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古镇文化大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江油·重华

重华镇,位于江油东北方向约30千米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古蜀人活动区域,秦灭蜀后,此地属梓潼县。西汉时,于今重华境内置安业乡德阳亭石井里,先后属梓潼县和德阳县。西晋时期,石井里改属万安县,后于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时改属梓潼县北乡。西晋永和四年(348年),石井里改属阴平县西乡。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阴平县西乡乡治迁至石井里。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石井里复归梓潼县北乡辖。明代时,北乡改名为上乡。清顺治三年(1646年),梓潼县上乡治所迁石井里今重华场处。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华场划属上乡(忠乡)第三甲。清宣统元年(1909年),忠乡分出四甲成立靖安乡,乡治设今重华场。民国初,先后设重华团、重华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华联保改建为重华乡。1953年,重华乡划归江油县辖。1990年,重华设镇。

重华之地名来自当地的“重华堰”,至今当地乡人仍习惯于“重华堰”之称。据史志记载,唐龙朔二年(662年),当地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为将马阁河水引入阴平坝,时任县令刘凤仪组织当地乡人开凿“利人渠”,另在今重华镇南的广利河上筑坝开渠。渠堰建成后,当地民众以中国上古时期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虞舜的名字“重华”命名之。虞舜,又称虞帝,传其躬先表率,尽心竭力,为治理水患,凿山通泽。功盖天下,福荫子孙,虞舜之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虞舜还被认称为是至孝之人,《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即讲述的是虞舜的故事,“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传说舜为其母感枢星之精而生,目有双瞳,其名“重华”即来源于此。感念虞舜,明正德四年(1510年),当地人在今镇灵溪街后的龙会山山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重华寺,主奉虞帝。清乾隆《梓潼县志》中将重华寺列为“梓潼八景”,记载有:“福地重华旧得名,林峦深处碧云轻。松涛高接檐铃迥,蝉韵低分梵呗清。日映绣幢番字绿,风回绀宇佛灯明。摩挲古物钟铭在,成化编年系远情。”

重华场外有老君山,奇峰怪峦,绝岩耸壑,茂林深篁中隐藏着众多的溶洞,传太上老君曾在此山洞中炼丹,另传明建文帝曾隐避于此山多年。在海拔近两千米的险壁上,当地人称之为朝阳洞、明月洞、天雨洞、烟子洞等多个溶洞内,被发现有排列有序的生产硝的硝池、灶台,以及堆积如山的生产废料,各洞内熬硝工作地(池)数量合计多达80余个。大规模产硝地的发现,绝无仅有,老君山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火药原料开采地和火药发明地。硝,为火药的重要原料,古人很早就知道“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可产生火焰。火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有史记载,火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古传“硝石,出陇道”,陇道,即由陇入蜀之道,重华位于川北,恰在甘陇入蜀的通道上,若能印证此地即为早期火药产地的说法,无疑,老君山古硝洞的发现将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

重华一地位于剑阁、梓潼、江油三县交界处,也是古阴平道过江油关(今平武南坝)与古金牛道过剑阁转入成都的道上的交会处,自古这里是南来北往的重要节点。人员逗留,商货周转,渐渐地,这里由小到大演变成远近有名的驿站和乡场。特别是重华堰的建成,广利河两旁的荒地平坝变成旱涝保收的沃土良田,吸引了各方来人在此定居落业,元明清不同时期,更有外省多地移民先后迁至这里,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元明时期,石井里及周边一带村子就是木板年画的集中生产地。当地生产的年画销往剑阁、梓潼、江油、平武等县城乡各处,以及省府成都。年画,始于汉代的“门神画”,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早期的门神为神荼和郁垒,后又演变成关羽和赵云、尉迟恭和秦叔宝,以及其他神仙。宋代时,雕版印刷术出现,木板年画适时而生,春节时家户门前贴门神也渐成习俗。元末明初,石井里的杨姓家族为当地有名的木板年画制作世家,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家传人伯达、伯川、伯美兄弟三人辗转千里移民山东省,其中伯达一支落业于潍州崇道乡寒亭社,其后裔后又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迁居另立新村,村名取为“西杨家埠”。西杨家埠即今潍坊县杨家埠村。经过杨氏家人数代的传承与努力,潍坊杨家埠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以及四川绵竹等地齐名,在清中期时成为最著名的几大年画生产地。可以准确地说,潍坊杨家埠年画的根,就在重华。

明末清初,遭受战乱重创的重华一地,地荒人稀,满目凋敝。清康熙至乾隆时期,响应政府号召,外省多地的移民纷至沓来,在重华插占落业。迁至重华的移民来自湖广、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地。移民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与多样化的地方文化,利用当地丰沃的土地,勤耕勤作,奋力开拓,很快在这里站稳脚跟并发家致富。至清中期时,重华场内外先后建有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南华宫(广东会馆)、寿福宫(湖南会馆)和陕西馆等移民同乡会馆,以及众多的宗祠与寺庙。重华场街市规模也因人口多、商业旺而不断扩展。

老君山里的硝石资源开发,对重华场的振兴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清初移民来到重华后,将硝石开采、火药与火炮制作当作农事以外最大的产业,至清乾隆时,重华场形成了一条专门销售火药和鞭炮的“火炮街”,街名使用延续至现在。丰富的硝石原料,自然也受到朝廷重视,清乾隆时,硝石开采已划归为地方政府管控,老君山重华场隘口处安设有兵防进行巡查。火药既是军需之物,也为民间山石开采和鞭炮生产所用,其销之旺,其利之大,可以想象而知。配合乡场发展和农商贸易,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邮务分局在重华场专设邮寄代办所,开展对外邮寄业务。这是当时除梓潼县城以外农乡中唯一的邮寄代办所,重华场的名头由此可见一斑。

伴随着火药和鞭炮的生产,当地的“烟火架”之民间艺术也发展了起来。所谓“烟火架”,就是燃放焰火的木架。这种架子上的烟火装置通常是多层,每一层都有纸糊和描画出的人物、宫灯等,各层人物都是一个故事或典故,如“五女拜寿”“麻姑献寿”“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实际上,“烟火架”艺人既要熟悉焰火与炮仗的制作,也要掌握纸扎、竹编、漆绘等手艺,此外还需通晓历史故事、传统戏剧等。工序多,工期长,尤其是火链的设计与安置甚为复杂,“烟火架”制作中必须考虑隔火环节,保证各层“烟火”依次燃放。“烟火架”主要用于节庆、朝会和各类黑白喜事。夜晚燃放时,火炮相继响起,宫灯会旋转喷火,戏剧人物及“福”“禄”“寿”“喜”各类字样也会随着旋转舞动,场景十分壮观。现重华的“烟火架”艺术项目已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华场由老街、火炮街、半边街(今灵溪街)、横街子、新街、皇寺街、龙井街等几条街组成,广利河(又称灵溪河、麻柳树河)从街场中穿过,各类民居建筑沿街而建。重华场的民居建筑以土木结构青瓦坡屋顶传统样式为主,虽年代久远,但仍能从繁复的构件雕饰及精巧的结构设计上看到一些民居建筑辉煌的过去。联排民居中,间有一些祠堂、公馆或其他类的公共建筑。

黄公祠位于半边街北,为民国时期黄德斋家的祠堂,建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黄德斋的儿子、当地袍哥头目黄清源,时任梓潼县公安局局长、保安团团总。黄公祠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为复合式合院建筑,青砖高墙四围,有大小20余个房间。该祠堂融进西方建筑元素,古朴典雅中又见富丽堂皇,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洋派建筑。黄家为当地望族,祠堂建成后,四方来人道贺,包括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邓锡侯、梓潼县县长张年,以及当地众多贤达,留下了很多题词石刻。20世纪中期以来,黄公祠先后用作军管会和区公所等机构的住所,现改作民俗文化博物馆。

本愿精舍,即海灯法师故居。海灯法师,原名范靖鹤,曾名范无病,1902年出身于重华场一裁缝家,启蒙于私塾,先后在绵阳南山师范学校、四川省国立警监学校、成都北较场军官教育团读书。海灯法师自幼好习武,后在多地多位高僧大师指点下学习禅法和武术。1938年,海灯法师就任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住持,后四方云游,遍访名山古刹,演授拳术武功。1967年深秋,海灯法师返回故里在火炮街定居下来,他将住屋取名为“本愿精舍”。海灯法师曾撰写《少林气功精要》一书,晚年时又辑成《少林云水诗集》。传奇一生,海灯法师备受佛教界和武术界的尊崇。

重华场的移民同乡会馆数量多,为四乡八里中之最。这些会馆建筑,制式规范,为二进或三进合院殿堂式建筑,一般都有山门、戏台、正殿、厢房等建筑单元,整体规模宏大,装饰精美,间列于民居建筑中,辉煌气派,堪为古代建筑之典范。同乡会馆为移民供奉神佛、追念先祖、协商议事、节庆活动的地方,也是移民寄托心灵,感怀温暖的地方。众多的会馆,从一个侧面可看到古时重华场的繁荣兴旺,以及多样文化的共生共融。禹王宫,主祀夏朝开国君王、治水有功的大禹,位于老街东,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20世纪中期,禹王宫被改作区粮站,现仅有残部余存。万寿宫,主祀道教神仙许真君,位于老街东,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清晚民国时期,万寿宫曾用作乡团、联保的办公场所,20世纪中期后先后用作乡政府和供销社的办公地。2003年,万寿宫整体拆除运至江油青莲场。南华宫,主祀佛教禅宗大师六祖慧能,位于老街东,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1920年,南华宫曾改作女子学校,20世纪中期改作区食品站住所,现仅存大殿及厢房。寿福宫,又叫寿佛寺,主祀寿佛,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20世纪中期,寿福宫用作乡政府住所,后又分别作为公社农技站、镇工商所、派出所等机构办公地,现仅有部分残余。天后宫,主祀天后娘娘,即妈祖,位于半边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经年历久,天后宫现已不存。陕西馆,位于老街东口,主祀武圣关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陕西馆用作振民纱厂的工作地,20世纪中期改作区粮站库房,现陕西馆保留着主体建筑。

跨越广利河,连接半边街和火炮街的公安桥,当地人称“桥楼子”,为重华场的标志性建筑物。清乾隆《梓潼县志·新建公安桥记》中对该桥的修建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时任县令朱廉于重华场访查时,召集当地各界人士,对建桥相关事宜进行了商定,“共谋垒石为基,架木为梁,复以屋宇以蔽风日”。次年5月该桥竣工,前后仅用了8个多月时间。公安桥为双墩石桥,青石桥面上建有楼坊。双石墩前后分别雕有龙头龙尾,看似两条游龙穿桥而过;两边条石桥栏上各雕有8条小龙,若飞若舞;青瓦红柱,飞檐翘角,双层楼坊与桥南侧龙王庙二楼相望,楼坊里面满工雕饰和图绘。清流潺潺,掩于翠树之中的楼阁式石桥,古香古色,尤为好看。桥落成后,县令朱廉为其取名为“公安”,意喻协力为公、安土乐业。因桥上有楼,公安桥常被称为“桥楼子”。

重华场内外还分布着多个宫观寺庙,洪济宫、火神庙、三教寺、老君寺,等等。每一处,都有着遥远的故事和传说。深厚的文化积淀,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寻古探幽的好去处。重华场众多故事里,特别要提到是当年红军的入驻。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苏区,由川北向川西挺进。一路上,红军连克敌守,先后占领梓潼、江油、彰明、平武、北川等地农乡,并在重华乡黄家湾设立了红军总部,在黄公祠内设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在曹家坝设立了红军总医院,包括川陕苏维埃政府的工农银行、造币局等机构也随军迁至重华。红军留驻重华期间,广泛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和“分浮财”斗争。红军的到来,给重华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移民文化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重华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清晚民国时期,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娱活动,各个会馆里的戏台上,常年有各种演出,其中川剧尤为乡人所喜爱。民国时期,此地有专门的戏班子,为重华父老乡亲,以及邻县近乡民众进行演出活动。至今,自娱自乐的“摆围鼓”川剧表演形式仍盛行于重华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即太上老君的生日,当地民众,以及一些工匠艺人会聚在老君寺,上香祭拜。“老君会”现已成为重华场最为隆盛的文化活动,期间还有高台巡游、烟火架燃放、川剧及各类文艺表演等,场面十分热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