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康复手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55/27612555/b_27612555.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手部的肌肉和肌腱
(一)前臂屈肌
前臂屈肌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屈肌包括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深层屈肌包括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
1.桡侧腕屈肌
(1)起点:
肱骨内上髁。
(2)止点:
第2、3掌骨掌侧基底。
(3)作用:
屈腕、腕桡偏,可能协助前臂旋前、屈肘。
2.掌长肌
(1)起点:
肱骨内上髁。
(2)止点:
腕部屈肌支持带,有纤维与掌腱膜连续。
(3)作用:
协助屈腕,常作为供体,切取后对手功能无影响。
掌腱膜呈三角形,近端与掌长肌末端相连续,远端放射状分为4个纵行纤维束止于近节指骨底。掌腱膜浅面与浅筋膜和皮肤之间有许多垂直的纤维束紧密相连,减少了手掌皮肤的移动性,对手的握持功能大有裨益。
3.指浅屈肌
(1)起点:
肱骨内上髁、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冠突内侧面、桡骨嵴。
(2)止点:
2~5指中节指骨掌侧。
(3)作用:
屈曲2~5指近侧指间关节、协助屈曲腕掌关节、屈腕。
4.尺侧腕屈肌
(1)起点:
肱骨内上髁、鹰嘴内侧缘、尺骨后缘。
(2)止点:
豌豆骨、通过韧带附着钩骨和第5掌骨掌侧。
(3)作用:
屈腕、腕尺偏。
5.拇长屈肌
(1)起点:
桡骨干掌侧。
(2)止点:
拇指远节指骨基底掌侧。
(3)作用:
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协助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屈曲,可能协助屈腕。
6.指深屈肌
(1)起点:
尺骨近3/4前内侧面、骨间膜。
(2)止点:
2~5指末节指骨基底掌侧。
(3)作用:
屈曲2~5指远侧指间关节,协助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腕掌关节和腕关节。
(二)前臂伸肌
前臂伸肌亦有浅、深两层,浅层伸肌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深层伸肌则包括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固有伸肌。
1.桡侧腕长伸肌
(1)起点:
肱骨外侧髁上嵴。
(2)止点:
第2掌骨背侧基底。
(3)作用:
伸腕、腕桡偏,协助屈肘。
2.桡侧腕短伸肌
(1)起点:
肱骨外上髁、肘关节桡侧副韧带。
(2)止点:
第3掌骨背侧基底。
(3)作用:
伸腕,协助腕桡偏。
3.指总伸肌
(1)起点:
肱骨外上髁。
(2)止点:
在2~5指掌指关节背侧形成腱帽,在近节指骨分成一支中央腱止于中节指骨背侧基底、两支侧束重新与内在肌腱组合形成终腱后止于远节指骨背侧基底。
(3)作用:
伸掌指关节、与内在肌一起伸指间关节,协助示指、环指、小指分指、伸腕。
4.小指固有伸肌
(1)起点:
肱骨外上髁。
(2)止点:
与指总伸肌至小指的腱束汇合。
(3)作用:
伸小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5.尺侧腕伸肌
(1)起点:
肱骨外上髁、尺骨后缘。
(2)止点:
第5掌骨背侧基底尺侧。
(3)作用:
伸腕、腕尺偏。
6.拇长伸肌
(1)起点:
尺骨中1/3的背侧、骨间膜。
(2)止点:
拇指末节指骨基底背侧。
(3)作用:
伸展拇指指间关节,协助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伸展,可能协助伸腕。
7.拇短伸肌
(1)起点:
桡骨远端的背侧、骨间膜。
(2)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基底背侧。
(3)作用:
伸展拇指掌指关节,腕掌关节伸展和外展,协助伸腕和桡偏。
8.拇长展肌
(1)起点:
尺、桡骨背侧中1/3、骨间膜。
(2)止点:
第1掌骨基底桡侧。
(3)作用:
拇指腕掌关节伸直、外展、桡偏,协助屈腕。
9.示指固有伸肌
(1)起点:
尺骨和骨间膜下部。
(2)止点:
与指总伸肌至示指的腱束汇合。
(3)作用:
伸示指。
(三)手内在肌
手部内在肌是指肌肉的起点和止点均在手部的肌肉,包括有大鱼际肌、掌中间肌和小鱼际肌。大鱼际肌位于手掌的桡侧,包括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掌中间肌指的是位于掌骨间的肌肉,包括有4块背侧骨间肌、3块掌侧骨间肌和4块蚓状肌;小鱼际肌位于手掌的尺侧,包括小指展肌、小指对掌肌和小指短屈肌。
1.拇短展肌
(1)起点:
大多角骨和舟状骨、屈肌支持带。
(2)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基底尺侧。
(3)作用:
第1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掌侧外展,协助对指、掌指关节屈曲、内旋。
2.拇对掌肌
(1)起点:
大多角骨、屈肌支持带。
(2)止点:
第1掌骨的桡侧缘。
(3)作用:
对指。
3.拇短屈肌
(1)起点:
大多角骨、屈肌支持带、小多角骨、头状骨。
(2)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基底桡侧和腱帽。
(3)作用:
屈曲拇指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协助拇指对向小指。
4.拇内收肌
(1)起点:
横头——第3掌骨掌侧面;斜头——头状骨,第2、3掌骨基底。
(2)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基底尺侧。
(3)作用:
拇指内收。
5.背侧骨间肌 (图1-11)
(1)起点:
第1背侧骨间肌起自第1掌骨尺侧、第2掌骨桡侧,第2~4背侧骨间肌起自第2~5掌骨相对面。
(2)止点:
第1、2背侧骨间肌止于2、3近节指骨的桡侧,第3、4背侧骨间肌止于3、4近节指骨的尺侧(止于腱帽)。
(3)作用:
示中环指分指,协助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第1背侧骨间肌协助拇指内收。
6.掌侧骨间肌 (图1-12)
(1)起点:
第1掌侧骨间肌起自第2掌骨尺侧、第2掌侧骨间肌起自第4掌骨桡侧、第3掌侧骨间肌起自第5掌骨桡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1_5183.jpg?sign=1738826526-ShtpS3IzFtAF81STfPKDikPrW2pRsrHS-0-9587736a7c5aaf2b5d6bcd0a5993f888)
图1-11 背侧骨间肌
(2)止点:
第1掌侧骨间肌止于示指近节指骨的尺侧,第2、3掌侧骨间肌止于第4、5近节指骨的桡侧。
(3)作用:
示中环指并指,协助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2_5193.jpg?sign=1738826526-c9p9S3b8aCUv1vuMA8IqX2QfQ7idwoOG-0-c051679177d547376157d1902360ceee)
图1-12 掌侧骨间肌
7.蚓状肌 (图1-13)
(1)起点:
第1、2蚓状肌起自示中指指深屈肌腱的桡侧,第3蚓状肌起自中环指指深屈肌腱相对面,第4蚓状肌起自环小指指深屈肌腱的相对面。
(2)止点:
从相应手指的桡侧止于腱帽。
(3)作用:
第2~5指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
8.小指展肌
(1)起点:
豌豆骨和屈肌支持带。
(2)止点:
小指近节指骨尺侧。
(3)作用:
外展小指,屈小指近节指骨,屈掌指关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3_5204.jpg?sign=1738826526-Zlwvuo3jwnGNRmw2vNLASN0XWX2YjF7y-0-2940d0e570766e200caa52be7c441002)
图1-13 蚓状肌
9.小指对掌肌
(1)起点:
钩状骨的钩部和屈肌支持带。
(2)止点:
第5掌骨尺侧。
(3)作用:
小指对掌(屈曲略带旋转),抬高第5掌骨。
10.小指短屈肌
(1)起点:
钩状骨的钩部和屈肌支持带。
(2)止点:
小指近节指骨尺侧。
(3)作用:
屈曲小指掌指关节,协助小指对向拇指。
(四)指屈肌腱
手指屈肌腱共有9条,包括1条拇长屈肌腱、4条指浅屈肌腱和4条指深屈肌腱(图1-14)。指浅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在掌骨头平面进入指屈肌腱鞘。浅腱在浅层,至近节指骨平面分叉,止于中节指骨;深腱在深层,穿过浅腱分叉下方,止于末节指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4_5213.jpg?sign=1738826526-dqL1kbMEbMwBCYB64KCOyPP58VK9j7dE-0-67f5c8351d9ff1517faaf7786fcaf2a9)
图1-14 指屈肌腱
1.指屈肌腱的分区
通常根据指屈肌腱的行走部位的不同而分为5个区:①Ⅰ区:位于屈肌腱在远节指骨的止点至中节指骨中部(拇指为近节指骨中部),此区只有一条指深屈肌腱或拇长屈肌腱。②Ⅱ区:亦称“无人区”,位于中节指骨中部至掌指关节平面,此区内有指浅、深屈肌腱,肌腱位于指屈肌腱鞘内,血供差。位于此区的屈肌腱损伤手术难度大、效果差。拇指屈肌腱的Ⅱ区位于近节指骨中部至掌指关节平面,结构较为简单。③Ⅲ区:位于掌指关节平面至屈肌支持带远侧缘。④Ⅳ区:位于腕管内,9条肌腱与正中神经挤在一起,容易引起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⑤Ⅴ区:位于屈肌支持带的近端,该部位疏松结缔组织较多,手术修复容易、效果好(图1-1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5_5225.jpg?sign=1738826526-TaLydSugRBR8f8MIqg0U9QRDbxGIpm2F-0-4998af4476744c9af3bec60ab26c7c43)
图1-15 指屈肌腱分区
2.屈肌腱纤维鞘和滑车
屈肌腱纤维鞘是由指骨掌侧面的骨膜、关节囊前方的掌板和坚韧的结缔组织围成的骨纤维管道,其纤维层增厚形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力学特性的滑车系统。
(1)第2~5指的滑车系统中,A1、A3滑车分别位于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前方,使得屈肌腱按照限定的方向牵拉手指;A2、A4滑车位于近节指骨和中节指骨的干部,对防止关节屈曲时的“弓弦指”有重要作用(图1-16,图1-17)。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6_5236.jpg?sign=1738826526-0NTTXlCALhwhJwO9AA1DwYMLHgZQWx33-0-3e42ae438c9538a6b9a275c38d6f8da0)
图1-16 第2~5指滑车系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7_5246.jpg?sign=1738826526-J9qtbVF7vvUhSjMAWk5Bq669aCE1pbOv-0-96a6507027f9ee245fff8ddb5a377dda)
图1-17 第2~5指滑车系统
(2)拇指的滑车系统中,TA1、TA2为环形滑车,位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前方;TO为斜行滑车,位于近节指骨中部,临床特别重视A2、A4、TO滑车的重建修复。
(五)指伸肌腱
指伸肌腱由伸指外在肌和手部内在肌的肌腱共同参与组成,有支配拇指的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指总伸肌发出四条分支肌腱分别支配第2~5指,其中示指和小指还各有一条固有伸肌腱。
1.指伸肌腱的分区
(1)第2~5指的指伸肌腱分8个区,奇数区与关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应,由远至近依次排列:
①Ⅰ区:远侧指间关节区;②Ⅱ区:中节指骨区;③Ⅲ区:近侧指间关节区;④Ⅳ区:近节指骨区;⑤Ⅴ区:掌指关节区;⑥Ⅵ区:掌骨区;⑦Ⅶ区:腕区;⑧Ⅷ区:前臂区(图1-1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8_5255.jpg?sign=1738826526-XaOA4r38c9TBCOBTpZwYHfPOByE9rVOM-0-0f230198a770608819af7be56f01d0ef)
图1-18 指伸肌腱分区(第2~5指)
(2)拇指伸肌腱分6个区,排列如下:
①Ⅰ区:指间关节区;②Ⅱ区:近节指骨区;③Ⅲ区:掌指关节区;④Ⅳ区:掌骨区;⑤Ⅴ区:腕区;⑥Ⅵ区:前臂区(图1-19)。
2.指伸腱器
(1)拇指指伸腱器:
拇长、短伸肌腱的腱束在掌指关节背侧汇合,较深的腱束止于近节指骨底,较浅的腱束分别接受桡侧拇短展肌和尺侧拇内收肌的部分腱束,形成指伸肌腱扩张部,亦即伸肌腱帽,腱束继续前行,止于远节指骨基底。
(2)第2~5指指伸腱器:
第2~5指的伸肌腱在掌指关节背侧,扩张形成三角形的伸肌腱帽,伸肌腱帽的两侧为骨间肌和蚓状肌肌腱汇合而成的侧腱束。伸肌腱帽的深层纤维与掌指关节囊融合。伸肌腱在近节指骨发出两支外侧束和中央腱,两侧的侧腱束的主体形成外侧束,部分纤维形成内侧束。两支侧腱束的内侧束向内加入中央腱,止于中节指骨的基底。伸肌腱的两支外侧束则各自和同侧的侧腱束的外侧束相汇合,形成外侧腱。两侧的外侧腱在中节指骨背面逐渐靠拢,汇合成终腱,止于远节指骨底背侧和关节囊(图1-2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19_5267.jpg?sign=1738826526-P6lz3EgZuKT6GDl6ua3VtOIYep7eergK-0-bc78648f536aed6a4dc0a3351e0b00ca)
图1-19 指伸肌腱分区(拇指)
3.腱间结合纤维
在手背侧,指总伸肌的4条肌腱之间常有不同类型的腱间结合纤维相连。腱间结合具有加强指伸展运动的稳定性和限制各指单独活动的功能。由于示指和小指另有固有伸肌腱的支配,所以单独活动较易,而中、环指的单独活动受限明显(图1-2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20_5278.jpg?sign=1738826526-JcT8SUyrJQX3fhr856kLvRgzb8zD8E05-0-e445aa1a77c6443440b4ad8d99e71918)
图1-20 第2~5指指伸腱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21_5289.jpg?sign=1738826526-aexSZDcB8nzjyIsPTVPJOjCWDLjMoZQi-0-b63c490e65b99e8a593e2c1d6f23a084)
图1-21 腱间结合纤维和伸肌支持带
4.伸肌支持带
伸肌支持带两侧附于桡、尺骨茎突和腕骨,其深面有6个骨纤维管道、前臂有9根伸肌腱及腱鞘通过这些管道。由桡侧向尺侧排列,分别是:第一鞘管内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第二鞘管内的拇长伸肌;第三鞘管内的桡侧腕长、短伸肌;第四鞘管内的指伸肌和示指伸肌;第五鞘管内的小指伸肌;第六鞘管内的尺侧腕伸肌。
5.伸肌腱损伤
(1)锤状指:
Ⅰ区指伸肌腱断裂可导致远节手指不能伸直,呈现屈曲畸形,称为锤状指(图1-2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22_5302.jpg?sign=1738826526-Cl41d6dblUMOeEYJWJbYQ4G9u68cYq1W-0-39297fad84476cfed2417042994f3ba6)
图1-22 锤状指
(2)纽扣畸形:
中央腱在近侧指间关节水平发生断裂,侧腱束由于失去向内的对抗力量,发生掌向滑移,引起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代偿性过伸,形成纽扣畸形(图1-2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23_5312.jpg?sign=1738826526-HzFxeLP2dkpybokENRmVjfpW5Pw0FnM1-0-73d9af92985a00a3b44e13e7e01eb11e)
图1-23 纽扣畸形
(3)鹅颈畸形:
当锤状指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伸肌腱外侧束松弛,中央束紧张,侧腱束滑向近侧指间关节旋转轴的背侧,形成了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图1-2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1578C/15859863605993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1-24_5322.jpg?sign=1738826526-L13dp9HuHiHnawdAKCq8apuDNelYuQfG-0-bfe737aeac807f2bf2122e05e1c29f25)
图1-24 鹅颈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