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材料设计与应用](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87/32011987/b_32011987.jpg)
第二节 内衣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内衣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能正确把握内衣材料的发展趋向及现代内衣设计潮流,以适应目前或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有必要对内衣材料的发展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行剖析,以更好地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为设计服务。
一、崇尚绿色环保,回归自然
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在充斥着工业理性的社会生活中,“绿色消费,健康保障”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法国思想家卢梭最早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21世纪以来,它一直是现代内衣款式、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今,内衣的美丽造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欲望,内衣材料本身的健康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面料成分的构成及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物理性能和材料本身的卫生环保逐渐成为关注点。例如,受到消费者青睐的新型环保材料Tencel(天丝),是一种纤维素纤维,采用溶剂纺丝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良好的水洗尺寸稳定性(缩水率仅为2%)、较高的吸湿性,它有着棉织物的舒适性、涤纶的强度、毛织物的豪华美感和真丝的独特触感及柔软垂坠感,无论在干或湿的状态下,均极具韧性。此外,近年来出现的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牛奶纤维和木桨纤维等“后现代”可再生环保纤维以及“彩棉”内衣的热销与火爆,足以证明人们对材料的绿色环保性的关注和认可,因为它们完全符合人们对“生态”、“时尚”的要求,同时,它的兴起也为内衣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二、倡导美与健康同在
现代女性不仅希望利用内衣塑造身体的曲线,同时也期望内衣能够对促进身体机能有所帮助,以达到美与健康同在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内衣材质的耐久性和牢固性已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人们对内衣的关注已转向不断提升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需求,如保健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就为内衣消费的这一趋势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天地。
针对目前纳米产品所具有的抗菌防臭、远红外保暖、防紫外线、防辐射、负离子保健等功能,科学研究者将具有某项功能的纳米材料经二次加工后再与化学纤维母粒共混纺纱,使纳米材料与纺织纤维融为一体,这样不但不会改变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还使合成纤维具备了相应的保健功能。例如,某内衣品牌利用纳米技术萃取浓缩的负离子面料制成内衣,推出了健康概念产品——纳米负离子文胸,该产品穿着安全、健康,特别是由负离子纤维产生的负离子数目很高,让穿着者感觉像在深山森林中呼吸新鲜空气一般,对身体健康与精神恢复具有良好效果。当然,也有采用新型纺织技术将具有不同药用功能的纤维织造在内衣材料内,或提取某些微量元素、中药有效成分加入合成纤维,使女性在穿着过程中通过人体呼吸起伏加以一定的按摩辅助药物渗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预防某些疾病以达到保健作用。再如,市场上推出的“芦荟”文胸,是将含有芦荟成分的胶囊分散成糊状,加入混合黏合剂,通过复合加工将其压入面料纤维中,以此材料加工成文胸。此种微型胶囊的微型储藏器可以使其成分避免蒸发、氧化、污染等物化反应发生,经过摩擦或揉搓使胶囊破裂才会将功能释放出来从而被人体吸收,含此药物的文胸具有滋养肌肤、促进氧化等功能。
由于面料科技的不断创新,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将能有效应用于内衣设计当中,从而加速实现内衣的功能化、健康化,使内衣朝着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三、高性能内衣材料的开发
内衣材料向科技化、功能化和智能化发展,是今后内衣材料开发的趋势之一。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创新材料的内衣也悄然面世,材料本身已经突破了织造物的束缚,具有创新的非织造物登上了材料史的舞台,新型整理技术和功能性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今,高科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已经作为现代面料的开发手段被广泛应用。例如,保暖内衣材料中的色拉姆,是腈纶纤维与远红外陶瓷微粒构成的远红外线放射纤维,它作为一种发热素材,可将身体散发的体温能量转变成远红外线从多方向重新放射,再结合起绒工艺,使面料达到更好的保暖效果,而且色拉姆面料手感柔软,容易打理,极富弹性。
具有智能检测系统的内衣材料是实现内衣智能化的前提。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摩尔”就是将量子能量以全息信息的形式储存于纺织纤维中,从而产生具有记忆性和程式性的智能生物纺织面料,它可以自动检测女性的三围信息;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新型材料有由微电子技术与内衣材料相结合组成的另一种智能纤维,它利用微型传感器采集人体温度、湿度与环境变化等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自动加以调节,特别是对处于不同生理周期的女性烦躁不安等心理的调节,以此满足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这是一种具有智能监测系统的内衣材料,这些都为内衣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我国内衣品牌“婷美”也成功研制出了“芯动”智能修形内衣,它集美体修形与震脂、移脂、燃脂、碎脂、排脂于一体,首次实现了智能控制、智能传导、智能溶脂、智能按摩、智能调整、智能定型等功能,其科技含量已具有世界顶级水平。
除此之外,让内衣能够帮助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或身体病变的预防治疗也将成为可能。目前,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高科技织物制成的智能内衣,可实时监测穿着者的心跳等体能数据;德国正在研究开发的电子文胸和电子内衣裤可以监测人体的生命体征,必要的时候,还能自动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如今,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60%~70%的患者接受了残留于乳房组织内癌细胞的放射治疗,这种放射治疗对患者的皮肤会产生一些影响,如发红、表皮浮动、剥落、膨胀而使伤口扩大等,同时治疗也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如穿戴普通文胸会有不适感等。德国研究者为此特别开发了适合于经过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穿戴的文胸,著名的纤维研究所Hohenstein(海恩斯坦)与AmoenaMedizin-Orthopaedie Fecknik公司共同开发了高感度乳腺癌患者专用文胸,它具有缓和患者经放射线治疗后皮肤过敏的症状。通过立体扫描患者得到其身体数据,设计了缝孔等,并通过解析纤维素材的吸汗性和皮肤反应等,完成可抑制皮肤发炎的皮肤炎症治愈方案。
由此可见,将高科技传感装置“织”进纤维里,把内衣从传统设计模式引入到一种新的科技文化机制,在高新科技平台的基础上内衣的市场前景更为乐观、更为广阔。
四、追求内衣材料的设计附加值
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呈现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内衣作为着装形态的时尚化特征早已纳入到人们消费时的选择范围。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服装市场同质化影响下的内衣市场克隆现象严重影响了内衣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内衣视觉、概念的创新就成为内衣企业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内衣产品设计中,单纯地在内衣造型(款式、色彩、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内衣材料的再造和重组逐渐成为内衣设计新的突破,也成为增加内衣设计附加值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内衣材料外观再设计以设计需要为前提,以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标,在已存在的材料基础上,根据设计主题的需要,依据材料的特性,对其施以某种特殊工艺处理。内衣材料外观再设计可以改变材料固有的外观形态,实现将原先大众的、单一的外观形式改变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抽象的肌理纹样、立体化的外观形态等,从而赋予材料本身新的外观形象,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律动感、立体感、浮雕感的新型的材料形式,以增添内衣的设计感。作为中国原创品牌的“爱慕”在2014年举办的“北京时装之都10周年·爱慕之夜”发布会上,以“青花瓷”“敦煌”“中国红”三个主题倾力演绎传统在现代内衣上的唯美表现。此发布会选料中西合璧,有传统丝绸,有中式纹样的欧洲刺绣,以蓝白青花、金色敦煌、红色为主色调,面料设计上采用刺绣、印花、镶珠、面料堆积等设计手法,加之精湛的缝纫和手工,为时尚界带来了中国诗画之美。因此,极大程度地拓展材料的运用范围,在设计中对材料外观进行开发和创造,可以使面料外观特征多样化,也是有效提高设计附加值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