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农业资本深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资本及资本深化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深化对资本本质的认识,在不同的视角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资本的概念也得以持续地完善和深化。麦克鲁德认为,增值是资本的目的,所以,“任何经济量均可视为资本”,只要它能够让使用它的人获取利润。能够被称为资本的经济量,其价值应可度量,还能够被用来交易。庞巴维克则把资本看成是产品,这种产品可以被“作为获得财货的手段”。萨缪尔森视资本为生产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capital)(或资本品)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经济产出的耐用投入品”。资本的本质属性就是其增值性。

随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展和扩大了资本的范畴,将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看作是资本的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农业资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理解。从广义上看,包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狭义上的农业资本,则只包含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以货币形态投入农业部门的资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资金,应视为其组成部分之一。本研究所指的资本是狭义的物质和农业资金投入。我们将从生产力的角度,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中农业资本的形成及其影响,故将采用萨缪尔森的定义。考虑到农业初始资本存量数据确实的问题,本研究侧重于讨论资本的投入、形成与农业发展的数量关系。

资本深化是人均资本占用量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过程,资本劳动比、资本产出比都能够从各自的角度对资本深化作出反应。资本投入的增加、产出的提高,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因此,资本产出率在我们的研究中也作为资本深化的辅助指标加以考察。

(2)农村资本与农业资本

农村资本与农业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指的是具有特定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投入、归属于农村地区的所有资本,就是农村资本。在农村地区有农业资本,也有其他行业如工业、服务业领域的资本。农业则是一个产业概念,农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有资本需求,当资本进入其中的某一环节后,相应的农业产业组织便会对其进行配置和运用,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此时的资本便成为农业资本。

投入农业产业部门里的资金,是农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币形态的资本。农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一种。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农业资本同样会在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在流通的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循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正如马克思所言:“产业资本是唯一的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资本的职能不仅是剩余价值或者剩余产品,而且同时创造剩余价值或剩余品。”农业资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本研究聚焦在狭义层面上,即主要研究农业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不涉及人力资本及其他类型。在形式上,农业资本既有产业资本的循环,又有在产业链诸环节间的运动,其价值增值正是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在循环和运动的过程中,农业资本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物质形态。

(3)要素禀赋及其结构

农业要素禀赋优化配置,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农业要素禀赋对于中国农业问题的研究来说,既是重要内容,还是逻辑起点(辛翔飞、刘晓昀,2007)。广义上的农业要素禀赋包括农业生产中的一切投入,不仅包括土地、劳动、资源、种子及其他的具体物质投入,如化肥、薄膜、机械等,还应该包括一些隐性投入要素,如组织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知识、信息、制度安排等。狭义的农业要素禀赋指农作物种植的具体投入,如土地、农业劳动力和资本等。本研究所指的农业要素禀赋是狭义上的生产要素概念。

要素禀赋结构,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相对比例关系(徐朝阳、林毅夫,2013)。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要素,其投入量的变动率和相对分配率一起对我国农业技术变动率起到了决定作用(刁怀宏、陶永勇,200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过程,也包括资本深化或者说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变得越来越丰富的过程(罗浩轩,2017)。

本研究所指的要素禀赋结构,是不同要素投入的比例变化,包括资本深化、不同要素的比例变化等。资本深化的发展,必将引起不同要素禀赋的投入变化,并且其还将通过要素禀赋投入结构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4)农业增长效率

长期以来,依靠禀赋投入实现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使得中国在产出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代价。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或者一个地区的实际总产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加。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给出了富有特色的定义。1971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库兹涅茨谈到经济增长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根据经济增长的含义,可以将农业经济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农业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是从产值的角度理解农业经济增长,所以在本研究中,农业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几乎主宰了整个人类历史:一是“马尔萨斯陷阱”描述的超过农业发展能力的人口增加趋势;一是可持续增长(杨斌,2011)。农业绿色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直到20世纪90年代,受工业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在农业发展方面国内才首次提出了“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2015年3月24日,“绿色化”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根据统计局网站消息,中国政府希望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经济就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农业绿色化发展是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产品质量的农业发展过程。经济学家们将由于资源约束而使得经济增长下降的现象称之为“增长阻滞”(李刚,2008)。通过考虑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尝试评价农业发展的阻滞效应,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性内容。

1.3.2 研究内容概述

本研究重点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引致的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包括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占用、劳动土地比、资本土地比,以及化肥投入在农业资本中的比例结构等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狭义的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和土地投入结构变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资本深化对于要素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农业增长效果,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考虑到中国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发展现状,资本深化偏向引致的资本化肥投入偏向的环境退化和农业增长阻滞效应,也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性方面。

本研究尝试把农业资本与土地、劳动要素之间的关系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分析资本深化及其禀赋结构影响,以及资本深化和禀赋投入偏向下的农业增长效果。本研究采用一个统一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进行分析。但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也采取了扩展的生产函数形式以评价资源环境变化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第1章,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架构进行概述,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进行一个概括性介绍,导入研究思路,引出后续各章节的内容。

第2章,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是对农业经济增长和资本深化两个领域的理论进行梳理,把握其主要脉络。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农业发展理论进行综述,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对照现实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对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综述资本深化及投资理论,介绍这一领域的主要流派和国内外的成功做法,总结其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具有的启发性经验。更具体的与后续章节相关的文献综述,还将会在有关部分中进行适当演绎。

第3章,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状与困境。本章研究在中国资本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资本积累不足的社会和农户自身的成因,探究农业资本积累现实困境的制度与政策根源。

第4章,禀赋配置约束下的农户资本积累制约。本章探索在禀赋配置受约束的条件下农户的资本积累情况,将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研究面对劳动密集和土地不完全商品化的现实,土地流转制约和农业劳动过密对农户资本积累的影响。

第5章,禀赋约束、资本深化偏向的农户要素配置扭曲。基于中国农业过密型增长现状,利用数据库中的农户数据,定量研究资本约束下的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现状,探索面对劳动密集和土地不完全商品化的农户资本积累条件下农户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源。本章展开对农业劳动、土地和资本的研究,试图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户资本积累的影响。

第6章,要素禀赋约束、农户化肥投入偏向的农业增长阻滞效应。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定量评价资源环境退化对于农业增长率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阻滞效应。土地规模制约下的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有限替代,人力资本制约下的农户资本错配趋势——农户化肥施用的农村环境影响,是本章研究的核心。

第7章,可持续发展、农基社会与资本机遇。本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业社会面临的发展困境,探索性地提出农基社会的设想,并对资本在未来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机遇进行分析论证。

第8章,三农主义、资本导入与乡村振兴。本章在分析世情国情农情的基础上,提出三农主义相关构想,即坚持农本政治,实施农先战略,打造农基社会。结合资本的导入,三农主义对中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能起到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