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物流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发生的五次流通革命打破了物流一直落后于生产发展的状况,物流完成了从生产主导的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呈现多样的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向。
1.5.1 物流代理(第三方物流)
物流代理(Third Party Logistics,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以及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代理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代理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代理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
狭义的物流代理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TPL),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
1.5.2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是伴随电子商务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它辅助了电子商务真正经济价值的实现,是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物流有人也理解为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其实,可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这一个概念,既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即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可以理解为“物流管理电子化”,即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的改造。因此,有人称其为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即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物流是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部分
电子商务可以用下面的等式来表示
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
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然涉及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流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和载体。
2.物流与电子商务相辅相成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的发展与物流网络的形成;而物流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向大众化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相互辅助的关系。
3.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在电子商务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都需要高效的、畅通的物流系统的支持,否则电子商务具有的优势难以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说,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支撑作用。
4.电子商务可以对物流网络进行实时控制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行方向,还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物流实际运作当中,网络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对物流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5.电子商务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
物流技术主要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物流技术水平是实现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建立一个适合电子商务运作的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对提高物流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1.5.3 绿色物流
1.绿色物流的定义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绿色物流是指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绿色物流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
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绿色物流主要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来改进物流体系,既考虑了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考虑了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绿色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需求主体和绿色供给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有效、快速地实现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
绿色物流是以经济学一般原理为基础,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评估的基础上的物流科学发展观。
2.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约资源
集约资源是绿色物流的本质内容,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绿色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源消耗;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运输易燃物、易爆物、化学品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可能引起的爆炸、泄漏等事故,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施联合运输,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评价运输者的环境绩效,有专门运输企业使用专门运输工具负责危险品的运输,并制定应急保护措施;注重对运输车辆的养护,使用清洁燃料,减少能耗及尾气排放。
3)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一方面要求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要求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例如,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应设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是实现绿色储存的重要途径,例如,气幕隔潮、气调贮藏和塑料薄膜封闭等技术。
4)绿色包装
包装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绿色包装可以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包装是商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问题,例如,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随地遗弃引起的。所以,绿色包装是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其特点是使用材料最省,造成废弃物最少,节约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包装材料可自然降解,并且降解周期短;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态无害。
5)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然后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后形成的物品流动活动。
6)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知识窗
非绿色物流因素
运输方面:大量能耗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输送的物品对环境造成损害。
储存方面:化学产品对周边会造成污染;保管不当,爆炸和泄漏。
装卸搬运方面:商品损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其他方面:过大包装、过分包装、包装废弃物处理、包装物难以回收再利用;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废水、垃圾等。
1.5.4 全球化物流
国际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成功经营不断扩大了规模,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着眼点放在全球,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发展,这也就促使更多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这些跨国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基地和供应源,安排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采集、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因此,全球化物流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的社会里,物流也必须是全球化的,并趋向无国界。但是,当一个企业服务于全球化市场时,物流系统会变得更昂贵、更复杂,结果导致前量时间延长和库存水平上升。因而,企业在实施全球化物流时必须处理好集中化与分散化物流的关系,否则将无法确立全球化的竞争优势。从当今全球化物流的实践看,全球化物流出现了三种形式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采购和生产
全球化的生产企业大多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零部件来源,并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化分销的物流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资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有的物流网络,并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方法。
许多知名跨国企业都采用了全球采购和生产的方式,在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建设制造厂,并将最终产品所需的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分布于全球,标准化的零部件在企业总部进行组装,最后再运往全球全地。
2.生产企业与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步全球化
随着生产企业的全球化,其完善的第三方物流网络也被带入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主要客户(工商企业)的发展战略,安排企业的发展战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则有助于推动全球化物流的协同发展。
3.国际运输企业之间的结盟
为了充分应对全球化,国际运输企业之间开始形成一种覆盖多种航线,相互之间以资源、经营的互补为纽带,形成面向长远利益的战略联盟。这样不仅使全球物流更便捷地运行,还使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设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例如,起始于1997年,目前仍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国际航空业的大联盟,正是全球化经营的一种形式。
小阅读一
2020年中国绿色快递将超五成
网购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带动着快递业迅猛发展。中国国家邮政局预计,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将完成490亿件,同比增长22.2%;快递业务收入达到5950亿元,同比增长20.2%。按2016年末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13.8亿人口计算,人均快递量达35件。
包裹量呈井喷增长的同时,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令人担忧。根据菜鸟网络数据,2016年中国快递数量超过300亿件,其中使用120亿个塑料袋、144亿个包装箱、247亿米封箱胶带,这些胶带可绕地球赤道600多圈。
近年来,针对快递包装处理问题,加快构建绿色快递、绿色物流,国家制定了各方面的政策。从绿色节能,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再到回收利用,快递包装绿色环保化的法律标配逐渐齐全。
据了解,2017年,全国快递电子运单占比已达80%。相比传统快递运单,电子运单用纸量减少70%以上。胶带正在变薄变窄且用量减少,单个快件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1/3。
中通、韵达、菜鸟等快递企业加大力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如菜鸟网络联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20个“绿仓”,从“绿仓”发出的包裹,将使用免胶带快递箱和100%可生物降解快递袋;京东则推出可循环抽绳包装袋;苏宁在13个城市试点投放共5万个共享快递盒;中通、韵达等企业推出了绿色可循环使用帆布袋,一条帆布袋可重复使用4~6个月,平均下来,一条帆布袋的使用率是以往单条编织袋的100倍;2017年“双11”,蜜芽物流仓库里首次采用拉链纸箱作为商品包装,不仅节省至少60%的包装材料,也使包装效率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快递协会还将联合几十家快递和包装企业、行业组织和电商平台共同成立的快递绿色包装联盟。联盟将在研究推广科技环保包装材料、快递包装物料的循环利用、快件包装简便化等方面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发展。
未来绿色快递的科技创新趋势在于ABC,即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一套系统的研发、深入和运用将直接作用于整个绿色快递行业。
“2017年是绿色快递持续推进的一年,到2020年中国的快递业包装物绿色程度要达到50%。”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快递、物流、商业分属不同的行业,真正实现“绿色快递”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甚至通过立法来出台国家标准。
2018年5月,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指出:促进行业绿色发展,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催化、市场呼声的高涨以及技术的成熟,绿色快递已进入加速推广期。
资料来源:江楚雅.长江商报[EB/OL].(2018-10-16)[2019-06-05].http://news.chinawutong.com/wlzx/wlzx/wlkx/201810/56572.html.
小阅读二
2018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全球物流行业发展状况
物流服务是指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其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现代物流是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对社会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快速、准确和低成本转移的全过程,获取物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
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包括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地面运输(公路和铁路系统提供的物流)、快递及包裹、货运代理、第四方物流、分销公司在内的庞大体系。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位列其次,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流业仍将快速发展。目前,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基础物流、综合物流逐渐向供应链管理发展。供应链概念是传统物移理念的升级,将物流划为供应链的一部分,综合考虑整体供应链条的效率和成本。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渗透至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供应链管理属于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从物流合作上升到战略合作高度。物流企业从基础服务的提供逐渐转变为供应链方案的整合与优化,在利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2.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十几年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尚处于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首先,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其次,物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以“互联网+”带动的物流新业态增长较快;最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逐渐下降,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一直远高于发达国家,2016年,我国该比例为14.9%,美国、日本、德国均不到10%,因此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2010—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125.4万亿元攀升至252.8万亿元,实现10.5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社会物流需求总体呈增长态势。
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从构成上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3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产品物流总额3.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1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改进,物流市场环境不断转好。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实现了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管理,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消耗。现代物流行业兼并收购趋势明显,行业整合加速。自2005年开始,中国物流行业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国家政策刺激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的三重因素影响,企业并购热潮不断,成为物流产业增长的新驱动力。2015年以来,各类资本不断挖掘物流企业的投资机会。2015年1月3日至12月9日,中国物流行业公开融资58起,大部分是新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同时物流企业也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和协同化运作。2015年,四大航运央企启动重组,预示着市场向强势企业进一步集中,物流行业的集中程度将逐渐增加。物流行业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逐渐与制造业建立深度合作。物流企业从最初只承担简单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销售阶段,并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优化了企业各阶段的产销决策,使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更多物流企业向提供供应链服务方向延伸发展。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发布,2018年4月8日.
本章小结
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逐渐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本章介绍现代流通的内容,物流概念的产生过程,物流在经济中的作用,详细介绍物流的概念和作用、分类与特征,以及物流相关的概念与学说,并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以及物流趋势进行了解析。
关键术语
流通 物流 商流 物流管理 物流代理
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物流中“二律背反”的特性是指( )两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A.物流服务与成本
B.物流数量与服务
C.物流结构与成本
D.物流数量与结构
2.1962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从而使企业物流受到了发达国家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的是( )。
A.西泽修
B.麦格雷戈
C.德鲁克
D.哈默尔
3.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在淡季生产储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 )。
A.所有权间隔
B.场所间隔
C.时间间隔
D.使用权间隔
4.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 )。
A.保护环境
B.节约资源
C.保持生态平衡
D.可持续发展
5.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 )承接这些业务,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A.第三方物流企业
B.运输企业
C.仓储企业
D.社会其他企业
6.宏观物流包括( )。
A.社会物流
B.国民经济物流
C.国际物流
D.以上都是
7.下列选项中,( )与物流业相关。
A.军事领域
B.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
D.无形资产领域
8.物流合理化的要求是( )。
A.通过高成本实现高水平服务
B.通过低水平服务节省成本
C.以尽可能低的总成本达到既定的服务水平
D.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水平的服务
二、简答题
1.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2.商流与物流有什么关系?
3.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有哪些?
4.物流合理化的目标包括什么?
5.解释“第三利润源泉”的含义。
6.解释物流系统中典型的“效益背反”。
7.什么是绿色物流,快递企业如何实现绿色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