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
一、什么是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统联系和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以把握系统整体并促进其良性循环发展。
系统论源于对生物机体的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兰斐就对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生物机体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组织、整体和系统,而过去的生物学研究却经常错误地认为生物机体只是“简单相加”“机械凑合”和“被动反应”的形式。这种机械论不足以解决生物学中的理论问题,也不足以解决由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实践问题。其原因是它不注意生物整体各部分间的关系,把生物的各部分和各过程割裂开来进行研究,所以,不能完整地描述生物现象,做出正确的结论。为了批判机械论的错误观点,贝塔兰斐把哲学中的协调、联系、秩序和目的性等概念用于有机体的研究,并提出了系统论的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一)系统观点
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1)客体。它是系统的部分、要素和变量,可能“具体”或“抽象”或两者兼具,依据系统的性质而定。比如人的思维系统是抽象的,生理系统是具体的,而社会系统则是两者兼具。
(2)系统具有其属性。即系统和其客体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3)系统中的客体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是系统非常突出的区别性特征。
(4)系统具有一个环境。系统不存在于真空里,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我们把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其构成因素分别为:
客体——家庭成员。
属性——父、母、兄、妹的身份特性和性格特征。
关系——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成状况,它们有可能是血缘的、亲情的、经济的或道义上的。
环境——家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系统最重要的识别指标就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差异。
所谓封闭系统,是指不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它的活动趋向是内部的混乱、解体和死亡。开放系统则从其所处的环境中接受物质的能量,又把物质和能量传向环境。前者没有维持生命的特性,常见于自然体系,例如星球;后者以生命和生长为方向,如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体系。
(二)等级观点
贝塔兰斐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按严格的等级和层次组织起来的,正如阿瑟·凯斯特勒(Arthur Koestler)(《正午的黑暗》, 1941)所描述的杰纳斯效应:
一个等级体系的成员就像罗马之神杰纳斯一样,都有两张脸,望着两个对立的方向:对着底下层次的脸是一个自我包容的完整的整体,是一张主人的脸;而仰望着顶峰的脸则是一个从属部分,犹如一张奴仆的脸。
(三)动态观点
即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一个开放的、活的系统。任何开放的、活的系统都和周围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基于这些认识,贝塔兰斐认为,完全有可能寻求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世界上的各种关系。1937年,贝塔兰斐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新思想,但却遭到生物界权威们的责难,其论文也未能发表。1945年3月,该文在《德国哲学周刊》上公开发表,但由于战争的原因,仍未被人知晓。直到1947—1948年,他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问题时,系统理论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贝塔兰斐又与经济学家博尔丁、生物数学家拉波特合作,试图将一般系统理论进一步扩展,形成一种包括一切与系统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如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决策论、网络理论、管理理论等新的学科,并将其统称为系统论。1968年3月,贝塔兰斐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亚尔塔特大学出版了《普通系统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系统论思想。他在书中写道,系统论“远远超出了技术课题和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重新定向成了科学领域总的必然趋势,贯穿所有学科,最后到哲学”。1972年,在他逝世的这一年又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试图对“一般系统论”重新下定义。同时指出,“一般系统论”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科学范畴,广泛地应用到数学、技术、哲学等各个研究领域中去。
二、系统的特征
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系统都具有一些并不是相互分开,而是有相互界定作用的共同特征。
(一)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系统思想认为,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其功能是“整体大于其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系统”概念与物理累积性的观点对立。比如一箱石子可以从物理积累性角度被看作一个整体,但它只是一种没有相互作用的部分之集合。而系统则是部分之间的力量或相互作用的产物。斯蒂文·李特约翰为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比如公共汽车站上排队的一群人算不上一个系统,但坐在桌边讨论问题的一群人就肯定是个系统了。
一个系统就是由其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分开来理解的整体。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相互依存和制约,这一互相依存性形成了系统中的组织。如家庭中每一成员的行为都不是完全独立、自由或任意的,而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
互相依存性是系统突出的区别性特征,它作为一种变量因素对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研究人员考察一个系统时,必须考虑这些变量。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种种形式被称为相关关系。在一种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且相关关系很少是纯粹的或完美的,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有的联系比较紧密,有的则比较脆弱,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变量相互产生联系,其影响的程度是不均衡的。
例如,在家庭中,青少年的反抗(因变量)通过三个自变量——父母的专制态度、同龄群体的力量强弱以及年龄——得出预测。传统的观点认为,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反抗导致专制,或者因专制导致反抗。然而在系统中,因果关系常常是双向的:因变量与自变量组是相互作用并有强弱差异的,即自变量组可以激起或强化因变量,同时因变量也会影响和制约自变量的作用。
(二)等级制
我们先来看看阿瑟·凯斯特勒讲述的“钟表匠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瑞士钟表匠,一个叫比奥斯,一个叫梅克豪斯,他们制作的手表精致而又价格昂贵。尽管一开始市场对他俩制作的表都有同样的需求,但一段时间后比奥斯发了财,而梅克豪斯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最后,他不得不关了自己的店,到比奥斯的店里当一名技工。城里的人们为此争论了好长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直到其中原委被泄露了出来,大家才觉得事情是如此简单而又令人惊讶。
原来,他们制作的钟表都由一千多个部件组成,但是他们两人的组装方法却不同。梅克豪斯是把部件一个一个给装起来的,就像用彩色小石子拼成马赛克地板一样。于是每当有人来打扰,他便把手中正在装配的手表放下,表又散成一个个部件,过后他又得从头开始。而比奥斯却想出了另一种装配方法,他先把十个部件装在一起,每十个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十个这样的单元再组装成更大一些的子系统,而十个这样的子系统就可以装成一个完整的手表了。
现在,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用数学方法算出,如果一个手表由1000个部件组成,如果每装配100个部件便有人来打扰一次,那么梅克豪斯就要比比奥斯多花100倍的时间才能装好一块表。有人计算,即使把地球生命的全部时间都用上,都来不及造出一个阿米巴——除非他(梅克豪斯)改用比奥斯的方法,分级进行,从较简单的分组装配到更复杂的装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另一个更高层级系统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更低层级系统的统摄整体。系统的复杂性随所属层级的增加而逐步增加,或随系统统摄的层级减少而递减。一个特定系统所属的更大系统叫“超系统”,一个系统内更小的系统叫子系统(如图2-1所示)。
(三)自我调控性
系统大多被看成是具有目标的有机体。一个系统的活动受到其目标的控制,且系统可以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调节以达到目标。这使得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根据指导方向行动,必须在反馈的基础上适应环境。比如家庭,它可以依靠某一居支配地位的成员做出决策和给予指向,同时监督成员行为,如有违反家规(反馈)的动向,会及时采取控制行动;也可以采取分工的控制方式,允许每个成员对某些决策拥有控制权。
图2-1 系统等级模式
(四)相互作用机制
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一定是开放的,并与所生存的内外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不仅需要接受来自外部的有机能量,同时也在向外释放自己的物质和能量,使每一层级的系统之间、所属的不同层级系统之间产生有序的良性的互动。一旦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失衡或无序乱动,系统的结构就会受到破坏甚至解体。例如一家媒介机构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媒体产品在传媒产业链与消费市场中的关系,以应付来自作家、记者、编辑、制作商、推广商、经销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对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五)平衡性
有时称“稳定”,即自我维持。如果系统要保持生存,它的一个任务就是维持平衡。系统必须能探测出自己何时处于不正常状态,并做出调整以回到轨道上来。系统对变化和变异只是有限度的容忍,否则就难以维持自己,导致系统垮掉。比如在家庭系统中,父母要求孩子行为规矩的唠叨,危机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仍在企图和好等,都是为了求得自身的稳定,而家庭成员的稳定又是家这个系统得以维持的保证。
(六)适应性
系统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它必须具备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适应性,这就可能与系统为了生存而必须保持平衡产生矛盾。因此,一个先进的系统有时必须在发展结构上做出改变以适应生存环境;而面对相应的“失衡”状态有能够“重组”自己、迎接新挑战的能力。这种系统变化的专业术语叫“生态发展”。
值得记住的是,一个系统目标的达成,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起点去实现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殊途同归”效应。
三、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一)信息方法
系统论用信息论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得、传递、加工、处理、变换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运动的过程。
(二)反馈方法
反馈在控制系统中指把信息输出以后,又把其作用效果返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反馈包括有既定目标的行动、对行动所发生的效果的了解和对目标所发生的行动效果与既定目标的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是效果和目标相一致,说明目标已达到,控制过程便告完成;如果和目标不一致,就需要调整。这种用目标所发生的行动效果来调整系统活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法,称为反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和调节系统的活动,对进行系统决策有重要意义。
(三)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在系统与系统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一般要遵守整体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为多角度地思考和处理复杂系统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系统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系统原理应用于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954年,美国成立“一般系统学会”,并出版《一般系统》(年鉴)。1972年,贝塔兰斐去世后,美国哲学家拉兹洛等继续推行系统运动并出版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