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街子
街子,方言中对市场、市集的称呼。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记载:“市井谓之街子,午前聚集,抵暮而罢。”“街子”之名,见于多地,如四川武胜县街子镇、四川绵阳市街子镇、甘肃天水市街子乡、青海循化县街子镇、江西奉新县街子村、贵州思南县街子村、云南普洱市街子村,等等。崇州市街子镇东部约10千米处的都江堰市柳街镇,旧时名字就叫“柳街子”。另崇州锦江乡还有一名叫“茨街子”的村落。“街”,《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四通道”,古来指两旁建有房屋、设有商户的道路。《后汉书·董卓传》中记载:“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崇州街子场,即由明末清初时的乡间小街市演变而来。
崇州街子场一带,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是人类聚居地。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场北芒城村发掘出古城遗址,遗址中发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双重城圈的城垣,遗址堆积层厚,出土物包括喇叭口高领罐、绳纹花边罐、圈足尊、宽折沿平底尊、壶等,其中的三孔石钺,选材优良、加工精细,被认为是当时的礼器。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宝墩文化”时期的城址。“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衔接,为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蜀地文化,即古蜀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以说,街子场一带也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
发源于青城山南麓斗篷口和熊耳山深谷的味江,迂回曲折于千峰万壑之中,过街子场一路南下汇入西河。关于味江名称的来历,清嘉庆《重修崇庆州志》载:“味江在州西北三十里,源出雪山。昔蜀王征西藩,有野人献壶浆,王投江中,令三军共饮,俱醉。故名。”另有一说,清《槐轩杂著》记载:“唐安(崇州古名,今江源处——作者注)之西北有水曰味泉,冽而甘,明藩以之酿酒。”
蜿蜒绵亘,层峦叠嶂,川西龙门山南侧为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历史上青城山味江流域一带为内地汉族与边地藏族、羌族民众贸易往来和文化融汇的地方。早在隋唐时期,今街子场处就形成了草市,内地的食盐、红糖、茶叶、粮食、布匹、丝织、铁器、铜器等,从这里转入藏羌地区;藏羌地区的牛、羊、马、药材,以及其他各类山货等,从这里转至成都平原各地。宋时,“茶马互易”十分兴盛,由此也带动了这一带山茶种植业的迅猛发展。明代,官家在此拥有大片茶山,设立了贡茶监制机构。与此同时,这一带山地也成为林木开发与薪炭生产的集中地。
西接吐蕃,北达陇坻,这里为形势要冲之地,五代前蜀时析青城县在此置永康军。随着来往人口和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物资交易的频繁,五代后蜀时于此建制设横渠镇,时隶青城县。五代时期,过境征税更加苛刻,据民国《崇庆县志》载,后蜀广政十二年(949年),“割晋原郭信等八乡入横渠镇,置征税院”。在此设征税院似能进一步说明横渠镇当时商贸的繁盛状况。广政十六年(953年),横渠镇升为永康县,时辖8个乡。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永康县入崇庆州,此处改设四界镇。“四界”,为佛教用语,即地、水、火、风。此地取名“四界”,既有万物俱全之意,也表达境域四临各县。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称帝蜀中的明玉珍复置永康县。明时,省永康县袭用旧称仍置四界镇。明末,遭受兵燹之厄的四界镇破败不堪、野荒民散,至清初战乱结束时,场上仅余一条沿江小街与数户居民。各方移民来此后,称这条小街为“河街子”,也称之为“街子”,街子之称由此沿袭了下来。
聚人聚气,渐兴渐盛,街子草市很快就得到恢复并形成规模。清康熙晚期,设街子场,时由崇庆州与灌县分治,上场由灌县辖管,下场由崇庆州辖管。为便于户籍管理与缉拿贼寇,街子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时划属崇庆州分州(今怀远)辖管;清晚时,街子场为怀远镇下辖乡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街子联保,后改设为乡。1991年,街子设镇。
层峦耸翠,山水奇美,街子场旁边的翠围山被称为“仙山”,自古以来为僧道修炼的绝佳之处。宋《方舆览胜》中记载有:“翠围山在永康县西八里,上有院,前有绳桥,乃古王仙柯烧丹之处。”唐末道士张令问,自号“天国山人”,在此“放意林泉,长于诗什”。张令问曾赠诗于官至户部侍郎的杜光庭,诗曰:“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清昼眠。”旧时翠围山中大小庙观,不计其数,至今仍是善男信女之朝拜圣地,香火不绝。
街子一带也是高士遁形远世、探幽索胜和修心养性的佳地。在此隐居修行者中,晚唐诗人、曾任青城县令的唐求可谓是文采风流,名声远传。元《唐才子传》中记载:唐求“放旷疏逸,出处悠然,人多不识。酷耽吟调,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寄情诗酒,以诗言志,进士出身的唐求不为五斗折腰,退隐山中咏诗为乐,其诗作风格清新、朴实自然。传唐求经常将诗稿捻作一团,丢入木瓢中,后来卧病时,将木瓢投入锦江,“瓢泛至新渠,有识者见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扁舟接之,得诗数十篇”。于是后人将唐求称为“一瓢诗人”。唐求的诗仅35首半留存了下来并在《全唐诗》中自成一卷。这里辑录唐求《题郑处士隐居》诗一首,与读者共赏:“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清道光年间,街子上场御龙桥旁的唐求故居遗址上建了“唐公祠”,祠内有唐求塑像,门首石匾上刻有“唐诗人唐求故里”七个大字,匾后有联曰:“摩天黄鹤飞将去;入市青牛几日回。”
诗礼传家,种学绩文,街子这里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清晚民初的罗元黼[fǔ],当为众多俊秀中积厚成器、享誉邦邑之大家。罗元黼,清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于街子场,幼时聪慧伶俐,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优贡(清时在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文行俱优者数名,贡入京师国子监,称为优贡生),先后在四川岳池、丰都等地任县学教谕。清末,罗元黼受聘任“成都尊经书院”学堂舍监,后又担任“四川存古学堂”教习并以学监之职主持书局,校刻蜀中文献,注疏经史要籍。“四川存古学堂”后更名为“四川国学院”,罗元黼与书家谢无量、经学家廖平等国学大师为该国学院教授。民国十二年(1923年),罗元黼受聘纂修《崇庆县志》并任修志局局长。广征博引,补史之缺,纠史之误,罗元黼主持纂修的《崇庆县志》受到各方好评。罗元黼不仅长于经学、史学,而且善于诗联、书法与绘画,画史研究也颇有成就,著有《蜀画史稿》《蜀中名画记续集》《益州书画录》等书。现街子场上的“香雪楼”处即罗元黼故居遗址。
相继而至,安家落业,清初迁来的移民和留居的商贾,或集资捐款筑路设街,或聚族联亲建馆修祠。至清中期时,街子形成了有纵横数条街巷的大场,临街依巷,民居相邻而建,比屋连甍;各类殿堂楼阁,高低错落,星罗棋布于各处。街子场上的民居,以单檐青瓦、木构穿逗式传统建筑为主,其中临街建筑多为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式样,旧时以商为主的街子场之繁盛据此可见一斑。街子的上场口和下场口各建字库塔一座和铁索桥一座,上场口的桥,时名“御龙桥”,下场口的桥,时名“瑞龙桥”,两桥之间,就是旧时街子场最为热闹的地方。街子场内外宫观寺庙的数量,也能进一步说明街子一地的兴盛与繁荣。街子有所谓“五宫十八庙”之说,“五宫”即万寿宫、天后宫、南华宫、三圣宫和真武宫,皆为清初以来外省移民先后修建的客族同乡会馆。“十八庙”,分别为川主庙、城隍庙、药王庙、火神庙、萧公庙、三皇庙、上古寺、下古寺、回龙寺、凤林寺、永义寺、龙潭寺、大悲寺等。
经年历时,上面提及的这些宫观寺庙大多毁废,或繁盛不再,惟深藏于凤栖山中、旧貌尚存的下古寺依然香火缭绕,吸引着远近信众和客人前来朝拜。凤栖山,古称翠围山,山高谷深,烟岚云岫,民国《崇庆县志》中记载:翠围山“其山茂柏冠峰,修杉接岭。暗禽蔽景,欱雾笼云。殿阁峨巍,迎窗列岫。清馨时闻,则空山传响。”下古寺,古名常乐寺,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年),唐求曾作诗《题常乐寺诗》:“桂冷香闻十里间,殿台浑不似人寰。日斜回首江头望,一片晴云落后山。”宋代,常乐寺改名为翠围寺。诗人陆游曾来访并留作一首:“晓入翠围寺,拥门千万峰。山空鸟自命,林茂鹿相从。嫋嫋风中筰,昏昏云外钟。将归兴未尽,清啸倚长松。”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蜀献王朱椿奏请永乐帝朱棣敕赐“光严”寺名,翠围寺又改名为光严禅院。光严,乃“光大严明”之意。清康熙皇帝曾御书敕赐“光严禅院”匾。寺院规模宏大,明清时有“上古寺”和“下古寺”之分。上古寺曾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殿、钟鼓楼、报本堂等建筑,不幸毁于祸乱,现仅存唐代善思和尚骨塔和明代悟空禅师肉身塔,以及破瓦颓垣。清朝与民国期间,下古寺先后得到增修扩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对部分殿堂进行了修缮,现下古寺山门后按中轴线排列分别有弥勒殿、观音殿、韦陀殿、大雄殿及报本堂等建筑。依顺山势,层层递进,整个建筑群布局规整、庄严稳重、宏大气派,寺内还有鸾驾、龙凤旂、皇锅等明代皇家赠物,以及多位高僧与名流的题联与诗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佚失了600多年的经书——《洪武南藏》在光严禅院内发现,一时轰动世界,光严禅院也因此遐迩知名。《洪武南藏》系明洪武年间点校刻印的经书,宏大浩繁,全书共计678函,合1600部、7000余卷。该书当时只印了两部,一部送京城藏书阁保存,另一部则送至光严禅院秘藏。光严禅院受此礼遇和厚待,皆因当时的住持悟空禅师为朱元璋的幺叔。悟空禅师,本名朱五六,法名为“法仁”。明永乐六年(1408年),藏书阁中的《洪武南藏》不幸毁于火灾,光严禅院所藏就成为了孤本。不被外人所知,这本珍藏经书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光严禅院还另有一段秘史。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继位为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称帝后,采取削藩行动以巩固权力,时与燕王朱棣结仇并与之展开血腥斗争。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京师被破,燕兵入京,然而建文帝朱允炆却不见下落。从此,不同版本的有关建文帝逃难隐蔽的故事就流传开来。传建文帝弃位而逃,其曾叔祖担任住持的光严禅院为其首选的“驻跸”之处,建文帝还在此留下“乾坤有象家何在,江河无声水自流”的诗联。为躲避追兵,建文帝后辗转多地躲藏,踪迹诡秘,不被人知。
千岩竞秀,风景旖旎,凤栖山也是春夏季节拾翠踏青、秋冬时分赏雪观霜的好地方,古寺更让人增添游兴。每天都有很多信众不辞劳苦登山至此,来来去去,却也成了山中一景。2008年初春,笔者游览古寺时即兴做诗一首:树密枝高小径长,烛红影暗客匆忙。祈福许愿连连叩,忘却山中遍雪霜。
“5·12”地震中,地处龙门山边缘的街子场成为灾区,很多古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惠利于灾后重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街子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如今街子场已经成为繁荣兴盛的旅游景区,每天都有很多客人前来游玩,遇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古镇里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子,魅力不减,光彩依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