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管通路的发展历程
血管通路是成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保证。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是引出患者血液、建立体外血液循环的重要步骤。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具有如下特点:建立容易,成熟快速,使用方便,能提供足够血流量以保证充分治疗,且相关并发症少等。
历史上,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包括最早的动脉直接穿刺和动静脉外瘘,以及后来发明的动静脉内瘘,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此外,临时留置静脉导管和隧道型深静脉留置导管也常用于血液透析(图1-1)。近年来发明的完全置入皮下的透析港(dialysis ports)也开始逐渐用来代替静脉留置导管而用于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纵观整个血管通路的发展史,尚无一种血管通路能完全满足理想血管通路的所有要求。如最早的直接动脉穿刺,虽可以快速建立体外血液循环,且使用简单,但由于穿刺部位受限、并发症多,难以长期使用,故无法作为ESRD患者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只能作为临时或紧急时使用。后来发展的动静脉(arteriovenous,AV)分流装置(即通常所讲的动静脉外瘘,1960年发明)虽然首次解决了ESRD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所需的血管通路问题,但使用中极易发生感染、出血及血栓等风险。为此,1966年德国血液透析专家发明了动静脉内瘘,极大降低了上述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快速取代了动静脉外瘘,并在技术改进的基础上一直使用至今,仍是目前ESRD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此类型血管通路仍具有较大缺陷,如长期使用易发生内瘘血管狭窄、血栓、假性动脉瘤等风险。而随着老年人口、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因此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应运而生,解决了那些由于静脉问题而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难题。但此种血管通路相对容易并发血栓和感染,维护代价也较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这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此外,对于一些因肾衰竭而需紧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选择深静脉导管(包括临时静脉导管和隧道型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虽然能短期解决患者的血液透析问题,但其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如血栓形成、静脉狭窄、生物膜形成和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发生率高,因此不能作为长期血管通路。
综上所述,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安全和有效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尚无能完全满足所有要求的理想血管通路,透析工作者对完美血管通路的追求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