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患病的危险不能对吸烟者起到震慑作用
我对客户们不会进行长时间的说教,告诉他们吸烟对健康有哪些危害——他们对这些信息已经了解得够多了,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因为害怕患上肺癌、血栓或静脉曲张而停止吸烟。吸烟可能会致死的信息,甚至自己因为吸烟而患病的经历,都不足以让一个烟民停止吸烟。每个星期我都会见到很多因为吸烟而患病的人,他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被病痛所折磨,但他们还是会继续吸下去,甚至有很多得了肺癌的人仍然还是烟不离手。他们认为是“烟瘾”让自己走到这步田地,但还要拖着静脉曲张的身体坐在医院的轮椅上吞云吐雾。
然而也正是这些人,这些因为生了重病承受着疼痛而被迫陷入被动境地的人们,也从吸烟这件事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东西,不过并不是尼古丁。到底是什么呢?之后我们还会再讨论。
这些人当然很想恢复健康,但是相对于戒烟而言,预防生病只是一个微弱的动机,因为这个动机是消极的。消极的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人们不能立竿见影地得到好处。也就是说,人们要先失去一些东西,也就是禁止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以便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获得某些东西。但是,这个结果是不能完全保证的。因此可想而知,这种动机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尤其是当病人已经患上了某种由吸烟引发的疾病,那么再去辛苦费力地戒烟还有什么用?这件事的逻辑听起来就像:“既然没有什么好处,那我还是继续抽下去吧,这样我至少还能给自己留点乐子。”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要用的是积极的动机,一个真正值得立刻戒烟的有力理由。这个动机会让人觉得戒烟不是舍弃,而是马上就能获得好处,提升生活质量,增加生活乐趣。缺乏这种积极的愿景也是人们不能将戒烟坚持到底的原因之一。
还有烟盒上那些骇人的照片,其实没有什么作用。我从没听说谁因为看了烟盒上癌症患者的肺叶照片而吓得不敢吸烟;那些每天近距离接触肺癌病人的医生往往也是重度烟民,而他们本是最了解吸烟危害的一群人。
这些都是心理层面对吸烟一事的影响,不过我不会仅仅局限于说明心理因素。我不想吓唬你,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吸烟究竟会发生哪些事,同时还有哪些事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