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替代效应
【分析】考查对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理解,注意是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定为非正的。
【圣才答案】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替代效应是负的,即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价格上升,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上升。
2.经济租金
【分析】此名词较难理解,注意结合例子说明。此时要素收入减去次优用途上的收入,剩余部分为经济租金。
【圣才答案】
经济租金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经济租=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次优用途上的收入)。目前总的趋势是把它看成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如图1-1所示,假定产品价格为,则厂商将生产,不变投入要素贡献的“利润”就表示为图1-1中的方框面积,这块面积就是经济租金。
图1-1 经济租金
-租金=0
或者:
租金=
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租金的存在使得利润趋于零。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0美元,即30000美元减去土地次优使用时的20000美元。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分析】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考查,注意前提条件性状良好的消费者偏好。
【圣才答案】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给定性状良好(连续的、凸的、严格单调的)的消费者偏好,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即效率与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分配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分开考虑,通过税收等分配手段,在不影响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不会影响有效均衡的实现。
4.公共物品
【分析】对公共物品定义的考查离不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圣才答案】
公共物品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同样数量的物品,即每个人必定消费相同数量的这种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两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
(2)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一般需要政府的行动。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正常商品?什么是普通商品?为什么正常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
【分析】此题的另一种考查方法是:什么是低档商品?什么是吉芬商品?为什么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两种问法可以对应回答。
【圣才答案】
(1)当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也增加,这样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即需求数量的变动总是与收入的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即有:。
(2)普通商品指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即有:。
(3)如果一种商品是正常商品,即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此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会相互加强,所以,价格变动必定会导致需求反方向变动,从而该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
2.什么是价格歧视?什么是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价格歧视?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什么?
【分析】这道题目一共有三问,建议考生分点回答,条理清晰。在对一二三级价格歧视解释时,可以借助例子说明。
【圣才答案】
(1)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2)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每一单位产品都卖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消费者,这是帕累托有效的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即每单位的价格取决于购买的数量,例如:电的单价通常取决于购买的电量;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消费者分为独立组别,对不同组别的消费者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同一组别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位的价格是相同的,例如学生票和老年人票。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是帕累托无效的。
(3)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即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证明如下:
假设垄断厂商能够区分两组人,并且能够按不同的价格向他们出售某种产品。假设每个市场的消费者都不能转手倒卖这种产品,令和分别表示第1组和第2组的反需求曲线,令表示生产成本。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最优解必定满足:
3.假设经济体中有个消费者和3种消费商品,3个消费品中有2个为公共物品(和),剩下1个为私人物品()。请问任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
【分析】这道题是考查公共物品提供的萨缪尔森规则,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36章“公共物品”附录有相应的数理证明,属于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考生需特别注意。
【圣才答案】
(1)任何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个人的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多提供一个单位公共物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即,。其中,表示第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表示第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视作对一个额外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支付意愿。因此,实现有效配置的条件即边际支付意愿相加之和必须等于多提供一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这一条件可以与私人物品之间有效配置的条件相对比。就私人物品而言,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就公共物品而言,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相加之和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在私人物品情形中,每个人可以消费不同数量的私人物品,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必定全都相同,否则他们就会进行交换。在公共物品的情形中,每个人的消费量必定相同,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可以不同。
(2)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之比等于边际成本之比,即:
这可以由和两式做比值得到。
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
1.某消费者在收入允许范围内,根据商品的价格选择相应的消费量。下表显示的是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三年收入水平不同),
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分析】此题为第七章显示偏好公理处的典型题目。需要掌握答题的基本步骤:①计算列表格;②比较标星号;③公理找矛盾。
【圣才答案】
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分析如下:
根据给出的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可得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如表1-1所示。
表1-1 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
从表1-1可以看出,消费束2显示偏好于消费束1和消费束3,消费束1显示偏好于消费束3,满足偏好的传递性。因此,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2.假设某商品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
(1)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是多少?(2分)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市场均衡的销售量是多少?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商接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税收负担如何分配?(3.5分)
(3)如果商品供给函数变为,题目(1)和(2)中的答案该如何变化?(5.5分)
【分析】这是一道基础题目,较为简单。市场均衡结合税收负担的考查,注意区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圣才答案】
(1)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
解得:均衡价格。
将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0。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联立以下四个方程:
联立解得:,,。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4,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3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9元。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3)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
解得:均衡价格。
将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5。
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联立以下四个方程:
联立解得:,,。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9,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0.5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6.5元。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可以看出,由于供给曲线斜率不变,所以税负的转嫁程度不变,因为税负的转嫁程度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
3.假设企业A和B生产同种商品,消费者无法区分两个企业的产品。企业A的生产边际成本为10,企业B的生产边际成本为8。他们的固定成本均为0。市场需求函数为。
(1)如果企业A和企业B进行伯特兰竞争,那么纳什均衡条件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4分)
(2)每个企业的利润分别为多少?(3分)
(3)该均衡是否为帕累托有效?(4分)
【分析】厂商寡头垄断四种类型(产量领导、价格领导、联合定产、联合定价)的计算题必须掌握。题型可以多种多样,但计算的模式流程都是一定的。此题的伯特兰竞争属于联合定价,等同于完全竞争。此题为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十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课后习题第一题原题。
【圣才答案】
(1)当两个生产成本不相同的企业进行伯特兰竞争时,通常认为,低成本企业(本题中生产边际成本为8的企业B)按照略低于高成本企业(本题中生产边际成本为10的企业A)的成本价进行定价,即企业B定价略低于10,从而获取整个市场份额。因此,,,为任意小的正数。
(2)根据(1)知,企业B获取整个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全部的利润。企业A退出市场,因此利润为0。企业B利润为:
(3)这个结果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因为厂商B的产品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成本,所以如果厂商B和消费者可以为额外1单位的产品协商一个介于8到之间的价格,那么厂商B的利润和消费者的剩余就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又不损害厂商A的剩余(因为A的利润还是零)。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75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
【分析】古典二分法是一个与货币中性相关的概念,答题重点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
【圣才答案】
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这称为“古典二分法”。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的产生是由于在古典经济理论中,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这种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称为货币中性。在现实中,在长期,货币供给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在短期,货币供给量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古典二分法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它简化了经济理论,考察实际变量而不考虑名义变量。
2.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分析】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名词,需要考生特别注意。概念并不难,只需用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解释一下。
【圣才答案】
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于社会来讲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于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3.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
【分析】持久收入理论是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一种方法,重点在于区分永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并且强调了消费取决于人们的预期。(向前看的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取决于现期收入,还跟他们预期未来将得到的收入有关。)
【圣才答案】
持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收入会有暂时性变动。于是,现期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部分,即。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即,因为消费者对收入暂时变动的反应是通过储蓄和借贷来稳定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
从弗里德曼消费函数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式子可以得出:
(1)在短期,收入波动由暂时收入决定。当暂时收入上升时,平均消费倾向暂时性地下降,反之当暂时收入下降时,平均消费倾向暂时性地上升。所以,高收入年份也是平均消费倾向低的年份。
(2)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取决于永久收入,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4.债务紧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
【分析】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将会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重新分配财富,由此改变国民收入,重点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边际支出倾向不同。
【圣才答案】
债务紧缩理论是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指出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使债务人变得更加贫穷。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物价下降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是不同的,该理论假设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那么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因此,物价下降的净效应是支出的减少、曲线的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介绍一种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并结合模型阐述其作用的机制。
【分析】这道题是对财政政策中“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考查,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都具有这一作用,分析其一即可。
【圣才答案】
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做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自动调整的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这里,只要分析税收对经济起到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当经济高涨也别是过热时,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加,因而不仅有更多的人进入缴纳所得税的行列,还有许多人将按更高的税率缴税。其结果是,政府所得税收入不仅增加,其增幅还会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表现在模型中,如图1-2所示,表现为曲线的左移。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经济增长降温。这也就是说,当经济高涨时,表现为曲线的右移(从右移到),但由于所得税效果的存在,会给曲线一个向左移的力量(从左移到),从而部分的抵销经济高涨的效果。
图1-2 自动稳定器
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由于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的幅度小于总收入下降的幅度,使得模型中曲线在经济衰退时左移的幅度减少,自然对经济的下降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公司或企业的所得税的作用机制与个人所得税类似。
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税收结构及其水平。但总的来说,它的作用很有限。内在稳定器只能对经济的剧烈波动起到某种遏制、缓解作用,而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大趋势。
2.请用粘性价格理论说明为什么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分析】对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解释有三种,分别是粘性价格、粘性工资和不完全信息,考生应当都理解并掌握,注意区分。
【圣才答案】
黏性价格模型强调了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索取的价格。由于长期合约,或调整成本过高,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价格,对应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右上方倾斜。
企业合意的价格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物价总水平。物价总水平越高,企业定价越高;总收入水平
。总收入越高,需求越大,企业定价越高。
假设有两种类型的企业,一些企业的价格有伸缩性,另一些企业的价格是黏性的,它们根据预期的经济状况事先确定自己的价格。
(1)当价格有伸缩性时,企业的定价公式为:,其中,为合意价格对总产出变动的反应程度。该式说明合意价格取决于物价总水平与总产出变动。
(2)价格黏性企业的定价公式为:,式中,代表一个变量的预期值。假设企业预期产出处于其自然率水平,从而,那么,该类企业的定价公式为:,即具有价格黏性的企业根据自己对其他企业收取价格的预期设定自己的价格。
(3)加权决定两种企业并存时的价格水平:。其中,为价格黏性企业所占比例,为价格有伸缩性企业的比例。整理得总供给曲线的方程式:,式中。
当产出水平增加时,需求增加,价格有伸缩性的企业将提高价格。因此,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正向相关。
六、计算题(第一小题15分,第二小题20分,共35分)
1.考虑一个只有两期的经济(第一期和第二期)。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消费者A和消费者B)和一种商品。假设消费者在第一期的收入为,在第二期的收入为。两个消费者第一期的消费均按照如下的规则进行:
其中为消费者在第一期的消费,为消费者一生全部收入的现值,。消费者在第二期的消费为,实际利率为。
(1)给定,,和,求和。(8分)
(2)假设,,。求均衡利率和两个消费者每期的消费。(7分)
【分析】此题目考查跨时期消费配置问题,同时注意,市场上A、B两人可以进行交换,所以,第二小问暗含的条件是市场出清。
【圣才答案】
(1),将上式代入可得:
将代入跨期预算约束方程可得:
(2)由市场出清条件可得:
即:
代入数值有:
解得:。
2.考虑如下的模型:
(如果,则)
另外,假设价格水平为。
(1)推导方程和方程。(6分)
(2)求该经济的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实际利率为正的条件是什么?(6分)
(3)假设该经济现在正在遭遇衰退,政府准备采用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在什么条件下无效?为什么?(8分)
【分析】该题为对模型数理推导的考查,相关公式都已给出,所以题目并不难,考生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注意货币政策在模型中的应用以及流动性陷阱的含义。
【圣才答案】
(1)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整理得:,此即为方程。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整理得:,此即为方程。
(2)联立方程和方程可解得:均衡利率,均衡产出。实际利率为正的条件是,即。
(3)货币政策在利率大于零时有效,在利率等于零时无效。之所以当利率等于零时货币政策无效,是因此:此时,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无法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经济。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的一种经济状态,即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向经济注入流动性不再能够刺激经济。当利率极低时,有价债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债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债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这表现在模型中,为曲线趋于水平,此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移动曲线不能改变利率和总收入,即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小题3分)
1.消费者剩余
答: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却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
图1-1 消费者剩余
如图1-1所示,反需求函数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即图1-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2.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答:帕累托有效的配置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指出,如果一种可行的配置不可能在不严格损害某些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严格获益,则该配置便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
3.需求的价格弹性
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即商品是单位弹性,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总收益都没有影响。
4.价格歧视
答: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每单位产品都出售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人;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即每单位的价格不是不变,而是取决于购买的数量;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不同的购买者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卖给特定个人的每单位产量按相同的价格出售。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吉芬品(Giffen Good)?什么是劣等品(Inferior Good)?为什么吉芬品必然是劣等品?
答:(1)吉芬品指需求量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商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意味着吉芬品具有负的收入效应。吉芬品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
(2)劣等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劣等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对于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如果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果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由吉芬品和劣等品的定义可知,吉芬品必然是劣等品,因为吉芬品具有负的替代效应,即价格增加负的替代效应使得商品的需求减少;但是由于价格增加最终导致吉芬品的需求增加,因此,由斯勒茨基方程可知,吉芬品一定有负的收入效应,而且其收入效应较大足以抵消其替代效应,才能使得吉芬品具有正的价格弹性。
2.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长期的固定成本为零。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的供给曲线分别是怎么决定的?说明理由。
答:(1)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条件决定的,即。单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它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向上倾斜并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上方的部分。理由如下:
企业所面临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竞争企业将选择产量水平,在该产量水平上,企业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市场价格,即
。
短期内,存在着固定成本。如果一家厂商短期不生产,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此时的利润为。产量为
时的利润为。当成立时,厂商停止生产就比较有利。重新整理不等式,可以得到关门条件:
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厂商停产是比较有利的。虽然它会因此损失固定成本,但继续生产时的损失更大。
这些论证表明,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才是企业短期供给曲线的可能点。如果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点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下方,那么,厂商的最佳产量就应该是零。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将各种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水平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决定的,即。单个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它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并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方的那部分。理由如下:
在长期内,所有的投入要素是可变的。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除了满足短期供给曲线的最优条件之外,企业获得的利润至少等于零:
即。
这就是说,在长期内,价格必须至少等于平均成本。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上向上倾斜并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方的部分就是相应的长期供给曲线。
3.考虑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的纯交换经济。什么是瓦尔拉斯法则(Walras’ Law)?以两种商品(和)的情形为例,证明瓦尔拉斯法则。
答:瓦尔拉斯法则是说在完全竞争的纯交换经济中,社会对商品的超额需求总价值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等于零。
证明如下:假设市场上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以及两种商品和,他们对商品的需求分别为和,超额需求分别为和;他们对商品的需求分别为和,超额需求分别为和;对于交易者A,由效用最大化原理,存在如下的预算约束恒等式:
也就是:
对于B,也成立类似的恒等式:
把消费者A的方程式和消费者B的方程式相加,并利用总需求的定义和,可得出:
由于每个交易者的超额需求值为零,所以所有交易者的超额需求总和的值也为零。
三、计算题(共33分,第一小题13分,第二小题20分)
1.某城市有4家工业企业。每家企业的初始排污量和减少1吨污染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政府的环保部门决定把排污量降低到200吨,为此,它给每家企业发放50吨的排污许可证并允许企业自由交易这些排污许可证(许可证是可分的,或者为简单计,每张许可证允许企业排放1吨污染)。假设排污许可证的交易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1)排污许可证的均衡价格是多少?(6分)
(2)哪些企业会购买排污许可证?哪些企业会出售排污许可证?每家企业分别会购买或出售多少吨排污许可证?(4分)
(3)与排污许可证不允许交易的情况相比,降低污染的总成本下降了多少?(3分)
解:(1)假定每张许可证的价格为,企业A从市场上购入张许可证,即代表购买,代表出售,则有,企业A的成本最小化问题是:
所以,对于A企业,当时,,企业A购买50张许可证最优;当时,,A出售50张许可证最优;当,企业A购买或出售许可证无差异。
同理,对于B企业,当时,企业B购买30张许可证最优;当时,B出售50张许可证最优;当,企业B购买或出售许可证无差异。
对于C企业,当时,企业C购买20张许可证最优;当时,C出售50张许可证最优;当,企业C购买或出售许可证无差异。
对于D企业,当时,企业D购买10张许可证最优;当时,,D出售50张许可证最优;当,企业D购买或出售许可证无差异。
从而可得排污许可证的市场总需求函数和市场总供给函数分别为:
由排污许可证的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可知,当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故排污许可证的均衡价格为15。
(2)当排污许可证交易市场达到均衡时,,此时企业A和企业B会购买排污许可证,企业C和企业D会出售排污许可证。企业A购买50吨排污许可证,企业B购买30吨排污许可证,企业C出售30吨排污许可证,企业D会出售50吨排污许可证。
(3)排污许可证不允许交易时,降低污染的总成本为:
排污许可证允许交易后,企业A和企业B都不用额外治理排污量,企业C需要减少50吨排污量,企业D需要减少60吨排污量,因而降低污染的总成本为:
故与排污许可证不允许交易的情况相比,降低污染的总成本下降了:。
2.一个垄断企业面临两个分离的市场。市场1的需求函数为,市场2的需求函数为。垄断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为1,不存在固定成本。
(1)假定垄断厂商可以实施三级价格歧视。求两个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垄断价格和产量以及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两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之和,以及总剩余之和(总剩余定义为总消费者剩余加上总利润)。(8分)
(2)假定垄断厂商不能实施价格歧视而只能在两个市场收取统一的价格。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价格和产量以及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两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之和,以及总剩余之和。(提示:你需要确定垄断者在两个市场都销售是否是最优的。)(8分)
(3)对于本题中所描述的需求状况,三级价格歧视对社会有益吗?请加以解释。(注意:不能仅仅比较数值大小)(4分)
解:(1)由已知可得两个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对应的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分别为:,。
若垄断厂商实施三级价格歧视,利用两个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得:
解得:,。
从而,,。
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为:。
两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之和为:。
总剩余之和为:。
(2)若垄断厂商不能实施价格歧视,则有,则总的需求函数为:。
如果价格,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可得,从而,,。
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为:。
如果价格,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可得,从而。
垄断厂商的利润为:。
所以垄断厂商会将价格定为。
两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之和为:。
总剩余之和为:。
(3)三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利润更大;在同一价格策略下,消费者剩余更大。但是,在三级价格歧视下,社会总剩余小于同一价格策略的社会总剩余。可以看出,实施三级价格歧视对于厂商和市场2的消费者是有益的,对于市场1的消费者是有害的。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75分)
四、名词解释(共16分,每小题4分)
1.托宾的(Tobin’s )
答:托宾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因此,=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时,即,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
可以看出,投资是值的增函数。托宾通过值把金融市场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推进了传统投资理论的发展。
2.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
答:经济学中,效率工资是指雇主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主动支付给雇员的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雇主必须把工资作为刺激雇员努力工作的手段。雇员在工作时候的努力程度决定了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效率,如果员工积极性高,则生产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而雇员工作时的努力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雇员得到的报酬的高低。如果雇主给雇员支付的工资高于其他企业从事同种工作的雇员的工资水平,雇员就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并为了保持这份好工作而努力工作,这就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
根据效率工资理论,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雇主除非迫不得已则不愿意降低员工的工资,因为这不利于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但如此,社会上的工资水平总体上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高工资率还可以刺激产生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引起对劳动的需求的下降,从而社会上失业的存在就是可以理解的。
3.三元悖论(Impossible trinity)
答: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4.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
答:卢卡斯批判又称卢卡斯批评,指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一一比如依靠标准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的影响。
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作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行动,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五、论答题(共24分,每小题12分)
1.请回答下列和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问题:
(1)何谓黄金率水平的资本存量(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s)?请画图表示。
(2)当一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不等于黄金率水平时,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调节,调整过程中对人均消费又有何影响?
(3)请用索洛增长模型解释为何国家间会有贫富差异,也就是说为何有些国家能够享有较高的人均产出(output per capita)?同时,请用索洛模型解释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答:(1)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满足:。如图1-2所示,即为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图1-2 黄金率水平的资本存量
(2)考虑两种情况:经济初始状态的资本可能比黄金律稳定状态时多,或者比黄金律稳定状态时少。
①分析资本多于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应该实施以降低储蓄率为目标的政策,以便减少资本存量。图1-3显示了储蓄率下降时,产出、消费和投资发生的变动。储蓄率下降造成消费的即刻增加和投资的减少。由于在初始稳定状态投资和折旧是相等的,所以投资现在就会小于折旧,这意味着资本存量将减少,导致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这些变量会一直下降到经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时为止。按照假设,在黄金律稳定状态下,尽管产出和投资都减少,但人均消费必然会大于储蓄率变动之前。
图1-3 从资本大于黄金律稳定状态出发时储蓄率的下降
②分析资本少于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应该实施以提高储蓄率为目标的政策,以便增加资本存量。图1-4显示了储蓄率提高时,产出、消费和投资发生的变动。储蓄率的提高导致消费的立即减少和投资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投资引起资本存量的增加。随着资本的积累,产出、消费和投资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水平。由于初始稳定状态低于黄金律,储蓄的增加最终使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初始水平。
图1-4 从资本少于黄金律稳定状态出发时储蓄率的提高
(3)就核算而言,人均收入或者人均产出的国际差别可能是由于:①生产要素的差别,例如物质和人力资本数量的差别;②各经济体使用其生产要素的效率的差别。就是说,穷国工人的贫穷,或者是由于他们缺乏工具和技能,或者是由于他们的工具和技能没有得到最好的使用。
实证研究表明,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既可用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的差别来解释,还可以用生产函数的差别来解释。不仅如此,二者还是正相关的:有着高水平的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国家,也倾向于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
按照这种分析思路,各国经济增长率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着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存在其他更深层次的差异,如一国制度的质量,包括政府的决策程序。正如一个经济学家所说的,当政府把事情搞糟时,其影响是巨大的,像高通货膨胀、过度的预算赤字、普遍的市场干预和猖獗的腐败之类的坏政策,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2.请解释何谓“消费函数之谜(Consumption Puzzle)”?请问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如何用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来解释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不同。
答:(1)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并不吻合,实际中的消费函数如图1-5所示。短期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而长期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不变,这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图1-5 消费函数之谜
(2)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由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平稳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按照该理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为实际财富;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工作收入;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为。
从短期来看,人们的财富相对稳定,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财富的变化,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而从长期来看,人们的财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不变,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这样,从长期来看,无数条具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曲线就构成了一条具有零截距的长期消费函数。
六、计算题(共35分,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
1.假设一个封闭经济体,请用曲线分析下面两种不同假设:(A)消费同时被所得和利率所影响,高所得能刺激高消费,但高利率却会抑制消费,也就是,,;(B)消费只受所得的影响,也就是,。此处我们暂时忽略税负对消费的影响。曲线的公式如下:
(1)请分别计算曲线在这两种假设下的斜率。曲线在哪种情况下更陡?(8分)
(2)请分别计算在两种假设下,货币政策对均衡产出的边际影响,也就是?(8分)
(3)请参考(1)的答案画出曲线,并用图说明货币政策在哪种情况下更有效?(4分)
解:(1)当消费同时被所得和利率所影响时,曲线的方程为:
对方程两边求全微分有:
则有曲线的斜率为:。
当消费只受所得影响时,曲线的方程为:,同理可得该假设下曲线的斜率为:
。
由于,可知,曲线在情况(A)下更陡,因为此时斜率的分母。
(2)当消费同时被所得和利率所影响时,由曲线方程求全微分则有:
,即有,从而可得:
当消费只受所得影响时,同理可得货币政策对均衡产出的边际影响为:
(3)货币政策在情况(B)下更有效。如图1-6所示,当消费同时被所得和利率所影响时曲线较陡峭,反映在图形中,如图1-6(a)所示,则货币政策效果较小。当消费只受所得影响时,曲线较平坦,如图1-6(b)所示,货币政策效果较大。
图1-6 货币政策效果因曲线的斜率而异
2.假设一个厂商试图找出最适的劳工雇用量和效率工资来极大化它的利润,它的生产函数是由劳工数量和劳工的努力程度(effort)所组成的,,为每位劳工的努力程度,其中,劳工的努力程度又和工资呈正比,也就是。如果厂商的利润函数为,为简化问题,假设产品价格是固定的,且。
(1)请分别对和求导,找出决定厂商利润极大化的均衡条件。(8分)
(2)如果给定劳工的努力程度和工资的关系,也就是,,,,请根据(1)找出的均衡条件,求出最适效率工资是多少?(7分)
解:(1)当价格时,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由上述两式可得厂商利润极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2)当时,此时,则此时由,可得最适效率工资为。
当时,,则,则根据利润极大化均衡条件可得:
解得:,此即为最适效率工资。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 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
1.不对称信息
答:不对称信息又称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会导致市场失灵,产生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逆向选择;②道德风险;③委托—代理问题。不对称信息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可采取以下主要方面予以解决:①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②设计合理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2.边际替代率
答: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即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它表示的是消费者愿意以某种比率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意愿。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如果、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拥有量增加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愿意减少其他商品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事实上,边际替代率递减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3.纳什均衡
答: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二、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某生产企业为市场价格接受者。其生产函数为,该企业利润函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选项中,为产品的价格,为生产要素的价格。企业的利润函数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此方程得,这就是满足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将代入利润函数得。
2.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10元,效用函数为,商品和价格分别为3和2元。如果该消费者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那么他消费的商品数量应该是多少?( )
A.5
B.4
C.2
D.0
【答案】D
【解析】由效用函数可以看出每单位的带来的效用是每单位的带来的效用的两倍,而每单位的价格是每单位的价格的1.5倍,消费者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才会获得最大的效用。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为零。
3.某消费者在价格为(7,4)时选择消费束为(6,6);在价格为(5,5)时选择消费束为(9,0),那么我们可以推断( )。
A.消费束(6,6)被显示偏好于(9,0),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她违反了WARP
B.没有哪个消费束被显示偏好于另一个消费束
C.该消费者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
D.消费束(9,0)被显示偏好于(6,6),并且她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
【答案】A
【解析】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用文字表述为:如果在购买消费束时,有能力购买消费束,那么在购买消费束时,就一定是无力购买的消费束。
当价格为(7,4)时,消费者选择了(6,6),此时的花费为,在此价格下,消费者若选择(9,0)需要的花费为,,这表明消费者在能选择(9,0)的情况下选择了(6,6),因此消费者相对更偏好(6,6)这个消费束;当价格变为(5,5)时,消费者选择了(9,0),原因在于此时消费不起(6,6)这个更好的消费束。因此,该消费者没有违反WARP。
4.如果价格变动25%使得供给量变动40%,那么供给价格弹性为( )。
A.0.63,供给具有弹性
B.0.63,供给缺乏弹性
C.1.60,供给具有弹性
D.1.60,供给缺乏弹性
【答案】C
【解析】供给价格弹性等于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动除以价格的百分比变动。本题中,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动,价格的百分比变动,因此供给价格弹性为40%/25%=1.60,大于1,因此供给具有弹性。
5.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厂商将选择平均成本最小化所对应的生产规模,这是因为( )。
A.厂商自由进入将导致该行业中的厂商,不论其生产规模为多大,长期利润均为零
B.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获得最大利润,厂商需要选择最小平均成本所对应的生产规模
C.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厂商的自由进入导致最大利润为零
D.行业中的厂商试图最有效的生产
【答案】C
【解析】在一个可以自由进入的竞争行业中,在长期内,厂商可根据条件来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厂商选择平均成本最小化所对应的生产规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单个厂商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单个厂商能够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6.某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其中为价格,为总产量。假定行业内有两个企业,它们进行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竞争。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为常数10。均衡时领导者的产量为( )。
A.45/8
B.45/ 4
C.10
D.20
【答案】B
【解析】设两企业分别为A和B,其中A为领导者,B为追随者。追随者B的利润函数为
,B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从而得到B的反应函数为。领导者A的利润函数为,将B的反应函数代入A的利润函数可得,A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45/4。
三、论述题(21分,每小题7分)
1.为什么曲线的最低点位于曲线最低点的右上方?
答: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如图1-1所示,是平均成本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比较图中曲线和曲线的交点与曲线和曲线的交点,可以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也就是说。曲线降到最低点时,曲线还没有降到最低点,而且曲线的最小值大于曲线的最小值。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正是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才使得曲线的最低点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曲线的最低点。
图1-1 、和的关系
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过程具体如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一直下降,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当平均可变成本下降到最低点后开始转为增加,但是此时不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所下降的幅度仍然大于随产量增加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增加量,因此,的最低点位于的右边;由于由和组成,所以的最低点位于的上方,综上所述,曲线的最低点位于曲线的最低点的右上方。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有何区别。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图1-2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图1-2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1-2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如图1-2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量的变动,如需求曲线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即需求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到),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到)。
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价格变化反映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上;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在给定价格水平下需求量的变化。
3.契约曲线上的点都是有效率的,那么对社会而言,都是理想的吗?
答:契约曲线上的点都是有效率的,但是对社会而言,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分析如下:
图1-3 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是描述交换双方进行交换时最有效率点的轨迹的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用埃奇沃思盒状图来说明契约曲线的形成,如图1-3所示,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和B消费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和B消费的数量。凸向原点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虚曲线、、等是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A、B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等,把所有这些切点用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
契约曲线上的点不一定都是理想的。如果社会只是注重效率而不注重公平的话,契约曲线上所有点就都是同样理想的。但是,如果社会也注重公平的话(比如最终分配的是否公平),那么契约曲线上的点就不都是同样的理想了,因为在交换的契约曲线上,两个消费者的福利分配具有不同的情况,当沿着契约曲线从一个顶点移到另一个顶点时,其中一个消费者可以通过牺牲另一个消费者的福利而改善自己的福利,所以,虽然每一个点都是符合经济效率的,但是整体来看,契约曲线并不能代表公平的资源配置,因此契约曲线上的各个点不能算作同样理想。
四、计算题(24分,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6分)
1.己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解:(1)厂商的利润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负值舍去)
将代入利润函数,可得。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时,厂商必须停产。由短期成本函数可得
,求一阶条件可得时达到最小值。此时,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
。于是,当市场价格时,厂商必须停产。
2.某产品由2个企业(企业A和B)生产。消费者无法区分企业A和B生产的产品。企业A的生产边际成本为常数2,企业B的生产边际成本为常数4。他们的固定成本均为0。市场的需求函数为,其中
为市场供应量。
(1)假设企业进行古诺竞争,求企业A和B的反应函数,及两个企业的均衡产量和利润。
(2)假设企业B为斯塔克尔伯格产量领导者,企业A为斯塔克尔伯格产量追随者,求企业A和B的反应函数,及两个企业的产量和利润。
解:(1)对于A来说,其利润等式为:
A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整理得A的反应函数为:。
类似地,可得B的反应函数为:。
联立A、B两企业的反应函数,便得到如下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便求得企业A、B的古诺均衡产量,。
代入到市场反需求函数,可得市场均衡价格,代入到利润函数得A企业的利润为900,B企业的利润为100。
(2)企业B是产量领导者,则其利润函数为:
由第一问的计算已经得到A的反应函数为,将其代入企业B的利润函数并整理得: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一阶导数为零),得:
得公司B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代入公司A的反应函数得公司A的产量,将这两个产量代入到需求函数中得产品价格。利润分别是: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75分)
五、名词解释(16分,每小题4分)
1.货币中性
答: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认为货币只会对名义变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实际上,在长期,货币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货币非中性,即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会产生影响。不同学派对货币非中性的解释不同,凯恩斯认为是由于短期价格刚性,而弗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是由于人们预期的错误或政府的干预,使得短期货币非中性。
2.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答: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3.菲利普斯曲线
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所示。
图1-4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4.拉弗曲线
答:拉弗曲线提出的命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税率。因此,主张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
拉弗曲线的一般形状如图1-5所示,可以理解为:在原点处税率为零时,将没有税收收入;随着税率增加,税收收入达到最高额点;当税率为100% 时,没有人愿意去工作,所以也没有税收收入,因此曲线是两头向下的倒U 型。拉弗曲线说明,当税率超过图中点时, 挫伤积极性的影响将大于收入影响,所以尽管税率被提高了,但税收收入却开始下降。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税率禁区,当税率进入禁区后,税率与税收收入呈反比关系,要恢复经济增长势头,扩大税基,就必须降低税率。只有通过降低税率才可以使得收入和国民产量都增加。
图1-5 拉弗曲线
六、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
1.何谓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请使用宏观经济模型,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果。
答:(1)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债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债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债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2)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果
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此时曲线水平,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①财政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果
为水平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处于“凯恩斯陷阱”中,这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会使私人投资被挤出,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②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果
一方面,为水平线(如图1-6),说明当利率降到像这样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成为无限大。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想持在手中,即进入所谓的流动性陷阱中,此时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以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的做法完全不奏效,即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图1-6 曲线水平时货币政策无效
另一方面,为垂直线(如图1-7),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曲线,这时,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没有作用。
图1-7 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无效
2.请回答下列和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问题:(a)何谓黄金律水平的资本存量(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s)?请画图表示。(b)当一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不等于黄金律水平时,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调节,调整过程中对人均消费又有何影响?(c)请用索罗增长模型解释为何国家间会有贫富差异,也就是说为何有些国家能够享有较高的人均产出(output per capita)?同时,请用索罗模型解释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答:(1)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前提下,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律。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被称为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记为。
(2)考虑两种情况:经济初始状态的资本可能比黄金律稳定状态时多,或者比黄金律稳定状态时少。
①分析资本多于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应该实施以降低储蓄率为目标的政策,以便减少资本存量。图1-8显示了储蓄率下降时,产出、消费和投资发生的变动。储蓄率下降造成消费的即刻增加和投资的减少。由于在初始稳定状态投资和折旧是相等的,所以投资现在就会小于折旧,这意味着资本存量将减少,导致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这些变量会一直下降到经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时为止。按照假设,在黄金律稳定状态下,尽管产出和投资都减少,但人均消费必然会大于储蓄率变动之前。
图1-8 从资本大于黄金律稳定状态出发时储蓄率的下降
②分析资本少于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应该实施以提高储蓄率为目标的政策,以便增加资本存量。图1-9显示了储蓄率提高时,产出、消费和投资发生的变动。储蓄率的提高导致消费的立即减少和投资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投资引起资本存量的增加。随着资本的积累,产出、消费和投资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水平。由于初始稳定状态低于黄金律,储蓄的增加最终使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初始水平。
图1-9 从资本少于黄金律稳定状态出发时储蓄率的提高
(3)就核算而言,人均收入或者人均产出的国际差别可能是由于:①生产要素的差别,例如物质和人力资本数量的差别;②各经济体使用其生产要素的效率的差别。就是说,穷国工人的贫穷,或者是由于他们缺乏工具和技能,或者是由于他们的工具和技能没有得到最好的使用。
实证研究表明,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既可用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的差别来解释,还可以用生产函数的差别来解释。不仅如此,二者还是正相关的:有着高水平的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国家,也倾向于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
按照这种分析思路,各国经济增长率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着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存在其他更深层次的差异,如一国制度的质量,包括政府的决策程序。正如一个经济学家所说的,当政府把事情搞糟时,其影响是巨大的,像高通货膨胀、过度的预算赤字、普遍的市场干预和猖獗的腐败之类的坏政策,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七、计算题(35分,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15分,第三小题15分)
1.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我们用CPI衡量国家的物价水平,A国为本国,CPIA为8%,B国为外国,CPIB为2%,A国的汇率,表示为1个单位B国货币兑6单位的A国货币。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A国的真实汇率。
解:(1)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引起的。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
(2)假设A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B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名义汇率为,真实汇率为,那么,这个就是购买力平价。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真实汇率。
2.假设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为通货膨胀率;为前一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失业率
(1)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请根据此方程,画出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要增加多少的失业率才能减少4%的通货膨胀率?并使用奥肯定律(Okun’s Law)计算出牺牲率(sacrifice Ratio)。
(4)假设目前的通货膨胀率高达9%,而央行想要在三年内将其降低至3%,请问每年的失业率要控制在多少才能达成此目标?
解:(1)自然失业率就是通货膨胀率不变的失业率,因此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易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5%。
(2)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可以分别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如图1-10所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是在长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对应的失业水平为自然失业率水平。
图1-10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
(3)为了使通货膨胀率减少4个百分点,即,则周期性失业。所以,通货膨胀率减少4%,必须有10%的周期性失业。
牺牲率是指通货膨胀每减少1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的实际GDP的百分比。奥肯定律认为失业率变动1个百分点时GDP将会有2个百分点的变动。本题中,失业率需要上升10个百分点,因此GDP下降2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为了使得通货膨胀率减少4%需要GDP下降20%,根据牺牲率的定义可得牺牲率为5%。
(4)若使通货膨胀率三年内从9%下降为3%,总共需要下降6个百分点,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计算可得,失业率每年需要上升5%。
3.假设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为,实际货币供给为,在产品市场上曲线为:
,
(1)如果支出乘数,政府购买增加100,求两个市场再次达到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各自变化多少?
(2)求政府购买增加后挤出效应大小?
解:(1)根据货币需求方程和货币供给的方程可得曲线方程,即:
此即为曲线方程。
联立曲线方程和曲线方程可得:,。
由于支出乘数,当政府购买增加100时,产出增加200,因此曲线向右移动200,曲线方程变为
,联立新的方程组:
解得:,
比较两种均衡状态可知,当政府购买增加100时,引起均衡产出增加100,均衡利率上升5个百分点。
(2)“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政府购买增加后,曲线移动到,假设利率没有上升,此时利率为5,产出为1100。但是,由于利率的升高导致投资下降,投资的下降引起均衡产出不是增加为1100,而是增加到1000,下降的数量为1100-1000=100,因此,由于政府购买引致的挤出效应为100。
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
1.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2.道德选择
答:道德风险也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这样一种情形。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从根本上来讲,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由个人自己来约束自己,避免出现道德风险。
3.规模报酬递增
答: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其中,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设生产函数,对于,如果
,则表示规模报酬递增。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加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本。
二、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商品和的单位价格分别为1元和4元。预算约束为100,如果该消费者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那么他应该消费的和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
A.(20,20)
B.(50,12.5)
C.(40,15)
D.(30,15)
【答案】B
【解析】效用函数的正单调变换不改变效用函数的偏好关系。由效用函数可得:,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再结合预算约束条件,可得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为,。
2.若生产函数。如果该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出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那么和有如下关系(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令,,显然当时规模报酬递增。就变形的生产函数
而言,,,故只有当时,该生产函数才具有边际产出递减的特点。
3.对于劣等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当价格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
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负
C.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正
D.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答案】A
【解析】替代效应总是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即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对于劣等商品来说,收入效应为正。
4.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价格大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答案】B
5.如果垄断厂商在其需求曲线价格弹性小于1的区间从事经营,( )。
A.平均收益必然为负
B.边际收益必然为负
C.总收益会达到最大
D.降低产品收益可以增加总收益
【答案】B
【解析】根据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对应的边际收益必然为负。
6.如果在两消费者之间分配两种商品,要达到帕累托最优,条件是( )。
A.任何一人的状况不可能在不使另一人状况恶化的条件下得到改善
B.产品的分配状况使两人都在消费契约线上
C.两人对两种商品都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
D.A、B、C都正确
【答案】D
三、论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
1.试比较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均衡机制,为什么各国政府都对垄断行为采取一定的控制?
答:(1)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分为四种结构,其中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是两种极端的市场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差别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以及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就厂商数目而言,完全竞争市场有很多,而垄断市场仅有一个;就产品差别程度而言,完全竞争市场完全无差别,而垄断市场则生产惟一的几乎无法替代的产品;就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而言,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不能控制价格,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垄断市场则是价格的制定者(不过经常受到政府的管制);就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而言,完全竞争市场进出门槛很低,而垄断市场进出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2)完全竞争市场上,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而在长期,厂商可以对全部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从而实现
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显然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最低点,经济利润为零。完全垄断市场上,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而在长期,可以对全部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此时垄断厂商通常有正的经济利润。
(3)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
2.商品价格下降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到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根据此区分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品。
答:(1)商品价格下降通常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替代效应是指当价格变动而购买力保持不变时,消费者如何用一种商品来“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情况。收入效应是指当相对价格保持不变而收入变动时,消费者如何对商品做出选择的情况。不管商品是正常商品、低档商品还是吉芬商品,只要该商品降价,消费者就会用该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的消费,即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表明替代效应总是负的。但是,收入效应则视商品性质而定。
(2)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商品降价后,收入效应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因此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合力下,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的;对于一般的低档商品,商品降价后,收入效应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没有替代效应导致对该商品需求增加的幅度大,因此总效应为正,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也是增加的;但对于吉芬商品,商品降价后,收入效应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超过了替代效应导致对该商品需求增加的幅度,因此总效应为负,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是减少的。
3.下面哪些话正确?请说明理由。
(1)在囚徒困境中,如果每一个囚犯都相信另一个囚犯会抵赖,那么两个人都会抵赖。
(2)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如果知道了契约线,我们就知道了任何交易的结果。
答:(1)错误。因为在如表1-1所示的囚徒困境中,假如囚犯甲深信囚犯乙会抵赖,作为理性人的甲将选择坦白,因为坦白的话他将无罪释放,而抵赖的话就需要坐牢1年。同样,作为理性人的囚犯乙会判断出囚犯甲选择坦白,此时他若选择抵赖的话被判刑6年,而选择坦白的话则只需要坐牢3年,所以囚犯乙会选择坦白。
表1-1 囚徒困境
(2)正确。因为在一般均衡下,一旦确定了商品的契约线(包括交换的契约线和生产的契约线),就可以确定消费者对各类商品的消费数量和生产者对各类商品的生产数量,实际上契约线给出的信息包括商品价格、需求函数和生产技术等,因此可以确定商品的产量。
四、计算题(15分,每小题5分)
两家公司生产同一商品,生产函数为,商品的边际成本为常数20,在给定市场需求和边际成本情况下,确定商品产量。
(1)如果两个公司为古诺垄断厂商,共同确定产量,问两个公司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价格分别为多少?利润分别为多少?
(2)如果一公司先决定产量,二公司根据一公司产量来确定其产量,问两个公司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价格分别为多少?利润分别为多少?
(3)如果两个公司形成卡特尔,请问市场供求和价格是多少?两家公司间如何分配产量?利润分别为多少?
解:(1)设两公司分别为A和B,对于A来说,其利润等式为:
A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整理得A的反应函数为:。
类似地,可得B的反应函数为:。
联立A、B两公司的反应函数,便得到如下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便求得公司A、B的古诺均衡产量。
代入到市场反需求函数,可得市场均衡价格,代入到利润函数得两公司的利润为400。
(2)假定公司A是产量领导者,则其利润函数为:
由第一问的计算已经得到B的反应函数为,将其代入公司A的利润函数并整理得: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一阶导数为零),得:
于是得公司A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代入公司B的反应函数得公司B的产量,将这两个产量代入到需求函数中得产品价格。利润分别是:
(3)如果两个公司形成卡特尔即形成了垄断,总利润函数为: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一阶导数为零),得:
平均分配给每个公司的产量为15,商品价格为,各自获得的利润为。
宏观经济学(75分)
五、名词解释(16分,每小题4分)
1.古典二分法
答: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这称为“古典二分法”。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古典学派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在现实中,在长期,货币供给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在短期,货币供给量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2.流动性陷阱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3.李嘉图等价
答: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证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4.持久收入假说
答:持久收入假说又称为永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临时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临时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六、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
1.请运用经济理论分别判断总需求曲线斜率和总供给曲线斜率的正负号,并说明理由。
答:(1)总需求曲线就是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1-1所示,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利率效应(也称之为凯恩斯效应),即指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②实际余额效应(又称庇古效应),即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的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③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价格变动,导致本币升值或贬值,引起汇率变化,从而影响进出口。一是物价总水平上升会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因为国内价格总水平上升后,相比之下本国公民购买外国货比较合算,因而进口增加,同时由于本国货币涨价后外国公民购买本国货将减少,因此出口将减少。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使净出口减少,就会使总需求水平下降。二是物价总水平上升以后,本国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时外国物价未涨,则到外国投资显然比较合算(因为成本比较低),因而到外国投资增加,国内投资减少,这也降低国内总需求水平。
图1-1 总需求曲线
(2)对于长期总供给曲线,各学派意见比较一致,即经济在长期中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长期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按照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不同,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①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如图1-2所示。理由:a.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或自动调节,使得实际工资()总处于充分就业所在水平,从而产量也总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b.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即使和不能迅速调整,也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实际工资()最终将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图1-2 古典总供给曲线
②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1-3所示。理由:a.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均具有刚性;b.在短期,由于时间很短,和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调整。
图1-3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③常规总供给曲线
一般情况下,短期内,投入要素的价格具有黏性。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当要素价格相对固定时,随着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增加产量通常能够盈利,于是更高的价格水平将导致更高的产量,从而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2.试论述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并说明理由。
答:(1)小国开放经济是指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规模较小,其净出口的变化不会对世界价格产生影响,其对外净投资的变化也不会对国际利率水平产生影响,而且资本完全流动,因此该经济的利率是由世界利率决定的,即利率可看成常数。
(2)小国开放经济中,在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下面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来说明理由。
(3)浮动汇率下,在小型开放经济中,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汇率升值但收入水平仍然不变。如图1-4所示,如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收入增加从而使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以上,则资本的流入使本国的通货升值,从而减少净出口,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图1-4 浮动汇率下财政扩张
(4)浮动汇率下,在小型开放经济中,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汇率并提高了收入。如图1-5所示,在小型开放经济中,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曲线右移,降低了利率,而低利率引起资本流出,本币贬值并刺激了净出口,从而收入增加。
图1-5 浮动汇率下货币扩张
(5)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使曲线右移,这就对汇率产生了上升的压力。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外币,抛本币,这就自动引起货币扩张。货币供给增加从而使曲线右移。因此,与浮动汇率的情况不同,在固定汇率之下,财政扩张增加了收入,如图1-6所示。
图1-6 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扩张政策
(6)固定汇率制下,如果中央银行试图增加货币供给,它最初的影响是使得曲线右移,从而降低了汇率。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本币,抛外币,这就引起货币供给减少并使曲线向左回移,如图1-7所示。因此,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图1-7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政策
七、计算题(35分,第一小题10分,第二小题10分,第三小题15分)
1.A国的初始人均资本存量是B国的初始人均资本存量的两倍,但是两个国家开始时均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两国的生产函数均为。A国的储蓄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10%,资本折旧率5%;B国的储蓄率为20%,人口增长率为10%,资本折旧率20%。
(1)分别计算两国经济达到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人均产出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
(2)什么是经济增长中的条件收敛(condition convergence)?
解:(1)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稳态下有,即
,将A国的人口增长率、年折旧率、储蓄率和A国的生产函数代入求得:A国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由于储蓄率为,所以人均消费为
;同理可得B国人均资本、人均产出,由于储蓄率为,所以人均消费为。
(2)如果开始时贫穷经济体比富裕经济体增长更快,那么世界上贫穷经济体将会赶上富裕经济体,这一追赶性被称为收敛。
各国经济结构不同,储蓄率、出生率也不同,因此各国在长期内会各自收敛至不同的人均资本稳定状态。世界上的各经济体显示有条件的收敛:向其自己的稳态收敛,其稳定状态则由储蓄、人口增长和折旧率等因素决定。
2.假如劳动者认为每天的闲暇的价值为75单位的商品。生产函数每天可生产出的商品数量由每天投入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决定:。另外,对工资征税的税率为25%。求每天的产出数量,并计算该税收带来的社会成本(以商品数量来衡量)。
解:(1)劳动者的工资就是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既然劳动者视闲暇的价值为75单位商品,又要对工资征税,税率为25%,那么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就是,即。实现均衡时应满足实际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量,即有:
解得:
将代入生产函数中即得每天的产出数量:
(2)如果不对工资征税,则当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者视闲暇的价值时,劳动者就会参与劳动,因此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就是75。同理可得,实现均衡时应满足实际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量,即有:
解得:
将代入生产函数中即得每天的产出数量:
可以看出,该税收带来的社会成本为。
3.假设经济中个人的生命分为两期——工作期和退休期。当个人工作时,可以获得劳动收入;当个人退休时,没有劳动收入,必须依靠工作期储蓄的本金和所获得的利息生活。假设经济中的实际利率为,并假设个人在工作期的消费是退休期的消费的两倍。
(1)假设此人在工作期所挣得劳动收入为100万元,且储蓄的实际利率为50%。个人的储蓄为多少?在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消费分别为多少?
(2)假如一个社会保障系统可以在个人退休时支付给个人相当于25%的工作期劳动收入的转移支付,其他条件不变。此时,个人的储蓄为多少?在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消费分别为多少?
(3)假设个人在工作期所挣得劳动收入上升,个人储蓄和每期的消费将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4)假如实际利率上升,个人的储蓄将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1)设此人工作期消费为,退休期消费为,工作期收入为,退休期收入为,利率为,则根据题意有,,,,将这些代入跨期预算约束方程,得此人退休期消费为万元,工作期消费为75万元,个人储蓄为工作期收入减去工作期消费为万元。
(2)此时有,,,,将这些代入跨期预算约束方程,得此人退休期消费为万元,工作期消费为87.5万元,个人储蓄为工作期收入减去工作期消费为
万元。
(3)假设个人在工作期所挣得劳动收入上升,按照跨期预算约束方程,个人储蓄和每期的消费都会增加。原因在于:随着个人在工作期所挣得的劳动收入上升,由于第一期消费和第二期消费都是正常品,所以消费者两期消费都增加。第二期收入不变,而第二期消费要增加,必然要求第一期个人储蓄增加。
(4)当实际利率上升时,个人储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实际利率的上升对消费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按照替代效应,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得消费者减少第一期的消费;按照收入效应,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得消费者增加第一期的消费。因此,实际利率的上升既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第一期消费,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规模。对应的,实际利率上升对个人储蓄的影响也就不确定。