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金融法律关系
金融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金融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其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样,金融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一、金融法律关系主体
金融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金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可以成为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而金融机构则是金融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
1. 金融经营主体
金融经营主体主要是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银行是指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其他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金融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未冠以“银行”字样的经营信托、投资、租赁、债券、保险、货币经纪等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也称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2. 金融消费主体
金融消费主体主要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这些主体可以是法人组织,也可以是非法人的合伙组织、联营组织。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他们参与金融活动就成为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一般应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才能成为金融法律关系主体,但在特殊情况下,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也能成为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
3. 金融监管和服务主体
金融管理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它们作为法定的国家金融监管、调控部门,代表国家组织、管理金融机构及其活动,代表国家监管、调控金融市场。除此之外,一些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也发挥部分金融监管职能。例如,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一些为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公司也具有部分监管职能。例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
小知识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NAFMII)是由市场参与者自愿组成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和黄金市场在内的银行间市场的自律组织,会址设在北京。
4. 金融特殊主体
在特定的情况下,国家也能以主体身份参加金融活动,成为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如发行货币、发行国家公债、缔结国际条约等就是国家的特权。
常用网站
中国金融服务法治网http://www.financialservicelaw.com.cn/

二、金融法律关系客体
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参加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没有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金融法律关系也不可能产生,权利和义务就会落空。能够成为金融法律关系客体的有货币、外汇、金银、有价证券、票据、期权、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资产和金融调控行为、监管行为、交易行为、服务行为。
货币是金融法上最广泛和基础的客体。货币是指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是保有或向社会索取等量物质财富的权利。从性质上说,货币为动产、代替物、种类物、消耗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在货币形态上,经历了由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货币形态不断更新,但其基本职能不变。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占有货币也就取得了货币的所有权。
货币有本币与外币之分。本币为本国的货币,外币为外国的货币。我国的本币为人民币,在境内可任意流通。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货币、台湾地区的货币以及外国的货币属于限制流通物,在境内一般不能作为支付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根据该条规定,人民币是我国流通的法定货币。
视听学习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人民币》http://tv.cntv.cn/videoset/C38856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关,而且是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8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图案、样式、规格予以公告。”除中国人民银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发行或变相发行货币;未经国家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动用国家的货币发行基金;人民币发行的数额、票券和铸币的种类、式样都须报国务院批准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发行机关直接对国家负责。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发行机关和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其负有的发行和管理职责主要有:组织和设计新版人民币;统一管理人民币的发行,回收、销毁停止流通的和残缺、污损的人民币;维护人民币的信誉,保障人民币的流通;制定货币发行业务有关的规章规定;宣传国家货币发行政策,组织反假人民币工作;办理人民币发行基金的保管、调运、销毁及核算业务;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取现金业务;监督、检查、协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现金出纳业务。
常用网站
厦门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http://www.cflxmu.com/

三、金融法律关系内容
金融法律关系内容是指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鉴于具体金融法律关系的繁杂,金融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尽相同。例如,证券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义务和保险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义务就是不相同的。
四、金融法律关系责任
金融法律关系责任是指当违反金融法律规定的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和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追究金融法律责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责任法定原则。即指当违反金融法律规定的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和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二是公正原则。即公平、正义。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对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必须予以追究;其次,责任与违法程度相适应,即法律责任的种类、强度必须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和责任能力相一致;再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必要程序保障原则。程序保障的具体内容是法律责任的追究要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赋予当事人以必要的程序参与权。
1.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案例1-4
南纺股份民事赔偿案
2014年5月,上市公司南纺股份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存在虚构利润的证券违法行为。最终,证监会对南纺股份罚款50万元,并对12名责任人员共罚款103万元。2015年9月,南纺股份公告显示,公司已收到66起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案件,诉讼金额共计约1 279万元,案件均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南纺股份在2015年一份公告中称:公司根据股民索赔诉讼受理情况及实际赔付情况滚动计提预计负债并列入营业外支出。根据诉讼目前进展情况,经公司财务测算,将补提预计负债并增加营业外支出约336万元。
2.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对于金融犯罪的犯罪分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金融犯罪即发生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的,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诸如洗钱、金融诈骗等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金融犯罪类型。
小知识
刑法中的金融犯罪罪名
《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包括了30个罪名: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违法运用资金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逃汇罪;骗购外汇罪;洗钱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包括8个罪名,即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及保险诈骗罪。
3.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责任是指因为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规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
案例1-5
骗取贷款罪承担刑事责任
2012年10月,某银行与上海某酒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银行为购买酒业公司产品且有分期付款需求的借款人提供贷款。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彭某作为酒业公司实际负责人,虚构18人系酒业公司购货商身份,伪造相关材料,骗取银行贷款2 018万余元,案发时尚有1 053万余元无力偿还。经检察院提起公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4年11月判决上海某酒业公司犯骗取贷款罪,罚金20万元。彭某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罚金2万元,违法所得责令退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