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的心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精神分析:你不知道的心灵面具

潜意识里储存着命运

潜意识里有跟意识对应的内容,比如不能够被觉察到的认知、情绪、愿望等。

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有以下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探索潜意识的内容。

第一,对梦的解释。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释梦在精神分析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梦有时候是一个屏幕,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会投射到这个屏幕上。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也会在这个屏幕上展现出来。

举一个例子。一个20多岁的女孩,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一些人际关系的麻烦和艰难的职业选择。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两条蛇分别从两边爬过来,挡住了她的去路,她非常惊慌和恐惧。在这个梦里,两条蛇分别代表关系和职业,这已经足够清楚。

更有趣的是,她的心理医生让她描述一下蛇的特点,她说蛇是阴险的、狡猾的、灵活的,等等。他的心理医生又让她描述一下她自己的人格特点,这个女孩说,她很直率、单纯,缺乏灵活性。我们看到,她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跟她认为的蛇的特点完全相反。这个梦意味着她潜意识里面是有蛇的那些特点的。因为她在生活中压抑了自己同蛇一样的人格,所以她没有办法处理那些别人可以处理得很好的事情。对这个梦的分析,可以让她看到自己潜意识中的智慧,并且用这些智慧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毕竟,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用智力搞不定的事情。

第二,我们日常生活中犯的各种错误,往往呈现了自己的潜意识。比如,一个很认真负责的人无意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表示他的潜意识希望犯这样的错误。当然,更深的解释是,他过度认真负责本身就是在防范潜意识想犯错误的愿望,一个错误出现就是防范的失败。

第三,让一个人做自由联想,就是在没有任何规则的情况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这个人就会说出一些让他自己都惊讶的东西。

第四,在催眠状态下,一个人也可以进入自己的潜意识。比如一个人遗忘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我们会说,那些事情储藏在他的潜意识里,在催眠师的帮助下,那些事情可以重新出现在意识中。

第五,所有的病理学症状也可能呈现在潜意识里。一个人有强迫洗手的症状,他想洗去的,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肮脏,而是潜意识层面的道德上的肮脏或是关系上的肮脏。

我们再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看看潜意识留下的蛛丝马迹。

第一,一个人能够表达的愿望,并不能够反映他的潜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却能够反映潜意识。比如一个人希望自己生活有规律,不要熬夜,但他却做不到,所以,他的行为呈现了潜意识层面的自虐倾向,以及死亡焦虑。为什么是死亡焦虑呢?因为睡觉意味着结束这一天,死亡意味着结束这一辈子,在潜意识层面,他觉得睡觉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所以他不敢睡觉。记住,不是睡不着,而是不敢睡着。

第二,我们做某件事情,如果用意识去做,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比如开车这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在路上总是思考什么时候踩刹车、什么时候踩油门,那表示他不是一个老司机。老司机做这些事情是不需要思考的,他的潜意识会指引他怎么做最安全。同样,比如一个人身处官场,对于官场上的一些规则和人际关系,他总是需要思考,那他就一定活得很累,但是有些人不需要思考就如鱼得水,这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层面近乎本能地知道该怎么做。

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句话说,要尽可能地让潜意识意识化,或者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觉醒地活着。

没有被意识化的潜意识,还有以下特征:

1.它不能够分辨什么是过去的,什么是现在的,以及什么是将来的。潜意识缺乏时间定向力,所以,受潜意识支配的人可能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现在的人际关系,以及用幻想来替代现实。其实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这种表现,也许只有达到佛的境界才会完全不这样。

2.潜意识也分不清楚你、我、他。当一个人在婚姻关系中无穷无尽地抱怨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其实是小时候的那个他在抱怨他的父母。

3.潜意识跟意识经常是相反的。我们的意识层面希望自己健康,潜意识却指挥我们做着危害健康的事情;意识希望我们成功,潜意识却总在捣鬼;意识希望维持好的人际关系,潜意识却在破坏关系。

有些人认为潜意识是罪恶的深渊,有些人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宝藏,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看法。有很多不愿意被自己觉察的东西会沉淀到潜意识,而这些东西一旦被意识化,它们就会变成我们心灵的一部分,使我们的心灵真正变得比天空更广阔。

意识范围的缩小会产生很多问题。现代社会中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做出损害他人的利己行为,只顾眼前利益而无大局观,对环境的破坏等,都跟一些人的意识范围缩小有关。

总的来说,对潜意识的了解会使潜意识意识化,而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变得更容易实现。

如何确定潜意识意识化了呢?意识化之后还能够回到潜意识里面吗?

潜意识意识化的标准,有以下三个:

1.自我意识范围扩大。

比如我本来只能够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当我也能同时感受到别人的需要的时候,自我意识范围就扩大了。

另外,自我意识范围扩大之后,还可能出现一些看起来很糟糕的反应。比如某种失控,钥匙丢了,或者是无法判断回家的方向。有的人参加了精神分析培训之后,一出门就会朝自己家相反的方向走。这就是自我意识范围扩大的反映。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让一个县长突然当市长,他管的范围就大了,所以他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可能会出现失控的情况。我们的自我意识范围扩大,也相当于我们的管辖范围扩大了,所以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控。

2.情绪的改变。

我们以往的抑郁、焦虑、恐惧的情绪发生巨大改变时,就表示某些被我们压抑的东西已经浮现到了意识层面。

一位30多岁的女士授权我讲下面的故事,这是我听过的让我感动的故事之一。她从小跟奶奶长大,奶奶经常带她去一个水井打水,路上总会看到一个工厂的烟囱。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害怕烟囱。长大离开奶奶家后,她四处求学、工作,到过很多城市。她待的任何地方,附近都不可以有烟囱,看到烟囱她就会被铺天盖地的恐惧淹没。她发现烟囱的能力,已经超乎想象。

有次她到一个城市,一位闺密给她安排了酒店,她住了不到半小时就坚决要换地方,说附近肯定有烟囱。她闺密说,我知道你这个忌讳,所以开车考察了周围方圆几公里的地方,没发现烟囱才让你住这里。这位女士还是坚信附近有烟囱,闺密只好陪她出去找。果然,在一条小巷子里走了10多分钟后,发现一个烟囱在一堵院墙后面若隐若现地露了一个头。

她的闺密都惊呆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女孩从小跟随奶奶长大,父母是“不存在”的。人类的情感具有如此的灵活性,如果不能指向父母,那就只能指向物体,无法得到的爱和亲密于是变成巨大的恐惧。在对烟囱的喜爱这样的潜意识没有意识化的时候,女孩感受到的仅仅是恐惧。

当我向她解释了恐惧形成的原因后,过了不久我再见到她,她略带羞涩地向我展示了她手机里面存的几百张烟囱的照片,并告诉我她不再那么害怕烟囱了,以后还想办个烟囱图片展览。也就是当她心中压抑的对烟囱的喜爱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后,喜爱可以冲淡、稀释她的恐惧,她的恐惧就发生了改变。

3.行为上的改变。

比如一个人有很多自我攻击的行为,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多的就是作息不规律、熬夜。

这是一种自虐的行为,甚至是自杀的行为。这种象征性的自杀行为,有可能是向他人的攻击没有办法释放出去之后发生逆转,进而向自己攻击的结果。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这种自我攻击就可能会减少。

当然从临床上来说,或者结合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观察,有时候我们意识到某些行为的潜意识内容后,这些行为仍然不能够发生改变。

为什么?

因为行为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们不完全跟我们的认知和情感联结在一起,要改变这个问题,需要另外一套方法。

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大部分人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很多行为仍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心理医院应该附属一个监狱,在监狱里强行地逼迫人做出行为上的改变。当然,这仅仅是开个玩笑而已。

不过,生活中也的确有很多人加入一些训练营,比如节食训练营,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自愿被强迫的项目,让自己发生改变。

潜意识意识化之后会不会重新回到潜意识?这是一个好玩的问题,我觉得是完全可能的。

我拿意识范围来举例子。当我的意识范围扩大之后,如果遭遇了重大创伤,我可能会退行。

退行就会导致意识范围缩小,也就意味着很多已经意识化的东西又一次回到潜意识。

我说的不是生物学层面的智力不足,因为这个问题现在还没办法解决。我说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对其智力发挥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除的。

我在临床上遇到过几个阅读障碍的个案,都是年轻女性。其中一位女性在上初中时出现以下症状:看书上的一段文字,每个字都认识,却不明白这些字组成的一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大脑的整合功能被抑制了。为什么会被抑制呢?因为她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厉,除了学习,不允许她做任何其他孩子都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我们知道阅读是有趣的,有趣在于那些孤立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意义。这个女孩潜意识里认为,这种乐趣意味着违背父母的愿望,会受到来自父母的惩罚,“禁止有趣”就这样泛化到阅读上,使她抑制了这个整合功能。

那么如何治疗呢?理想的操作可以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家庭治疗,使整个家庭氛围不再那么紧张,形成快乐的氛围;其次是一对一的咨询,咨询师让这个女孩明白阅读产生的快乐并不意味着对父母的攻击,也不会受到父母的惩罚,这就是潜意识意识化。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样的潜意识意识化是很有难度的。这需要来访者有很好的领悟力,咨询师有高超的技巧和足够的耐心。这个过程难度大,也是精神分析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原因。

赋予某种能力以某种不好的意义,超我被激活,就开始打压这个能力。比如你潜意识赋予赚钱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多能力的集合体)以剥削甚至抢劫的意义,加上你赋予钱以堕落、腐化的意义,超我就会对你赚钱的能力实施打压。

自恋:自己跟自己玩的孤独与哀伤

自恋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自恋的背后,有一些哀伤。而一个人跟过度自恋打交道,是一件不太让人舒服的事情。

自恋,希腊文是narcisse,本来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美少年的名字。传说他看到湖中自己美丽的倒影之后,就爱上了自己,从此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后世的心理学家用他的名字来描述那些心中没有他人的人。

自恋的人有以下一些特征:

自恋的人会夸大自我,包括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比如一个人在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中心,表现出来的就是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看到这样的自我中心感是经过了某种变形的,即把别人都关注自己变成了别人都看不起自己。记得有一次一个人跟我说,曾医生你看不起我,我想了一下说,我没有空看不起你,因为我在忙着担心别人看不起我。他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自恋的人会唯我独尊。当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沙滩上唯一的鹅卵石的时候,他的自恋就已经受到了损害。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会因为碰巧跟别人穿一样的衣服而自尊心受损。还有一些人追求限量版的产品,甚至有些人会吃一些珍稀保护动物,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独一无二的感觉。

自恋的人还会对赞美成瘾。他们需要别人随时随地地赞美,在别人不赞美的时候,他们就自己赞美自己。比如说自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每天早上都被自己帅醒,想找一个佩服的人就照镜子等。

自恋的人还有一种不合理的权力感,他们期待被优待,或者别人无条件地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果他们的愿望没被满足,就会生气,这就是自恋性暴怒。比如,有人开车的时候,动辄狂按喇叭,好像他一出门,所有人都应该为他让路;排队没有耐心;遇到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就勃然大怒,觉得对方是跟自己过不去,等等。

自恋的人在关系上是剥削性的,他们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自恋性的竞争,即一方的自恋满足需要以对方自恋受损为代价,所以这样的关系最终可能会走向破裂。

嫉妒他人,也是自恋的人的特征。面对他人的才能和成就,他们身处不能欣赏的困境。跟他人进行近距离肉搏式的竞争,并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知道,这个目标并不是总能达到。

自恋的人还缺乏共情的能力,对他人的痛苦常常无动于衷。他们也可能会做一些慈善之举,但目的并非救他人于水火之中,而是表现自己。

自恋的人常常幻想自己拥有巨大的成就、无限的权力、盖世才华、超凡的美貌或完美的爱情,他们沉溺于这样的幻想中,直到幻想破灭或者在运气好的情况下幻想永不破灭。

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7000万人患有抑郁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的确可以搞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夸大的自我就会破碎,抑郁就产生了,所以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极端的自恋,我们称为恶性自恋,可能表现为自杀。

自恋也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恋,是一个人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你现在正在学习精神分析,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不健康的自恋,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需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所以他会经常处在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就像儿童时期没被父母满足一样。

有着健康的自恋的人是很有人际魅力的。他们的自恋会形成一个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不知不觉地把他人卷进去。我们说某个人气场强大,说的其实就是他的健康的自恋覆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人会不自觉地受他的影响,而且不会感到自己被强迫。

那病理性的自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生命早期的时候,孩子在跟母亲的关系中,缺乏来自母亲的共情性回应。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幼儿在那里各种表现,希望妈妈认可和赞美,但是妈妈却视而不见。慢慢地,孩子就必须把注意力从妈妈那里撤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这个幼儿对妈妈是多么失望,以及对自己是多么失望。

跟自恋相关的抑郁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此普遍,估计这跟文化传统和目前的教育环境有关。我们的文化传统要求孩子们成龙成凤,如果成不了龙凤,抑郁就是自然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环境制造了太多孩子们之间的自恋性竞争,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人,也只能陷入抑郁之中。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但跨出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学习心理学本身,的确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的了解,但如果只跟知识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那么知识就可能成为新的、夸大的自我的一部分。

记住,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退行与固着:与成长背道而驰

我们经常说到个人成长,成长意味着各种能力的增加,以及人格的完善。而退行处在与成长相反的方向,某些本来已经具备的能力一旦在退行中被削弱甚至丧失,人格就会变得虚弱和不完整。

简单地说,人的心理发展有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依赖。这个阶段的人,没有他人就活不下去。婴儿对他人的绝对需要是合理的,但如果一个30岁的成年人变成了啃老族的一员,他就被认为退行到了婴儿期,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固着在婴儿期。第二个台阶是控制。比如有人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本质上是想控制他人,也是人格不独立的表现。第三个台阶是健康和成熟。这个阶段的人具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有独立和自由的人格。

有人一遇到麻烦事就睡觉,这是形式上的退行,跟婴儿一样,因为婴儿大多数时间处于睡眠中。

成年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有性生活。但有一部分成年人很早就丧失了对性的兴趣,这也是退行到未成年人的表现。

不苟言笑的成年人也在退行中。他们的人格较弱,撑不住成年人内心的需要和激情,也无法轻松应对外界环境,就只能用僵化的方式压抑自己,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集体退行的方式,是退行到依赖期,具体表现就是对美食的过度依赖,当然还包括对其他口腔刺激的依赖,比如抽烟、喝酒、嚼槟榔等。当然,美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对美味的爱好需要付出太大健康的代价,那就是一个问题了。

下面我列举一下各种能力的变弱或者丧失。

1.运动功能障碍。一个13岁的男孩被老师严厉处罚后出现下肢瘫痪,各种医学检查没发现器质性问题。这是心理应激导致的躯体形式障碍。心理动力学认为,该男孩有用脚踢老师的冲动,但被规则压抑了,用失去运动功能来避免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另一个更普遍的例子是,有些孩子在学业上很优秀,但体育成绩总是不达标,这是因为他们赋予了运动以反抗父母的意义,因为他们的父母只在乎他们的学习,所以他们不自觉地压抑了自己的运动能力。

2.语言障碍。口吃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中国有1000万人受口吃的困扰。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人格退行的表现;从具体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赋予某种能力的运作以某种名义堕落的典型例子,强调一下这句话:赋予能力以堕落的意义,即超我被激活对其打压,能力削弱或丧失。这样的患者的超我类似于“君子讷于言”,认为流利说话就不是君子。

3.记忆力。学习的本质就是记忆,不仅是大脑的记忆,还是身体的记忆。记忆力不好也是一个功能障碍。我们会倾向于忘记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当然有时候会相反)。有些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会不自觉地剥夺孩子的记忆能力,结果导致父母记住了那些东西,而孩子没记住;有些正值壮年的人就开始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减退,提前进入了衰老期,而衰老可能是没有太大器质变化情况下的巨大功能上的退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80岁还有好的记忆力,有人40多岁就显得记忆力不好。

4.智力。智力的增加是成长的显著标志。现在,有两个群体处于比较明显的智力退行状态。一个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他们在潜意识里赋予使用智力以各种不好的意义,如堕落、抛弃父母、攻击老师和同学等,所以他们无法把功课学好,尽管他们有着强烈学好的愿望。另一个是一些中年人过早进入无为境界,对使用智力嗤之以鼻,对绝圣弃智趋之若鹜。这种退行是对生命的浪费,也是对人类进步的阻抗。因为从来不缺乏放弃使用智力的普通人,所以使用一点点智力的骗子们就可以大行其道。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个可以被称为“老人福利”的东西,当然不是年龄超过多少岁可以免门票之类生活层面的东西,而是老者潜意识层面的优越感和特权,这使得很多人用提早衰老来换取这份“福利”,比如媳妇希望提前熬成婆。

5.专注力。专注力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遗憾的是很多孩子的专注力被损害了。当父母要求孩子专注的时候,就已经在确定无疑地损害孩子的专注力。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他人的高压下要你专注于某一件事,你专注的可能是压力本身而非需要专注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被外界要求专注,会使人产生一种服从之后的屈辱感,这会极大地削弱关注的品质。专注力是独立人格的副产品。

6.社交技能。无数的宅男宅女回避社交行为,对他们来说,社交性的适应行为会使他们感觉到丧失自我的危险,或者否认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会导致自己产生屈辱感。与此相反的情形是过度社交、过度使用社交技能,他们是在回避独处时要面对的内心冲突和痛苦。

7.无法转化工作和娱乐,即无法从追求快乐的娱乐状态转化到创造价值的工作状态,原因是赋予了工作太多的象征性意义,比如工作就是被虐待、被驱使,或工作意味着长大成人而内心还住着一个不能工作的小孩。很多人认为,周一早上是最痛苦的时刻,就是这种转换出现了障碍。

8.判断力。之前发生的张扣扣事件,让一些人丧失了判断力。他们混淆了法律和心理学的界限,也丧失了判断一个人是罪犯还是病人的能力。这种判断力的丧失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危害法治的舆论暴力,使现代社会退行到原始部落时期。

我们要感谢死亡本能,感谢来访者的阻抗,正因为有了阻抗才有了精神分析这个行业的存在,这叫本我阻抗。弗洛伊德用好多词形容过它,一开始说力比多(性力的专业说法)的黏滞性,说力比多总是容易停留在更早的阶段,这叫固着。后来又用了“死亡本能”来形容这个情况,这是本我阻抗。也有超我阻抗,超我阻抗就是我改变了,但我心中的爸妈或者人类社会是不允许我改变的。

应对退行各种弊端的办法,就是成长。相对于退行而言,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需要心灵知识的积累、人际关系经验的积累,而最重要的是,心中有一个或一些充分成长的人格的榜样。

投射:让世界如我所愿

投射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冲动或者愿望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他宁愿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东西。

投射现象无处不在。

我们跟大自然的关系中,就有很多投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作者把自己悲伤的离别心情投射给了花和鸟。

人际关系中经常有投射。某天一个朋友开车送我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我熟悉,但他不熟悉。有两次到了要转弯的地方,我都忘记提前提醒他,因为我不自觉地认为他也应该跟我一样,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转弯。

我写这本书,也弥散着投射的味道。因为我讲了太多的课,所以投射性地认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内容,重复讲会损伤我的自恋。我的同事给我做治疗,他说听过你的课加上看过你的视频的人,总数不会超过一万,而这本书可能有超过一万人购买。这个干预很有效,我很快会出这本书。

再说回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有两种投射。

一种是关于智力的。父母可能对自己的智力信心不够,并将这种不自信投射给孩子,所以,孩子在做作业时表现出的丝毫迟疑(其实有可能是在思考)都是笨的表现,父母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这种催眠般的投射,会使孩子真的变得越来越笨。

另一种投射是关于学习态度的。父母本身就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们对自己的懒惰视而不见,并把懒惰投射给了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懒惰很有“鉴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如果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那是受父母懒惰的影响。

亲密关系中的投射也很多,最有破坏性的投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一方认为自己不完美、有低价值感。我有点犹豫是不是要使用“自卑”这个词,使用这个词的好处是通俗易懂,坏处是导致自己产生某种屈辱感。斟酌再三,还是用“自卑”这个词吧。这种自卑感是自我攻击,投射出去就成了感觉到对方瞧不起自己。

第二种,亲密关系的一方在一个看法上存在扭曲,认为爱和依恋是弱小的表现。这种弱小感也会引起自己的屈辱感,投射给对方,就变成了害怕向对方直接表达爱和依恋,最后爱和依恋会变成对对方的指责。用指责替代爱和依恋的妙处在于,既表达了需要,又使自己免于屈辱,因为把屈辱给了对方。当然,这样做虽然保护了自己,却破坏了彼此的关系。

第三种,亲密关系的一方没有觉察到自己内在对性的冲突,就会把对同性的欲望投射到对方身上。举个例子。一个男性对他妻子跟其他男性来往非常敏感,经常无端怀疑妻子有外遇,他妻子为此很痛苦,双方也总是因此发生严重冲突。动力学的解释是,这位男性可能隐藏了自己对男性的兴趣。需要说明一下,在我们的文化里,对同性的欲望是压抑得很深的,如果贸然解释一个人的这个欲望,会导致不好的后果,甚至会破坏精神分析这门学问的声誉。所以,针对某一个人的同性恋倾向所导致的关系问题,只能在严格的精神分析设置下进行,不能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人。

在职场中,也有很多投射,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下级对上级。很多人面对领导时不知所措或者充满恐惧,这是把要攻击领导的愿望投射成了领导要攻击自己。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要攻击领导呢?回答是:有可能是早年你对父母的敌意,跨越时空转移到了现在你跟领导的关系中。

第二种是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中有无数投射,我们只说一种。你的潜意识希望跟同事的关系亲如兄弟姐妹,你投射性地认为其他人也有这样的需要,但事实上别人并没有表现出这种需要,失望之后,你开始抱怨人心凉薄。

第三种投射跟嫉妒有关。一个人攻击某些人,说他们急功近利、贪财、好虚荣,他看不见自己对成就、财富和荣誉的需要,而把这些东西都投射给了别人。

投射跟安全感有直接关系。环境的安全性对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感受到的安全度却不一样。安全感较低的人,是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投射到了环境中。换句话说,安全感越低的人,内心“杀人放火”的欲望越强烈。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

文化差异会制造投射。例如,一个德国人娶了一个伊朗妻子,他去妻子父母家里时,大家对他特别热情,生怕他觉得被冷落。其实他非常希望有一点独处的时间。很显然,伊朗亲友把自己总是需要关爱、东方式群居的愿望,投射给了边界冷峻的德国人。

群体之间的冲突也会制造很多投射,投射之后冲突又会升级,形成恶性循环。比如A团体把自己剥削、堕落、破坏和毁灭的欲望投射给B团体,B团体也对A团体做类似的投射,互相把对方看成恶魔,就会产生冲突甚至战争。

消除投射的方法是增加交流。交流所呈现的事实,会使投射被收回。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收回投射影响到人格的基本稳定时,有人也会选择对事实视而不见。

还有一个可以发现自己是否在投射的办法,就是思索一下自己对他人的什么特征敏感。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自己有的特征敏感。足够独立的、自我边界清晰的人,比较少投射。做一个有趣的想象:一个完全不投射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回答是:他不是人,是机器。不过,我这样说也许正在投射。

在不产生现实麻烦的前提下,投射可以使世界显得如我所愿。这其实包含让我们可以愉快地活下去的诗情画意。

如果两个人都在不停地投射对方,他们的交流会让彼此更确信自己的投射,这样是不是就无解了?的确是无解了。

尤其是在夫妻争吵的时候,双方都在投射对方。这种争吵只有通过暂停来终止,双方现在不吵了,先各自回避一下,睡一觉起来再说。可能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消除这种投射。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每个人各自去找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人成长得越好,他就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他就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身上。

情感隔离:共情能力的匮乏

说出“情感隔离”这四个字,我就想起鲍勃·迪伦那首《答案在风中飘》里的一句歌词:“一个人要多少次地扭头,假装他什么也没看见。”

他当然看见了,只是没有情感反应,所以等于没看见。

一个人心智化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和他人当成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的能力,而人作为心理学的存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情感。现在步入中老年的那一代或两代人,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只是被当成生物学的存在,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条件甚至没有愿望把他们的孩子当成心理学的存在,来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好在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以及正在走向我们的精神分析。

情感隔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二是觉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后者也可以被称为缺乏共情的能力。

下面是父母跟孩子情感隔离的三个例子。

父母或父母一方过多地将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他们用工作隔离了跟孩子的情感联结,至少减少了联结的情感浓度。意识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工作忙,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少了。但在潜意识层面,因果关系是倒置的。因为要减少跟孩子的情感联结,所以增加了工作的时间。我猜测,这样的理解会让很多人恼怒。能够恼怒就太好了,这表示你的情感隔离正在松动。

有人马上会追问,我为什么要通过工作隔离跟孩子的情感呢?这是起源学解释,有很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是,也许你自己在童年时被太忙的父母忽略,你爱你的孩子,所以你也想你的孩子尝尝你童年的味道,你想把他变成能够很好地理解你的人。共享经验是爱的表现,其中也包括共享痛苦的经验。

父母跟孩子的话题减少。很多父母只会跟孩子谈学习,学习成了隔离他们情感的又高又厚的墙。孩子无数次地试图通过谈别的东西突破这堵墙,但很快父母就会把话题拉回到学习上。当孩子兴高采烈的时候,父母感觉到自己的情感隔离有可能被打破,害怕也变得兴高采烈,所以立即会说一句魔咒般有效的话:你的作业做完没有?

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可能起到隔离父母跟孩子的情感的作用。当父母强迫孩子做那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看不见孩子的痛苦,也觉察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心疼。很多孩子成年之后,对自己曾经的所谓兴趣深恶痛绝,就证明他们当年没有被当成有情感的生物对待。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隔离,有以下几种表现:

电视和电脑出现之后,有人说它们会毁灭亲密关系,结果并没有。但手机的出现,使这种毁灭成了可能。有太多的亲密关系中隔着手机,以及手机里的万事万物。为什么一个人更愿意看手机而不愿意看自己的配偶,是因为看人会激活更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他无法承受的。还有,在象征意义上,手机可能是这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沉溺于手机,是自恋甚至自慰的表现。

夫妻吵架,看起来在激烈地表达某些情感,但同时也在隔离另外一些情感,比如自己对爱、温暖、亲密的需要,以及不让自己觉察到对方也有同样的需要。在一个能看懂潜意识的外人的眼里,夫妻的冲突是一种双方情感隔离的亲密行为,藏着掖着地在亲密,又不想让自己和对方意识到。

有孩子的夫妻容易把孩子当成互相情感隔离的工具。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忽略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性关系,会使孩子感觉到情感上不堪重负,因为夫妻间被隔离的那部分情感会流向孩子。孩子会被迫扮演某一方配偶的角色。这至少会导致两种糟糕的结果:一种是孩子的容器功能可能会被撑破,他无法消化自己要面对的那些问题,比如学业的压力;另一种是会影响他的社会交往,因为父母太需要他了。

在这一点上对父母的建议是:要自私一点,过好自己的日子,你们关注过多,孩子容易远走高飞。

在公共场所,人们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在武汉的街头就经常看到。冲突双方,没有足够的情感隔离,是无法那么高浓度、长时间“厮杀”在一起的。我们想象一下两个陌生男人在街头产生冲突的画面:他们都在讲道理,试图让对方认错,这是认知层面的纠缠,他们需要隔离这种纠缠带来的亲密感。两人情绪高涨,也纠缠在一起,这是更加融合的亲密。如果两人再动手,那就是身体级别的高浓度接触了。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要压制多少对同性的冲动被唤起才能做到?

深层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这当然包括我。我满足这一需要的方式是跟同性吃吃喝喝或者打牌,这就够了,而不愿意在街头众目睽睽之下用跟同性争吵撕扯的方式来满足。

有个问题:什么是理想的人生?一个回答是:认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饱满的。

饱满的认知生活意味着智力的充分使用。生而为人,智力没有充分使用,实在太遗憾了。但是,如果人生只是使用智力,而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一辈子跟一台电脑没什么区别。

我们从这个比较小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一下精神分析,它是一门让智力和情感相互支持的学问,使一个人能够拥有二者都饱满的一生。

智力的使用过程和结果总是跟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们解了一道复杂的代数题目之后会快乐,还会想到这会让异性同学欣赏,就更加快乐了。

情感隔离的本质,是对智力的压制。

我们的智力发挥得越好,就越不会限制我们表达爱恨情仇,因为在智力的呵护下,情感表达会“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智力还可以在过度情感表达之后收拾残局。

我们为什么要隔离自己的情感?因为我们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智力撑不住。不是因为先天智力障碍,而是智力的使用被我们赋予了太多象征性意义,比如堕落、投机取巧、背叛父母和文化等。

当我们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我们是在谈论情感中智力的比例。极端的两种情况是:智力缺损,情感表达就是歇斯底里;智力过多,就是情感隔离。健康的人格分布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续谱上,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线段,这使得由各种人格组成的世界也可以万紫千红。

强迫性重复:某种程度几乎等于命运

弗洛伊德当年从一个5岁的男孩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男孩反复把一个玩具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又反复去寻找它。弗洛伊德把这个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成人身上会有这样的现象,即重复体验相同的情绪、关系和做相同的事情,哪怕这种重复的后果是令人痛苦的。

我们现在对强迫性重复的理解已经到了生物学层面。人类是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我们还保留着原始大脑。在2岁以前的所谓前语言期,一个人经受的创伤会储存在原始大脑区域,形成内隐记忆,并构成相对封闭的神经回路,不容易受到新脑即大脑皮层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明白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生物学层面的解释。当然,明白了这个生物学原因,还是有可能过不好这一生。

下面列举一些强迫性重复的例子。

● 强迫性后悔。一个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潜意识经常故意压抑自己的智力,所以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了糟糕的后果,然后他就处于后悔之中。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已经发生了无数次,看起来他有对后悔成瘾的癖好。对此的精神分析解释是,他潜意识层面的夸大自我可以使时间倒流,因为后悔是使自己在幻想层面回到了当初要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他好像可以重新选择正确的那一个。我曾经开玩笑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怕犯错误,因为我错了可以后悔。这里又有一个因果倒置。意识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因为错了,所以后悔。但潜意识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反的:因为要后悔,所以犯错。

● 强迫性冲动行为。这里是指各种冲动,如斗殴、暴饮暴食、购物等。人的这种冲动会导致重复性惩罚,包括自我惩罚和来自法律的惩罚,并对惩罚成瘾。行为化的强迫性重复是典型的前语言期的问题。

● 强迫性自虐。我想起二十几年前酒桌上两个男人的对话。一个说,我不能喝多了,喝多了头疼。另外一个男人理直气壮地回应说:喝酒就是为了让头疼的!不头疼喝什么酒?!科技的发展也为各种自虐提供了方便,比如随便玩一个什么电子游戏,就可以熬到深夜。所有精神科症状都有强迫性自虐的意义,自虐带来的痛苦可以抵消一些内疚。这些内疚感一般来自对父母的背叛感、幸福或成功之后的不配感,以及低存在感对持续自我刺激的需要(相当于我内疚,故我在)。

● 强迫性失败。看某些人的奋斗史,你会觉得他们必须有某个数量的失败之后,才有某种程度的成功,或者成功之后,一定要有数次失败。我们谈论的当然不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中那种可以理解的失败,而是当事人和旁观者都觉得有点怪异的那种失败:明显感觉冥冥中有一只手在安排这样的失败。这只手的名字就叫强迫性重复。失败的潜在目的也许是满足父母潜意识的愿望,或者避免自己潜意识里夸大的自我去毁灭世界和他人。

● 强迫性破坏关系。有一些人的关系是按照下面的过程发展的:认识、亲密、融为一体、冲突、破裂。自我觉察比较好的人,都可以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我的亲密关系为什么总是这个样子的呢?我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你的潜意识对关系设置了一个幸福度和持续时间,超过阈值,“警报”就会响起,你就会诱导他人帮助你降低幸福度和缩短持续时间。如果对方没有这样强迫性重复的程序,他跟你的冲突可能就有强烈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他最终有可能觉察到,他并不想跟你绝交,而只是在配合你。

强迫性重复是对创造性的防御,是在用重复过去的生命浪费现在和未来的生命,这又为未来的强迫性后悔埋下了伏笔。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强迫性重复,这是专业人员多年做科普的结果,但要阻止强迫性重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在某种程度上几乎等于命运,在命运面前,所有人都可能觉得无力。

但我们还是要抗争一下,无论是否有效。阻止强迫性重复大约有以下三个思路:

1.增加自我觉察。这样的觉察可以理解为大脑皮层的功能对原始大脑指挥行为的观察,相当于建立了超越原始大脑封闭性神经回路的新的神经回路,也相当于更多地使用智力,而不是仅仅使用情绪。有人曾指出了我的一个矛盾:既然说了过度使用智力是情感隔离,那为什么还说我们谈论情感,本质上是在谈论智力呢?我用一个比喻解释一下。如果智力是一个碗,情绪就是碗里装的水。碗越大,能够承受的情感就越多。但如果是一个没有中间凹下去的碗(当然那就不叫碗了),就无法装哪怕一点点的水了,那就是情感隔离(没有情感)。如果完全没有碗,情感如水泻地,人格的边界都消失了,便不再是人类的独立个体。

2.找精神分析师。虽然不能确定解决问题,但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在精神分析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的诉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把那些在情绪、行为和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言语化,会部分起到修复前语言期创伤的效果,建立两个大脑之间的新通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是去“看”心理医生,而是去给心理医生“演讲”。强迫性重复不是被心理医生治好的,而是被我们自己说好的。也许你会问,在生活中找个人说可以吗?当然可以,但估计你不容易找到心理医生这样的职业倾听者。

3.借助外力。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怎么办?我开玩笑地回答:那这样吧,我除了办心理医院,还办个“监狱”,让你在“监狱”待着,我们强制性地帮你做到你想做的。看得出来,这样的人是把自律的能力外包给了他人。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呢?从理论上来说,在法律范围内,一个人自愿在特定的时间内放弃某种自由,临时借助外力完成某些改变,获得更加健康的人格,貌似是可以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进入军队这个“革命熔炉”几年之后,获得了高度自律的精神以及各种能力,就是这种做法有效的证据。我们可以称之为某种系统化的行为主义治疗。

攻击性:人的基本动力

弗洛伊德用他无与伦比的大脑,思考人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什么。他的答案是:满足力比多和攻击性的需要。

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从对婴儿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点。但也有人认为,攻击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一生中攻击性的演变,主要有两个方向:

1.象征化。从直接的躯体暴力到在法律范围内,用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方式释放攻击,比如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拥有更多知识、获得更多荣誉等。攻击性象征化不足的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2.攻击性向外。与此相对的是向内。向内的攻击包括内疚、自责等,这也是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比如,对孩子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有些孩子无法通过取得好成绩来表达攻击性。这是因为学习变成了父母对他们实施攻击的主战场。如果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最好的办法是父母跟孩子的学习保持一点距离。一个经典的例子,母亲高考数学120分,虽然她一直在辅导儿子的数学,但她儿子到高中毕业数学成绩都是班上最差的。后来她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数学成绩每个学期上一个台阶,最后以A+的成绩毕业。她儿子向妈妈解释为什么大学以前数学不好,其实就是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怨恨。

成年人通过工作释放攻击性。有些成年人潜意识层面赋予成就太大的攻击意义,所以被吓得不敢成功。或者说,他们好像受到了某种诅咒,这个诅咒暗示了某种成功后的惩罚,成功还意味着对施咒者的攻击。

一些父母经常说,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他们潜意识里也许有另外的愿望,所以才需要用强调这一点来掩盖。比如,在武汉,夏天没有比来一杯冰水更快乐的事情了吧?一个大四的女孩想喝冰水,她妈妈严厉地说:每次喝了冰水你都嗓子发炎,你怎么就是记不住?!相信这一幕大家都不陌生。喝冰水跟嗓子发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真的是每次喝了冰水都嗓子发炎,那也可能是暗示出来的。暗示能够制造很多令人吃惊的结果,这位妈妈确定了一个因果关系,如果女儿不配合,就是攻击妈妈,就会内疚——这是攻击转向自身,即自我攻击。还有,冰水跟快乐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快乐是一种分离性的状态,意思是你快乐我就插不上手了,你不快乐我才有给你帮忙的机会,所以,孩子的快乐被妈妈认为成了“攻击”。所以,不允许别人快乐,是借关心对方的名义实施攻击。

攻击还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就是表达亲密。这可以理解成喜欢谁,就在谁身上用力,包括躯体上和心理上的用力。所以我们想攻击某个人的时候需要想一想:我真的那么喜欢这个人吗?

攻击性向内还可以渗透到躯体层面,比如癔症性瘫痪、偏头痛或其他心因性疼痛等。举一个临床上的例子,一位中年女性长期背部疼痛,各种检查都没发现器质性变化。后来去看心理医生,在自由联想的状态下,她说从小开始,每当她在外面遇到什么麻烦,不仅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反而会遭到他们的各种指责和惩罚。对她来说,外面的事儿都不是事儿,背后的事儿才是事儿,才是创伤。当对父母的愤怒得以在咨询室充分表达,并得到心理医生共情之后,疼痛几近消失。我们看到了背痛的象征性意义:“有人从背后攻击我。”

攻击性无法正常表达,还跟自恋有关。在潜意识层面,当一个人夸大地认为自己一出手就足以毁灭世界的时候,他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攻击性。那些能够在法律和基本道德框架下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的人,潜意识里就没有这样的自恋。所谓潇洒,其实就是没被自大吓着。在网络环境中,因为多数情形下无须对攻击后果负责,还可以匿名,所以,现实中压抑了攻击性的人,有可能爆发出看起来会毁灭他人的“凶残”。

自卑是自我攻击的常见现象。超越自卑的本质,就是扭转攻击的方向。如何把攻击性向外呢?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融入跟他人的关系,投身一项事业,这样攻击性就有了一些外界的投注点。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玩得过自己。

我个人反对“网络成瘾综合征”这个诊断,尤其反对对青少年做此诊断,因为这是对青少年的攻击,也是典型的现象学诊断,而不是科学的病因学诊断。青少年之所以沉溺网络,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释放攻击性,所以到网络之中避难。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网络成瘾综合征”这个名称没有包含关系,是一个孤立的判断。精神科90%的诊断,如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这类诊断,它们有分类学上的意义,但大家都不必太当回事儿。

文化是具有某种人格化特征的存在。它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攻击。我们的文化具有的特征,是预设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的权利,如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权利。这种预设显然是跟现代社会的法制与自由精神相违背的。有些人在古老文化中去寻找的不是知识,也不是美学意义上的东西,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现代人的身份。他们也许把不愿意背叛父母的潜意识愿望投射到文化上了。这种否定现在甚至有向下一代蔓延的趋势,有社会责任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这种趋势应该被遏制。

施虐是攻击性的极端表达。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体验过这种攻击。对施虐的精神分析解释是,施虐者内心有婴儿期残留的与对方“同归于尽”的融合性愿望,以及对关系无所不能的控制。但是,在以爱为基础的性关系中,如果没有违背李银河提出的三原则,即成人之间、自愿和私密场所,那施受虐行为则不属于病理性的。

还有人可能觉得,我太攻击父母了。

我知道很多父母跟孩子的美好关系,这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人的原因。但美好不是用来分析的,而是用来欣赏和享受的,所以我不会在这里提到。我们只分析那些可能制造问题或者已经制造了问题的亲子关系。而且,我们这些分析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把不美好变成美好。

小孩是在游戏中表达攻击性的。如果他们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我们知道,小孩对游戏规则是非常在意的——那么他们的攻击性就已经象征化和升华了。

对于学生来说,表达攻击性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别人都好。当然,一个人在学校里面也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也是很好的升华自己的攻击性的方式。还有一个更加象征化的表达攻击性的方式,就是文艺活动。体育更加直接,而文艺更加抽象一点。这些全都是社会允许的。

如果你是一个离开了学校参加工作的人,工作得比别人更加出色,能够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报酬以及自恋的满足。这就表示你充分而且象征化地表达了攻击性,说简单一点,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面,你越生猛越好。

电影《少年的你》里面提到校园霸凌的事情,这部电影我没有看,但是我个人有亲身的经历。在我们那个年代,我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而被霸凌过。作为男生,我们也做过一些霸凌女生的事情,程度不是太严重,但肯定是有过的。我记得被我们霸凌最多的女生,在毕业之后变成了我们很好的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我没有感觉到她现在仍然恨我们,但是我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会有强烈的内疚感。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因为未成年人对规则的意识还不是太明确,他们内心有很多没有足够象征化的攻击性,他们要攻击下手的时候是不知道分寸的。所以从深层来说,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值得同情。要解决校园霸凌的问题,就需要从制度上来入手。一个方面就是学校的管理,需要从制度上定一些条款,并且反复地告知每一个学生,如果你对他人做了违背条款的事情,你将会受到学校的惩罚。如果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你需要告知学校,由学校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对在校的每一个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要扩大孩子的自我意识范围,要他们在享受攻击的乐趣的时候,同时也能够共情被攻击者的痛苦。

比如我是一个曾经霸凌其他同学的人,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如果我能够体会到被我霸凌的那些人的痛苦和给他们造成的创伤,以及对他们以后成长的影响,那我的自我意识范围就扩大了。以后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攻击性就可能会有所收敛。

我们每个人都是慢慢长大的,需要学习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同时,共情他人的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反向形成:回避深度的自我觉察

一个人有某种感受,但他不愿意看到这种感受,就用完全相反的方式表达这种感受,这就是反向形成。比如,他对权威有敌意,表现出来的却是对权威的过度恭敬。

记住一句话:一切在程度上有点过度的东西,本质上都有可能是它的反面。

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什么”是对“什么”的防御或者掩饰。前后两个“什么”一般是一对反义词或者相反的东西,它们的前后位置可以互换。比如,抑郁是对躁狂的防御。反过来也可以说,躁狂是对抑郁的防御。这种理解最近直接影响了精神科诊断:我们不再单纯诊断抑郁或躁狂,而是全部诊断双向障碍。

还有一个著名的心理问题,跟反向形成有关——洁癖。一位女士告诉我,她提前一天来武汉上我的课,住到一家酒店后,别人都出去玩了,而她花了四个小时打扫房间的卫生,门把手、桌椅,还有其他会经常用手触摸的地方,都用消毒湿巾纸擦一遍。我笑着说:跟别人比,你跟脏东西在一起的时间长多了,她也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很小的小孩是没有“肮脏”这个概念的,他们甚至会喜欢脏东西。我们认为最脏的大小便,在他们眼里是自己的创造物。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爱干净这一点上过度严厉,孩子就会学会反向形成,这就是洁癖有家族聚集性的原因。洁癖还会泛化到道德层面,这样的人会因为他人微不足道的缺点而拒绝跟他们打交道。可想而知,这种洁癖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有人说话特别心直口快,并以此为荣。其实他们是在回避深度自我觉察,不想让自己知道真正的感受和愿望到底是什么。跟他们打交道,我们常有两种反应。一是被他们的所谓“刀子嘴豆腐心”伤害了,这就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伤人。根本没有什么豆腐心,有“痛苦的心”倒是真的,证据就是我们在他们心直口快后觉得痛苦了——这就是情绪传染。这一点也可以总结成一个经验:当我们跟一个人打交道后有什么特别情绪,就要思考一下这个情绪有没有可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的;二是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时间长了,我们会不自觉地忽略他的表达。这也是一个证据,证明他的表达在掩盖真实的内心,所以没有价值。

还有个跟心直口快类似的事情,比如有人一开口就喜欢说“我跟你说实话”“我不骗你”,这也常常是反向形成,意思是他后面说的可能都是假话。当然,需要强调一下,那些在意识层面上骗人的人,不在我们的分析之列。我们分析的是潜意识指挥的说假话,是那些首先要骗自己的假话。

比如,一位男士状态很不好,被妻子半强迫地拉去看心理医生,他对医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以“我跟你说真心话”开头,内容是自己所有方面都不错,心里惦记的是如何帮助那些孤寡老人,但医生越听越心惊:一个人要离自己的真实感受多远,才觉察不到一点点自己内心和现实的双重危机。这个远,就是反向形成造成的。如果情感隔离的人离自己的情感是一米的话,反向形成就是两米以上了——因为相反的情感被制造出来了。

当你特别烦一个人的时候,也许正在反向形成。有些青春期早期的男孩子会表面上很烦女孩子的婆婆妈妈,但我们知道,他们内心其实是非常喜欢的。他们只是还无法应对自己的欲望,所以不仅对自己的欲望视而不见,还把欲望变成了排斥。有很多人很烦新鲜事物,这是对人性中喜新厌旧的特征的反向形成。当然,过度喜新厌旧,就是对念旧特征的反向形成,也许旧的事物被他赋予某种无法摆脱的束缚感,所以他要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新东西上。

我这样正的反的、反的正的一通乱说,也许你已经听烦了,你可能要问,这样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这有很多意义,先说其中的两个。一是我描述了使用反向形成的人的内心风景,看得出来那是很耗费能量的。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这样内耗,他就可以把更多能量投入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去爱和创造。二是我们心中有一个理想人格的标准,就是活得真实,对自己和他人真实。揭示反向形成,就是还原真实。

我在潜意识一节中讲到了一个女士与烟囱的故事。这位女士对烟囱的恐惧和对父母的爱,其实就是反向形成。

还有,做事情过度严肃认真,也是反向形成。这样的人不愿意看到自己想通过犯错来攻击他人的冲动。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看到自己内心强烈的破坏性冲动,这些冲动往往被伪装成献身某种貌似“崇高”的事业的行为。破坏与崇高,构成了反向形成。年轻的恐怖主义分子,就是被洗脑后去杀人的。他们是罪犯,也是反向形成的牺牲品。

疾恶如仇是优秀的品质,但如果过多地带着这种情绪,并缺乏情理允许范围内的灵活性的话,那可能是反向形成。他们可能是欣赏那些“恶”的,并且可能喜欢那些作恶的人。

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相信,发自内心觉得现在自己的一切都很好的人不会说这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是要用这句话对抗自己生活中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虽然有许多不满意,但我还是认为现有的一切都很好,这样我内心才能维持平衡”。这是反向形成的功效,从暂时渡过难关这一点来说,反向形成就是智慧,但不是最高的智慧。最高的智慧是直面那些没让自己满意的问题,并发展能力去解决它们。

回到那个女士和烟囱的案例,怎么向这位来访者解释她的反向形成,让她不再害怕烟囱呢?我回忆了一下,我实际上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让她做自由联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希望起的效果是在自由联想的状态下,除了恐惧之外,那些被她压抑得很深的对烟囱的情感,比如依恋、喜欢甚至爱,慢慢地浮现出来。

第二件事情是给她做一个面质。因为如果直接做她潜意识里面喜欢烟囱的面质,难度太大了一点,从恐惧到喜欢距离太长,所以我面质的是一个中性的感受——烟囱对她的重要性。

因为对别人来说,烟囱可能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但是对这个来访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重要的存在。我们先把恐惧转化成重要,然后在恰当的时间把重要面质转化成喜欢。

第三件事情就是给她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她早年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那烟囱对她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客体吗?

我估计她可能会说不是。因为跟父母的关系会极大地分散了她对父母之外的——比如烟囱——客体的注意力或者情感体验。

这样的提问,其实在暗示她烟囱有可能只不过是父母的替代物。

需要说明一下,对反向形成的处理,经常是不能太快的。这就相当于如果我们让一辆高速行进的车突然转一个90度或者180度的弯一样,会导致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结果。

所以,在处理反向形成的时候,我们需要克服自恋。这个自恋是我们通过干预能够迅速地改变来访者来满足我们的自恋。

我们的目的是让来访者在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做出改变。如果太快让来访者改变,就是野蛮分析。

自我的边界: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

我们身体的边界是物理性的,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心理的边界是虚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被觉察到。我这里说的主要是心理的边界。

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他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我在这里介绍六种自我边界不清的具体表现:

● 心理上的自我边界不清,会投射到身体的边界上。这样的人在公共场所不知道跟他人保持必要的身体距离,比如排队时在空间较大的情形下,还贴着他人站着,甚至直接用身体把别人顶开,或者近距离地跟他人说话,别人退一步,他跟进一步,唾沫飞到别人脸上都觉察不到。

● 对自己的身体边界不敏感的人,对别人的身体边界也会不敏感。在高铁狭小的空间里高声打电话的人,声音的扩散象征着他们自我的扩散,并侵犯了他人的自我边界。

这样的人会让人不舒服,但他们不太会是“坏人”,因为他们有点“没心没肺”;他们有时候还可能让人觉得温暖,这个感觉也来自他们“自我边界不清”。

在父母跟青春期甚至成年的孩子的关系中,父母的边界不清比比皆是。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日记或微信聊天记录等。在孩子对此已经很反感的情况下,父母仍然不改变自己的行为。一个被父母这样反复突破边界的人,人格上会带着某种“味道”,将来在社会上就会以吸引他人来突破自己的边界。相信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未来。

2.代替孩子做出职业选择。我听说好几个父母偷着改孩子高考志愿的案例,这就太极端了。人的一生很多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如果工作是别人代替自己选择的,那么工作就意味着受虐待。这就是很多人在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却得了抑郁症的原因。

3.婚恋方面,包括限制孩子交友、催婚甚至代替孩子相亲。这已经是相当大的社会问题了。这些做法是对孩子自我边界的毁灭性突破、对人权的践踏,并在预埋将来亲密关系的“地雷”,限定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感。

从深层心理学角度说,父母对孩子婚恋的过度干预,在潜意识层面就是“越界”行为。

判断是否“过度”的标准是:孩子如果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反感了,就表示父母过度了。反感是孩子在拒绝“越界”的铁证。想象一下,一个女孩找的老公不是她自己满意的,而是她妈妈满意的,这后果实在太难堪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孩子对父母的“过度”都没感觉了,任由父母随意干涉。面对父母和孩子“合伙”找一个配偶的情形,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职场上的自我边界不清。

1.当你觉得职场的人际关系太复杂有点难以应付的时候,可能是你自己对他人和工作环境投射了太多的复杂需要。你没有守住“我只是在这儿工作”的边界,你可能还想顺便满足对亲情、友谊的需要。

2.因为工作跟人发生太多冲突。如果是由于单位规章制度不严格发生的冲突,可能是老板自己的自我边界不清投射到制度上的结果,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员工之间的冲突。在制度严格的情形下,你如果还是跟较多其他人产生冲突,那就是人格层面的冲突了。要么是因为你突破了别人的边界,导致别人“反击”;要么是因为你潜意识“邀请”别人进入你的边界,而你的意识又反对别人这样做——你的内心冲突,外化成人际冲突。

再重复一下说过的话:冲突、扯皮之类,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亲密行为。

3.如果你在职场上不能持续晋升,或者跟同龄人相比晋升得很慢,可能是因为你的自我边界不清。想象一下那个有权提拔你的人,他往“人头地”里一看,肯定只会提拔那些鹤立鸡群的人,这些人跟他人的“边界”是清楚的。当然,平庸的老板提拔平庸的下级,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的分析之列。

你的边界不清,导致自己的才干平均化,也使你的人格强度达不到引领人群的高度,自然不会被重用。

● “杠精”。你害怕同意他人的任何意见,因为你潜意识跟他人界限不清,在意识层面同意他人,会让你有被他人吞噬的感觉。你不是不同意他人的观点,而是不愿意跟他人融合。一个边界清楚、人格独立的人,是不在意同意他人看法的,或者说他不在意别人表达任何观点,因为他也把别人看成一个边界清楚的、独立的人,不会强制性地想改变别人。

● 在公共平台上暴露太多个人情绪和个人生活。如果你清楚地为了某一个目的有意识地这样做,那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习惯性地、无明确目的地这样做,那就可能是边界不清了。

这种情形可能带来的坏处之一是:你觉得自己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或处于某种监督之中,这使你有意无意地要“表演性”地活着,而无法安静地走入自己的内心。

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自己看到别人在公共平台上过度暴露的感觉。有时候你会觉得知道某个人的什么事情之后,有一种被他拉得过近的感觉,这使你本能地想远离他。

● 边界僵硬是边界不清的反向形成。

这种是像机器一样过分精密地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在钱上面过分认真,几块钱的事情也被赋予占便宜和被占便宜的意义;过度保护自己的隐私,把他人对自己的一般兴趣理解为对自己边界的侵犯,也对他人的一切不感兴趣;在礼尚往来中“斤斤计较”,缺乏灵活性;等等。

在边界僵硬的背后或潜意识层面,我们是跟他人融为一体的。有人害怕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僵硬是在向自己显示:我很独立,我不需要别人。

所以,健康人格是有清晰的自我边界,但这个边界具有适应环境的灵活性,能够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