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虾泉
去年有一条新闻很火,一个老汉在家中竟然挖出一眼“鱼泉”,泉眼里每天能源源不断涌出鱼来,取之不尽,捞之不竭,众人皆惊叹而羡慕。在惊讶和羡慕的同时,也感叹老汉的好运,想必是祖上积了偌大的阴德,才会有如此厚报留给后代。
我很好奇这些鱼为何会在地底下游弋,而又能随着水面涌出?家人认为这可能是地下河道或水道的落差造成。比如科威特的石油,由于该国处于阿拉伯半岛最低洼位置,半岛上的石油都往那里流,这不就是真正的聚宝盆吗?小时候看过不少关于聚宝盆的民间传说,对于这种虚构的神器无比向往,心想着不用学习、不用劳动可以衣食无忧,那样的人生夫复何求!如今这聚宝盆,在现实中居然也真的存在,只叹息自己没有福分而已。
2010年正月的时候,临海当地也出了条新闻,在三井巷洪颐煊故居门口,挖出了一洼活蹦乱跳的小虾。洪颐煊故居里有一口井,附近在此洗衣的大妈们说,其实平时她们从井里提水时也注意到有小虾出现,尤其在下雨天。这次挖出成百上千条的小虾,跟暴雨天气不无关系,必定是从井里流出来的。
对于三井巷,我再熟悉不过。当年爷爷奶奶家被大火烧光之后,经过几次辗转,迁居到了三井巷一间泥地小屋里居住。也正是在那间小屋里,他俩相继离开了人世,驾鹤西去。三井巷里充斥了我太多朴实而心酸的记忆。那间小屋斜对面,正是洪颐煊故居。虽然只有几步之遥,我却很少去玩耍,因为感觉里面都是冷冰冰的石板地,还有几块看不懂的字碑,了无生趣。而那口神奇的虾井,平日里也是被妇女们作为洗衣淘米之用。
台州的民间传说中,确实有一条关于此类神虾的传说。在明朝传灯大师所做的《天台山方外志》中,有这样的记录:与阇黎共买虾食,虾主索钱,师曰:“我无钱。”虾主曰:“还我虾来。”师与七娘逐开口一呕,虾皆活。众人曰:“疯僧幻术何足信哉?”——阇黎即戒阇黎和尚,也是临海人氏,在今巾山兜率寺坐化,传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七娘,指的是一个叫周七嫂的老婆子。是临海当地人,白天在闹市里行乞,晚上睡卧于普济桥下。故事讲的是菩萨化身的阇黎和尚跟周七娘在市集里买虾吃,吃了虾之后,没钱给卖主,卖主怒道“还我虾来!”然后就出现了和尚与周七娘吐出一大波活虾的场景。不知道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我看了半天觉得甚是无聊,必是菩萨玩心大发想要捉弄一把世人吧!或者像济公和尚一样,来戏弄一下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记载中还提到周七娘是在普济桥下坐化的,用上“坐化”二字,也必是有仙缘之人,只是我再也没有找到关于周七娘的其他记载。
回到文章开头老汉家的“鱼泉”新闻,后续报道又说起了老汉家的几个兄弟之间因此闹起了不快,为了这笔天外飞来的横财生起了龃龉,不禁心生万分感慨。一旦涉及钱财和利益问题,人性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一桩好事也演化成丑事,从此再也不能风平浪静。聚宝盆带给我们的究竟是好运还是厄运呢?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01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