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6 精神胚胎

实体化

“实体化”一词意味着唤醒新生儿体内的灵魂,让缥缈的精神在地球上落脚。

科学认为,新生命不是凭空降生的,他就是肉身,是各种器官组织发育而来的结果,不存在什么实体化的过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能从无到有?遗憾的是,我们从未做过相似的思考,从未深究过这个问题的真相,从未在表面之下探索问题的答案。

成年人在护理新生儿时,应该给予他的精神世界足够的关注。倘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心理活动,那么在一岁甚至更晚的阶段,他的心灵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对婴儿现有的照顾仅仅具体体现在生理方面,但精神护理也应该提上日程。正如今天人们常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显然,“教育”一词在这里指的不是讲学和训诫,而是帮助儿童发展他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应该意识到,儿童自出生之时起便产生了精神活动,它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之中饱含着冲动,反映的是人类最真实的心境,如今,潜意识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即使通过最浅显的层面去认识婴儿的潜意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婴儿已经具备了人的本能,比如消化功能和心理活动。就像哺乳动物的幼崽,能够将种族的本能迅速内化。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后代在运动能力方面发展迟缓。新生的婴儿几乎不具备任何运动能力,而与此同时,感觉器官已经开始运作,光线、噪音和触摸都能被婴儿感知。

婴儿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不能站立,不能走路,需要成人的看护和照料,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在不舒服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哭声和叫喊,以吸引成人的注意,向其求助。

数月、一年甚至更久之后,这个小家伙才能挺直身板,学会走路,他不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个未成熟的人。再过几个月,甚至几年,他才能学会说话。

好了,现在我们要来谈一谈成长过程中心灵和身体的“实体化”。在这一过程中,神秘力量为新生儿呆滞的身体赋予活力,让他四肢健壮、关节灵活,具备完全的语言和行动能力,由此一个胚胎发育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令人惊奇的是,人类婴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自主能力,而哺乳动物的幼崽几乎从一出生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站立、行走、寻找母亲、掌握自己所属的物种的语言,尽管它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微弱可怜,比如小猫的“喵喵”、小羊的“咩咩”、小马的“嘶嘶”……但大多数时候,比起发出微弱的声响,幼崽们还是保持沉默,它们的哀鸣和嚎叫并不能得到世界的回应。

动物幼崽成长飞快,我们可以说,在出生的那一刻,动物的本能就激发了肌体,进而决定了它们的行为特征,正如老虎生来会猛扑、山羊生来会蹦跳一样。因此,每一个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加成、生理系统的集合,更是本能的载体。这种本能通过动物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比身形外貌更能体现出所属物种独一无二的特征。

动物并非同植物一样,只具备外观性的特征。所有植物不具备而动物具备的特征,我们称之为心理特征。既然在刚出生的动物身上我们能找到这种特征,为什么在人类婴儿身上它却无影无踪?

有一种理论认为,动物的本能动作,是同类物种基因世代遗传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人不能遗传到祖先的行为习惯呢?人类的祖先不也是直立行走、使用语言,并且希望将这些传给子孙后代的吗?倘若我们就此认为人类不具备心理活动的特征,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类的心理活动远比动物复杂得多,它潜藏在内心深处,不会像动物一样通过既定行为直接显现出来。

动物的行为受到特定的、固化的本能驱使,而人类天生就有行动的自由,人类行为的发展方向是无法预知的,因此需要特定的指导。我们打个比方。动物好比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它们的制作工期很短,并且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而人类是手工品,每一件都经过精雕细琢,每一件都不尽相同。手工制品的优点在于带有工匠独特的印记:刺绣中蕴含着绣工巧妙的心思,艺术品中潜藏着艺术家天才的构想。

人类与动物在精神上的差异正是如此。动物如同机器高速批量生产的产品,表现出物种固有的一些特征。而人类则是工匠汗水的结晶,这个工匠就是大自然,自然赋予了人类独一无二的灵魂,也要等待人类漫长的成长。在暴露于外界之前,半成品需要经历日以继夜地打磨,它不是复制品,它是全新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将它视作一个谜团,一个未知的惊喜。它就像被艺术家珍藏在密室中的杰作一般,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之后,终于重见天日,展示在公众面前。

人类个性的形成是实体化暗中带来的结果。因此,每一个新生婴儿都是一个谜团。这个尚且无自理能力的小生命,身体中蕴藏着比任何生物都复杂的机能,当然除了他的种族——也就是人类。他的实体化只能依靠自己的意志完成。

通常意义上的肉身指的是肌肉和器官的集合,它们在意识的驱使下运动。而没有这些肌肉和器官,意识也无能为力。无论何种动物,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它的每一个活动也是意识本能和器官运动的合作。尤其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肌肉的活动无限复杂和精细,以至于解剖学的学生经常说:“为了记住所有的肌肉,我需要反复查验书本至少七遍。”在运动中,有些肌肉因为复杂的活动而变得坚硬。有些肌肉伸展,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相向而行,有些肌肉背道而驰。但当肌肉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它们不是为了抗衡彼此,而是为了动作得以和谐完成。

抑制力总是伴随着推动力,并时刻纠正这种推动力;不同的肌肉相互配合、协调发力,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动作。就像杂技演员,能够控制力道,保持平衡;或者像小提琴家,他的手能用最微弱的力量拨动琴弦。

每一次的动作都是由相对的力量完成的,这两股力量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两方力量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做出完美的动作。

人类并不完全信任本能,因为更决断、更有力、总而言之更高级的力量——人类的精神力量更胜一筹。这种蓬勃的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通过肉身外化,才能向世界展现。这一切构成了幼儿生活的第一篇章。

精神指引着“实体化”的进行,我们判断心理活动先于生理活动存在,它独立于任何外在表现,对肌肉和器官发号施令。

倘若仅仅是因为婴儿无法挺直站立或无法协调动作,就断言婴儿的肌肉软弱无力,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新生儿扑腾着小胳膊小腿,肌肉力量显而易见。即使是吮吸和吞咽这样需要肌肉协调的复杂动作,婴儿也可以从容地完成。与动物的幼崽相比,大自然给予人类婴儿更多的自由,人类所有的动作都依靠意识指挥。肌肉顺从地执行意志强有力的号令,一张一缩,协调运动。长大后的孩子不仅具有人类这个物种的基本特征,会直立行走,会说话,还会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新生儿就像一个谜题,而谜题的答案只能等时间来揭开。

动物幼崽长大后的模样,对我们来说并不难猜:羚羊的后裔轻快敏捷,是出色的赛跑运动员;大象的后裔憨态可掬,行动迟缓又笨拙;老虎的后裔野蛮凶残;兔子的后裔喜食萝卜青菜。

而人类的后裔千姿百态,各有特征,儿童柔弱的外表下孕育着丰富的个性。婴儿咿咿呀呀的声音有一天会变成清晰的词语,只不过他讲的是何种语言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他会竖起耳朵倾听周围人讲话,竭力模仿听到的发音,从音节到词语。在与环境的接触中,他下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功能,他是自身的创造者。

哲学家已经对新生儿不具备行为能力的现象进行了探讨,但是医生、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却对此缺乏关注。这一现象显而易见、亟待查证,但它同潜意识之中封存的其他真相一样,在很长时间内都被搁置一隅,不予理睬。

在实际生活中,对儿童天性一知半解的态度带来了一连串的危害,尤其是对儿童的精神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人们错误地以为,幼儿不仅肌肉乏力,缺乏自理能力,他们的内心也是空洞而被动的。等到婴孩长大成人,父母才敢拍着胸脯说道,多亏了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天赋才得以开启。父母们坚信,自己对孩子的帮助是一种职责,他们是儿童的塑造者,是构筑儿童精神世界的工程师;是他们从旁提供的指导和建议,刺激了儿童智力、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成年人在儿童世界里自诩为神,他们认为自己拥有天赋的权利指挥儿童的一切。然而别忘了,傲慢是人类罪恶之首,取代神的念头会为子孙后代招致祸患。

实际上,儿童手中握着解开自身谜团的钥匙,他的心理活动有迹可循,他的成长路线有既定规律,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帮助他成长。然而,成年人的妄加干涉使得儿童的精神发育扭曲畸变,人类原始的神性被抹杀,在一代又一代的“实体化”过程中,人类将逐渐脱离上帝的指引。

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具有能动性,这个隐秘的世界无法完全呈现于世人眼前,而且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岁月它才能发展完全。

我们不妨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儿童的心灵被囚于黑暗的监牢之中,它静静出生,悄然成长,期盼光明唤醒意志的力量,从而操控无力的肉体。然而黑暗中总是潜藏着骇人的力量,伺机生扑甚至碾碎尚未成型的生灵。

然而“实体化”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人期待它的到来,也没有人为它做足准备(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成年人既不为孩子提供任何保护,也不提供任何帮助)。

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精神胚胎,就像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它也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营养丰富,爱意温存,没有任何能伤害到他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呵护他而存在。

一旦成年人认识到这一真相,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将会扭转。儿童被看作一个实体化的精神生命,将使成年人意识到肩上的重任。

我们将满心的爱意都倾注给了新生命,然而这些关心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这个柔软而可爱的小家伙,仿佛只是我们手上的一个玩具。婴儿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需要成人给予尊重。如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所言:“最高的敬意理应献给儿童。”


“实体化”是一个隐秘的创造性的过程,它是尚未铺陈的剧本,与之有关的故事还未拉开帷幕。

意志伴随着生命的降生而存在,它唤醒沉睡的四肢躯干,赋予肉身活力,又用规矩加以约束。一个刚刚萌发意识的生命,无论是肌肉还是感官都在探索和适应环境,竭力发展自我。

个人,或者说精神胚胎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得益于这种互动,人类才能至臻完美。就好像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通过母亲的血液来吸收养分,孩子的心灵就是精神胚胎的“心脏”,这颗“心脏”在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沟通中成长发展。孩子努力融入周边环境,在这份努力中诞生了核心人格。

精神胚胎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是缓慢而渐进的,在此过程中,心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维护它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使动作不至于呆滞愚笨、了无生气,亦避免身体脱离意志的控制而陷入混乱。如此这般,精神实体化这一永恒的工作将更具活力,能更进一步发展。

在造物主的构想下,人的个性发展就像胚胎发育成幼童一样,需要通过意志的努力。

那么父亲和母亲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父亲提供了一个无形的细胞,母亲提供了一个卵细胞和可供受精卵发育的安全环境,渐渐地这颗受精卵分裂再分裂,变成了幼小的新生命。人们常说父母创造了孩子,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说是孩子创造了成人,孩子才是“人类之父”。

我们应当将孩子看作是上天的恩赐,是神圣的礼物,因为一个人的个性将会在儿童阶段敲定。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迫切心,用科学的理论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他们预备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这一研究领域,我们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科学奥秘亟待破解。期盼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调动聪明才智,通力协作,攻克人类教育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