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灯
一·起源与发展
相传尧、舜、禹时代,人世间天灾人祸不断,妖魔鬼怪甚多,人们在水深火热、瘟疫肆虐的条件下艰难地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穷人死于非命。一天,治理人间的伏羲老祖在南天门外碰见瘟疫童儿行踪鬼祟,就问他去哪里、干什么。瘟疫童儿回答得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了几句便想离去。伏羲老祖发现不对,便暗中跟随,见瘟疫童儿照例向凡间放出无数瘟魔,急忙大吼一声:“瘟疫童儿哪里走?”便把手中的金龙拐杖往空中一抛,一霎间,天昏地暗,金龙拐杖在空中翻过几个跟头,便变成一条巨龙,张开血盆大口与瘟疫童儿大战七天七夜,最终吃尽凡间的瘟魔,避免了人间将遭受的又一场灾难。
后来,人们为了来年百事称心如意,便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各村各家都扎龙灯耍上七天,好让龙神收尽人间的瘟魔,还地方清净。
自伏羲老祖战胜瘟疫童儿以后,人们便于元宵佳节期间,用麦或谷草扎成七个或九个小草把,由七人或九人用一木棍顶上,沿村挨户耍。若干年后,人们又用白土布或头巾把各个草把连接起来,龙头由两个草把交叉扎成,似龙张开大嘴。到了嘉庆年间,人们便用篾、纸、麻、糨等原料来扎龙,把篾编成背篼形,龙头扎成活龙形,再用白布把每节连起,加以彩画装饰,似活龙再生,同时配上打击乐,另外加一个耍宝的人(七节龙则八人,九节龙则十人)。再过若干年,龙灯又分支为火龙与彩龙,火龙为七节或九节,彩龙为五节。火龙每节内装有灯,头内装两支灯;彩龙因为在白天耍,所以不需要灯。
火龙内的灯,即腊辫子,其做法是:用牛皮纸搓成圆条,长度自定,把小竹块从中间破开,将纸条放入裂口处,从上至下左右往返套在竹片上,然后放在沸腾的清油里炸黄,再放到硫黄和松香的混合粉中拌匀,拿出便可用之,不易熄灭,但现代很多地方已采用电筒灯泡代之。腊辫子形状如图1-1所示。无论是龙灯还是其他灯,到正月十五日晚都要倒灯,传说这时龙神已经把瘟魔收完,并将其装在灯肚中,必须把灯上糊的纸撕下来烧掉,才等于把瘟魔彻底消灭,来年又重新扎。这就是正月十五倒灯、烧灯的缘故。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