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的著作。本人认为学习张仲景的 《伤寒论》,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论治方法。懂得了基本法则,不但全部 《伤寒论》容易会通,阅读其他医书也容易迎刃而解。《伤寒论》最可宝贵的地方就在于此。 《金匮要略》叙述40多种杂病,比较分散,没有系统可寻,但其辨证论治的诊疗规律还是一致的,并且有不少方剂见于 《伤寒论》,因此更可以看到 《伤寒论》方剂的灵活运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然是两部书,但由于一治外感病,一治杂病,故仍保持密切联系。
《金匮要略》里叙述的内科、外科和妇科等疾患的证治,在应用上是显然不够的。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充实了很多内容,这些补充材料散见在各家集子里。我们钻研 《金匮要略》的时候,要理解它的实质和精神,同时也要看到发展的一面,不能仅仅在一证一方上用功夫,正如研究 《伤寒论》应该和后世的温病学说结合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扩大 《金匮要略》的证治范围,且在无形中消除经方派和时方派的不正确观点,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仲景接受了 《内经》的理论指导,我们学习 《内经知要》之后,必须时常加以回顾。《内经》不是纯理论性的,有它事实的根据,再通过《金匮要略》的临床实践,正好体会中医学术怎样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有些人非议中医只有经验无理论,有些中医自己还硬把 《内经》和 《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割成两个系统,这是不正确的看法。
《金匮要略》的注释过去有50多家,多数是采取逐条笺注形式。本文就我个人最近温习体会所得,并结合20年前教授及门弟子的方法,仅就疾病方面予以分类,并穿插浅见,不作逐条注释。由于是在公余时间写出,并缺乏参考资料,当然极不充分而且是极其浅陋的。
《金匮要略》里有不少条文难于理解,并且有些是怀疑传写错误的。我认为钻研经典,固然必须重视经典,但亦不妨提出疑问,通过大家讨论来作出决定,对于整理工作是有好处的。因此,在本文里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还介绍了同道们的一些不同意见。这些看法和意见,可能是主观的不成熟的,但含有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各抒心得,予以指教!前人说:“旧学商量皆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这是我的愿望了。
本文曾分期刊载于 《中医杂志》(1957年1~8月),兹应读者要求,重加修订,出版单行本。但是缺点还是存在的,希望读者提出意见,俾得作进一步的修改。
秦伯未
195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