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的艺术:让人际关系提升你的幸福感(原书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格

我们大家好像都陷入这样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目前正被人格所充斥。比如,真人秀节目风靡一时。我们把一帮人胡乱塞进各种各样的组合或者千奇百怪的环境里,然后坐下来欣赏他们一起活动,大谈特谈选手之间的各种不同和差异。谁将充当领导的角色?谁好像有点儿反复无常?谁跟大家的关系处得最融洽,谁好像从一开始就特别讨人嫌?最重要的是,这周的《幸存者》节目谁将从岛上淘汰出去,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缺点导致他从队伍中被清理出去?

再举个例子。美国人好像对名人的言行特别着迷。好像只要是号人物,瞬间就能红极一时。比如,帕丽斯·希尔顿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她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沃尔特·斯科特的《名人大观》(Personality Parade)貌似支持这样的说法,就是我们有些人认为所谓名人,就是个性鲜明的人。

什么是人格,你怎么去给人格下定义?如果有人让你去描述一下你最好的朋友,不仅仅是他的外貌特征,你会说些什么?好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点就是我们用来描述人格的仅有的一点词汇。你的朋友是外向型还是保守型的人?他是不是与人相处得很融洽,还是时时处处要与人争个高下?你的朋友是极度情绪化的人还是对不同环境反应过激,或者这个朋友是不是显得非常稳重并且能够处变不惊?

本部分我们将会探讨人格的差异是从哪里产生的,以及各种试图描述这些人格差异的理论。最后,我会展示一个简单的程序,用来探究你自己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

“心理学家给人格所下的定义就是表现出持久特征的确定模式,在特定的人身上体现出长期一致性和个体独特性。人格包括各种让我们每个人显得独一无二并与众不同的行为。正是人格让我们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都能显得始终如一。”(PsychSmart,2010,P.258)

人格(personality)就是你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方式。你的人格决定了你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这些品质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人格影响你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它是你独一无二的自我表现形式,反映了你的态度和信仰。心理学领域的有些理论家认为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核心态度和行为会始终不改相伴一生,正是这个核心赋予我们以身份。人格指的就是这一系列独特的始终如一的特征。尽管我们当中没有人说话行事的方式会始终如一,但正是这种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体现出来的一致模式和不一致模式构成了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

人格的有些程度是与生俱来的。在新生儿身上,这一点称为气质(temperament)。

虽然这个阶段并不称为人格,它却是人格形成的前兆。发展心理学家经常谈论三种最基本的儿童气质:易养型(easy)、慢热型(slow-to-warm)和难养型(difficult)(Chess&Thomas,1996)。易养型的孩子不会和你对着干,和他们相处起来很轻松,他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很少生气,哪怕生气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是很温和的。难养型的孩子表现得恰恰相反,他们适应变化的过程特别艰难,动不动就爱生气,他们的情感,不管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都来势凶猛。慢热型的孩子就情感方面而言表现得不愠不火,但是他们倾向于先往后站一站看一会儿,然后才融入某个情境;他们最终会接受和理解,但他们需要先检查和核对一下。作为气质的一种标示,婴儿通常会按照观察到的不同行为,例如对噪声的反应、活动水平和活动量、对抚摸的反应等而划分为从1~10共10个等级。以上每一个行为,婴儿间的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从出生开始婴儿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差异。有些母亲甚至说她们的孩子各不相同,这一点甚至在怀胎十月的过程里就有所体现。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的经历和气质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人格。人格影响我们对于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解读和反应。这些反应又进一步影响我们在随后发生的事件中的行为。人格变成了我们的行为规范,告诉我们该有怎样的举止行为。它是一张罗列各种不同反应的清单,其内容与我们所养成的价值观和信念相一致。它甚至能决定我们在任何一个特定情形下有可能求助和依赖的反应类型。

人格理论

人格是一个概念——试图描述普遍的行为模式,以帮助预测和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关于人格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论。天下并没有一条绝对的真理告诉我们哪套理论是对的,而其余理论都是错的。准确地说,它们都代表了准确解释人类经历基本特征的不同尝试,以便我们能拥有讨论复杂行为的一套基本词汇。

尽管在人格这一领域存在很多重要的理论,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可以划分为五个基本流派:特质流派(trait)、生物学流派(biological)、心理动力学流派(psychodynamic)、社会认知流派(social-cognitive)和人本主义流派(humanistic)。每一个流派采取的视角都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行为的某些方面,但同时也忽略了其他一些方面。有时候,概念形成中存在的种种差异往往与针对人格所提出的不同问题关系更多一些,而与得到的答案关系反而更少一点(Funder,2010)。

特质流派的理论试图解释性格(character)的不同方面,一般都是沿着一个连续体而变化,例如从攻击型人格到随和型人格,或者外向型人格到内向型人格。这些理论试图描述哪些东西可以认为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但可能提供不了为什么人格之间会产生差异的合理解释。生物学流派的研究视角让我们想到最近在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领域发现的许多重要意义,提醒我们生物学怎样对人格产生的影响。心理动力学流派的研究方法主要让我们关注自己无意识的需求和冲突,讨论童年早期的经历对我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社会认知流派的视角专注于学习和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一些改变行为方式的实用策略。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强调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渴望自由和成长的潜力,以及对自我实现的始终不渝的信念。通过检查和探讨每个研究视角,我们就可以得到对于人格更为全面和更加均衡的理解。

□特质流派的理论

特质流派的理论提出人格由非常广泛的性情(dispositions)所组成,称为特质(trait),这些特质导致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典型的独特反应(Allport,1961;Cattell,1966)。这些独特反应有其持久性,意味着人们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倾向于总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行事。诸如诚实、可靠、情绪化、冲动、急躁、专横以及友好这些形容词所描述的性情都代表了一定的人格特质(Weiten&Lloyd,2006)。特质流派理论家并不会认为某些人具有特定的人格特质,而另一些人不具备这些特质;相反,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具备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但是某个特定的人格特质适用于某个具体的人的程度则会因人而异,而且可以加以量化(Olson et.al.,2006)。虽然特质流派理论家都同意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基本元素,但在哪些种类的特质构成人格、它们的数量有多少这些方面他们的意见却各不相同。

特质流派早期的一位理论先驱,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k)认为存在三种最主要的“超级特质”:内向-外向性,神经质(感情稳定性的一个方面)和精神质(其中有攻击型的不同方面、冲动型到深思型以及与关心他人相对的以自我为中心型)。这些特质是后续理论得以建立的先驱(Gerow,Bordens,&Blanch-Payne,2009)。

罗伯特·麦克雷(Robert McCrea)和保罗·科斯特(Paul Costa,1999)提出绝大部分的人格特质都来源于五类高级别的特质,从而在心理学家当中引发了一场颇为热闹的争论,这五种特质也自此被世人熟知为“大五”(big five)。他们两人的断言也得到其他研究者所做的很多研究的支持。大五人格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也自此成为当代心理学领域讨论人格结构占支配地位的概念。

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1.外向性(extraversion)。在外向性这个量度表上得分高的人往往有下面这些特点:开朗、爱交际、乐观积极、待人友好、坚定自信、非常合群。而得分低的人,即那些内向性的人,往往显得害羞、孤僻和沉默寡言。

2.随和性(agreeableness)。在随和性量度表上得分高的人一般都富有同情心、值得信赖、与人合作并且坦率正直。在这方面得分低的人一般都冷漠、爱争吵并且刻薄。

3.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在这个量度表上得分高的人,即尽责的人,表现得奋发图强、严于律己、有条不紊、严格守时、可以依靠。在这方面得分低的人,即冲动的人,一般做事马虎、没有章法并且靠不住。

4.神经质性(neuroticism)。在神经质性这一点上得分高的人一般都急躁、心怀敌意、矫揉造作、没有安全感并且容易受伤。在这一点上得分低的人一般情感比较稳定,他们更加平静更有主见。

5.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与开放性相关的是好奇心、灵活性、想象力和打破常规的观点。在这方面得分低的人有时候浅薄、平庸或者简单。

如果你想要看看自己在这些量度表上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网络上有好多免费资源。在本章末都有提供。

这种特质研究方法的有用之处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词汇和概念,让我们讨论起人格来更加容易。同时它也建立了一些共同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探讨涉及人格对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影响的其他理论。但是,特质流派理论一般都依赖调查和问卷。人格问卷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上面的问题显得太透明,即你有可能展现的并不是你的真实面孔,而是你希望呈现给别人的面孔。这就有可能对真实的行为做出歪曲的报道,导致在世界范围内风行的操作量度表上,人们怎样落在不同的位置,要么得到的是不准确的位置,要么得出的是不准确的描述。特质流派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缺点。在有些批评家看来,特质流派的理论根本没有提供对人类行为的合理解释,它们仅仅是在描述人类行为而已(Fleeson,2004)。

人格特质和文化研究

大五人格的各方面好像在不同文化中都可以站住脚。从欧洲到中东再到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跨文化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支持这些主要的特质(McCrae et al.,2005)。如果大五人格的各方面是依据某种偏见得出的刻板模式,那么它们在别的文化里肯定难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研究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一些警告,我们不能不加鉴别就去使用这些人格量度。虽然很多文化都认为人们的性格会依据这些量度表而变化,在到底有多重视其他人格特质方面不同文化之间还是会产生显著差异。比如,中国人看重的人格特质有“和谐共存”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西方和非西方的文化一般重视的是独立精神和自力更生。另一个例子可以看看墨西哥文化和美国文化中竞争与合作带来的种种压力。美国人(和欧洲裔美国人)一般都期待与人竞争,支配别人,战胜别人。墨西哥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文化中却看重信任、合作和向同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取向的不同可能会在有些领域,诸如在课堂上大家争个成绩高下之类,产生重大的潜在影响。一种合作的氛围会不会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学得更好一些。

再举一个例子:你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不仅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受到怎样不同程度的重视,而且影响我们一开始对于界定人格这个概念重要性的种种观点。如果你在集体主义文化当中长大,那么人们对于人格测试和“找到自己”的沉迷可能让你感到摸不着头脑。这样的问题提醒我们离开具体的文化语境,讨论人格特质的差异就失去了根基;文化总是和人格藕断丝连(Friedman&Shustack,1999)

□生物学视角

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认的现代医学的开创人——描述了四类气质,他相信这四类气质都和不同的体液相联系。多血质(sanguine)的人乐观向上,充满活力;抑郁质(melancholic)的人情绪多变,孤僻内向;胆汁质(choleric)的人脾气暴躁,感情用事;黏液质(phlegmatic)的人沉着冷静,从容不迫。不管现在看来这种理论显得多么稀奇古怪,希波克拉底早就预想到现代确立的这种生物化学和人类行为之间的联系,而且描述了不同类型的人,这些人在今天看来依然如古代那样常见。

今天,随着人们在大脑功能和基因领域所了解的知识的快速增长,为人格的生物学和进化论基础提供了更多实质性的科学证据。进化论的视角认为导致我们祖先在繁衍生息方面获得成功的那些人格特质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并传递到后代那里(Buss,1999)。因此,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代代相传的。

双胞胎研究是研究遗传与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其基因结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如果将双胞胎分开抚养,他们人格之间的差异就肯定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然而,有大量事实证据表明,双胞胎分开抚养,长大成人之后相遇,发现彼此之间仍有很多惊人的相似点。在一项针对双胞胎分开抚养成人的研究里(Bouchard et al.,1990),人格测试结果显示在很多重要方面双胞胎都十分相似。其中,有些特质好像更多地受到遗传的影响(例如领导才能和墨守成规),另一些则不是(如成就和亲密感)。

另一个调查遗传和行为之间关系的手段牵涉设法分辨和具体行为相关的具体基因。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证明某个基因就和某个具体的特质相关联。但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追求紧张刺激的行为。多巴胺-D4受体基因比较长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追求刺激的人。他们倾向于性格外向,感情用事,脾气火爆,而且老是追求新奇和刺激(Golimbet et al.,2007)。

虽然基因研究这样引人入胜,你也不能匆忙得出结论说遗传比环境更为重要。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要把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事。想想看也有针对双胞胎和其他在寄养家庭长大的人的很多研究,结果显示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在人格方面并没有较强的相似性,不论他们之间有没有生物学上的联系。也许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会因为性别或者出生顺序的关系受到父母的区别对待,影响到父母养育子女的不同方式。因此,我们在谈论遗传和环境问题时,与其把遗传与环境相对立,不如说遗传通过环境起作用更有意义(Atwater&Duffy,1999)。

□精神分析的视角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最早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提出,大部分构成人格的因素都是无意识的(unconscious),即个体意识不到的那些记忆、知识、信仰、感情、欲望、驱动力和本能。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人的人格,我们必须要看看个体行为的象征意义及其心理的内在深层活动。

弗洛伊德派的人格概念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主要受各种精神力量的内在冲突所影响,这些精神力量大多与性冲动和攻击冲动密切相关。只要看看每天报纸上的电影版,看看那些色情网站的网络流量,或者看一看电子游戏,你就会注意到性和暴力在我们的社会简直无所不及。例如,很多电子游戏都涉及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在游戏当中玩家有机会在各种各样的场景里射杀不计其数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种结构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无意识的,因此完全遵循快乐原则。本我常常追求的是及时行乐和避免痛苦。它像孩子一样愿意相信自己能号令天下,某有不从。本我显得娇生惯养、任性妄为、急躁难耐并且以自我为中心。本我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拿到手,一刻也等不了。自我就像成年人,有责任把事情办妥,自我变得更为现实,对社会的要求也积极响应。超我主要涉及是非对错。超我就像父母,它需要时刻提醒贪婪的本我,人生除了欲望得到及时满足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目标。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主要是通过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而形成的。举个例子,就拿网络色情来说,本我想沉浸其中,所以极力鼓动要访问色情网站,超我可能要限制这种行为,因为它是“不好和错误的”,自我也要限制这种行为,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这个冲突可能会通过三者在内心中的妥协而得以解决。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互不相让,争夺统治权,或者至少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和迁就。这个斗争不断发展,一共经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冲突都是围绕快乐和满足的来源展开的。这五个阶段分别是口腔期(出生到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和生殖期(青春期以后)。每个阶段冲突得到解决的程度对后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人格就是内心冲突得到处理的不同程度所累积起来的结果。

弗洛伊德是最早一批探索出有关人格很多新的未知领域的理论家之一。他的有些思想得到发展,有些思想得以修正,有些思想则遭到遗弃。值得一提的是,批评弗洛伊德的人认为他关于性、早期经历、社会因素和无意识心理的思想是错误的。下面列举的观点就描述了弗洛伊德的一些错误思想(Santrock,2006):

·性欲并非如弗洛伊德所想的是影响人格无所不在的潜在力量。

·0~5岁这段时期对形成成年期人格的影响并非如弗洛伊德所想的那样举足轻重;后期的经历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自我和理性思维的过程在我们人格中所起的作用远比弗洛伊德所认可的更加重要,我们并非与本我以及它对我们本能的、无意识的控制永远相伴,自我也有一条发展的路线,与本我截然分开,从这方面来看,成就、思维和推理并不总是和性冲动紧密相连。

·社会文化因素远比弗洛伊德所想的要更为重要。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支配地位,从而更加强调人格的生物基础。

弗洛伊德的有些思想可能很容易遭到现代人的嘲笑,但我们要牢记一点,他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开始发展自己的这套理论,这一点很重要。拿他的理论同近期的一些理论做比较,是谈不上什么绝对公正的。弗洛伊德开辟了新的领域,发展了很多理念,这些都对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就此而言,他实在是功不可没。今天我们在讨论人格时,性和攻击本能仍然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要说婴幼儿时期发生的事件对一个人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几乎无人能加以否认。尽管批评质疑声不断,弗洛伊德思想一直屹立不倒,因为心理学家也好,社会大众也罢,大家都在不断发现弗洛伊德思想中很多基本观念的存在价值(Huprich&Keaschuf,2006)。

心理防御机制

焦虑和其他痛苦的感情会让人难过,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我们会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尽量摆脱那些令人不快的感情。一般来说,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s)都是一些心理策略,通过自我欺骗来起作用,目的是缓解消极的感受(Weiten&Lloyd,2006)。一个人怎样使用这些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它们到何种程度,就成为这个人人格的一部分。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即制造一些虚假但可以相信的理由来解释那些难以接受的行为。如果你有欺骗或是偷窃行为,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你告诉自己说“大家都这样做”,那么你就在“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智的人,但说我们更可能是些“合理化自己言行”的人,也许更接近事实。下面我们列出了诸多自我防御机制,虽然它们并不完全(Weiten&Lloyd,2006):

·投射(projection),即将自己的想法、感情和动机的原因归结到他人身上。发脾气和心怀敌意的人可能认为这世界危机四伏,别人都想伤害他。或者,一个时刻要控制别人的人,可能以为别人也都有这样的动机,即使这个动机并不存在。

·替代(displacement),即将情绪(常常是愤怒)从引发它的根源转移到替代的目标上。下面这个例子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一个人对老板有一肚子的火,却把气撒在自己的老婆身上,老婆转而拿孩子当出气筒,孩子没办法,只好虐待家里的小狗。

·压抑(repression),即把痛苦的想法和感情掩埋到无意识当中。压抑是一种有目的的遗忘,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儿童期性侵犯记忆的压抑(尽管这些压抑的记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即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恰恰和心里的真实感情相反。发起各种运动以反对不道德行为的狂热分子,却被人揪出自己常常花钱买春,这种例子也不时见诸报端。

·倒退(regression),即返回到不成熟的年龄期的行为模式。你见没见过已经40多岁的人,一遇到不称心的事就耍脾气,简直跟两岁小孩儿使性子没什么分别?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即将感情从令人痛苦的情境里剥离出去,或者是将不相容的态度隔离在逻辑难以穿透的区间里。那些想避免情绪化的人常常特别擅长于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独特逻辑。避免感情化的一个办法就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想办法,极力从困境里走出来。举例来说,即使是在极度情绪化的场合,有些人还是能冷静地让自己和任何一种情绪保持距离,回答的往往都是他想出来的主意和办法。

·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ion),即通过强调一些令人满意的特征(即使那种特征并不准确)来掩饰软弱的感觉,或者通过在一种情境中寻求过度满足来弥补另一种情景中遭受的挫折。比如一个刚从高中退学的人却想象自己有一天要办公司当总裁。或者,一个总是没有安全感的人会编出各种故事,描述自己做过的各种美妙的事情,以此来补偿自己。

最重要的是,心理防御机制将个体从由压力引发的感情窘境中掩护起来。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抵挡那些令人不快的情感,或者是降低这些情感的强度。当人们的自尊受到威胁从而引发焦虑时,他们尤其会使用自我防御。人们同样会利用防御机制来防止愤怒这类危险的情绪爆发成攻击性的种种行为举动(Weiten&Lloyd,2006)。

□社会认知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social-cognitive perspective)认为“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加工处理从自己的社会经历中获取的信息。这个信息影响他们的目标、期望、信念和行为,同时也影响他们选择的具体社会环境”。(Hockenbury&Hockenbury,2010,P.477)简而言之,人格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观察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并判断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而产生的。因此,人格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发展的。社会认知的舞台非常宽广,不但包括行为学习和社会学习理论,还包括认知心理学的内容。

行为心理学家,例如沃森(J.B.Watson)和斯金纳(B.F.Skinner),早在20世纪初就关注那些外在明显的行为,以及通过奖励和惩罚怎样使某些具体行为得以增加和减少。

行为学家对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毫不关心——人的大脑里到底想什么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外面能看到的一切。他们把大脑称为一个黑匣子,重要的是输入的东西和输出的东西。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认知过程——一个人对发生的一切怎么想——影响到强化或者惩罚措施的结果。比如,请想想在成绩表上给不交作业的学生打一个惩罚性的“极差”,这有可能会激发一些学生把所有作业都按时交上来,但其他一些学生,就算是得到“极差”的评分也根本无所谓。这时候起关键作用的不仅仅是有没有强化措施的问题,而是这个人对于强化措施的反应——黑匣子真的起作用。

因此,行为学家关于学习的思想就和认知心理学结合在了一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思维过程怎样影响学习和行为(Duffy、Kirsh和Atwater,2011)。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97)是赋予认知过程以重要角色的行为学家之一。他指出人类很明显是有意识、会思考并且有感情的动物。他指出斯金纳因为忽略了认知过程,因此忽视掉人类行为最为显著的特征。班杜拉和持类似想法的理论家们把他们的行为主义流派称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榜样对于人格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孩子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表现和行为,学会坚定、可靠、自信、随和等品质。他把这一特征称为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Weiten&Lloyd,2006)。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1968)认为有五种基本类型的认知变量影响到我们对特定环境的反应,它们是:

1.能力(competencies):是指我们的技巧和能力——我们所具备的特定知识和知道如何去做一些事情,例如演奏某种乐器、掌握批判性思维以及知道动机如何起作用。

2.解码策略(encoding strategies):主要是指影响我们怎样对各种经历加以理解和分类的过滤行为。

3.期望(expectancies):不同的学习经历导致对未来事件的不同期待。

4.个人价值观(personal values):我们对于事情轻重缓急的想法形成了各种决定和行动。

5.自我调节机制(self-regulatory systems):主要指影响我们行动的各种计划、目标和策略。

□人本主义视角

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某种程度上是对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回答和反应。很多批评家都认为两个流派的思想都把人们看成过河卒子,完全受周围环境或自己的过往控制。作为一组相互关联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强调自我引导的能力。人本主义研究人格的方法强调人的内在美德和人们向上向善努力的倾向。正是这种有意识的、自我激励的能力让人们伴随自己独特的创造冲动不断改变和发展,才构成了人格的核心内容(Pennington,2003)。人本主义理论家对人性抱有积极的观点。与多数心理动力学家和行为主义理论家相反,人本主义理论家相信:①人的本性包含与生俱来的追求个人发展的动力;②无论环境怎样变化,个人都能自由规划自己的行动进程;③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意识有理性的动物,并不会受无意识的冲动所左右(Weiten&Lloyd,2006)。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开拓者,他强调自我实现的概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举世闻名,这将会在后面讨论个人发展的章节里全面展开评述。简单来说,他强调生理需求(食物、水、居所)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在情感归属需求(爱情)和尊重需求(觉得自己有能力)之前得到满足,这些需求必须依次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能向取得自我实现这个需求层次努力(Baird,2011)。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80)是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人类潜能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的工作建立在广泛的治疗病人的案例基础上,他相信一个人的观念现实比绝对现实要更加重要,因此强调自我观念和一个人相信自己有可能取得怎样成就的想法就显得极有价值。从本质上说,人类行为是个人经历各种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的有意识的努力和尝试。

罗杰斯主要从自我这个概念来看待人格。他相信自我观念是从儿童成长过程中与周围重要人物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发展而来。在儿童逐步认识到自我以后,他们自然而然有了需要别人积极关注并接受他们的需求。罗杰斯强调发展中的自我观念的主观属性,并得出结论说很多人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的信念和他们的实际经历不一致。罗杰斯使用不一致性(incongruence)这个术语来指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很多人的自我观念都是不准确的。一个人确立了一种较差的自我观念之后,可能就会带来错误身份的问题。罗杰斯作为无条件积极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疗法的拥护者,相信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可以培养孩子的一致性,而带有附加条件的爱则会培养孩子的不一致性。

发掘心理学类型

无论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行为受到前面讨论过的诸多理论的影响,了解这些理论都不无裨益。理解这些理论所探讨的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你的人格对于你一生中的大部分决定都会产生影响。人格通常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建立联系,为选择职业打下根基。知道人格的各种类型可增进你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而更容易接纳这些行为,并且让你自己的行为更能随机应变。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会带大家一起看看在分析自己的人格方面非常流行的一个工具,即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我会展示一个相对简单的人格自我分析的程序,我的学生一直认为这个程序非常有用。所有这一切都基于特质理论——它们主要是为了分辨出你的性格类型。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

在所有版本的当代性格类型测试工具中,MBTI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了。作为一个“健全人”(well-person)的测试工具,它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很多不同环境当中,例如,它被用于教育和商业领域中的团队建设和冲突削减当中。这个工具主要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根据MBTI,你的人格是一个混合物,主要由四种不同的连续体构成(下面的这些描述一部分来源于《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发展和应用指南》这本书,Myers&Myers,1985)。

·外向(extraversion,E)对内向(introversion,I):性格处于量度表中外向那一端的人一般关注的是人们的外在世界和外部环境。他们必须要切身经历这个世界,然后才能理解它,因此他们一般喜欢付诸行动。他们传递精力和激情,无须停下来作长时间思考即快速进行回应。他们呼朋引伴,声应气求,相对于书面交流他们更喜欢面对面的谈话。工作上他们擅长于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喜欢的是瞬息万变,行动不断。他们喜欢和人不断讨论以学会新任务。

处于量度表内向那一端的人,如果他们从事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需要一个人静静在脑海里酝酿思考,这时他们会更有兴趣,也会更舒服自在。他们在体会这个世界之前喜欢先加以琢磨,所以常常会三思而后行。他们喜欢静静地集中精神思考,可以长时间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某一项工作。他们感兴趣的是蕴藏在工作后面的思想,可能更喜欢通过读万卷书来学习,而不是与人切磋或亲身体验。

·感觉(sensing,S)对直觉(intuition,N):位于量度表中感觉那一端的人一般会接受手头的事实并着手工作,因此都会实事求是并量力而行。他们做事喜欢循规蹈矩一步步得出结论。他们喜欢循序渐进,一般有切合实际的想法,提前预算完成工作需要多少时间。而位于量度表直觉那一端的人擅长的是看到宏伟蓝图、新的可能性和办事的新方法。直觉类型的人看重想象和灵感。工作上他们一般关注的是怎样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们受激情驱动,做事精力无穷,只需中间偶尔放松一下,马上又动力十足。

·思考(thinking,T)对感受(feeling,F):做决定的一个方法是通过思考。爱思考的人追求的是真理的客观标准。他们会预测任何一个具体选择或者行动产生的各种逻辑后果。他们常常擅长于分析某件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沟通方面,他们崇尚的是简明扼要,点到为止,他们把情感和感受仅仅看作方程式里加以权衡的认知数据。工作上,他们一般都矢志不移,坚忍不拔,必要时能对人不留情面甚至果断裁员。

另一种做决定的方法是通过感受。这就意味着在价值观而不一定是情感的基础上去做决定。当你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对于每一个可能的选择途径,你会询问自己到底有多关心,或者你的个人付出到底有多少。那些喜欢向感情的天平倾斜的人一般都喜欢与人相处,而且富有同情心、欣赏力和得体的手段。与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一般更喜欢面面俱到,亲切友善,对个人资料掌握得毫厘不差。他们喜欢融洽的工作氛围,而且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这一点。

·判断(judgment,J)对感知(perception,P):位于量度表中判断那一端的人喜欢过一种周密安排、整洁有序的生活,他们想要调节自己的生活并掌控它。判断并不是说指点是非,而是指你喜欢做决定、一语定乾坤然后按计划执行这一事实。喜欢做决断的人通常都是一板一眼、条理分明的。他们不喜欢突然的惊喜,而想要预先的警告。他们会交流结果和成绩,喜欢谈论目的和方向。如果他们能够做好工作规划然后依计而行,他们的工作将最为出色。

位于感知那一端的人喜欢过一种变化多端、心血来潮的生活。喜欢感知的人追求的是理解生活而不是掌控生活,他们更喜欢随时张开双手去拥抱各种经历,对自己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既感到享受又信心十足。在交流当中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犹豫不决,随时变更,他们谈论的往往都是各种选择和机会。在工作上,他们同时开始太多任务而无法一一完成,尽管他们在最后期限的重压下往往在最后关头也完成了很多任务。

在她的著作《天资差异》(Gifts Differing,1989)里,迈尔斯讨论了理解每种人格类型都自有其不凡价值这一点的诸多好处。每个人的存在风格在某种特定情形中都自有其用武之地,你越是能理解这一事实,你就越能接受自己和别人,也就越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认识到每个人的人格类型都有自有其禀赋同时也能帮助你提高人际关系的技能。随着你更愿意学习在拓展自己的存在风格方面实现灵活多变,你就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和那些风格各异的人展开有意义的交往的能力。如果你想要探究出自己的人格类型,网上有很多免费资源,在本章结尾的地方我们会提供给大家。

案例分析与学生故事

南希和艾米丽是姐妹,虽然她们性格迥异,两人的关系却异常亲密,老是黏在一块儿。南希要比艾米丽小一两岁,但是两人之间的差异远非年龄不同所可概括形容。两人从小在同样的家庭中一起长大,经历过大致相同的生活,可是对这些人生经历的解读,两人好像从来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在南希和艾米丽步入青春期时,比她俩大好多岁的姐姐突然间患病离世。妈妈受不了痛失爱女的重压,患了胃溃疡,而爸爸从此精神恍惚,人们说他患了“神经衰弱症”。

这一连串事情所带来的创伤和痛苦,是南希不能承受的生活之重,她开始逃避和退缩,无论遇到大事小事都先把妈妈埋怨一通,借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忧伤。不管怎么说,要是妈妈多留心一点的话,姐姐也许就不致过早离世。要是妈妈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强一点,她就不会患上胃溃疡,爸爸也就不会得这个神经衰弱症。

相反,艾米丽好像能认识到,对姐姐的死妈妈根本无能为力。妈妈得了胃溃疡,她心里深深感到难过,她也知道爸爸神经衰弱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没能力应对丧女之痛。

两个女孩有同样的父母,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是两个人看待人生经历的方式迥然不同,而每个人看待家庭背景的不同方式又进而影响到她们的日后生活。

每次南希与男友交往时,她都要在自己的未来伴侣面前把妈妈肆意贬低一番,觉得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分享自己的痛苦让她觉得和对方拉近了距离。总之,仿佛责备抱怨他人能给自己带来心理安慰。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20年,直到有一天,她忽然间听到自己的女儿因为没考上中意的大学而把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她身上。她才意识到世事轮回,报应不爽,一时间怔在那里动弹不得。女儿的责备和抱怨痛彻她的心扉,在她一筹莫展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改变为人处世的方式。

艾米丽总是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可能厮守终身的伴侣,描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美好回忆,充满爱意地说上妈妈一堆好话。艾米丽最后结婚并有了两个孩子。有一天她听到自己的儿子告诉朋友他如何为自己的妈妈感到骄傲自豪,她不禁兴奋莫名。有时候她也不知道,她和妹妹的人生怎么会到达这样不同的境地。

□人格类型:自我评估

做一个完整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测试在你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会很有价值。但是,因为有些人可能无法选择去做这样的测试,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较为简单好用的测试模型,便于大家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自我评估。

横坐标代表从“支配/自信”到“随和/反思”这个行为的直线。你是更加友好开朗还是更为含蓄矜持?也许时机不同你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具体环境和情形——但对整体情况下你更偏向于哪种风格可能你会有很清晰的想法。那么请在横坐标线上面打个叉,代表你的自我评估结果,尽量打在中点的左右两边。即使你为人处世的方式相当平衡稳定,把这个记号放在纵坐标线的两边也会非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讨论。

下面我们来看从“以人为中心/非正式”到“以工作为中心/正式”这条直线,可以采用同样的手法来做测试。在纵坐标线上,画一个叉号代表你通常与人相处的风格。你是更倾向于以人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为中心?请记住,那条从非正式到正式的直线和你的实际打扮或衣着毫无关系。一般倾向于喜欢更为正式风格的人常常对结构、组织和计划安排更有兴趣。而非正式风格的人对于率性而为可能觉得更舒服自在,他们喜欢人际关系那不可捉摸的本质,喜欢按照一堆堆的方式来分类事物以进行组织安排。

在两条坐标轴上都做好记号以后,从每个记号的位置各画一条平行和垂直的直线,根据两条线交叉点的位置,你就可以确定你位于哪个象限以内。每种人格类型都是分别从两条人格直线一端所对应的人格特质的混合体。比如说,“激发/情绪型风格”就是“以人为中心/非正式”性格特征和“支配/自信”性格特性的混合体。

激发/情绪型(松鼠)

这种激发/情绪型(promoting/emotive style)的人一般和人打交道都是在乐观积极、快速移动的环境中进行。他们通常都喜欢激动人心的活动,带有一点启发灵感的性质。不习惯详加分析仔细研讨,他们一般在没有收集材料、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就轻易概括得出结论。他们通常都一呼百应、充满活力并风度翩翩。与人交往时他们性格开朗、态度友善,一般都爱玩爱闹,不拘礼节,喜欢和人扎堆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有些人认为松鼠型的人喜欢感情用事。因为他们本质上就有点儿夸张做作,就算他们大声自言自语也不会让人觉得矫情,但他们只会暂时性地说服自己给自己打气。他们的精力无穷和遇事兴奋也可能理解成以自我为中心。

在工作场合,松鼠型的人一般都急于取悦他人,尤其是响应他们开朗活泼的行事风格的那些人。他们矢志追随那些自己羡慕景仰的人,迫切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想象力丰富,热烈响应那些激励措施,渴望根据自己的个人贡献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一般会把自己和别人搅在一起,有时候事情做个差不多就感到满足,以便自己可以抽身去做别的事情,因为他们经常喜欢从一个任务快速换到另一个任务。尽管他们也不是一直都喜欢这样,但让他们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往往需要有章可循,这样他们才可以循序渐进并做到善始善终,虽然对他们而言这样显得不太自然。

这些人可以被看成一有机会就拼命兜售自己以及自己的各种观点的人。他们在社交上可能被人看作开朗活泼、个性很强,甚至被看作颐指气使、利用别人。但是,除了考虑别人的想法以外,他们还能意识到别人的感受并且极为体贴关心,尽量在自己的计划和活动中把别人也包括进来。他们一般对自己的感受都开诚布公,在人际交往的场合尽量去帮助别人。他们可能投靠那些他们自认为具备以上这些品质的人,以便取得名誉和地位。

松鼠型的人一般都缺乏对细节的关注,也许行进的步伐太快,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急着去做另一件事。他们也许会过于匆忙地得出结论。只要采取更加稳妥有序的方法也许就能让他们的激情更有用武之地,因为他们有可能显得粗心马虎。他们变化无常的决定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有可能求胜心太过迫切,以致一旦前进的路上遭遇挫折阻挠,他们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他们需要学习怎样与人共事,怎样通过他人来办成自己的事。

控制/指令型(熊)

控制/指令型(controlling/directive style)风格的人一般都态度积极、较有主见并且雄心万丈,给人一种信心十足的样子。他们和别人一起或者在一拨人当中常喜欢做带头大哥,喜欢运作各种事情,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一种“尽在掌控”的态度。这种人一般都意志坚强、闯劲十足,抱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随时都准备与人对质而毫无惧色。他们做决定时非常轻松,有时速度惊人,时刻保持一种时不可待的紧迫感。因为这些人可能很难表露自己感情,所以他们会给人一副公事公办的感觉,一心想到的就是办事效率。一旦别人对他们发号施令,他们就要心怀不满;他们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工作场所,熊型的人一般会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如果他们发现工作节奏太慢,就会觉得有点乏味。他们以工作为中心,有时候会因为太急于把事情办好而得罪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周围到底在发生什么,一心要做“知情人”,希望能引导小组工作的进程。如果一切情况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就会感到紧张。他们喜欢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毫不迟疑地朝着目标努力。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全部用来关注工作结果,其他人一般都会接受他们的权威和领导。

别人向熊型人格寻求的往往都是结果,而不太可能是鼓励、灵感或者支持。他们有时候可能要求苛刻,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人感到恼怒。他们在别人眼里都是有能力、有决心的人,但是有时候他们自己催得太紧,往往还批评别人无动于衷。他们很可能想先把工作做好,然后才花时间来修复人际关系。

熊型的人一般缺乏耐心,可能觉得老是纠缠在同一个问题上,耗费大量时间而得不偿失。他们可能需要增强自己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并且认识到感受、态度和逻辑的重要性。他们对于个人成功的渴望可能会限制他们与人合作实现集体目标的能力。如果他们记住与人合作有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强,记住他们的行为有时可能太过强势,那么他们的工作也许会更富成效。

支持/响应型(海豚)

支持/响应型(supportive/responsive style)风格的人一般被看成随和可亲的人,他们时时都设法将人际冲突降到最低。虽然他们对别人的要求积极响应,一般情况下他们总是会让别人居于领导地位。他们发现拒绝别人的要求太困难,因为他们总要表现得乐于助人,哪怕他们为了顾及别人的兴趣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好也在所不惜。他们那善解人意和一团和气的处世方法让他们变得毫无威胁,相处起来异常轻松。他们通常都是些与世无争的人,绝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竭力去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比较起来他们更关心的是别人的感受和他们与别人的关系,而不是逻辑和事理上的胜负。因为他们都是不张扬、不做作的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一般都显得宽容随意。

在工作环境中,海豚型的人一般都很配合,随时准备为他人效劳。他们喜欢循规蹈矩地办事,以防止与他人之间产生误解,因此,他们也会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监督。他们会尽力做好别人交代的事以取悦别人。他们喜欢别人夸赞他们事情办得好,对于上级给予他们的表扬也会努力加以回报。因为他们不喜欢伤害别人或者招人讨厌,有时候他们会保留一些令人不快的信息。他们经常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命令,而克制自己心中想要继续做那些熟门熟路的工作的愿望。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观点对他人有利,他们就会以一种丝毫不具威胁的方式把这些观点说出来。

他们很可能会被人看成追求亲密、温暖和长久关系的人。他们是很好的听众,耐心花时间与人相处帮他人排忧解难舒缓心情。对别人的表扬感恩戴德,他们可能太急于回报而不知所措,即使他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不打算听从别人意见的时候,也假装同意和赞成。他们通常对别人的感受非常敏感,小心翼翼地提防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海豚型人格一般对制订计划和确立目标没有什么兴趣,要他们做什么活动最好合理规划并详细解释给他们听。他们不惜力气去讨人欢心,但是对他们要做的工作进行开放坦诚的评价也许更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有时候更为开放和诚实的批评反而对人对己都有利。他们需要学会积极捍卫自己的观点,尽管他们那讨人喜的风格毫无疑问会给他们带来好处。

分析/周密型(猫头鹰)

分析/周密型(analytic/precisive style)风格的人面对具体情况时一般会采取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看重的往往是思想和观念,而不是感情。他们更喜欢研究分析,而不是立刻采取行动。他们显得深思熟虑,有时候甚至有点儿优柔寡断。他们那克制和谦逊的方式,在团体环境中会施加持久的影响力。他们从容不迫,不显山不露水,一般都静候他人向自己求教而不是主动向别人献策。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要先搜集大量事实和观点,然后才会慎重做出决定。虚心同他人商量好像符合他们一贯严肃和精确的风格,别人可能会把他们看作学究型的人物,一般会非常重视他们的看法。

在工作场合,猫头鹰型一般都会采取井然有序且系统完整的措施。他们注重细节并通盘考虑,通常喜欢一切事情都合乎理性并且严谨有序。他们一般都会先停下来,直到自己确信工作思路已经很清晰,然后才会坚持不懈、恪尽职守并勤勤恳恳地努力完成。井井有条的规则和程序创造出来的工作环境能让这些人有条不紊的努力显得最富成效。如果周围的环境混乱不堪且模糊不清,他们就会紧张不已,有时甚至会变得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越战越勇,他们顺其自然地移就参谋的角色,他们那稳重可靠和绝不多言的风格很可能会让别人登门求教。

猫头鹰型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认为犹疑不定,不愿意尝试风险或轻易相信人。尽管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与人打交道,别人还是会找上门来,因为他们都是良好的听众,安静,对人没有什么威胁,无须提防。他们不太喜欢去寻求个人声名,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巩固彼此间的情谊。他们通常会安静等待,直到他们完全确信自己有充足理由后才会提供观点和建议。尽管他们显得心平气和、通情达理,当压力高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也会变得脾气粗暴和独断专行。但是他们可能更喜欢避免与人产生对立和直接冲突。

猫头鹰型一般在与人相处时不能做到自然任意,所以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或者古板严谨、放不开手脚。他们有时候太热衷于分析,在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还在那里找更多的数据信息。他们有时候需要眼光开阔一点,多看看森林而不是死盯住树木,这就需要权衡所有轻重缓急,不要被细枝末节绊住了手脚。如果他们学会不要那么吹毛求疵,变得随便放松一点,那么很可能他们的效率会大大增加。

各种人格类型的例子

作为类比,我们可以考虑这些不同的人格类型代表着一家企业或公司的所有部门。假设支持/响应型(海豚)的人是行政或人事部门,激发/情绪型(松鼠)的人是广告部或公关部,控制/指令型的人(熊)是管理部或者监督部,分析/周密型的人(猫头鹰)是会计部、数据处理部或者质量控制部。哪种类型的人格你觉得可以运作这家公司?通常大家都会回答说应该是控制/指令型,但是这也不尽然。尽管这种人格类型可能擅长在某些领域呼风唤雨,从长远来看可能更有效率的往往是那些人格上极为灵活多变,能够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并且都能应付自如的人。

一家企业真正的领导人很可能是可以在不同部门间随意走动并且在每个部门说话都严丝合缝的那些人。倘若那控制/指令型的人在和支持/响应型的人(注重关系和合作)说话时只能自说自话(注重结果),那么彼此之间的交流可能马上就要中断。同样情形,如果激励,情绪型的人(注重行动)走到分析/精确型的人(喜欢深思熟虑)面前大喊“快点做出决定来”,他们也不会得到什么回应。学会去说每个团体的语言,而不是自说自话,这也是人际关系中非常有用的一招。

这种类型的推理也许在家庭环境中考虑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和家庭内部关系时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很多时候,那刻板僵化一成不变的控制/指令型的父亲有了人格各异的几个孩子以后,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会像父亲那样是控制/指令型。这父亲如果想要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亲切关爱的关系,可能就需要学习怎样用不同方式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同样情形,那些谨小慎微的孩子来到控制/指令型的国度时也需要锻炼必要的技巧,摆出一副控制/指令型的面孔,说出较为合适的语言(合乎逻辑、公事公办、以目标为中心)。家庭的本质属性以及住在同一屋檐下难免产生冲突的种种可能性,都体现出学习、欣赏并适应不同的人格类型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