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看这本就够了(全彩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建筑平面图设计概述

3.1.1 建筑平面图设计概念

世界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曾经说过:“建筑师作为一个协调者,其工作是统一各种与建筑相关的形式、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在建筑平面上的“协调”,即为建筑平面设计。

假想水平剖切平面在位于距离楼(地)面1.6m左右处把建筑剖切开来,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部分,将其下半部分向水平面做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剖切图称为平面图。一般情况下,建筑有几层就应该画几个平面图,并在图纸下方标明相应的图名。当建筑中间若干层的平面布局、构造状况完全一致时,则可用一个平面图来表达相同布局的若干层,称为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的常用比例为1∶100、1∶150、1∶200等。对建筑平面图构思、创作的过程即建筑平面图设计(图3-1)。

图3-1 万科峰境首层平面图

3.1.2 建筑平面图设计的作用

建筑平面图设计是在依据建筑属性和建筑设计相关国家与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组合的过程,是解决建筑局部与建筑整体、建筑与外部环境、空间序列、功能联系与建筑形体组合之间矛盾的过程。

3.1.2.1 解决建筑内部空间组合的问题

建筑空间内、外有别。一般认为位于建筑内部,且全部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的空间称为内部空间。对一栋建筑而言,建筑内的各个功能用房、走廊、电梯间、楼梯间、洗手间等都是内部空间。

对内部空间的分析,常常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单一空间问题;二是多空间组合问题。单一空间是构成建筑最基本的元素,任何复杂的建筑空间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单一空间,而对复杂的建筑空间的分析就可以从单一空间元素分析着手。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极个别的建筑由单一空间组成,绝大多数建筑由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上千个单一空间按照一定的位置关系组合而成。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建筑空间,因此,要处理好建筑空间还需处理好各个单一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它们以最为合理的方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显然,这一问题较单一空间的处理而言更加复杂,属于多空间组合的问题。

3.1.2.2 解决建筑局部与整体、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

当建筑功能复杂时,建筑在大的功能中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功能系统,如酒店建筑主要是为旅客提供一个住宿与餐饮的地方,在建筑功能系统上分为住宿、餐饮、会议、康体、其他服务等,每个功能系统中又由若干建筑空间组成。若整个酒店设计后想高效率地投入运营,就必须解决好建筑局部与建筑整体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进行建筑平面设计,尤其是建筑首层平面设计时,往往需要结合建筑用地地块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性设计。如果在构思时,没有考虑到建筑周围环境中的交通流线、绿化布局、景观特征、地域特点、地方文化等因素与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建筑与建筑外部环境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矛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考虑到多方面的设计限定条件,尽量处理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3-2所示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

图3-2 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

3.1.2.3 解决空间序列、功能联系与建筑形体组合之间关系的问题

建筑平面图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的空间序列、空间功能、建筑平面形体组合的设计。建筑空间序列与建筑功能紧密相连,空间序列又离不开空间组织。建筑空间组织可以大致划分为如下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

建筑各个空间在功能上、面积上相同与相近,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例如,宿舍楼中的寝室、教学楼中的教室、办公楼中的办公室等多以走道或走廊为交通联系,从而沿走道或走廊单面布房或双面布房。

(2)序列关系

建筑若干空间在使用过程中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的,多采用序列关系,以便符合使用功能的要求和人们的行为习惯,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中的展厅、候车楼、候机楼等建筑。

(3)主从关系

建筑若干空间在功能上既相互依存又有明显的隶属关系的,多采用主次关系的空间布局。其中,主要的建筑空间面积比从属的建筑空间面积大,且各从属空间多位于主要空间的周围,如图书馆同一层楼中的书库空间与阅览空间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书库空间较大且在主要的空间位置,阅览空间则相对面积较小,处于从属地位。再如,住宅中的起居室与卧室、餐厨等空间的关系也是主从关系。

(4)综合关系

建筑形体组合形式与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也有着密切关系,需要绘图者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基础上,使建筑形体组合与建筑空间组合、建筑功能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建筑形体组合离不开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体形系数越小,建筑物节能效果才能越好。

为了减少建筑物体形系数,在设计中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① 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凹凸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

② 加大建筑物的进深;

③ 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④ 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图3-3所示为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图3-3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