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秦伯未学术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丁门三杰

1919年,秦伯未进入名医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为学校的第四届生源

①《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历届毕业同学名录》(阮望春整理)载,秦伯未为1920—1924年第四届生源;而其弟子吴大真等在多篇序言及论文中所提秦的在校时间为1919—1923年,蒋熙德《孟河医学源流论》中采用此说法。

在学校新式的教育影响下,秦氏自励勤勉,广涉典籍,加上家学底蕴自幼聪颖好学,秦伯未入校便受到丁甘仁、曹颖甫等医学大家的垂青。秦伯未师从丁甘仁,学业也同时深受学校其他两个主要学者的影响,一个是学校教务长曹颖甫;另一个是学校的第一任院长谢观。并且,他还与曹颖甫结成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秦伯未曾对其后人深情的回忆,青年时期的秦伯未和同窗章次公、许半龙经常下课后去拜访曹颖甫,继续向老师讨教学术问题,有时则谈诗论文。传秦伯未能够背诵《黄帝内经》全文,有深厚的《内经》理论功底,同时期的章次公则对《伤寒论》,二人并有“秦内经”“章伤寒”之雅誉。早在求学期间,他和王一仁参与了丁甘仁发起的很多项目,编辑杂志和中医药协会的工作,并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及至毕业时,不仅医学,其诗词、绘画、篆刻、书法都已蜚声校内,与程门雪、章次公并称丁门三杰

②一说“丁门三杰”为程门雪、秦伯未、许半龙 (蒋熙德)。另有秦伯未、程门雪、许半龙、王一仁“丁门四仁”之说。

1923年,秦伯未于以该届第一名毕业,同期的还有严苍山、许半龙、陈耀堂等,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影响时势的中医名家和社会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