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止汗由来久
药用桑叶为桑的干燥老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区为多。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临床上习惯认为经霜者质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饮片名称桑叶、蜜炙桑叶。
《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杭州古时有一严州山寺,那儿住有一游方僧人,形体瘦弱,饮食很少,只要晚上一入睡就遍身汗出,到第二天早上衣服全都湿透了。这种情况已经二十年了,却无药能治。监寺僧告诉了他一种绝妙的验方,这位僧人只试用了三天,老毛病就被治好了。那方法简单的不得了:只不过单用一味鲜桑叶,乘露水采摘后,焙干为末,每日用两钱煮粥,空腹服用。
严州山寺有旦过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夜卧遍身出汗,迨旦衾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复可疗,惟待待毙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遂并以方授之,乃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烘焙干为末,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或值桑落用干者,但力不及新耳。按《本草》亦载桑叶止汗,其说可证。
桑叶治汗出,由来已久。但又因为误读,而在一段时期不被人熟悉,这成为桑叶的一个特殊功效。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列为中品,附于桑白皮项下,并记载有“(桑)叶主除寒热出汗。”
由于古代文献不加标点,所以历史上有人误认为桑叶能发汗,即理解为“除寒热,出汗”,这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上也曾如此注引过。对此混淆之处,历史上专门有人予以澄清过,如清·张志聪《本草崇原》中说:“《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清·陈士铎《辨证奇闻》也有“桑叶……引经止汗。”
被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震亨(丹溪翁)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中医所谓的盗汗,是指入睡后不自觉的出汗,醒后即停止。《本草纲目》中有附方:“经霜桑叶,除寒热盗汗,末服。”《得配本草》也记载,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可见,单用桑叶研末服用,可治出汗。
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他拟定的有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几个药方,都选用桑叶为主药,并称赞桑叶为“收汗之妙品”。其他医学文献如《本草撮要》也有:“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
上海著名中医颜德馨教授,根据《医学入门》中“思虑过度,以致……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的记载,临床进行了验证:治疗一盗汗两年余的60岁老妇,别无所苦,饮食如常,惟觉精神疲惫,用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9克,早晚各服用一次,结果半月而愈,终未复发。该老妇在用桑叶治疗之前,曾始用益气固表,后改滋阴降火等法治疗均无效。原以为久治不愈的“顽疾”,仅桑叶一味竟收全功。对桑叶止汗,颜老还说:“先师秦伯未先生,亦喜用此味治头面出汗(俗称蒸笼头),确有渊源。”著名中医路志正在治疗盗汗、自汗时也常单用桑叶,多用9~15克水煎服,或6~9克研末服。
《陕西中医函授》1984年第2期曾报道用桑叶治疗小儿头汗的验案,取效迅速:
王家的一位2岁3个月的男孩,两个月来睡觉时头汗出,热气蒸腾,睡醒后则渐止。平时此儿活动、饮食均好,无其他异常。小儿的这种现象老百姓俗称为“蒸笼头”。治宜采用辛凉法,药用炙桑叶(取大米汤汁与桑叶同炒,汤汁收干即可)15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两日内服完。一剂而治愈。
返回来再说宋朝洪迈《夷坚志》中桑叶止汗的那则医案。这则医案后被明朝江瓘收录到《名医类案》之中。再后来,又被清朝汪昂《本草备要》收载,并重复了桑叶止汗的记述,以纠正人们对桑叶“发汗”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