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血管外科的术后监测

大多数血管外科手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常常出现在手术后的早期,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大部分的并发症可以解决。本章将重点讨论如何发现血管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方法和治疗原则。

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或恢复室应当配备有呼吸机及常规用的心血管监护仪保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动脉血压、血气、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同时应保证有能快速检测动脉血气和pH、血红蛋白和血液稀释度、血钠、血钾以及血糖的设备。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能检测出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及各项出、凝血指标。其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也能在常规化验室检测。

一、呼吸支持

大多数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几小时内都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术后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常规应用的容量控制型机械通气可保证患者按可控制的呼吸频率及潮气量辅助呼吸。对于恢复了自主呼吸但动脉血气不满意或准备脱离呼吸机的患者,常常将呼吸机调整为辅助型呼吸模式帮助患者自主呼吸预防通气不足和呼吸性酸中毒。最好的辅助型呼吸模式是间歇性指令通气(IMV)。呼吸机可根据设定的辅助次数(如6~8次/分)进行机械通气,在呼吸机辅助间歇期间,患者可自主呼吸。然后,随着患者的自主呼吸增强和呼吸频率恢复,可按每分钟1~2次逐渐调低呼吸机的辅助次数,直到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至正常时,患者可顺利拔出气管插管。

对于有些功能性残气量减少和气道阻力增加的患者,应在常规容量控制型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辅助采取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尽管PEEP可以使肺泡更好的扩张并获得更好的动脉氧和,但是一定要注意压力过高(>15cmH2O)会使心排量降低。因为过高的PEEP可以使胸腔内的压力增高,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室充盈受限从而使心脏射血分数降低。

当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应当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鼓励患者深吸气、咳嗽并协助排痰可有效预防肺不张。抬高患者头部和胸部30°~45°可增加患者的功能性残气量。除此之外,支气管扩张剂和化痰药的应用也很重要。经鼻导管的刺激和吸痰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有利于深部痰的排除;但必须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监测,因为此刺激性操作可诱发患者的心律失常。必须指出,以上处理必须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首先要卧床休息并镇定。

二、心脏问题

因为绝大多数的周围血管病患者都伴有冠状动脉疾病和慢性高血压,术后心脏并发症常出现。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外科手术后早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有很多方面:术后交感神经兴奋,手术切口疼痛或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加。严重高血压会额外增加心脏做功(心脏做功=每搏输出量×心率×血压)。如果血压控制不满意会导致心肌缺血,心衰甚至休克。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术后血压最好控制在术前的±15%水平。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往往比袖带压高。在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之前,最好测量袖带血压。控制高血压的方法有:①止痛:静脉小剂量给予吗啡、哌替啶等可缓解中等程度的高血压。②应用降压药:硝普钠为血管扩张剂,静脉给予后可迅速起效(1~10分钟)降低血压。初始剂量为0.5~1.0μg/(kg·min),最大可增加到10μg/(kg·min)。患者必须在有创血压连续监测下才能使用硝普钠;而且,需使用微量泵来控制滴速。另外,切记勿将含有硝普钠的输液管路与其他液体相连接或冲洗该管路,否则会使血压急剧下降。如果此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硝普钠,抬高该患者双下肢,并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1mg。因为硝普钠由肾脏排泄、在肝脏内代谢,代谢产物为硫氰酸盐。因此,对于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长时间(3~4天)或大剂量[10μg/(kg·min)]使用硝普钠,会导致氰化物中毒。因此,在使用硝普钠6~12小时后,如还需控制血压,则应使用其他类型的口服降压药物。除静脉用快速降压的硝普钠外,口服慢性降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术后早期降压药的选择因人而异;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就规律服用降压药,不论进食与否,术后早期就应恢复这些药物。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二)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术后早期的另一个常见心脏并发症,心动过速会增加心脏负担,特别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时,心脏做功大大增强,心肌耗氧明显增加,特别当伴有冠状动脉疾病时,心肌很难耐受。因此,术后最好要将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疼痛是术后早期出现心动过速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者有疼痛,镇痛会对缓解心动过速有帮助。血容量不足是心动过速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尿量减少、深吸气后血压下降和心脏充盈压降低均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当血容量相对充足时,持续出现的心动过速往往是由心衰或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如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增高(大于18mmHg)则提示左心衰竭。地高辛是治疗心衰和心动过速的常用药。如果心衰不明显,普萘洛尔或艾斯洛尔可有效控制心率。在心电图和动脉血压的持续监测下,小剂量静脉给予普萘洛尔或艾斯洛尔(0.1~1.0mg)可迅速降低心率,并且可重复使用。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普萘洛尔或艾斯洛尔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因β-受体阻滞剂会掩盖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动过速),因此,对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给药时要小心。

(三)低心排

术后早期低心排伴低血压大多数是由于低血容量造成。一部分是由心源性休克所致,特别是在患者有严重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术中怀疑有心肌梗死时。有时两种原因可同时存在。应针对不同原因分别处理。

(四)心律失常

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心排出量。而心排量减低则会使术前就因动脉狭窄而缺血的心、脑、肠系膜和肾的血流进一步降低。重要的是冠状动脉血流减低,与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使心肌缺血得以纠正有所不同,大多数的外周血管病患者都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疾病且未纠正。因此,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纠正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是找出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术后早期缺氧,低温(小于33℃),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术后常规测体温,动脉血气分析,查电解质,检测心肌同工酶,同时做全导联心电图,就会立刻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以预防或治疗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并不如快速心律失常多见,但当心率低于50次/分时,会降低心排出量和冠状动脉的灌注,如静脉给予阿托品(0.5~1.0mg)不能使心率明显增快或当血容量充足时仍有心动过缓所致低血压影响到心功能情况下,应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在血管外科手术早期相当常见,特别在患者体温低下和酸中毒时。当每分钟期前收缩超过6次或出现短阵室速或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时,就应进行治疗。静脉内一次性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会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如期前收缩还持续存在,则可持续静脉滴入利多卡因(1~4mg/min)。

心房纤颤:

当房颤出现时且影响到血液循环的稳定时常需要转复,我们临床上常采用胺碘酮(可达龙)药物转复,按5~7mg/kg,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然后按0.5~1mg/分钟量静脉维持。如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可按5mg/kg分两次静脉推入。由于该药含碘,因此,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

三、出血

术后出血基本上是由于术中出血处理不当所致。手术出血是外科医师在做任何手术时不可能回避而最为常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患者死亡。尤其是血管手术,手术出血的处理对手术成败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外科医师术前都会尽力判断、确定各种潜在的出血因素,但是严重的术中出血有时仍难以避免地出现。当出血意外地发生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首先明确出血的原因然后再做出合适的处理。要判断此时的出血是源于全身凝血机制障碍还是手术本身的操作原因,显然,对待它们的处理办法明显不同。

(一)诊断

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外科手术所处理组织、血管部位的出血,常常是局部的出血,相当容易处理。相反,由于凝血机制障碍的出血常常弥散、缓慢地渗漏,不能靠局部处理的办法来控制。

(二)凝血机制障碍的处理

凝血因子就是各种酶类,这些酶要想保持正常的功能需要有合适温度和pH。当体温和pH不在正常范围时,常见的如体温过低或酸中毒,凝血酶的功能下降,凝血机制也就不正常了。

(三)体温过低

术中体温过低常常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手术时间延长,体内的热量消耗;全身低灌注,常见于病情严重或创伤大的情况;术中输入大量低温液体。许多实验室检测凝血功能的标本都是在标本温度升到37℃的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因此,临床上可以见到有明显凝血障碍的低温患者对应的实验室结果却显示正常。低温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功能,大量消耗后则会出现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如是多种环境因素导致凝血障碍,大量失血的结果会造成低灌注,而需要补充大量液体,同时延长了手术时间,进一步加重凝血障碍,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另外,众所周知,低温一旦出现就很难纠正,因此,预防是十分必要的。缩短手术时间是解决低温问题的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虽然不能单纯一味地加快手术速度,但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盲目操作而缩短手术时间。如果预先知道某些情况下手术时间长,出现低温的可能性大,如动脉瘤破裂或未及时处治的严重外伤等,手术室升温和术中使用变温毯对患者来说是会有好处的。当预计输液量远超过限制时,就需要输注加温后的液体。维持正常的体温是最简单却常常被外科医师所忽视的问题,它同减少抗凝及纤溶因子的刺激一样,也能减少出血。

(四)酸中毒

血管外科手术中,酸中毒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严重的菌血症、全身或局部的低灌注、大面积栓塞后再灌注的情况下,酸中毒尤其常见。最好的处理是尽快纠正组织或器官的缺血、维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如果大面积组织缺血(比如一条腿、一段肠管)一段时间后,当血液循环重新建立时,酸中毒就会发生,同时也会出现高钾血症。因此,这种情况下,应当提前处理。比如,在开放动脉阻断钳以前,就应当通过呼吸机调整或静脉输入碳酸氢钠等碱性液体中和后续出现的酸中毒。另外,密切关注患者凝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止血满意后才能结束手术。

(五)血液稀释

血液稀释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但紧急情况时常常被忽视。当患者大量输液后,确切地说,为维持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短时间内输入1~2倍人体全血容积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大量丢失,功能下降。因此,当大量失血发生后,一定要警惕可能的继发性出血,经常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通过查PT、APTT和ACT)。注意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经常在一些特定的临床条件下发生。对于一些严重患者(如脓毒血症、外伤或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等),在止血未彻底前,其凝血功能就已经全面下降。如此类患者出血弥漫,则容易出现DIC。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凝血功能常出现异常,易出现DIC。与血管手术有关的因素,如在腹腔干动脉以上夹闭血管会造成肝脏的低灌注,凝血功能异常而发生DIC。

DIC不是“全或无”的现象,它常常由先前不适当的处理逐渐发展而来。例如,一个低温和低血容量的患者,最初的凝血障碍是由于凝血酶的功能下降,但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处理,且出血不不能控制,则会造成低温、酸中毒和毒血症进一步恶化,这样就会使异常的凝血系恶化成为真正的DIC。

由于DIC一旦形成就特别难以纠正,所以早期预防十分重要。DIC一旦形成,在正确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短时间内,如前所述,设法缩短手术时间、维持全身灌注、保证患者体温和正常生理体征。长时间内,维持足够的营养、处理病灶并清除坏死组织、控制疼痛、控制全身感染等。根据实验室不断检测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凝蛋白的结果,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用外来因子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DIC时继发纤溶是有益的,可以清理毛细血管的血栓,重建血供,所以抗纤溶因子可能很少使用。直接纠正主要致病因素,尽快补充消耗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以打破恶性循环,这是根本的治疗。

(七)原发性纤溶亢进

原发性纤溶亢进的治疗需要替代疗法和使用纤溶抑制剂。纤溶酶原底物、凝血因子Ⅴ、少量因子Ⅷ需要置换。输血小板可补充凝血因子Ⅴ。使用纤溶抑制剂比如EACA、抑肽酶会有帮助,但治疗DIC时,抗纤溶是不正确的,因为DIC过程中继发性纤溶对清理微血管血栓和重建血液灌注是必要的。

(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机械损伤

当患者使用体外循环或自体血回输装置cell saver时,机械性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损伤就会发生,通常是医源性的。自体血回血装置在患者血液回输前对血细胞进行洗涤,这样能够减少发生DIC的风险,但丢失了重要的凝血因子。相反,不进行血细胞洗涤的装置能保留全部血中的蛋白质,但是有活性的补体及细胞碎片可能触发DIC。使用体外循环会导致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异常,偶尔会出现因子Ⅴ和因子Ⅷ的显著减少。体外循环时凝血功能异常的最重要原因是体外循环需要抗凝而使用大剂量的肝素。治疗因体外循环引发的出血最主要的是纠正因体外循环造成的血小板减少和大剂量肝素的对抗。

(九)其他问题

其他不常见的导致凝血障碍的因素也要考虑到。如过度肝素化、华法林过量等,治疗很容易,使用合适剂量的硫酸鱼精蛋白、维生素K即可。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解纤维蛋白凝聚物,使血液稀释,提高血小板功能,干预凝血。长段人工血管置换术也可以对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影响。但这是不常见的问题,仅仅是实验室的发现。当患者输入血制品时突然出现异常的弥漫性出血,尽管日益少见,但还是要考虑到输血反应。这时候,根据临床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考虑中断手术。

最后,偶尔的情况下,在没有发现其他方面异常的话,要考虑可能的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等。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以及检查并获得一整套凝血实验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水平,对诊治有帮助,必要时要咨询血液病专科医师。

(十)手术技术问题

动脉和静脉出血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多数动脉损伤,最优先的事情是直接找到出血点,进而控制末梢。尽可能接近出血的末梢,允许切开血肿或临时压迫,或用带气囊导管压迫止血,这些都需要熟练的技术。如果出血局限,患者情况稳定,出血预计容易处理,可以使用肝素。但是,如果凝血障碍的风险大,比如许多动脉瘤破裂出血,使用肝素的风险就可能超过它的益处。

静脉出血的处理常常不同。因为静脉管腔大、血管壁薄、分支供应多,有时直接缝合止血常常带来更多麻烦,并使创伤继续扩大。但是因为静脉压力低,常可以自发形成血栓,基于这两个原因,简单局部压迫常常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不易找到明确出血点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除肾静脉以上的腔静脉,所有静脉均能直接结扎,当出血量大,患者有生命危险时,直接结扎静脉是不错的选择。

在择期手术中,有些隐蔽性出血常被忽视。例如动脉瘤修补后,与原先血管腔相通的不出血的血管,如腰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甚至动脉瘤囊切除后的残端在血运重建后都会出血。

任何血管吻合术后,不管出血与否,都要仔细检查所有缝合针眼。如果发现缝合处出血,应该进行修补缝合。如果吻合口薄弱或存在裂口,为减低周围组织张力,应该使用补片进行缝合修补。因为如果第一时间没有控制出血,错误放置的棉垫会挡住伤口,而看不到继续出血,所以必须格外小心。当然,在大动脉置换吻合时,近心端吻合口完成后,在远心端吻合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后壁吻合口,否则,后壁吻合口出血不易处理。

针眼出血是一个不同的情况。它几乎是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进行旁路移植术时所特有的问题。应减少不必要的缝针对人工血管的损伤。真正的针眼出血通常在5~10分钟内止住,尤其是止血功能正常时(比如使用鱼精蛋白后)。尽管要耐心压迫,很少需要补针;有时针孔大出血不易被止住时,可以使用邻近的组织代替补片加固缝合。如果凝血功能正常,这个同样在数分钟内止住。局部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纱布和生物蛋白胶对细小弥漫性出血有帮助。

四、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常与下列因素有关:感染,长时间低血压,手术所致大面积组织损伤,严重的呼吸衰竭,肾衰竭以及高龄患者。以胃溃疡最为常见,也可见于结肠溃疡。约10%的黏膜溃疡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通常在应激发生后6~7天时出现。一般情况下,诱发原因去除后(如感染)出血会停止。手术止血的死亡率超过50%,因此,预防是关键。控制胃酸的pH是预防的关键,当pH>4时不容易发生溃疡性出血。抗酸药物治疗(30~50ml/h)西咪替丁(300m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或雷尼替丁(50mg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经济且有效。但是,抗酸治疗会引起腹泻和代谢性碱中毒。虽然H2受体阻滞剂对降低胃酸很有效,但其使胃酸的pH超过4的比率仅为50%,且老年患者服用该药后会出现精神症状,因此,不能将H2受体阻滞剂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常规用药。

五、肾衰竭

肾衰竭常见于腹部血管手术后,尤其是急诊腹主动脉瘤的手术。也常见于术前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当血容量充足(PCWP≥12mmHg)且心排量正常(2.7~4.3L/m2)的患者尿量少于15ml/h,持续2小时以上;血、尿肌酐增高;尿比重下降(1.010)时,可考虑急性肾衰竭。一旦肾衰出现,必须明确肾衰的原因。急性肾衰竭的原因可分为肾前性的、肾实质性和肾后性的。肾前性的肾衰竭常常为血容量不足或心排出量减低,可通过测定PCWP压力和心排量来明确。肾实质性损害包括肾缺血、造影剂或其他肾毒性药物的作用。肾后性原因常为输尿管梗阻,包括术中误伤输尿管、血肿压迫、人工血管压迫等,可通过造影或CT检查明确。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原则为: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②防止过多蛋白质分解;③调整药物;④透析。

六、感染

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的不断进步和改善,目前,血管外科手术后感染并不常见。但当患者在以下情况下,感染还会容易发生:术前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肝硬化,营养不良,肢体缺血组织坏死,动脉瘤破裂和前次手术的人工血管感染等。同时,术后长期应用深静脉插管,长时间的气管插管,伤口出血、血肿且引流不畅等均可造成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及时对症处理是治疗术后感染的关键。

肺不张是手术后24~48小时内出现发热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一般通过胸部体检、拍胸片就可明确诊断,处理较容易,通过深呼吸并经气管吸痰往往可以纠正。当发热持续不退,肺部听诊有啰音,同时胸片示肺野有渗出时,应作痰培养检查同时持续应用广谱抗生素。

术后感染的另外一个常见原因是深静脉插管。三腔、双腔的深静脉插管比单腔插管更容易造成感染,因为其侧孔多,细菌更容易滞留,随输液进入体内所致。患者会表现为突发性的体温升高伴有寒战。一旦发生,应立即拔出深静脉插管,并做插管头端的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5~7天,复查直到血培养阴性。

当大血管置换手术后出现的感染同时伴有腹泻时,应考虑有缺血性肠炎发生的可能。纤维肠镜检查左结肠,如发现广泛性黏膜缺血,局部硬化等情况下可诊断。如全身感染严重应当考虑切除局部缺血的结肠。轻度黏膜缺血,不伴有感染,可应用抗生素同时维持循环稳定。

手术切口的感染常在术后5~7天后方可显现出来,一旦明确,应切开引流或清创缝合。其他感染情况如输液穿刺所致静脉炎,长时间留置尿管导致尿道感染,浅、深血栓性静脉炎等,虽不常见,但应考虑到出现的可能性。

人工血管感染是血管外科术后最严重的感染并发症,而且诊断困难,往往需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实验室化验检查,超声、CT或MRI,甚至造影检查等综合判断分析。一旦明确诊断,应手术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血培养和感染人工血管的细菌培养对治疗会有帮助。

除以上各项血管外科术后的监测项目外,具体到各个手术,应注意:

(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监测
1.颈部切口的监测

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颈部切口情况,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敷料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等。若发现有血肿形成,应密切观察血肿有无进行性增大,如果血肿较小,未引起压迫症状,可不进行处理;如果血肿较大,则可影响患者呼吸,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意识变化等,此时应及时进行血肿清除术。

2.术后血压

术后24~48小时内是并发症的高峰期,此时患者的血压常发生波动,因此,术后血压的监测和控制是减少术后颅内并发症的关键。血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血压过高可导致高灌注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血压过低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速减慢,对血管壁的冲刷作用减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甚至脑梗死。术后血压应控制在120~140mmHg/80~90mmHg。

3.手术后的脑保护

主要是预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及脑梗死的发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由于局部血流狭窄或阻塞的消除,可出现大脑组织高灌注的情况,但是大脑微循环对血流变化的调节能力不如肢体,而对血流变化的敏感性要大于肢体。如处理不当可发生高灌注综合征,是以同侧头痛、高血压、癫痫、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认知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出血,最终导致死亡。术后应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气管插管不要急于拔除,如果患者烦躁可给予适量镇静药,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又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同时可配合冰帽、甘露醇、降压药等来减轻患者的脑水肿。

脑梗死并发症是患者致残或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导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原因主要是术后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斑块脱落。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斑块遗留。术后一旦发现有脑梗死的症状,应及时对症处理。

(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监测
1.穿刺点的监测

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点加压包扎,局部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包扎松紧适宜,防止出血和血肿。

2.及时处理血管迷走反射

血管迷走反射是颈动脉支架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其发生原因与支架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血容量不足、疼痛刺激、精神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伴随意识模糊。为及时处理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术前应提前建立静脉通道,备好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急救药品;同时应全程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造影剂反应

造影剂反应表现为造影剂过敏、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肾功能损害等。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总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3%,其中严重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03%,术中及术后早期均可发生。使用造影剂前30分钟均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导致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治疗。

4.术后血压

术后24~48小时内是并发症的高峰期,此时患者的血压常发生波动,因此,术后血压的监测和控制是减少术后颅内并发症的关键。血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血压过高可导致高灌注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血压过低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速减慢,对血管壁的冲刷作用减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甚至脑梗死。术后血压应控制在120~140/80~90mmHg。

5.术后脑保护

主要是预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及脑梗死的发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由于局部血流狭窄或阻塞的消除,可出现大脑组织高灌注的情况,但是大脑微循环对血流变化的调节能力不如肢体,而对血流变化的敏感性要大于肢体。如处理不当可发生高灌注综合征,是以同侧头痛、高血压、癫痫、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认知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出血,最终导致死亡。术后应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烦躁可给予适量镇静药,既可减轻患者痛苦,又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同时可配合冰帽、甘露醇、降压药等来减轻患者的脑水肿。

脑梗死是患者致残或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导致颈动脉支架术后脑梗死的原因主要是血液呈高凝状态、操作过程中血管内附壁血栓脱落,术中全身肝素化不充分,支架内血栓形成、动脉闭塞等。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术中应仔细操作应轻柔避免斑块脱落,并且应该使用栓子保护装置。术后一旦发现有脑梗死的症状,应及时对症处理。

(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监测
1.穿刺点的监测

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点加压包扎,局部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包扎松紧适宜,防止出血和血肿。

2.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

根据患者的主诉及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来判断,如果患肢出现剧烈疼痛、麻木、苍白、皮温降低、活动障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警惕有无动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的可能,及时行患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应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如果患肢出现疼痛、肿胀、潮红或发绀等表现,应注意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造影剂反应

造影剂反应表现为造影剂过敏、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肾功能损害等。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总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3%,其中严重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03%,术中及术后早期均可发生。使用造影剂前30分钟均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导致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治疗。

(四)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监测
1.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包扎不应妨碍关节活动,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肿胀、渗出,如有改变,应判断是否包扎过紧或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应进行抗凝治疗,鼓励尽早进行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麻醉作用消退后鼓励在床上进行足背伸跖屈运动,第2天可下床活动。

(五)动静脉内瘘术后监测
1.一般处理

避免寒冷、疼痛、吸烟等,以免产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危象。衣袖应宽松,造瘘侧手臂勿受压,夜间睡觉不要将造瘘侧手臂垫于枕后。

2.内瘘的监测

定时检查内瘘,触摸内瘘区域有无震颤感,用听诊器听诊是否通畅。检查术区敷料松紧度,查看是否有纱布渗血。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杂音,或发现渗血不止或术区疼痛难忍,均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防止动静脉瘘内血栓形成

术后形成血栓的原因主要有敷料包扎过紧、体位原因造成术侧内瘘长时间受压、术后内瘘术区渗血引流不畅而造成皮下血肿等,术后应使用抗凝药物,如果术后吻合口处血管搏动、震颤、血管杂音消失,应高度怀疑血栓形成,早期血栓形成,如发现及时,在短时间内通过拆线取栓或局部使用尿激酶等药物溶栓治疗,多数可解决问题。

(叶志东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