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全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国海军

“德国的目标是求得这样一个地位——在那些欧洲文明范围之外的国家,在他们的人民中间,德国的影响、德国的资本、德国的商业、德国的工业和德国的聪明才智可以和其他强国在平等条件上进行竞争……”这段话出自19世纪末柏林大学历史学教授德尔布吕克所写的《为什么德国建造军舰》,字里行间反映出当时德国迫切追逐海外利益的要求。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南靠阿尔卑斯山脉,海岸线长1300公里。但德国海军不仅力量较弱,而且偏于西欧一隅,其主要任务局限于国内防御,使其活动和作战区域仅局限于北欧地区,也就是德国海军舰船通常只在自家门口打转。

19世纪末,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英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米字旗在世界各地飘扬。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统治,更多地进行掠夺,英国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建设。当时英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且有效地控制了世界贸易航道。

1889年9月,登基仅一年多的威廉二世接受英国邀请,以海军名誉元帅身份率领一支德国舰艇分队,出席了盛大的皇家阅舰式。英格兰南部怀特岛外斯皮特海德洋面浩大壮观的皇家海军战舰群,令威廉二世所挑选的“德国海军最好的战舰”相形见绌,盛大的典礼强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皇家海军的霸主气势使其羡慕不已。1895年,年轻的威廉二世公然宣布:“德国是个世界强国。”“德国的未来在海洋上。”当然,他在大言不惭地说这番话时,根本不顾及英国人已经海上称雄的这一事实。他不顾这些,开始致力于建造一支庞大的海军。他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引发的对英国的敌意,竭力推动建立一支庞大海军的计划,这一计划与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迅速扩张,引起了英国的震惊和不安。

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在海洋方面一直采取防御态势,此时的德国海军的规模,比起英、法、俄等国均要弱小得多,完全属于近海防御力量,需要依托海岸掩护,但能够有效保卫重要出海口和港口。不过,它缺乏公海航行和作战的能力,也无法威胁到其他列强的远洋交通线,对于德国的海外利益不能有效地维护和支援。1898年,俾斯麦时期的大陆政策转为了威廉二世的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国会通过了威廉二世扩充海军的政策,其中明确指出:“这种强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这无疑强烈地刺激了英国的感情。虽然德国并无意对英国发动战争,但是英国人却感受到了某种威协,并由此导致了英德关系渐为紧张。随着德国海军战略的不断调整、新型武器装备的陆续服役、海军作战实力特别是远洋作战能力的逐步增强,德国海军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军事行动中去,日耳曼战舰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当时德国的常规潜艇技术独步天下,在1913年德国就率先研制出了潜艇专用柴油机,成为常规潜艇的典范动力。德国由此一直保持着常规潜艇建造技术上的优势,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下力量。

海外贸易对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兴盛是不可或缺的,德国迅速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化强国后,海外扩张成了其通向帝国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因此其寻求殖民地的野心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扩张的欲望只会随实力的逐步膨胀而高涨,小心谨慎的发展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利益阶级的需求。威廉二世梦想使德国成为拥有广泛海外领地的世界帝国。

在德国所面临的海洋挑战中,它不可能也没有实力以夺取制海权作为主要作战目标。然而,它的主要海上敌人——英国皇家海军,虽然有着庞大且实力强悍的舰队,却又有漫长的海上航运线需要守卫(这些航运线给英国运来了其遍布于全世界各殖民地的丰富的物产),因此战时只要切断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就可能赢得一半的胜利。

作为世界海运业的绝对霸主,英国对德国的行动一直冷眼旁观。这是因为与法、俄、意大利等强国相比,德国海运业还相对弱小,难以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利益。另外德国在大力发展海运业的同时,其海军发展仍然相对保守,沿海防御的战略思想一直没改变。此时德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追求,主要通过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获得。随着工业力量的不断壮大,德国希望在每一个领域赶上或超过英国。那时,两国海军力量的较量是最明显的标志。英国不断在军舰改进上领先,而德国持续在军舰的工程、技术质量方面占据优势。威廉二世曾说:“我不把我的海军建立到和我的陆军同等水平,我决不停息。”面对这一威胁,英国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德国加强舰队建设对英国控制权所造成的威胁促使英国议会决心赶上“提尔皮茨计划”的每一步。

1890年5月起,德国先后开工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与以往的德国铁甲舰设计思路不同,该级舰突出了公海战斗的要求,将舰队海上思想放在首位,与英国划时代的“皇权”相似,是海军发展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的铁甲战列舰。就在德国海军开始走向大洋的同一时期,影响深远的“制海权理论”诞生了,并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海外扩张找到了理论依据。在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几年里,世界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一时期,德国的舰队开始壮大起来,准备与俄国、法国进行一场海上交战。这时,在如何对待英国的态度上它犹豫了:是对英国采取强硬态度呢,还是试图和解?德国有些举棋不定。1913年,英国政府建议双方在一年内停止建造军舰,但德国拒绝了这项建议。德国在海洋方面的跃跃欲试,尤其是建立至少世界第二的海军的作为,从长远看是很不明智的。威廉二世非常热爱他的海军和他的地位赋予他的这套海军制服,然而他的帝国为他所做的那个漫不经心的“世界帝国”之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德国制定的排斥英国海军的作战计划,促使英国警醒并与法俄结成了同盟,以封锁德国走向欧洲霸权的道路。

其他国家对待德国的崛起,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得失来决定的,德国的所为,从根本上打破了欧洲一百年来维持的均衡态势。考虑到德国强大的陆军已是大陆上无人能敌的现实,而德国政府又希图建立一支同样可怕的海军,这就迫使受威胁的国家联手与它抗衡。德国不断加强海军促使英国在1904年和法国达成了和平协议,这解决了两国之间的许多突出矛盾。德国于是在摩洛哥问题上挑起一场外交危机,以此作为回答并试图瓦解增进中的盎格鲁-法兰西的友谊。但这个举措使这两个国家走得更近。1907年,作为对德国政策的反应,英国又与俄国达成了和平协定,同样解决了彼此间许多突出的争端。

福克兰群岛战役中,德国轻型巡洋舰“莱比锡”号在英国装甲巡洋舰“康沃尔”号的炮火之下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