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森纳老板来自修真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陷入舆论漩涡的苏亚雷斯

苏亚雷斯发誓,这是他度过的最糟糕的假期,没有之一。

他十分沮丧,才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向他的老婆索菲娅透露心声,抒发内心的沮丧,寻找心灵的慰藉。

英格兰媒体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鬣狗,无孔不入,争相报道他转会的传闻,要把他身上的底裤掏空。

他只是一个漂洋过海来英格兰踢球的乌拉圭小男孩...至于被网络暴力吗?

《太阳报》、《利物浦回声报》、《镜报》、《每日邮报》、《马卡报》、《世界体育报》……

铺天盖地全是他的报道:

“阿森纳4000万+1英镑报价苏亚雷斯”,“苏亚雷斯罢训要求转会”,“苏亚雷斯对利物浦毫无感情”,“苏亚雷斯只是一个雇佣兵”,“阿森纳羞辱性报价激怒利物浦老板”,“苏亚雷斯还在等待西甲双雄的报价”……

一切迹象显示,舆论对他很不利。

没有一家报纸愿意为苏亚雷斯发声。因为站在苏亚雷斯的立场上发声,报纸一定会被球迷骂,会流失读者。

商业报纸知道读者爱看什么,他们绝不会去做砸自己饭碗的事情。

何况商业报纸和足球俱乐部一直保持着态度微妙的合作关系。

报纸可以批评球员,批评教练,可以从狗仔手中买名人的绯闻和丑闻线索,但涉及到足球俱乐部的核心利益时,涉及到俱乐部高层和富豪时,涉及到足球行业机密和行业默契时,他们会慎之又慎。

除非报纸掌握了十足的证据,能够实锤到某大人物和集团,他们才要考虑是选择拿封口费,还是坚持新闻理想把真相刊登在报纸和网站上。

拿封口费这叫权力寻租,普天之下大家都这样干。

越是自由的新闻界,权力寻租越厉害,媒体发展的势头越好,新闻业一片欣欣向荣。

这是因为媒体权力太大了,能弄到钱的渠道太多了。

体育类媒体需要“第一手消息”,需要“独家报道”,这导致他和足球俱乐部存在相互勾结。

一些足球俱乐部看似和媒体关系岌岌可危,成天被媒体曝光黑料,实际上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足球豪门在各家报社里都安插了交好的记者,在俱乐部需要的时候,绝对能发出符合俱乐部利益的新闻内容。媒体通过煽动球迷情绪,协助俱乐部高层打压一下桀骜不驯的球员,时不时提高一下球队的存在感,或转嫁内部矛盾,这是常用的伎俩。

此外,商业报纸卖销量根本不赚钱,报纸销量仅是广告主投放广告时需要评估的一项数据,商业报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赞助。

这些广告赞助商背后都是资本家。

资本家之间又存在复杂的姻亲关系和人情交际,多数时候报纸不愿意因为一篇“球迷不喜,资本家也不喜”的报道得罪一群老板。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新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水门事件,记者扳倒了美国总统。

这看似是新闻理想、新闻自由取得了胜利,实际上何曾不是政党之争,媒体在借力打力?

媒体都是有立场的,金主爸爸是谁,媒体就站谁的立场。

不只是媒体,球队也一样。

过去,有一些小球队也能拿到价钱不菲的球衣广告赞助。

这些球队的赞助商看似都是合法正规的小企业,实际上是皮包公司(空壳公司)。这些赞助费都是菠菜公司和另一批想割庄家韭菜的集团出的,原因你自己品。

一些过早拿菠菜下刀的联赛最后都遭受重创,这分明是跟钱过不去。

事实是,菠菜越发达的足球联赛,足球发展状况越良好。

主流联赛陆续推动菠菜合法化,菠菜公司从而可以光明正大地赞助各球队。

菠菜公司不仅给足球行业注入了金钱,也自愿接受监督,它们成为了体育竞技“公平原则”的捍卫者,这当然有利于足球良性发展。

俱乐部、媒体、菠菜、神秘集团背后都站着巨人。

上层建筑通过利益媾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

掌握足球话语权,各种操弄是非的永远是绿荫场外的那群大佬。

球星看似光鲜,其实一点都不自由。

……

苏亚雷斯英语不好。

他看不懂《利物浦回声报》,也能猜想到本地媒体会如何挤兑他。

所以他选择《图片报》。

《图片报》是一份图片比文字多,排版很漂亮的报纸,在欧洲各国的销量都很不错。《图片报》曾经特别报道过U20全运会半决赛神级乌龙。

看完《图片报》的当期内容,苏亚雷斯郁郁寡欢。

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视频被恶意截取了,报社只放出其中最有争议的一句言论。

报纸上还刊登了一张他“小人得志”的照片,可能是几年前的照片吧,又收割了一批利物浦球迷的愤怒情绪。

苏亚雷斯很苦恼。

明明他还没有离开利物浦...为什么利物浦球迷就暴怒了,想neng死他?

利物浦球迷为什么不能像阿森纳球迷那样peace?

苏亚雷斯是有性格缺陷的。

他敏感好斗,脾气倔,只能顺着来。

球技见长了,苏亚雷斯脾气也见长了。

如果他能收到来自利物浦球迷的挽留信件,KOP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深情款款地安抚他,然后他有了留下的借口,兴许...只是兴许...他就留下了。

可利物浦球迷太刚了。

苏亚雷斯收到不少来自球迷的信件。恐吓信居多,还有包裹寄来刀片和不可描述之物。利物浦民风彪悍,铁血红军不是吹的。

苏亚雷斯太庆幸自己把家安在柴郡了,如果他的豪宅位于默西赛德郡,可能现在他都不敢出门了。

等等...

为什么利物浦球员和曼联球员都喜欢把家安在柴郡?

把家安在本地不是更方便吗?

利物浦球员和曼联球员不应该是死敌吗?

做起邻居倒是相安无事,和和美美...

苏亚雷斯决定不再去思考这个复杂的问题,他希望能找出一份愿意替他说话的报纸,然后安排独家专访。

固执己见者总坚信自己没错,苏亚雷斯也确实有充分理由为他自己辩护。

于是他又翻看了西班牙马德里地区的《马卡报》和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世界体育报》。

这下他彻底绝望了。

如果说英格兰的报纸把他描绘成出轨的比奥,是愤怒;那么西班牙的报纸就把他假想成了西甲双雄的无脑舔狗,是恶心。

苏亚雷斯把报纸丢在一旁。

不看报纸了,太闹心。

曾经少年意气,以为凭一腔热血便能活出精彩人生,结果发现人生处处受制于人,见识到的世界越广阔,越看清自己的渺小...

好在身边有索菲娅相陪,不像某些…

苏亚雷斯打开工作邮箱,将收到的俱乐部邮件全都清理掉。

从利物浦老板到球迷,都在通过威胁的手段让他留下来;只有队长杰拉德在一旁唱着红脸,安抚他,希望他留下。

苏亚雷斯摇摇头。

他如果留在利物浦,会不会所有人都认为他很怂?

毕竟他已经和俱乐部高层还有球迷关系闹僵了,留下来的话,人身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

明明俱乐部内部也有问题,为什么球迷只知道冲他撒火?

牙牙很无辜的。

连饭圈女孩都能看懂的“反踩、买黑、卖惨、买通稿”,钢铁直男们就不能清醒清醒?

利物浦有最好的球迷,最好的球市,这是一把双刃剑。

被有心人利用,可以做很多事情。

以前阿森纳也这样。

卖球员,卖队长……

球员们都是身败名裂地离开。

直到潮水退去时,球迷才注意到究竟是谁在裸泳。

足球迷有人迷和队迷之分。

队迷经常表现出对人迷的不屑一顾,他们觉得人迷是把粉丝经济那套搬到了绿茵场里。

他们认为娱乐化是对足球这项运动的亵渎。

足球是十一人制的运动,是团队运动,只偏爱一名球星简直不可理喻,所以队迷选择对俱乐部忠诚。队迷上头了,他会把足球俱乐部当作此生不变的信仰。

球迷往往忽略了...时代变了,球队文化变了。

从球队主席到管理者都换成了懂经济学,懂商业的管理人才。足球彻底走向商业化,就是一家现代企业,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老板投资球队只是看重球队的商业价值,靠热情和信仰支撑投资的老板,往往活不旺。

球迷只是一厢情愿。

球迷只想享受纯粹的足球,对绿茵场之外很难提起兴趣,比饭圈女孩更单纯,更容易操纵。

球员没有话语权,也不能谈某些问题,再加上没文化,经常吃一些哑巴亏。

苏亚雷斯从橱柜里拿出了一纸合同。

这是主教练罗杰斯去年给他的承诺:球队若踢不进欧冠,就放苏亚雷斯离开。

该条款内容如下:

“若利物浦没有拿到欧冠资格,或者有球队提出4000万英镑以上的报价,那么利物浦需要’真诚地’坐下来谈论转会事宜。”

可现实是,这是一份玩文字游戏的合同。

罗杰斯居然翻脸了。

就是那个对外唯唯诺诺的利物浦主教练罗杰斯,居然对他重拳出击,居然说出了“没人能大得过俱乐部”这样的骚话。

老板亨利甚至在媒体上公开嘲讽阿森纳:“4000万+1磅报价苏亚雷斯,阿森纳想peach?”

老板摆明态度坚决不放苏亚雷斯走,不准备和阿森纳谈判,摆明了不和他苏亚雷斯好聚好散。

牙牙好无助。

因为焦虑,他把家里的椰子都吃光了。

按照常理,吃瓜群众的记忆只有三秒。

等新闻热度过去了,球迷的火消了,该干嘛干嘛,苏亚雷斯就可以继续筹备转会了。

可变数再次出现了。

《太阳报》吃错药了。

《太阳报》记者锁定了苏亚雷斯,各种内容输出,想让他身败名裂。

《太阳报》是最不受利物浦球迷待见的报纸。

可在苏亚雷斯转会事件上,不仅和利物浦官方立场保持高度统一,还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利物浦球迷踊跃投稿,留出大量的报纸版面供利物浦球迷宣泄不满情绪。

《太阳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商业报纸,是保守派蓝领最喜欢看的报纸,只是在利物浦遭到了近乎全面的封杀。

《太阳报》被利物浦市排斥是有原因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时《利物浦》没有公正报道。

《希尔斯堡惨案》是世界足坛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球场悲剧。

由于警方指挥不当,一处只能容纳两千人的站台挤进了五千多人,大批球迷被死死挤在铁丝网上无法呼吸,身后的球迷又踩着不知道是活人还是死人的身体翻越铁丝网,从而逃生。

整个事件,因警方指挥不当引起,事件发生后警方也没能及时打开铁丝网,并且后续的救援工作相当混乱。

惨案中有96名利物浦球迷丧生,其中年纪最小的球迷乔恩年仅10岁,他的表弟就是日后利物浦的传奇队长杰拉德。

惨剧直接导致了英格兰所有球场取消了站台和铁丝网,从此球迷只能坐着观看足球比赛。

《希尔斯堡惨案》直接导致了《泰勒报告》出台,间接导致了英超联盟的成立,这已经是后话了。

这件明显存在警方严重失职的恶性事件,当时定性为意外事故,无人须对此事负责。

《太阳报》主编麦肯齐授意刊登了这样的报道《球迷翻死者钱包》、《球迷朝着勇敢的警员小便》、《球迷痛打正在做人工呼吸的警员》、《球迷亵渎尸体》,《太阳报》极力抹黑利物浦球迷,称这是一场球迷醉酒酿成的惨剧。

利物浦球迷承受了冤屈,23年后英国首相才代表政府公开道歉,利物浦球迷得以昭雪。

《太阳报》从此成为这座城市最不受欢迎的报纸。

--

出于市场,不对,出于歉意,《太阳报》为挽救岌岌可危的信誉作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愿意为深患癌症的利物浦球迷刊登广告众筹医药费,但被拒绝。

因为这名利物浦球迷宁可死去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照片刊登在《太阳报》的版面上。而且这何曾不是利用利物浦球迷搞宣传?

怂恿利物浦球员在《太阳报》上开专栏发表文章。

《太阳报》邀请欧文在报纸上开专栏,最后因球迷的死亡威胁,欧文未和《太阳报》达成签约,但欧文还在利物浦时曾在《太阳报》上刊登过广告。

《太阳报》本身就是流量至上的厕所报纸,观众喜欢什么就报道什么,不需要中立客观,在新闻真实性上是业界的耻辱,但在八卦绯闻编故事煽情上绝对是专业的。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形容《太阳报》太合适不过。

利物浦越不鸟《太阳报》,《太阳报》越舔得厉害。

《太阳报》太清楚利物浦球迷喜欢看什么。

《太阳报》的主要受众就是蓝领,利物浦是工业城市,最不缺少蓝领。

读者的三观、阅读喜好、付费习惯,《太阳报》通过受众分析,一清二楚。

只要刊登的报道能引起利物浦球迷共鸣,就是成功。

于是《太阳报》将炮火对准苏亚雷斯,表现得比利物浦球迷还愤怒时,利物浦球迷不适应了。

要不要偷偷买份《太阳报》看看?

利物浦本地报纸《利物浦回声报》见苗头不对,连忙跟上。

《太阳报》发五篇关于苏亚雷斯的报道,我《利物浦回声报》就要发十篇,大你。

各种小道消息,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足坛名宿、线人纷纷出现。

洗稿式报道,“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自媒体报道,一拥而上。

苏亚雷斯悲剧了。

他只是一个心怀足球梦想的小男孩...

他渴望更大的欧冠舞台展示自己的球技...

他苏亚雷斯何德何能享受如此待遇?

谁还没有点黑历史了,英格兰媒体要给他全抖出来。

牙牙怕了。

不敢不体面的离开了。

于是苏亚雷斯作出了选择,他决定向俱乐部服软。

正当苏亚雷斯准备服软,归队训练,再请俱乐部公关部门帮忙出面辟谣,挽救自己的名誉时……

他接到了俱乐部的最新通知:

新老板克伦克即刻上任,约翰·亨利远走美利坚。

???

苏亚雷斯愣住了。

恰巧此时一辆崭新的法拉利F430停在苏亚雷斯柴郡的豪宅门前。

杰拉德提着一袋新鲜的椰子下车了。

杰拉德是利物浦传奇队长,他是来给苏亚雷斯做心理工作的。

杰拉德在红军的地位不可撼动。

除去杰拉德,苏亚雷斯就是利物浦的头号球星,苏亚雷斯在进攻端的贡献根本无人可以替代。

利物浦高层希望杰拉德能说服苏亚雷斯留队。

高层太清楚苏亚雷斯的性格,他是外表鲁智深,内心林黛玉。

于是他们设计击垮了苏亚雷斯的心理防线,让杰队趁虚而入,这样苏亚雷斯留队,水到渠成。

“牙牙快开门,我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椰子。”

苏亚雷斯连忙打开大门,接过鲜嫩多汁的椰子,然后给了杰队一个大大的拥抱。

杰拉德皱着眉头笑道:“牙牙可是想通了?”

苏亚雷斯笑得一脸灿烂,翻出他刚才收到的通知「克伦克成为利物浦老板」。

“杰队,要不我们一起转会去阿森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