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17小时高清视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19/27041819/b_27041819.jpg)
2.2 重难点解读[视频讲解]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hapter-19.jpg?sign=1739271697-XsLDMxK49g3vt8UG4OUvS1sQ3Sm3JuPd-0-7470ea1b560448a57983ed3f55264c85)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1)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2)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家指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他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的原始含义,他写了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
现代经济学家把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精致的定理: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下,单个的微观经济个体在竞争性市场中,通过自己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一个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后面的分析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都是“理性人假设”的体现。数学方法表述为:目标函数的一阶偏导等于零——经济学的优化方法之一。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10.png?sign=1739271697-k517PmB3GVnagS0M42dAxS5b1bm1Zfej-0-28db75af4bfe3d8740d8c389ef501248)
式中,为商品的价格;
为商品的需求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13.png?sign=1739271697-NoL1tK886AgGK2GShMRk0sn6KeVMIZwO-0-b0ea203a31a9ac12474a687593122a03)
二、需求曲线及其特征
就一般商品来说,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消费者总是希望以尽量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上述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如图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14.jpg?sign=1739271697-tXRUiFgFwEIkDkniIaFsccD4mc58QFKs-0-95fd9a9084aa331aa635519846d777ce)
图2-1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是,在商品为吉芬商品的特殊场合,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三、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15.jpg?sign=1739271697-IG2GyRoVOrdHbQiIO5yTjEL8BcmeWiIc-0-30908f191d916ac42e7cee98a0ab6279)
图2-2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如图2-2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如需求曲线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
到
),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
到
)。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价格变化反映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上;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在给定价格水平下需求量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19.png?sign=1739271697-ubCU2VMlE0Yy0fVSdRcCkk1GeWsEgT4h-0-349ebb904547bbde74bcb31f248d8257)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价格;
(2)生产成本;
(3)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二、供给曲线及其特征
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一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2)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2-3来说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20.jpg?sign=1739271697-K2kujmT2ttbm0pXHPL9TafB3XMNB5J1P-0-65e06f73a4a97575204ec7ac034e9ba4)
图2-3 均衡价格的形成
(1)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
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需求量为
,供给量为
。这个时候,商品出现了过剩。如果商品出现过剩,卖方之间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即商品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2)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
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需求量为
,供给量为
。这个时候,商品出现了短缺。如果商品出现短缺,买方之间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升,即商品价格有上升的压力。
(3)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
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为时,需求量和供给量都为
,这时商品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市场出清。经济学把这种市场出清的状态称为市场均衡。能够实现市场出清的价格
为均衡价格,供给量或需求量
为均衡数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29.png?sign=1739271697-ZcDrAvlbrNeGiQKkNSwzuQX6d9mLLIqE-0-8cb04dfbb1043748395ca412a6789c9e)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如图2-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0.jpg?sign=1739271697-dzo3WzO1CwWAAs8hEPnEb9MDf9DBQQcz-0-39d5b2b4a092cc8ab263fcc1b908606c)
图2-4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如图2-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1.jpg?sign=1739271697-QoV3gkKJFjZ66CGkWvKX7sFF61qT3CFZ-0-96d902e0fb4a3f980faca9a79a8796c0)
图2-5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的变动或者供给的变动,而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均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需求变动的影响(如图2-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2.jpg?sign=1739271697-y7tM8eCT7iAOnrQY9tsRP5Me8pdPJ2zu-0-ba3d4340f01e45d8a64d1d6d537e630f)
图2-6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变动的影响(如图2-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3.jpg?sign=1739271697-OqAP56nFJYxcJ00NvNQHIZUBbE8CAQ3B-0-2cb9b84bc6568e88dd0a0261571ed345)
图2-7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如图2-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4.png?sign=1739271697-MfARKuq4rjotUBrpImQxPyVteem9CkZc-0-c209c319c28206782bfdea28f8f85769)
图2-8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定;反之,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能确定。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能确定;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不能确定。
(4)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hapter-8.jpg?sign=1739271697-zvm0Z06CcdsXA9gSnOUqJuFuf0cGlz0r-0-b779cbe636b993fb5f20a91850e979bf)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
例如: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6.jpg?sign=1739271697-I6wfnSpbi6ZemeS4cEWg4XcxRU9pC6Ct-0-9c52a2301d1598cdf9f1a608cc7f2a9f)
图2-9 均衡价格的确定
如图2-9所示,线是需求曲线,
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
点,所以
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
点对应的价格
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
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2.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42.jpg?sign=1739271697-z91nrJ2tN1VStavLmKwxCJYQ3vrqI5qj-0-fdf2f1c9209bf36fe37d90308b27344e)
图2-10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2-10所示,原先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即均衡价格为
,均衡数量为
。如果需求从
增加到
,均衡点就会从
点移动到
点,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到
,均衡数量增加到
;反之,如果需求从
减少到
,均衡点就会从
点移动到
点,于是,均衡价格下降到
,均衡数量减少到
。
3.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指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例如,后面分析的蛛网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48.png?sign=1739271697-4veTQfXIExJApbKhLirMoF6UBEyqjAIF-0-054d0c3f9603a63e25c336391e473216)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原是物理学的概念,是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应程度。把弹性引入经济学领域,是用来说明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49.png?sign=1739271697-5k4bvD6BuI4FSDufY927PcAzINewTe39-0-1071a054f4bcc8ae11e9c4a455e6db6a)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则弹性的一般公式可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51.png?sign=1739271697-dr4t9qtSLuYtZSjOtRwbDcrdrnt3Wg9u-0-89e4997bcc2855630a7c1325d88be68b)
表示:当自变量变化百分之一时,因变量
变化百分之几。
后面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以及供给弹性都是建立在弹性的一般含义基础之上的,描述自变量发生变化以后,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即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54.png?sign=1739271697-8LfNCSPFXrCNkblUBteKksdwbG6TZk2r-0-36fa1fc4ff79e37bd0a40009fcfa7335)
之所以前面加一个负号,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处理,使得需求价格弹性的值为一个正数,以便于分析和比较。
三、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如图2-1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55.png?sign=1739271697-Gl214RzCFEuBWNQLSW073Wu01oU82rBq-0-092df25ad7c21708e849cd408b42c14a)
图2-11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见图2-1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56.png?sign=1739271697-dfewD8OS4VXoqT6Vatu51NhPa9AVUzah-0-fa673e5889a2209d1f615efcf601bd35)
图2-1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四、需求价格点弹性
设线性需求曲线方程为,此需求曲线斜率为常数-1/b,则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58.png?sign=1739271697-ezlfVeVeqsOR8UVvNc4SX2GWGTz5KE1O-0-c5a64edfdf19d45ebd23f4cc7c9af6c7)
当时,需求价格点弹性等于0;当
时,需求价格点弹性为无穷大;当
,即价格恰好位于需求曲线的中点时,需求价格点弹性等于1。一般来说,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斜率相同,但是每一点的弹性不一样,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需求曲线为水平或垂直的,每一点的斜率相同,弹性也相同),如图2-1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62.jpg?sign=1739271697-9xoCoApdIEys4tyR7VCelwo9QczjfU8y-0-6bf364ee4a8fc1d208b684e7f44de9f3)
图2-13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五、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理方法予以证明。证明如下:
由于,所以
当时,有
,从而总收益
与商品的价格
反方向变动。
当时,有
,从而总收益
与商品的价格
同方向变动。
当时,有
,从而总收益
与商品的价格
的变动无关。
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2.png?sign=1739271697-sAXwRV2q7Rf1ftljhrXoGfRmEIp8Mm3i-0-193c8e0591156dae00505e1fa446d35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3.png?sign=1739271697-ahFVFzyMYTNTby2FrRyJwLYlnzw9NYio-0-4f0b53ef766f6df40e9b0da0b9c008c6)
六、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4.png?sign=1739271697-7oHXqAKvZ52XRcE4RSLyj5uPvFAbj69r-0-c8e9bdecdd183ff8447b07e5ee429d13)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5.jpg?sign=1739271697-xS2SmrtbeKdVYj0pNuWrLT3MTjJXdxs4-0-436def6050c03719954de6e76652e75f)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6.jpg?sign=1739271697-SKhUzct3jIxUn6ebHXTGFN6wZo25KBIc-0-ee418088b83c8f1071c89700988a2c07)
点弹性公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7.jpg?sign=1739271697-LhshOmShP6bv4tgU6sxhPxRGoeByuy2b-0-44e6e2f872cb28e3e50fc8bd3c13daa8)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即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8.png?sign=1739271697-SblnjSrSvMC5zSnCK2to7L2lHLUSHT70-0-3ec7768eb584109a983044833a35a25e)
根据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商品可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分类如表2-2所示。
表2-2 根据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对商品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79.png?sign=1739271697-A2fG0rb0CFtWjp7n72AoKt8cm43iMGzt-0-22a858076776084487a9d6863f5e581e)
3.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即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1%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0.png?sign=1739271697-f5dqawxzSn4NJKCOpeoPbnTOuMz8wbmQ-0-f5a608934e97aa77c836400dd0cc3b49)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商品可分为奢侈品、必需品和劣等品,分类如表2-3所示。
表2-3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对商品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1.png?sign=1739271697-9MrwyKwt3Is2jQkeFNwhCa4I50wcjTxX-0-dbff379f7e19cb624fbbf3f86639c80a)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2.png?sign=1739271697-QSlUeTOyetdg8xVAeyO7glGhjOtWRxEa-0-d7526c95f34f4742053a03ce978ae78e)
图2-14 鲜鱼的定价
二、价格放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3.jpg?sign=1739271697-G4KX2eCDuBWeiFJbDXniEWqMRMRXlldk-0-84f55e41835eb4e9048d26fec94b7fa7)
图2-15 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即能够对一种产品索取的最高价格,往往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4.jpg?sign=1739271697-anl80KdPM5PT3uwg5PneqnGzu07THzFv-0-fdb35ceccf2d2b353a0285e53a370744)
图2-16 最高限价: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法限制了公寓所有者能够索取的租金。如图2-16(a)所示,如果将租金控制在,即低于市场出清水平
,那么就存在公寓的超额需求。图2-16(b)给出了长期的反应。出租住房的供给在长期更有弹性,因为房东可能拒绝修建新的公寓楼,或是将现有公寓当做单位住房来出售。另外,对住房的需求在长期也更有弹性,低的住房价格使得长期住房需求增加。因此,相对于短期来说,长期短缺更加严重。
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2.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即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往往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7.jpg?sign=1739271697-WZTTKhFdP8it2XLD0A6nQvee247VmX98-0-d1ce34de82ad7a2fb60822c88f2c4194)
图2-17 最低工资
如图2-17所示,由于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因此将引起过剩: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
价格控制的目标往往是帮助穷人,但价格控制往往损害了那些它本想要帮助的人。例如,租金控制可以保持低租金,但它无法鼓励房东修缮住房,并使找房变得困难。最低工资法会增加一些工人的收入,但也使其他工人成为失业者。当决策者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价格时,他们就模糊了通常情况下指引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因此经济学家总是反对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8.png?sign=1739271697-numBXLQjTFnRny3oRFznmywfxd86qBAW-0-f8bdbb78e07b11d0299f055eb8fae292)
四、“谷贱伤农”的经济学解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89.jpg?sign=1739271697-pRl3rklm0IL0WoQaVJPVzBSZp47cofda-0-cd21ee1cecfe523a9aebd03f784c4d22)
图2-18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如图2-18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画图时,把需求曲线画陡峭一些)。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
向右平移至
,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
下降到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
和
的面积之差。
第八节 蛛网模型
一、蛛网模型简介
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种早期动态分析理论。它考察了像农牧业那样的产业在生产和销售之间存在较长时间间隔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波动。蛛网模型通常用来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某些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1)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
(2)市场信息极不灵通,生产者对其产品的预期价格和预期需求一无所知,只好以目前的价格作为决定下期产量的依据。
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是:
(1)商品的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
,即供给函数为
。
(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即需求函数为
。
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换言之,蛛网模型涉及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这种商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供给变动存在时滞,而需求不存在时滞。
二、蛛网模型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情况时,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小于需求,此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趋向于均衡水平,如图2-19所示。这种蛛网波动称为收敛型蛛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99.jpg?sign=1739271697-eqce677JkkZgUS0xS9J9jOA4NfcG4F7E-0-0a93b0b1fef324f66121cd54aabe7509)
图2-19 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
2.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时,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要大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大于需求,此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强,最后离均衡越来越远,如图2-20所示。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发散型蛛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00.jpg?sign=1739271697-yT3VevL19JgzH1eAtJDd4jp6NEiDxneL-0-2cc75a8ba6c50304405893e3eb1023d6)
图2-20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
3.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意味着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相等,即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始终保持相同的程度,既不趋向均衡点,也不远离均衡点,如图2-21所示。这种蛛网波动称为封闭型蛛网。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01.jpg?sign=1739271697-TPCe2gFb9gP7bJ0yfFwz4yJF7Vk6vFd1-0-dc0288444508ac43db451a2bca326840)
图2-21 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