中有效粒子状态,可用该溶液沸点上升(从液态到气态)或冰点下降(液态到固态)的温度变化(ΔT)用以表示。1个渗透克分子( osmole,Osm)浓度可使1kg水的冰点下降1.858℃,因此渗摩尔量:

冰点渗透压计,包括标本冷却室、热敏电阻,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溶液的结冰曲线。溶液的浓度、温度过低、样品的容量和热传导状态等均会影响结冰曲线的形态,继而影响冰点测定结果。

【操作】 1.标本收集

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不加防腐剂。用较高速度离心,除去全部不溶性颗粒。但尿中盐类沉淀应使之溶解,不可除去。如不能立即测定,应置冰箱内保存,临用前将标本预温,使盐类沉淀完全溶解。

2.操作准备

使用时,应先接通标本冷却室的循环水,继而注入不冻液,调试并保持不冻液温度为-7~8℃后再开始标本的测定。在测试过程中,要保持搅动探针的适当振幅( 1~1.5cm)。

3.校正渗透压

用氯化钠( GR级) 12.687g/ ( kg·H 2O)校正400mOsm/( kg·H 2O)读数。

4.测定尿渗量

记录读数。

【参考区间】

尿液渗量一般为( 600~1000) mOsm/ ( kg·H 2O),24小时内最大范围为( 40~1400) mOsm/ ( kg·H 2O),血浆渗量约为( 275~305) mOsm/( kg· H 2O),尿与血浆渗量之比为3∶1~4.7∶1。

【临床意义】

1.正常人禁水12小时,尿渗量>800mOsm/ ( kg·H 2O),尿渗量∶血浆渗量>3。
2.尿渗量∶血浆渗量<3,表示肾脏浓缩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时,尿与血浆渗量之比<1.2,且尿Na +>20mmol/L。
3.渗量检测应结合血液电解质考虑:如糖尿病、尿毒症时,血液渗量升高,但尿Na +下降。

八、尿液化学检验的质量管理

(一)室内质控 1.使用阴性和阳性质控品

尿液干化学试带应至少使用阴性和阳性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每工作日至少检测1次,偏差不超过1个等级,且阴性不可为阳性,阳性不可为阴性。应制定程序对失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检查失控对之前患者样品检测结果的影响。

2.自制室内质控品的配制

见表1-7-4、表1-7-5。因人工尿的化学成分总是不如自然尿,有时带来误差较大,故如条件许可,应制备以正常人尿为本底,加入各有关成分的尿质控物。适量分装( 50ml),冷冻防腐,每天取出一瓶,使其达室温后再使用。
表1-7-4 尿液化学检验室内质控人工尿液的配制
表1-7-5 人工尿液质控期望值

(二)使用尿液干化学试带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阅读尿试带说明书 不同厂家生产用于尿液化学检查的试带,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试带不具有等同性。使用试带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其说明进行操作。了解各项目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有关事项。
2.严格试带与尿液的反应时间 需严格遵循厂家说明书的规定操作。
3.必须准确掌握尿试带每种成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4.尿试带反应结果读取 因人工读取尿试带结果有个体差异,故应选择合适光源,并让试带靠近比色卡。
5.充分熟悉假性反应 操作者应熟知(包括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引起尿试带出现的假阴性、假阳性反应的因素。
6.试带保存原则 应根据厂家推荐的条件(如温度、暗处等)保存于厂商提供的容器中,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带应避免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于潮湿环境中。贮存试带容器应密封。
7.尿试带取用原则 一次只取所需要量的试带,并应立即将瓶盖盖好。多余试带不得放回原容器中,更不应该合并各瓶的试带。操作中注意切勿触摸试带上的反应检测模块。

(三)复检要求

在临床医生未要求做镜检,非泌尿道疾病、肾病、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妊娠者,且尿标本外观、浊度正常情况下,如尿试带结果同时满足以下4项条件:①白细胞酯酶结果为阴性;②亚硝酸盐结果为阴性;③尿蛋白结果为阴性;④隐血(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结果为阴性,则可不进行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否则,则必须进行镜检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