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通俗型陈列的缘起与推广

19世纪下半叶

正如前述,采取怎样的陈列方式,与举办者对观众的看法和态度有关。在旧大陆许多曾经历过长期而发达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地方,博物馆的发展模式总是私人收藏在先,而公共博物馆是从私人收藏发展起来的。因而封建等级的、私人收藏家作风的旧思想残余长期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意识,相应地在许多早期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中并未显示出关怀普通公众的姿态。英国自然史博物馆陈列室的看守,面对几乎无人参观的展厅,百无聊赖地打哈欠。之所以观众少是因为该馆参观需要专业团体30人以上才能集体进入,并且需要预约,这讽刺了当时的博物馆陈列多么不近人情(见图1-10)。总之,19世纪博物馆的公共性还比较弱,社会教育职能也不是很发达。意识形态是一种习惯势力,改变需要时间。在资产阶级革命到产业革命完成之间,尽管表面上普通百姓有权同社会上层一道目睹藏品,但公共博物馆尚未真正地大众化。

倒是美国不同凡响,其博物馆的成长模式恰好同旧大陆相反。“在美国,在大的私人收藏开始建立之前很久就已出现了公共博物馆。在本世纪(注:20世纪),美国许多私人收藏都遗赠给了博物馆,或转为公共机构,因而重新出现了一个多世纪之前在欧洲发生的重要过程。不过这一次,美国的为整个社区利益而建立博物馆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扎了根”[英]肯尼斯·赫德森著,王殿明等译:《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第16页。。可见,美国是公共博物馆在先,私人收藏风气在后。相比而言,美国人因其历史原因较少封建思想的束缚,加上实用主义的生活观念,导致其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意识在一开头就比较在乎普通公众。

图1-10 1893年11月25日报纸发表批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不近人情的讽刺画

(采自《教育展示设计》日文版)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后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在19世纪,法国、德国、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扩大,工厂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新技术。这场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大超出了经济领域。

英国为了显示其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于1851年5月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万国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与其丈夫阿尔伯特公爵5月1日都出席了开幕式。博览会建筑由铁架和玻璃构成,通体透明,名曰“水晶宫”(见图1-11)。自5月1日至10月5日的160余天里,总计接待了各国观众600多万人,仅门票收入就达186 000英镑。在100多年前的欧洲,一个展览会吸引了600万观众,这足以使政府认识到展览事业的重要性。这次博览会打破了工人对文化活动不感兴趣、不愿付费的传统观念。商业博览会虽不等同于博物馆,但观看以实物资料为主的陈列展览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结构,因而具有教育功能,这一点已被社会普遍认同。伦敦首届世博会的186 000英镑收入后来全部用于博物馆筹建,出现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科学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4个新设施。可见,博览会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的50年里,法国、美国等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博览会,这虽然都是商业性的展会,但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单纯商业的成就。

图1-11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彩瓷盖《水晶宫外景》

(黄洋 摄自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世博遗珍”展)

也正是这个时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形式出现了新变化。在自然标本陈列方面,英国伦敦的布鲁克博物馆(Bullock Museum)早在1813年就尝试性地采用过一种新的陈列方法,将一群长颈鹿、狮子、犀牛等剥制标本模拟生前徘徊于原生地荒野中的自然姿态加以展出,周围辅以原生地珍奇华美的植物(均为在色彩和形态上与实物一模一样的模型),背景是一张用透视法描绘的原生地景观画,极好地再现了热带雨林地区郁郁葱葱的自然美景(见图1-12)。正如1813年出版的《布鲁克博物馆手册》(Companion to Bullock's Museum)简介中所述:“各种动物,如高大的长颈鹿、狮子、大象、犀牛等,都在符合其生境的荒野和森林中展出;而每种环境中最珍稀、最常见的植物模型,无论在形状还是颜色上,都接近其最真实的状态;遥远且适宜的全景所呈现出的炎热气候,成了美丽的插图,辅助着整个动植物种群的展示。”Frederic A.Lucas.Glimpses of Early Museums:The genesis of the habitat group.http://www.naturalhistorymag.com/picks-from-the-past/271568/glimpses-of-early-museums?page=2当时称此法为“habitat group”(生境种群陈列)。1856年,德国纽伦堡的盖尔芒博物馆在室内复原了中世纪教堂和住宅局部,并配置一些身着当时服饰的模特儿,还摆设了一些当时的家具,这是最早的复原性结构陈列。

图1-12 布鲁克博物馆非洲哺乳动物群展示

(采自网络,http://www.naturalhistorymag.com/picks-from-the-past/271568/glimpsesof-early-museums?page=2)

这种新式的陈列必然是少量展品占据了较大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大英自然史博物馆率先对建筑空间做了职能划分。此前,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路易斯·阿加西斯(Louis Agassiz)(见图1-13)成立了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https://mcz.harvard.edu/history,又发明了一种将藏品进行分众展示(dual arrangement)学界对此称呼不同,有“二元性陈列”“二重陈列”“双分思想”,台湾学者也称“二部陈列”,这里采用“分众”的译法。的方法,亦即将藏品分为针对专家学者的研究资料和针对普通公众的展览资料两部分,前者置于收藏库,而陈列室则为普通公众服务,用趣味性、通俗形式加以展出,这不失为使多种文化层次的人们都能利用的好办法。

大学博物馆注重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本无可厚非,而阿加西斯却想到兼顾普通观众,提出了分众展示方式。美国博物馆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公众利益,并逐渐对旧大陆产生影响。分众展示方式是否在哈佛首先实际出现抑或仅仅是个理念,目前还不清楚,也没有根据证明美国馆长的分众展示思想影响了英国。但我们从日本博物馆学鼻祖棚桥源太郎的记载中知道,大英自然史博物馆在1873年新建筑竣工后,认识到这种方式的重要性,从而变更原来的陈列规划,首先采用了这种分众展示的方法,其结果是一跃闻名于世,很快传播并推广到全世界。这也反映出以往只迎合雅客趣味的博物馆经营方式开始迁就大众百姓的胃口,博物馆开始向大众化设施转变。分众展示方法的影响不限于陈列展览,以往没有收藏库的馆也因此想设置专门的收藏库了。按使用功能划分博物馆建筑空间的思想或即滥觞于此,以往的“三位一体”形式逐渐走向衰亡。如今,没有收藏库的博物馆是不可思议的,收藏库的意义和职能也不再是陈列室的延伸或陈列室的一种形态。

图1-13 路易斯·阿加西斯肖像及签名

(采自网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680-1069274.html)

至今普遍存在于博物馆的两种典型陈列方式,其发轫时间都很长久。采取怎样的方式,往往取决于馆方从业人员对陈列利用者的看法和态度。当今博物馆工作者似乎具备了正确的陈列理念,但总觉得没有办法贯彻到实际的陈列工作中去。公众对博物馆反应冷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可能是我们错误地指望同一种陈列方式能够同时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各种方式交错出现在同一展示空间中,并且在同一空间中的陈列又以满足专家学者的需求为重,其次为符合教育机构的性质而兼顾学习型观众的需求,至于普通观众的需求则最多安排几项噱头十足的互动装置来体现,如此看轻普通观众的满意度,又怎能赢得他们真正的青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