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验的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 (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内容

任何分析检测机构向用户或社会提供的检测数据必须是准确可靠的,由于测试结果的不准确而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比比皆是。为此,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符合性评定委员会(CASCO)吸收了ISO 9000标准中有关管理要求的内容,制定了ISO/IEC导则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要求》。该标准经过多次修改,目前为: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认可准则(CNAS-CL01-2006)]。按照国际惯例,凡是通过ISO/IEC 17025认可的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均具备法律效应,应得到国际认可。基于ISO/IEC 17025的框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7401、GB/T 27402、GB/T 27403、GB/T 27404、GB/T 27405、GB/T 27406等6个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为提高我国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了依据。

分析测试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仪器设备的性能、试剂的质量、实验室的环境和条件、测试人员的技术、采样的代表性、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等。因此,任何测试均会产生测量误差。质量控制就是在实验室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任务就是把所有的误差,其中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甚至是疏忽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因此,一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减少误差的措施,对整个分析过程(从采样到分析结果的分析和计算)进行质量控制;另一方面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分析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所以,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质量保证工作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质量控制工作,应当使分析测试的工作做到恰到好处,不但要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而且还要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的目的。为此,分析工作者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误差限,否则将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要么分析结果不能表明产品是否合格,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给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要么过分地追求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消耗了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

质量控制工作既是一项具体的技术工作,也是一项实验室管理工作。如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以及分析测试工作者的技术考核等。质量控制工作必须贯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包括取样、样品处理、方法选择、测定过程、实验记录、数据检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的表达以及实验室管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工作者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深刻,态度越积极,其效果将会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