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功能空间组合的形态表现,它的形成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也推动或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演进已不可能仅是单一影响因素作用的产物,而是各类影响因素的综合及组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其内在机制(包括与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
因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所以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还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目前,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国外学者费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作为早期的研究学者,费利试图建立起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他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由以下四个层面组成:①城市结构包括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三种要素;②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其中空间属性是指上述三种要素的空间特征;③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④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但每一历史阶段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引入时间层面。基于费利的概念框架,有的学者把城市空间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
第二种观点是国外学者鲍瑞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把系统理论应用到空间结构的研究中。他认为,用系统理论的语汇表述城市空间结构概念会更为严密,因为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同时,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应于不同的观点。所以,他认为城市系统有三个核心概念:①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结构)的空间分布模式。②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③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这个内在机制使各个子系统整合成为城市系统。
第三种观点是国外学者哈维在1973年提出来的。在哈维之前,传统的城市研究受到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的学科界限的束缚。社会学科的城市研究仅强调社会过程,而地理学科的城市研究只注重空间形态。因此,哈维认为,城市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就是在社会学科的方法和地理学科的方法之间建立交互界面。1973年哈维对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发展作了更为精辟和明了的论述:任何城市理论都必须研究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空间结构优化
优化是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和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一定的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活动,达到约束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的状态,如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涉及经济、产业、人口等多种因素,是一个包含经济扩散、产业调整和人口迁移的复杂过程,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既能改变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中的无序混乱状态,提升空间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又能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使得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本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要素作用的产物,是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其内涵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为密度、布局和形态。城市空间密度是城市各要素在城市单位空间范围内的一定数量,合理的城市空间密度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是城市空间结构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城市空间布局是指根据城市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对城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办公区、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及其他连接要素(如交通设施)进行合理安排与布置,以提高城巿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指的是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现实情况,通过改变城市密度、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本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临港区域空间优化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空间结构、城区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及九龙湖—澥浦组团发展几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镇海区的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方向和途径。
(三)临港区域的内涵
港口型城市中的临港区域,是与港口紧密相连,依托港口产业,服务港口发展,并具有城市基本功能的区域。
首先,临港区域是一种依托港口而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区域形态,其形成的前提是港口的存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港口规模和业务的发展。同时,临港区域又是以服务于港口及航运发展为主要任务的特殊区域形态,其产业和交通布局既服从于港口的布局,又对港口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其产业的繁荣程度,又左右着港口的兴旺程度。临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充分体现了“城以港兴、港以城荣”的规律。港口兴,则城区兴;港口衰,则城区衰。反之,城兴港兴,城衰港衰。两者互为依存,互为动力,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在港口城市中,其他区域虽然也会受到港口的影响,但其所受影响的程度是无法与临港区域相比的。
其次,临港区域的经济结构与港口的业务性质紧密相关。由于港口有贸易港、工业港、渔港和军港之分,在贸易港中,又有对外开放港口和内贸型港口等区分。因此,依托不同类型的港口,临港区域也有几大类,有的以金融、贸易服务为主,有的以商品加工和分拨为主,有的以某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为主,有的以多门类制造业为主,有的以中转物流服务为主,有的以鱼产品加工为主,有的以军事后勤供应为主等。上述不同的类型,又决定了临港区域的经济特征、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第三,临港区域的规模和社会地位取决于港口的规模和地位。一般来说,依托大型、综合型、枢纽型外贸港口的临港区域,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比较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往往会在这类区域设置特殊经济区,如国外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
第四,临港区域的形态与港口变迁密切相关。一个新港口诞生的时候,总会伴随着形成一个新的临港区域。之后,随着这个港口规模的壮大,临港区域也壮大为一个拥有若干城区的中等城市或大城市,临港区域边界会随着其他众多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开发而变得模糊。于是,等到港口需要进一步发展时,在新建港区的后方又会形成新的临港区域。换言之,临港区域一般都是港口城市中新兴的城市发展空间。在我国,有不少地方政府在临港区域兴建具有相当大规模的边界清晰的临港新城。
(四)临港区域空间结构
港口城市的港区是临港产业集中发展的功能区。城区是为生产、生活提供商贸金融、居住、休憩旅游等服务功能,以及具有由港区转运功能派生出的储存、贸易、制造和配送等港口功能的特定的工业区块。
从发达国家的港口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港口城市中以石化、钢铁、电力等大型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以及以船舶、水产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加工业等主体产业,属于港口主体部分;配套部分由港口共生产业组成,即以港口装卸运输功能为主的装卸业以及与港口装卸主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该部分为主体部分提供服务;由港口基本功能衍生出的一些管理、科研等行业属于港口的外延部分。这三大部分协调发展才能反映港口产业集群的完善度和成熟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从港口城市发展的进程看,港口是城市的重要资源,是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工业、商业、金融及其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作为港口的载体,其本身只有和港口的功能之间实现有效的关联,才能达到港城互相促进发展的效果。港口城市从地理空间格局上看,分为港区和城区以及连接港城间的疏港功能系统。
港区包括码头、过驳锚地、货物装卸仓储用地、集装箱堆放场地、拆拼箱及包装加工处理等设施用地、船舶港口服务用地,以及规模化的临港产业基地、物流园区。
城区包括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生产及生活服务用地以及污染较小的产业基地。山体、河流等生态保护用地间杂在港区、城区间。与此同时,疏港道路系统、生活性道路系统贯穿连接港区与城区。
疏港功能系统包括水路、公路、铁路、管道、皮带机等交通运输方式。其中,在承担港口集疏运功能中,水路运输主要承担沿江和沿海地区的矿石、原油、煤炭、液化气和液体化工等货类的中转运输服务;公路运输主要承担直接腹地的集疏运和部分散杂货的集疏运任务;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铁路沿线的金属矿石、化肥、粮食等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主要为石化的原油及成品油和液化气等提供运输服务;皮带机主要承担临港工业企业的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货物的集疏运服务。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城市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在特定城市地域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人地关系结构。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地域空间中显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因而,研究城市人地关系问题,不仅应立足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更应该关注人地关系演变的动态性。只有真正实现城市人地关系地域空间结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解决目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存在着的许多矛盾。
由于人地关系演变具有时空差异性,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人地关系在其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的时空演变过程。一方面,城市发展是城市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空间形式;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塑造着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从时间维度来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人地关系演变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从空间维度来看,城市发展表现为城市地域空间的不断推进,引起城市地域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又不断塑造着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状态。城市地域空间推进必然造成城市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原有的城市人地关系结构不断被改变,新的人地关系结构不断形成,城市在人地关系结构的不断演变中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城市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人具有主导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人地关系的性质和方向。整体来看,城市人地关系演变有两个方向:协调和紧张。从人地关系性质来看,城市人地关系趋向协调表现为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反之则表现为城市生活质量下降,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后者表现为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日趋紧张。
从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来看,城市人地关系的落脚点在城市空间上。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演变作为城市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表现结果,必然会对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和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演变来看,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注重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功能置换,合理引导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活动是维持城市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城市的经济活动种类繁多。从城市活动的服务对象来看,这种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城市自身存在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基本活动部分服务对象都在城市以外,细分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被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治疗等。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细分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城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城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城市的非基本活动部分应该和基本活动部分保持一定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就会使城市这架复杂的机器运转不正常。任何一个城市,如果它的经济活动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逐渐扩展,那么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如旅游资源型城市遭遇自然灾害,港口城市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加工工业城市的输出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同时却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活动部分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这是理解一切城市成长发展机制的基础,即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等方面应用价值较大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发展理论,还有新近的城市区域管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
城市生态思想在城市形成之初就已有所体现。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刺激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的著名论文《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对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指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为活动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此后,城市生态学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城市为对象,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中的生态学机理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去。城市生态思想体现在以下一些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①生态位原理。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人们总是趋向生态位较高的城市地区,这种心理和行为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②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③食物链(网)原理。城市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同时,该原理给人更重要的启示是,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承担自身对生存环境造成污染的后果。④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⑤环境承载能力原理。
基于城市生态思想的城市管理理论也是循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发展的,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协调和疏导维持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亚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稳定状态,支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
(四)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和精明增长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伴随着美国大城市人口大批向郊区迁移,城市空心化日益严重,西方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新思想。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传统、邻里感、社区性、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①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②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③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④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新城市主义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尽管新城市主义的本质是城市规划理论,但它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管理思想强调在城市管理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我们应注重人的感受,重视培养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提升城市对人的吸引力,通过对人的聚集与合理配置来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管理思想一方面体现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郊区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不仅仅是居住区,新的工厂区、办公园区也纷纷向郊区迁移。人口和就业岗位郊迁、中心区衰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地区增长的无限制低密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这种失控的城市化地区不断蔓延的现象,被称为“城市蔓延”(urban sprawl)。城市蔓延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首先,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下降。城市蔓延使城市绿色空间减少、环境不断恶化。其次,分散在郊区的各类社区中存在着居住的多样性和隔离性,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离异。另外,城市财政萎靡、内城投资减少。开发新区的优势本来在于投资相对较少,但是马里兰州一项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与更为集中的城市发展相比,城市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美国城市的发展目前正误入迷途。许多人都在反思,这种无计划蔓延的发展方式亟须改变,应该寻求一种更合理、有效的发展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和规划学界,都已经认识到无限制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也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解决办法。其中,“精明增长”(smartgrowth)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风行全美的一项发展计划。率先提出精明增长蓝图的城市——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认为,它试图重塑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模式,改善社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1994年美国规划师协会提出精明增长的发展方式,认为其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政府使那些影响规划和管理的变动的法规条例更加现代化,在立法方面协助和支持政府的工作。而1997年马里兰州州长格兰邓宁提出精明增长的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够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影响。之后,精明增长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逐步在全国发展起来,并得到公众的认可。
精明增长是在拓宽容纳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途径的基础上控制土地的粗放利用,改变城市浪费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增长的“精明”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增长的效益,有效的增长应该是服从市场经济规律、自然生态条件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城市的发展不但能繁荣经济,还能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是容纳城市增长的途径,按其优先考虑的顺序依次为现有城区的再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许可的区域内熟地开发—生态环境许可的其他区域内生地开发。应通过对土地开发的时空顺序的控制,将城市边缘带农田的发展压力转移到城市或基础设施完善的近城市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