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生存基本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奔小康之路(为LIN哥加更一章感谢支持)

“行了,以后就把心当肚子里吧,好好干天天有的拿,”

“是,是,肯定好好干”

下面的村民也赶紧应和着

“明天早上听锣声,护卫队的到村口集合,别光想着赚钱,哪样都松懈不得,丑话说桥头,村里的规矩也不是摆设!”

村长怕这群人拿着钱花了眼,很严肃的警告着众人。

“村长你放心吧,一定不拖咱村的后退!”

“村长你看玲花进了护卫队了,我们是不是也能进?”问话的是个快30的妇人,男人死在战场上了,如今家里就她跟婆婆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

“可以是可以,不过老江家的,你婆婆可答应了?”

“村长,我答应的,我们家如今没有男人了,遇着事了万一到时候照看不过来怎么办?所以我们想着还是要靠自己,要不是我这岁数大了我都跟着练。”回话的是刚才那个寡妇的婆婆。

“对啊村长,你看我还能练不?不说能打过几个,最起码跑的也比别人快一点不是!”孙大嫂也就是村里的那个大喇叭也跟着附和。

“村长我觉得可以,练武不光能自保,同样也能强身健体,到时候按照年纪体质分成两队人分开训练就可以了。”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早晨听声音到槐树下集合,好了都回去吧。”

村长最后拍板定下了结果,众人也带着钱纷纷离开了,一路上嘻嘻哈哈很是热闹。

“陈姐,你明天早晨去不?”

“去!又不是就我一个女的怕个啥?怎的?你也要去?”

“去啊,我家嘎子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学几手也省的晚上在家都胆儿突的。”

“可不是,那明早咱俩一堆儿走”

…………

第二天随着一声锣响人们陆陆续续赶到了松树下。

来的人数超出了梁宇的预估,除了几个年纪特别大的和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竟然来了50个人。

梁宇站在树下看着人群也没明白这是什么情况,最后村长媳妇跟梁宇解释了起来。

“小宇,昨天大伙回家又商量了,与其让别人保护,不如自己护着自己,你看看如果不为难就一块给练着,也不用有什么顾及,大家既然来了就肯定听话!”

梁宇观察了下大家的情况也觉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即使是强身健体也对他们有好处。

于是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发生说到。

“既然大家想好了我也愿意配合,但是训练不是儿戏,不能退缩,不能怕苦,明白么?”

“明白!”

“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下分组,12岁以下的一组,12岁到30岁的一组30岁到40岁的一组,剩下的人归到一组,大家按着年龄自行排好。”

众人听话的找到年龄相近的人站在一起,期间并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给大家分好了组梁宇先带着大伙热了身,然后给每一组分配了任务,前三组先让连顺带着绕着村里跑了两圈,最后一组由王老爹带着学习五禽戏。

虽说农家人平时也干惯了力气活,但是这练起来还是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女子。

感觉肺里像是要着起来似的难受,尽管这样,大家还是咬牙坚持,有的跑到后来没了力气还是互相搀扶着回来的。

梁宇看着陆陆续续跑回来的人却很满意。

“很好,能坚持才是练武的第一步!今后每天早晨热身结束由连顺带队围着村跑圈,前两个星期每天两圈,两个星期以后每天4圈。”

“是,明白。”连顺大声地应和着,表情也同样的严肃。

在家时没到早晨练拳连顺都会对梁宇一改平时看自家弟弟的态度。

好像自行进入的师徒的角色,任何一句话都回答的非常认真。

第一天的训练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结束,众人累的够呛,但是精神却很好,这一天的活儿也干有条不紊。

梁宇则又跟着去县城里送了一趟货,这一次跟去的还有经常去连顺家的陈木和张奎。

梁宇打算把以后送货的事就托给二人做,陈木尽管话不多,但是做事认真谨慎,而张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伤的也是左手并不影响什么,这二人性格互补,正适合这个工作。

梁宇先把分好的货交给穆掌柜,顺便介绍了陈木和张奎二人,然后就把剩下的货物拉到的茂丰粮铺。

粮铺的伙计早在一天前就被知会过,听说他们是安河村过来送货的对他们很热情。

梁宇在铺子里也看见了泡发的腐竹和豆干,存量已经下去了一些,看来这穆掌柜的动作还挺快的。

……

回到村里其他几人就回去干活了,梁宇一个人回了王家的院子。

之前村长听说梁宇要考秀才就非常严肃的不让梁宇跟着去了,考功名可是大事,已经为村里做了那么多,哪还有脸再耽误他的时间。

梁宇整理了一下之前穆掌柜给的书籍试题。

童生试并不难,都是死记硬背的内容,到了秀才更着重于知识的理解和延展,还有一部分就是策论了。

这个世界连唐朝都没有存在过,所以并没有四书五经之名,但是秦汉百家争鸣的时代确实有的,所以有一些书的内容并不陌生。

但是古文的遣词造句确实要认真琢磨研究的,这时候文人的地位高,相对的要求也高,即使理解无误但是遣词造句不够也会让人觉得粗鄙不堪。

梁宇有些头疼,他打了这么多年的拳,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来自对手的语言攻击。

要是让他写个什么讨贼檄文他得可擅长了,但这一句话非得拐弯抹角的说真是有点遭罪。

梁宇深知闭门造车是大忌,打算先把这些书都通读一遍再找郭夫子去讨论。

看了一下午的书,直到屋里光线变得昏暗了梁宇才后知后觉的揉了揉僵硬的脖子,起身准备当天的晚饭。

晚上上课的地方在祠堂里,大家担心迟了很多人都是拿着干粮直接坐在祠堂的门口就吃了起来。

村里早在几天前就准备了火把,拿旧门板打了简单的长桌,没有凳子就直接坐在了地上。

第一堂课并没有教的太多,只教了如何拿笔,以及几个字,天、地、人、和、国、家。

还有一首启蒙诗,王洛宾的《咏鹅》,并没有教他们怎么写,而是要先背下来。

当初梁宇要出国比赛不会英语,后来队里的队友就给他出主意,让他先听英文歌,然后再去看对应的单词就容易很多。

梁宇讲的很生动,浅显易懂,大家学起来也就没遇到什么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