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中的古村镇:湖北省应城市巡检村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人口和劳动力

一 人口数量

根据应城市杨河镇统计站历年人口统计数据,结合对村干部和村民的走访调查,巡检村1949~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见表1-3。

表1-3 人口数量的变化

续表

表1-3的数据说明,巡检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可分两个阶段。

一是,1949~1986年的“两高两低”阶段。其中,1949~1958年为第一个增长高峰期,年增长率在32.5‰~42.2‰之间,人口数则从506人增至711人,增加了205人,即增长了40.5%,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1964~1976年为第二次增长高峰期,年增长率在15.4‰~35.1‰之间,人口数则从845人增至1166人,增加了321人,即增长了38%,年均增长3.17个百分点。1959~1963年为第一个增长低谷期,年增长率在-4.9‰至-112.9‰之间,人口数则从732人增至821人,仅增加89人,即增长了12.2%,年均增长3.05个百分点;1977~1986年为第二次增长低谷期,年增长率在5.6‰~7.7‰之间,人口数则从1246人增至1568人,增加了322人,即增长了25.8%,年均增长2.87个百分点。

二是,1987~2010年的平稳增长阶段。在1987~2010年的23年间,有17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14‰之间;有3年低于10‰;有3年高于14‰。人口数则从1591人增至2164人,增加了573人,即增长了36.02%,年均增长1.57个百分点。

二 劳动力资源

按国家规定,劳动力年龄人口为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但是,实际情况是,56~60周岁的农村女性大都仍在从事生产劳动。因此,我们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把16~60周岁的全部人口视为劳动力资源。据此计算,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巡检村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变化情况见表1-4。

表1-4 劳动力资源的变化

表1-4的数据说明: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巡检村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3.14%~64.25%之间。这是巡检村最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巡检村进一步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撰稿人:苏格清(第一节~第三节) 程万波(第四节)


[1] 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

[2] 湖北省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应城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第5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