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效应:数据驱动的企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4年,即使再不食人间烟火的企业家,即使再固若金汤的行业,也会感受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脉搏。从娱乐、购物、理财到营销、生产、协作,互联网的渗透由消费端过渡到生产端,消费互联网声波未平,产业互联网浪潮又起。中国商界的“剧本”悄然改变,传统行业的主角地位被互联网所撼动,很多中国企业家被“互联网焦虑”所困扰,原来所熟悉的“路标”不见了,企业运营方式、竞争规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时下被热炒的互联网思维于传统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变革体现为: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从交易思维向运营思维的转变。然而在诸多互联网思维花样演绎的背后,数据驱动是本质和灵魂,企业如果想进行互联网转型、真正落地互联网思维,就一定要思考数据战略,数据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型动力源,数据分析系统是企业腾飞的动力系统,决定了企业运行的速度与高度。

通过对亚马逊、ZARA、红领服饰、尚品宅配等百余个企业案例的剖析,我们总结出了企业数据化转型中的“数据飞轮”理论:企业数据驱动过程像是在推动一个巨大的轮子,初始启动非常艰难,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推动,飞轮开始旋转很慢,但会越来越快,飞轮快速旋转时,只要一点点推动,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大数据的“飞轮效应”。通过构建数据飞轮,亚马逊能够在8分钟内解决客户退货问题,红领服饰能够在7个工作日完成西服定制,ZARA可以做出更精确的生产和销售决定,尚品宅配完成了O2O布局和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互联网时代,传统线性价值链向环形价值链转变,即由“价值链”到“价值环”,价值环以客户为核心,围绕客户形成战略层、业务层、组织层三个层次。数据飞轮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嬗变,改变了客户、产品、基础设施、盈利模式四个模块的运营重点:(1)客户模块:注重客户到粉丝的转变,在移动互联时代,渠道关系一体化。传统的渠道商和中间商被逐渐弱化,甚至消失,由客户直接连接品牌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2)产品模块:创新从注重渠道到更注重提升产品价值。非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越来越重要,产品的价值中,信息部分的价值会越来越高。(3)基础设施模块:内外部资源平台化是发展趋势。(4)盈利模式模块:核心是协调成本结构与收入来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设计免费服务与增值服务,并确定交易与营收的方式。

在数据时代,判断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这个企业的运行是不是形成了“数据飞轮”,即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是不是有数据的支撑。“数据飞轮”这个词将成为检验企业运营水平的标配,只有形成飞轮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能够真正支撑和驱动业务发展的数据财富,才能够推动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增长。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吕本富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编著,吕本富教授提出了“数据飞轮”的整体思想,并统筹规划整体框架和确认了全部内容;刘颖博士创作了数据飞轮主要运行模式;博士研究生王吉元编写了数据飞轮中的客户变化和数据源建设部分;博士研究生李晓炫编写了数据驱动企业运营方式和数据飞轮中的交易和营收部分;硕士研究生储婷编写了数据飞轮中的渠道和产品部分;硕士研究生刘超群编写了数据飞轮中的平台和合作伙伴部分。本书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D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2115、70972104、7117219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3021)的支持。

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孟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纪昌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思想贡献。

感谢曹开彬、毛江华、王淋、郑雨林、刘九如,感谢他们参与讨论或贡献思想,才使本书更上一层楼。感谢刘皎等编辑出版团队的高效工作。

感谢为本书作序的企业家王文京、张代理、李连柱,他们对“数据飞轮”的认可,使我们感到欣慰和骄傲。

当然要感谢各位读者,本书不足和不完善依然存在,感谢你们的包涵,感谢你们的阅读。

吕本富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